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靖难攻略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北城二千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3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40:50
  只可惜关键时候那些食客被厨子咳嗽提醒了一下,打断了朱高煦的想法。
  “这小笼包的肉倒是的鲜美,幸好元代已经引进家畜的阉割技术了,不然我怕是吃不到这种猪肉了。”
  朱高煦看着筷子上的小笼包,以及摆在自己面前的一碟醋,胃口倒是被满足不少。
  “结账!”
  三下五除二将饭桌上的东西消灭后,朱高煦对着掌柜高呼结账。
  那掌柜见状也不敢耽搁,走过来后看了一眼桌上的东西,笑呵呵说道:“尊驾,合计十二文钱。”
  “好。”朱高煦听到掌柜的话,当即从怀里的半吊钱中数出十二文递给对方。
  “下次再来。”掌柜接过钱,作揖回礼,随后返回了里间。
  朱高煦也没有心思继续坐着,他如果想要得到一条消息,那可比这些食客们聊的要详细多了。
  他之所以坐在这里了解,只是为了看看自家皇爷爷的政策对于百姓们来说,可否接受罢了。
  事实证明,整村强行迁移这种事情,即便是君权至上的这个时代也没有人敢反抗,但百姓们的确怨声载道。
  朱高煦走出铺子,来到宽阔的街上闲庭散步的逛了起来。
  他屋里没有缺少什么东西,初一那一日,杨展和王瑄都为他准备好了。
  【招伙计,一日二十文,管饭食住宿】
  【招裁缝,一日五十文】
  【招木匠,一日五十文】
  【招力夫,一日二十五文】
  【招……】
  走在街上,除了人来人往,所能瞧见的便是沿街商铺贴出的招聘信息。
  “果然不管在哪个时代,技术工才是最吃香的。”
  一路走来,朱高煦差不多摸清楚了南京城的百姓生活情况。
  轻松些,没要求的工作差不多是一日二十文,比较累的就是二十五文。
  诸如裁缝、木匠、漆匠等技术工则是五十文一日。
  这其中,诸如烧火做饭之类的工作则是领月钱,每月四到五百文,一年下来也就五六两银子。
  望着这些招募信息的工价,再联想到自家皇爷爷大手一挥就给自己五百贯钞的举动,朱高煦只能感叹老朱对儿孙确实很大方。
  据他了解,诸如徐达、傅友德等将领,即便立下功劳,恩赏数量也不过四五百贯罢了。
  朱高煦不认为自己的《削藩论》能比得上徐达、傅友德等人的战功。
  他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恩赏,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身份罢了。
  家天下的时代下,老朱家便是这天下的主人,而百姓只是奴仆。
  不过作为既得利益体,朱高煦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最少他来到了这个世界,取代了暴虐的朱高煦。
  他不能推翻自家,但他可以学习汉文帝,尽量让自己治下的百姓过的轻松些,这便是他能做的事情。
  想到这里,朱高煦的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或许是在这个时代,他能享受到绝大多数的物质,因此在物质得到满足后,他反倒追求起了精神满足。正因如此,当他停下脚步的时候,他所来到的地方,便是江宁县的内城养济院。
  望着“养济院”三个字,朱高煦不知作何想法。
  自从昨日王俭和他说过“采生折割”的事情后,他便萌生起了想要亲眼看看养济院内情况的想法。
  他要看看王俭说的是不是真的,而如果是的话,自己又能改变什么。
  “来人止步!”
  瞧见朱高煦往前走,站在养济院门口的两名护院对他开口呵斥,然而朱高煦却直接拿出了自己的百户官铜牌。
  “参见将军!”两名护院瞧见铜牌上的“百户官”二字,两名护院吓得连忙跪在地上,手里的棍棒也丢到了一旁。
  “果然……”瞧着面对权力下跪的人,朱高煦有些感叹。
  “我进去看看,召你们院正来!”
  朱高煦抛下一句话,随后便胯步走入了养济院内。
  门口的护院见状,当即也分出一人去通知院正,而朱高煦则是来到了院里。
  由于朱高煦走的是正门,因此进来后所见到的是养济院的正厅和左右厢房。
  靠着外墙的一边则是四间倒座房,每座也就七八平,居住两人,较为狭小。
  这些屋内无人,估计都在当值。
  朱高煦朝着后院走去,走过院门后,所见到的场景便显得寒酸了许多。
  一条夯土路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而远处则是一排排木屋,分别有十二排。
  朱高煦往里走去,从两排木屋的中间穿过。
  这些木屋由外往内,每一排有二十余间木屋,屋子狭小,仅有朱高煦张开双手那么宽。
  这些木屋里,此刻居住着不少人,见到有生面孔进来,这群人纷纷在窗前探头,好奇的打量朱高煦。
  有的人看到朱高煦这健全且有些高大的身体时,眼中不免有些羡慕,而在朱高煦眼中,这些探出头来的许多人则是断手断脚,更有甚者被砍去了四肢,只能通过同屋人的搀扶才能坐起来。
  或许是天子脚下,总之他们穿的还算得体,麻衣的颜色也还算新。
  联合昨日王俭的介绍来看,地方衙门每年除夕前一日会给养济院分发粗布,想来都落到了实处。
  “军爷!”
