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纷纷涌向城门,想要逃离这个即将沦为战场的地方。此刻街头巷尾,议论声、哭泣声、呼喊声此起彼伏,一片混乱。
在这一刻,生存成为了整个王都百姓的最高追求。
塞利姆已经来到宫殿的窗前,先是注意到王城的混乱,然后眺望着远方。
他在这里可以看到海上的大明战舰,虽然早已经听闻大明战舰的可怕,但真正看到明远战甲舰的时候,内心还是涌起了震惊。
阳光下的明远战甲舰闪着金属的光芒,那黝黑的大炮透着一股冷意,无不透着这个时代的最高科技结晶。
在看到明远战甲舰的那一刻,看到这个自己先前压根想象不出来的战舰,他便知晓自己强大的海军全军覆没,一点都不冤。
“父王,汝苦儿矣!”
塞利姆此刻无比痛恨自己那个愚昧的父亲,是何等的狂妄自大,这才会敢于做出那种挑衅大明帝国的举动呢?
当然,他其实亦是有一点点责任。
他不该为自己父亲的错误买单,不该动用奥斯曼帝国的全部海军跟大明舰队对抗,更不该跟大明王朝为敌。
然而,一切的后悔都已经晚了。
因为在神秘电波传达完毕后,停泊在三面海域中的大明战舰已经发起攻击,无数的炮弹正朝君士坦丁堡飞过来。
轰隆!
大明的火药炮弹呈抛物线的轨道线路落入王城之中,每个炮弹在落地的瞬间,便发出一声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瞬间席卷了周围的一切,房屋倒塌,瓦砾飞溅,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
街道上的百姓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得魂飞魄散,他们尖叫着、奔跑着,试图逃离这里。然而,爆炸的余波并未就此停止,碎片、石块如同雨点般落下,砸在人们的身上,发出痛苦的呻吟。
一些不幸的百姓被弹片击中,他们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面。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但仍是想要逃离这里。
整个城市仿佛被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随着一些炮弹落到王城中的易燃物上,整个王城很快被点燃了,冒起了滚滚的浓烟。
“不……快逃出王都!”
“哇……谁过来救救我!”
“我不想死,快带我离开这里!”
……
整个城中已经彻底混乱,大量的百姓涌向唯一的城门出口,甚至一些士兵都加入其中,只希望能够逃离这个地狱。
城门的守城将士已经接到塞利姆的死命令,却是不允许任何人出城,结果反而引发城中百姓集体暴动。
“继续!犯我大明海权者,死!”
汪直此刻的脸色阴沉,正在认真地贯彻着大明帝国的战略思想道。
原本他并不打算跟东欧霸主开战,毕竟大西洋总督府主要任务是保持大明海上贸易能够顺畅。只是这个东欧霸主不乖乖做陆地上的王者,竟然想要独占黑海和地中海,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轰隆!
随着总督命令传送下去,无数炮弹如同雨点般落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城墙在炮火的轰击下逐渐崩塌。
城内的房屋被炮火夷为平地,火光冲天,哀嚎声此起彼伏。无数的百姓想逃却逃不出去,最终纷纷葬身于火海中。
在炮火不停的轰击下,特别这是属于超时代的火药炮弹,奥斯曼帝国的亲卫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最终纷纷选择了投降。
他们其实第一时间想要投降,但奈何大明的炮弹像是不要钱般,不停地朝着城中炮击而来,似乎是想烧掉整个王都。
奥斯曼帝国的国王塞利姆倒不想投降,但王城中的文臣武将可以拥他为国王,自然亦可以背叛于他,所以这帮文臣武将将他押到海滩前投降。
仅仅不足一日,东欧霸主奥斯曼帝国海军全军覆没,王都在炮火中沦陷,他们的国王塞利姆被大西洋总督府所擒。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欧洲震惊了。
虽然他们都知晓大明帝国无比强大,但自从大西洋总督府入驻欧洲以来,除了刚开始抢夺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的港口,其他时候都以打辅助为主。
结果大西洋总督府此次突然出手,被他们视为不可战胜的奥斯曼帝国的王都沦陷,这是何等恐怖的战力。
最让他们感到恐怖的是,大西洋总督府仅仅是大明帝国下辖的一个海洋部门,所以大明帝国是何其强大?
