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260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北巡备边对于朱高煦来说不算什么大事,他真正在意的是老朱又派给了自己三个千户,并且还将今年的行粮与月粮提高到了五十四万石。
  这五十四万石,都快够吉林四城支撑六个月了,朱高煦怎能不高兴。
  有了这批粮食,加上自己的俸禄,吉林城完全可以安然挺到年底。
  算上九月收割的粮食,他完全可以撑到明年六月,也就是靖难之役爆发的前一个月。
  这样的好消息,他怎能不高兴。
  “果然!北巡备边的事情,爷爷自然不会忘了我!”
  朱高煦目光灼热,当初他有想过劝朱棣在老朱死后就造反,这并不是他自大,而是那个时候的朱棣有绝对的本钱。
  朱棡死后,朱元璋便安排了朱棣节制宁燕谷辽四王护卫与三都司兵马北巡。
  恰好,朱棣刚刚开始北巡不久,朱元璋就驾崩在了南京紫禁城中。
  历史上朱允炆之所以没敢最先对朱棣下手,就是因为当时的朱棣手里有着近二十万战兵,接近大明三分之一的精锐战兵和半数以上的骑兵。
  因此,朱允炆先是安抚朱棣,随后又让郭英和吴高、刘真等人带兵返回驻地,勒令四王返回藩地。
  等所有人都照办之后,朱允炆才让李景隆以练兵的名义奇袭开封城,在朱橚在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直接缴了周府三护卫的兵权,并将河南、山西、陕西等处的冯胜旧部调往两广、云贵等地。
  等朱棣反应过来时,朱棣手里只剩下了三护卫兵马,不得已只能做一个鹌鹑,根本不敢上疏救自己的亲弟弟。三个月后,看朱棣没动静的朱允炆更加放心,连忙更换了与朱棣有旧的北平三司官员,把朱棣在北平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这么一来,朱棣更是被逼的闭门不出,以为这样就结束了。
  只是他低估了朱允炆,又是三个月,朱允炆又下诏诸王不能节制王府的文武官吏,并在次月将朱棣的三护卫调离北平,同时命令宋忠、徐凯、耿瓛等人率部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
  朱棣被逼的无奈,只能装疯卖傻来苟活。
  眼看朱棣‘疯了’,朱允炆立马开始了自己的削藩大计。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湘王朱柏被逼自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被废庶人……
  老朱去世后一年的时间,四个藩王被废庶人,一个被逼自杀,一个被逼疯。
  朱允炆的削藩,吓住了所有藩王,也让朱棣成功死心。
  因此,当他从张信口中得知朱允炆要杀自己的时候,朱棣没有一丁点怀疑,哪怕只有八百护卫也决意要起兵靖难。
  这些事情,朱高煦光是想,都花了几分钟的时间,而朱棣只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便经历了从节制二十余万兵马到装疯卖傻,苟活度日还要被杀的巨大落差。
  奉天靖难无疑是被逼出来的,这期间充斥着太多的侥幸与巧合,朱高煦不敢赌。
  因此,他才会想在这一年北巡的时候,直接煽动朱棣起兵靖难。
  虽然没有了大义,但燕军将会拥有二十余万战兵。
  眼下北平都司基本是朱棣的一言堂,大宁留守之人则是仰慕朱棣的陈亨,而辽东都司那边虽然没人,但只要朱高煦动作够快,那完全可以在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传达到北巡队伍前将郭英等人全部控制。
  想到这里,朱高煦仔细看了看手中的圣旨。
  周兴告老回乡,辽王与郭英、吴高、杨文被委任带兵前往全宁卫。