  正当朱高煦往前走的时候,他身后传来了叫他停住的声音,以及跑步和喘粗气的声音。
  他转过身去,只见前番门口的一个护院与一个身材清瘦的刀笔吏往这里跑来。
  朱高煦没有移动,站在原地等着他们,而那刀笔吏见状也加快脚步,不多时便跑到他跟前,喘着粗气作揖道:
  “在下江宁中正街养济院院正,不知将军到来,有失远迎,请将军恕罪。”
  “无碍,我只是路过进来看看罢了。”朱高煦见这刀笔吏还算客气,也语气平和的回应。
  听到他的话,刀笔吏松了一口气,他还以为朱高煦是来抓人的。
  “这养济院内,怎么不见老弱?”朱高煦看了看四周,发现只有被采生折割的人后,不免生出好奇。
  “回将军……”刀笔吏缓了缓,整理一番后才回应道:
  “朝廷给每处养济院拨了田地,因此七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手脚健全的老弱都需要去外城耕种官田,自给自足。”
  “这倒不错……”听到刀笔吏的话,朱高煦没想到老朱倒是挺会长久规划的。
  “这院内有老弱孤寡几何?残废者几何?”
  朱高煦再次询问,刀笔吏也如数家珍的回答:
  “孤寡者一百五十六人,未成丁者五十七人,残废者六百七十二人。”


第35章 位高权重
  “孤寡者一百五十六人,未成丁者五十七人,残废者六百七十二人。”养济院内,刀笔吏的回答倒是让朱高煦没有想到。
  “看样子王俭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朱高煦沉默片刻,因为据他所知,诸如中正街这样的养济院,在南京城还有七处,在天下有两千余处。
  照这样看来,经过元末人贩子几十年的祸乱,大明朝所拥有的残疾人数恐怕有几十万之巨,这也难怪朱元璋会这么痛恨人贩子了。
  这几十万残疾人若是手脚健全,那完全可以让一省富裕。
  诸如云南、辽东,亦不过三四十万百姓罢了。
  可以说,元末人贩子的猖獗,让明初失去了能多汉化一省的机会。
  “仅自己耕种,能满足一院所需吗?”
  朱高煦询问刀笔吏,而对方也如是回答:
  “那自然是不够的,不过京中的达官贵人和富户商贩多有捐献,亦或粮食,亦或布匹,亦或者钱钞。”
  “这些加上朝廷的补贴,勉强还能开下去。”
  “不过正因如此,也会吸引一些懒汉入院,赖着不愿离去。”
  刀笔吏说到最后有几分无奈,朱高煦也表示理解,并伸手入怀里,抛出剩下的半吊钱。
  “这……”刀笔吏手忙脚乱的接住这半吊钱,朱高煦也转身向外走去:“算我的一点心意,好好对他们。”
  “多谢!”
  “多谢……”
  朱高煦和刀笔吏的对话被诸多残疾者看在眼里,见朱高煦抛出半吊钱,平日里没有机会感谢捐献者的残疾者连忙出声感谢。
  听着这些话,朱高煦加快了脚步,不多时便走出了养济院。
  从院里走出后,朱高煦看着中正街上手脚健全,来往谈笑风生的百姓,心中的压抑减弱了几分。
  今日之行,让他更深入了解了战乱下的民间生活,也更为明白了朱元璋结束战乱的重要性。
  当着那群被采生折割人的面,朱高煦不敢也不能相信没有朱元璋,会出现下一个张元璋、陈元璋。
  多几年战乱,便多成百上千的牺牲者。
  这样的理解,也让朱高煦对于朱允炆的强势削藩感到了厌恶。
  他不希望战争降临,可如果朱允炆硬要用刀架在他脖子上,那他也只有奋起反击……
  “你说他去养济院了?”
  紫禁城、武英殿内。
  当朱元璋略带诧异的抬头看向眼前的武官,武官也不卑不亢的回礼:
  “回陛下,殿下确实去了养济院,并留下了五百六十二文钱,交代院正沈朝奉好好照顾院中鳏寡孤独的贫苦人。”
  “哦?”听到武官的话,朱元璋倒是来了兴致,他放下手中的朱笔,整个人靠向椅子,双手扶在扶手上,显得十分放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82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98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靖难攻略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