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西苑的景致很美,但她完全欣赏不来,更愿意父皇将她举高高,而朱祐樘亦是十分小心地满足着女儿的愿望。
夏季的雨来得猛,去得快。
下午时分,经过这场暴雨的洗礼,太液池的浮游生物增加,加上水温适宜和氧气充足,所以鱼情要远比雨前活跃。
朱祐樘将怀中熟睡的宝贝小公主交给奶娘照顾后,便投身于一场人与自然的斗争中,而此次目标明显地前往太液池的北边。
由于雨后的路比较湿滑,所以抬龙辇的太监显得格外小心,只是遭到朱祐樘催促快些。
在他们来到太液池北部水域的时候,一条大黑鱼在水中翻腾,带起一片片涟漪,似乎在向皇帝挑衅。
太液池的鱼类品种显得更多,除了已经觅得甲鱼的踪迹外,朱祐樘还遇上了一条十分难缠的大黑鱼,亦或者已经是黑鱼精。
朱祐樘有几次钓到这条黑鱼精,初次是尼龙线被绷断,第二次则是爆竿,而最近的一次则是脱钓而逃。
作为一个优秀的钓鱼人,自然是希望自己战绩辉煌,而表现战绩的方式自然是以最大渔获重量为基准。
正是如此,他心里已经跟这条黑鱼精杠上了,却是一定要亲手将这条黑鱼精钓起来。
北面的钓鱼亭,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朱祐樘选用最粗的鱼线和最大的钓子,目标十分明确地针对那条黑鱼精,挂上鱼饵便甩向那条黑鱼精所喜欢出现的水域。
黑鱼是华夏淡水水体中分布最广的鱼类之一,对环境并不挑剔,即使在有一定污染和低溶氧的水环境中依然能够生存。
如今生活在八百亩的大液池中,简直就是它们的天堂。
刘瑾是越来越喜欢看朱祐樘钓鱼,隐隐有一种前世那种喜欢看游戏主播玩游戏的味道,正一眨不眨地盯着那个浮标。
今日值班的京营统领是冯马,由于负责皇帝的安防,所以并没有分心在钓鱼的事情上,顶多是好奇地瞧上一眼。
朱祐樘此刻不再是悠闲地边喝茶边提竿,而是随时双手握紧鱼竿,显得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由于黑鱼精的力气过大,所以还得防着对方将自己撵进湖里出糗。
若说自己穿越而来,给华夏最引以为傲的两件事,一件自然是引进了土豆、玉米和红薯,另一件则是成功研究出尼龙。
这种尼龙线拥有远超天然纤维的性能,简直是新材料的一项革命。
现在主要是以尼龙鱼线的形式面世,尼龙线已经风靡于整个大明,成为无数捕鱼人和钓鱼人的法器。
从大的方面来看的话,尼龙线既是皇店敛财的一个拳头产品,亦是大明百姓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方式。
要知道,跟有成本的饲养家禽相比,鱼类资源的成本更低。江河湖泊的鱼资源十分的恐怖,而鱼资源是可持续再生的。
你如果不进行捕捞的话,鱼类资源到达一个数量级后,亦会自然死亡。像你的鱼缸,不可能无限地养着繁殖出来的鱼。
现在的鱼类资源其实是一个道理,因捕捞技术过于落后,这个时代其实一直白白浪费上天赠予的鱼类资源。
若是大明可以从江河湖泊或者海洋中获取源源不断的鱼资源,那么蛋白质的问题迎刃而解,而今尼龙线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大明开发鱼资源的能力。
正是如此,不仅朱祐樘对这八百亩水域拥有更强的开发能力,而且全天下的百姓通过尼龙线和尼龙网增强了捕捞野生鱼资源的能力。
朱祐樘手握着鱼竿,眼睛紧紧地盯着鱼标,有信心将湖中的黑鱼精钓起来。
来了!