  偌大的辽东将会在不到两个月内将可机动的战兵抽调一空,除了三万卫和辽南会被留下一些守备的战兵,整体来说辽东都是空虚的。
  眼下辽南是傅让在负责屯田,朱高煦有自信,只要自己开口,傅让就会带着麾下的屯田兵与战兵投靠自己。
  至于三万卫的周定,先不提自己有恩于他,单单自己大军逼近,以他那惜命的性格就不可能与自己为敌。
  也就是说,自己只要在北巡队伍之中把谷、宁、辽三王和郭英等人给控制住,北地三都司的二十几万战兵都将归属燕府,。
  这个规模,是朱棣靖难打了四年都没打出的规模。
  拥有这样规模的军队,加上自己父子二人的指挥能力和火绳枪、火炮,以及郭英等北地名将纷纷被控制的局面,朱高煦有把握能在西南回援前攻下南京。
  这种时候,朱高煦总算知道为什么历史上的安禄山会忍不住造反了。
  当自己手中筹码足够大的时候,很少有人会忍受一个凌驾于自己之上,随时可以处死自己的人存在。
  如果自己所想的事情能够实现,那就相当于安禄山在起兵的时候就解决了郭子仪和李光弼,并且高仙芝和封常清还被阿拉伯拉在了中亚交战,整个王朝只有一个哥舒翰可以出战。
  这样的局面,让他的手止不住的攥紧圣旨,用力之大,便是连圣旨上都出现了绷直的声音。
  “殿下?”
  亦失哈被朱高煦那么大的反应给吓到了,小心翼翼的提醒着他。
  “我没事……”
  朱高煦假装平淡的开口,但他心里却十分激动。
  可是摆在他面前的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怎么说服朱棣。
  这个问题,是他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到的问题。
  不管是劝进还是逼宫、亦或者是黄袍加身,这些办法有用的前提条件在于,被黄袍加身的那人,本身就有着篡位想法,可朱棣并没有。
  历史上他坐拥二十几万军队的时候没反,坐拥整个北平城的时候没反,只剩下一个燕王府和三个护卫的时候也没反,直到最后确定了朱允炆要废杀自己,他才带着八百护卫开始了靖难之路。
  相比较朱允炆的方式,朱高煦觉得自己所想的那些事情都太小儿科了。
  他都怀疑,自己如果硬是要逼宫,那朱棣或许会宁愿自刎都不跟自己起兵。
  朱棣要是死了,自己可没有控制三都司的那能力,顶多就是夺下辽东罢了。
  之后等待自己的,恐怕就是关内的五十万精锐齐齐北上了。
  一想到那样的结局,朱高煦松开了紧握圣旨的手。
  “罢了,没了二十几万大军就没好了,哪怕按部就班的走下去,我父子二人的牌面也要比历史上的大太多。”
  朱高煦收回了那些想法,稍微整理了思绪过后,这才对亦失哈开口说道:“今年杨彬来了吗?”
  “月初就来了,待了三日后,奴婢将鹿茸、人参及许多草药给了他,让他先带着些回三万卫,弄好了再回吉林城,等殿下您回到吉林城再谈生意。”
  亦失哈交代着一切,并继续说道;“去年的羊群草药,杨善人已经妥善贩卖了,另外还贩卖了少量皮毛,因此这次带来了三万四千余贯……”
  亦失哈的话还没说完,朱高煦便打断道:“我们的羊群若是尽数贩卖,能贩卖得多少钱粮。”
  “啊?”亦失哈愣住了,他没想到朱高煦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毕竟羊群可是能持续做贩羊买卖的根本。
  只是当他看到朱高煦那不像是开玩笑的表情后,他还是从袖中掏出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算盘。
  几次敲打过后,他这才表情复杂的开口:“若是尽数贩卖了,应该还能卖出不到两万贯。”
  “尽数贩卖了,让杨彬提早换些粮食来。”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开口,这让亦失哈惊讶的同时,却不得不点头应下。
  他知道,自家殿下有他自己的考量,所以他选择服从军令。
  “肇州那边,你准备调多少粮食过去?”