“大明舰队不可战胜!”法国国王如是说。
“大明乃是我宗主之国!”西班牙国王如是说。
“犯大明者,吾国之敌也!”英格兰国王如是说。
“奥斯曼触犯大明等同于不敬上帝!”教皇如是说。
……
这场战争的结果震惊了整个欧洲,亦让整个欧洲意识到大明舰队压根不可战胜,而他们更加坚定地选择跟大明帝国交好。
由于奥斯曼帝国的王都被直接摧毁,国王塞利姆成为大西洋总督府的俘虏,导致奥斯曼帝国当即四分五裂。
奥斯曼帝国并非统一的民族,统治者为起源于中亚突厥游牧部落的奥斯曼人,他们很多程度是屈服于奥斯曼人的淫威之下。
正是如此,各地的部落首领或将领纷纷自立,从而恢复到小王国的局面。
原本的历史是奥斯曼帝国开启东征,但现在倒下的奥斯曼帝国宛如倒下的肥猪,即刻遭到来自东方和西方势力的瓜分。
“朕受命于天,威加四海,泽被万方……地中海跟大西洋相连,地中海与黑海相通,乃天之所赐,理应归大西洋总督府所辖……自今日起,待总督府之许可,方可航行于两海……望欧洲诸国,谨遵朕旨,共守海道之和平,钦此!”
大西洋总督府对奥欺曼帝国的领土并没有兴趣,所以并没有参与这种瓜分行动,而是在达达尼尔海湾圈地建一个海军军事基地,正式将地中海和黑海纳入大西洋总督府的管制范围。
对此,各国纷纷进行表态,他们愿意服从大明王朝的管理。哪怕仅仅只是在小小的黑海中从事贸易,亦会向大西洋总督府报备。
第五百七十二章 草原的屠刀一路向西
欧洲诸国臣服,大明帝国的光辉照耀世界。眨眼间又过去五年,如今已经是世界历弘治二十七年!
正当大明王朝这些年全身心搞经济建设的时候,大草原展现着另一番风貌,草原上空弥漫冲天的血气。
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上,一支蒙古铁骑宛如黑色风暴般席卷而来,他们的马蹄声如同雷霆滚动,震撼着每一寸土地。
从东往西,从草原到戈壁,从春季到冬季,惟一不变的是这一支嗜血的铁骑,偏偏这支铁骑是战无不胜。
这一日,又是一场战争毫无征兆般打响。
“杀!”
当这支铁骑面对阵兵土城前的敌军之时,他们冲锋的速度竟然丝毫不减,宛如一支利箭直插位于中央的军阵而去。
草原的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洒在这片金色的土地上,却难以驱散已经到来的战争阴影。
噗!噗!噗!
随着锋利的刀光闪过,一道道鲜血飞溅而起,一具具尸体从马背上摔下来,很快染红了这片青草地。
砰!砰!砰!
这场战争呈现着科技的魅力,一支训练有素的燧发枪骑兵加入战场,他们进行精准射击,导致敌人还没有靠近便从马背上摔落下去。
“怎么会?”
在看到燧发枪出现的时候,一个将领便知晓他们输了。
噗!