刘瑾看到竟然是一个大黑漂,当即意识到是黑鱼精上钩了。
朱祐樘心里一紧,手腕一抖,双手握紧鱼竿,而鱼竿瞬间便弯成一道优雅的弧线,当即跟黑鱼精进行角力。
虽然大黑鱼十分常见,但黑鱼精却是少有。
在后世的记载中,已发现最大的黑鱼体长足足一米五,这已经是一些成年女性的身高。由于黑鱼是呈长条形的关系,一米五的体重仅仅三十斤。
由于黑鱼的寿命高达30-50年,按照它们的生长速率,理论上最大的黑鱼可以达到一百斤。
只是理论终究是理论,但后世的捕捞频繁,加上各种钓鱼人流走于江河湖泊中,所以没有黑鱼能够真正的在野生水体中长到它的体型极限。
朱祐樘感受到导致自己肾上腺素飙升的拉力,虽然不可能是百斤的理论王者,但必定已经越超后世的三十斤。
啪!
黑鱼精被拉到水面,结果一个漂亮的打水动作,当即溅起了一片水花,而它再度奋力向深水区域游去。
后世引进白鲢后,三十斤是轻轻松松的重量,但黑鱼是一种生性凶猛的纯肉食鱼类,所以想要钓起的难度要远比白鲢高。
朱祐樘多年执政所积累的沉稳与决断,力道与技巧完美结合,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姿势跟黑鱼精角力。
经过大半个时辰的缠斗后,黑鱼精终于耗尽了力气,亦是在浅水区域露出修长的身躯,引起刘瑾等人的惊叹。
以前在听到黑鱼精打水的时候,皇宫的太监和宫女都误以为是水鬼,却不想竟然是一条体型超大的黑鱼精。
朱祐樘看到大黑鱼已经被抄起,亦是大口地喘着粗气,任由挺着肚子的韩幼英过来给自己擦拭汗水。
韩幼英看着朱祐樘战胜这条黑鱼精,亦是由衷地为朱祐樘感到高兴。
阳光下,黑鱼精的鱼身闪烁着乌黑的光泽,而黄色的斑点已经宛如黄金般。
朱祐樘认真地端详着这条大黑鱼,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别看这条黑鱼精已经力竭,但这种鱼的生命力极强,哪怕离水最高能够活上三天。
“陛下,清蒸还是红烧?”刘瑾看到这条被刚刚钓起来的黑鱼精,当即讨好地询问道。
朱祐樘瞪了一眼这个吃货,轻轻地抚摸着鱼身感受着那滑腻而充满生命力的肌肤,当即命令冯马让人称重,然后将大黑鱼重新放归大液池。
若说以前还觉得八百亩水域是一座一望无际的湖,而今拥有了尼龙线后,现在的太液池更像自家的鱼缸。
黑鱼精在水中翻了一个身,游向深水域,却是刚好遇到一条更壮的伴侣,然后消失在碧绿的湖水中。
假以时日,它们夫妇未尝不能成长为一百斤的超级黑鱼精。
朱祐樘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的深邃,仿佛在说:“若非朕之恩允,汝又岂能成精逍遥?”
夜幕降临,紫禁城的灯火璀璨。
乾清宫的几十名太监和宫女围着皇帝而转,服侍钓鱼归来的皇帝享用晚膳和沐浴,亦或者帮着他寻些乐子。
朱祐樘通常在沐浴后,都会按时来到充斥着檀香的东暖阁,而后翻阅来到全国各地的情报或密折。
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可以有一些自己的小爱好,亦可以维护好自己的家庭生活,但却要能够掌握全局,更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现在大明帝国最大的工程自然是明缅公路,这条预计要投入五百万银元的工程已经正式启动,由云南这边开始修建。
跟后世的轻轻松松便能开山搭桥不同,这个时代的修建道路确确实实是大工程,甚至会出现死亡数高达几万人苏伊士运河的情况。
不过在基建上,华夏确确实实是拥有很强的天赋。
虽然有瘴气和毒虫等问题,但由于拥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亦是可以克服这种自然伤害,而今的道路正在有条不紊地伸向了缅甸的北部。
其实道路的连通不仅有助于商品的流通,而且有利于统治。
此次打通明缅公路,虽然明面说是为了经济,但核心是通过统治缅甸,从而达到掌控印度洋的目标。
不仅是明缅公路的大工程正在进行,大明的公路债券已经发行,而今大明王朝已经着手打造更加快捷的交通网络。
虽然这个举动要耗费大量的财政开支,甚至会跟后世那般出现天量地方债务问题,但其实一切都是值得的。
像京城和江南之间的联系,早前过于依赖于京杭大运河,但现在亦是已经规划一条更加快捷的京杭公路。
当然,国内的公路主要还是要服务于经济,只有两地的货物大量流通,朝廷才会砸下重金,而后通过征收维护公路费用收回成本。
“东吁国出尔反尔,拒明缅公路通行其国!”正当明缅公路如火如荼之时,又一个颇有分量的王国跳出来阻止明缅公路。
朱祐樘将云南方面的情报轻轻放下,抬头望向西南喃喃地道:“汪直,希望如你所言,将印度洋献给朕,献给泱泱华夏!”