  朱高煦再度询问,亦失哈则是看了一眼圣旨:“奴婢打听过了各都司和王府的出兵情况,除了留下守备的兵卒外,其余战兵尽数而出,所以奴婢想,王府起码也得出兵一万才行,因此准备调五万石粮食去肇州,由王义制作成军粮。”
  “不必,三千骑兵就足够。”朱高煦打断了亦失哈的话,提出了只带骑兵参与此处北巡备边的想法。
  如今渤海的骑兵数量已经达到了五千,军马有近九千匹。
  这次的北巡备边,注定了不会遭遇敌人,所以朱高煦并不打算带太多人去。
  如果自己能找到机会说服朱棣,那三千骑兵足够自己控制局面。
  如果自己找不到机会说服朱棣,那带再多人过去也没用,倒不如少带点,节省节省粮食。
  朱高煦可以预见,一旦朱允炆上台,他一定会用粮食来对自己卡脖子。
  粮食,是决定朱高煦能否维持当下两万余大军南下靖难的基础。
  “奴婢懂了。”
  亦失哈颔首,等待朱高煦的下一个问题,而朱高煦也继续开口说道:“这次出征,我只带王义前往,长春的筑城事宜便都委托你来做。”
  “筑城结束过后,调黑水城的徐晟和两千信得过的兄弟驻扎,南边辽东送来的粮食,先把长春城的粮仓堆满再说。”
  “另外,我还要拜托你去帮我办一件事……”
  朱高煦用了拜托二字,吓得亦失哈连忙起身作揖:“殿下有事吩咐奴婢便是,可不要折煞奴婢。”
  “呵呵……”朱高煦伸出手将亦失哈拉着坐下,随后目光炯炯的对他交代:“我想让你去寻杨彬,让他举家迁移来吉林城,另外告诉他,若是他信任我,便变卖家产,带十万贯钱来吉林城,剩余的家产都变卖用来买粮食。”
  “此外,府库之中的所有皮毛都不要压着了,让杨彬低价售出,购粮北上。”
  “这……”听到朱高煦的话,亦失哈总算知道为什么他要用‘拜托’二字了,因为这件事确实艰难。
  杨彬好不容易才带着家族成为淮安府中首屈一指的商贾之家,眼下自家殿下却一句话便要让他重头来过。
  这样做,比杀了杨彬还让他难受。
  “奴婢……愿意试试。”
  亦失哈也不敢笃定自己能说服杨彬,因此只敢用试试来回答。
  只是这样的答案,显然不能让朱高煦满意,他的表情瞬间拉了下来,阴沉着开口:
  “若是杨彬不愿意,就教他接下来安分守己,将府库中毛皮尽数低价贩卖,带十万贯钱北上,剩余买粮食就足够。”
  “若是凑不够十万贯钱,那便算孤与他借的,打一张白条,用印信盖了给予他便是。”
  “是!”亦失哈低下了头,他清楚杨彬必须完成朱高煦想要他做的事情,不然杨彬很有可能会成为王府的敌人。
  感受着来自朱高煦的压力,便是亦失哈这样与他亲近的人,也不免心情沉重。
  “殿下的心思,越来越难以捉摸了……”
  “你退下吧,五日后我带兵出关北巡。”
  亦失哈还在感叹,朱高煦却已经下了逐客令。
  “奴婢告退。”没有过多停留,亦失哈起身便离开了这个让他汗流浃背的地方。
  也在他走后,先前说去泡茶的郭琰缓缓从殿外走了进来。
  她看了一眼离去的亦失哈背影,缓缓走到朱高煦身前坐下,诧异道:“臣妾还是第一次看见殿下这副表情。”
  “我的表情,你还有许多未曾见到。”朱高煦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一饮而尽的同时,目光也看向了殿外:
  “南边,兴许要不安定了……”


第204章 故人重逢
  “要出发了吗?”
  四月中旬清晨,当郭琰感受着身上一凉,她缓缓睁眼时,却只见到已经起床,正在被两名婢女伺候穿衣的朱高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2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0/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