巴布尔正想要带头冲锋,撕碎这一帮入侵者,但他的弯刀刚刚举起,举起的手臂便多了一个血窟窿,整个人从马背重重地摔了下来。
不等巴布尔的手下救援,一个矫健的身影如同闪电般拍马来到巴布尔面前。
“巴布尔,我乃蒙古大汗,你是臣服还是受死?”朱厚炫身着一套黑色战甲,手持一把大长刀指向巴布尔,脸上带着坚毅和冷酷。
这个年轻人简直是年轻版的朱祐樘,由于常年生活在大草原生活的缘故,整个人的皮肤黝黑,但身子更加的壮实。
其实单论身板而言,他在大草原并不壮实,但奈何天生神力。偏偏还拥有一个十分灵活的脑袋,更是师从原大明王朝礼部尚书张升,所以在谋略方面同样出彩。
自弘治九年末,北妃携带皇子朱厚炫回娘家探亲中了满都海的诡计,朱厚炫便被扣留在蒙古大草原,亦成为了黄金家族的继承者。
朱厚炫身上终究流着一半黄金家族的血,从小展露了极强的战斗天赋和军事才能,加上得到满都海的全心栽培,已经成为一名杰出的领袖。
因大明已经占据河套粮仓,北顺国这些年一直受制于大明帝国,所以满都海决定收复已经破碎的四大汗国。
熟知历史都知晓:在元朝皇帝继承成吉思汗嫡系蒙古大汗的尊号和遗产外,其实成吉思汗还分封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尔汗国。
朱厚炫带领北元最精锐的铁骑兵踏上了西征之旅,目标正是四大汗国,最先臣服的是察合台汗国,更正确的叫法是东察合台。
察合台汗国原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只是经过多年的演变后,最终分裂出东察合台和西察合台。
接着便是征讨金帐汗国旧地,而金帐汗国的情况则是要更糟糕一些。
这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次子拔都的封地,都城为萨莱。由于境内各族之间及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各种矛盾,致使金帐汗国分裂为几个地方政权。
14世纪末,这些分裂的地方政权被中亚地区的帖木儿汗国击溃,并占领其都城萨莱。
现如今,金帐汗国已经不复其名,分裂为数个政权:哈萨克汗国、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诺盖汗国等。
朱厚炫以蒙古大汗之名,重新占据了萨莱城,亦是让周围的势力纷纷臣服。
现在踏足的地方则是属于伊尔汗国,因其统治者称“伊利汗”而得名,由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拖雷之子旭烈兀在西亚所建立的政权。
鼎盛时期,其领土东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面包有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南抵波斯湾,北至高加索山。
1355年,钦察汗国札尼别汗攻破大不里士,伊尔汗国彻底灭亡,只有一些后裔分散在各地。
巴布尔是伊利汗的六世孙,从河中被人撵出后,于十年前夺得喀布尔建立小王国。在夺回河中的计划失败后,他便以喀布尔为基地从开伯尔山口入侵印度。
只是他的实力还是弱了一些,尽管是面对失了民心的洛迪王朝,但他先后三次入侵印度,三次铩羽而归。
正当他准备第四次进犯印度的时候,结果迎来了如今风头正盛的蒙古伪汗,更是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对方的手下败将。
“巴布尔,臣服或者死!”朱厚炫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仿佛下一刻便会撕碎对方。
巴布尔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更是从对方的身上隐隐感受到元太祖的那份无上霸气:“臣巴布尔拜见大汗!”
呜……
此话一出,身后的蒙古骑兵当即发出排山倒海般的胜利呼唤声。
巴布尔的部下看到自家可汗已经认可朱厚炫的蒙古大汗身份,当即知晓这场仗不仅不能再打,而且还得奉对方为王,亦是纷纷翻身下马跪拜。
其实他们何尝不想蒙古出现一个新的霸主,带领他们重塑大元时期的荣光,带领着他们征战天下。
“吾乃蒙古大汗,将带汝等重壮黄金之威!”朱厚炫任由金灿灿的阳光落在自己的身上,高举手中带刀的长刀大声道。
“大汗!大汗!”
不论是朱厚炫的部下,还是巴布尔的军队,当即发出了臣服之声,拥护着他们的新王。
随着朱厚炫入主喀布尔城,巴布尔五次征讨印度的历史作古,取而代之的是朱厚炫首次率领铁骑入侵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