第四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总督人选
弘治六年七月,其实发生了一件影响重大的事件。
就在很多人都以为汪直已经被边缘化的时候,殊不知一直坐镇中南半岛的汪直跟紫禁城从来没有断过联系,甚至经常得到天子的回信。
在默默无闻的这些年里,汪直不仅培养出一批批精兵悍将,而且在南洋各国建立了多个大明军事基地。
有鉴于全球七成以上都属于无主之地,大明真要扩大版图其实是一件十分突然容易的事情,派遣军队和百姓过去占地为王即可。
只是在这个时代,粮食和治理才是占据领土后,大明王朝所要面对的最严峻考验。
因何朝鲜和安南先后纳入华夏的版图,但最后还是离华夏而去呢?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两地的距离过远,交通时常出现中断的情况,导致粮食供应不畅和主权容易遗失。
即便强大的元朝占据缅甸,但两地遭到密林所阻,元廷压根无法突破层层的地理阻拦而形成有效的压制。
至于军粮同样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像江南的富庶之地自然不需要担心军粮,但安南和缅甸的驻军需要中原王朝将粮食运送过来。
只是从江南运到京城的粮食耗费都能够高达八成,没有运河连通的两地,所损耗的粮食是一个天文数字。
另一方向,朝鲜和安南只需要夺取政权,那么便很容易阻断跟中原王朝的交集,从而守得一隅而自立为王。
南洋诸国固然拥有一定的矿产资源,但广东离京城都是万里迢迢,而南洋诸国跟广东还隔着汪洋,即便占据这些小国亦是孤悬海外。
目前这个阶段,最佳的发展模式还是以发展自身为主,压抑那一颗疯狂扩张的野心,而是循序渐进地发展和扩张。
南洋的驻军基地跟吕宋的大明城互通互助,尽管大明朝廷从来没有侵占任何一国,但已经是货真价实的南洋之王。
特别马六甲已经建造军事基地,并且设立了关税机构,往来于南洋和印度洋的商船一律需要缴税。
正是如此,在朱祐樘的授意下,汪直并没有兴兵灭人国,而是通过建设军事基地的方式彻底掌握了南洋。
期间难免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但随着汪直派出巨船利炮,所有南洋国家的国王和部落首领对大明王朝都是俯首贴耳。
现在的势力范围早已经覆盖加里曼丹岛,在不断向南的渗透中,其实他们亦是已经发现了澳洲大陆。
只是随着天子的圣旨从京城而来,在接到圣旨的汪直将手上的事务进行移交,然后率领一支舰队浩浩荡荡离开南洋。
八月的海风,正从印度洋深处吹过来。
身穿蟒袍的汪直站在甲板上,一副青年美男子的形象,此刻的眼睛深邃,正朝着北面的海域望过去。
他不再是西厂的厂督,亦不是中南半岛的镇守太监,而是正式被朱祐樘下旨任命为第一任印度洋总督。
印度洋总督,这是一个大明王朝全新的职位,但分量可以等同于东海总督和美洲总督,甚至权柄还要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任命在朝廷出现很多的争议。
虽然当年徐世英被任命为东海总督,朝廷同样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徐世英终究还顶着定国公世子的身份。
反观汪直既不是文官集团成员,亦不是武勋集团的核心成员,而是遭到文官集团和武勋集团十分轻松的阉竖。
古往今来,除了怀恩那种懂得跟文官集团搞好关系的太监,太监很少有正面的形象,每每被人都是被恨得咬牙切齿。
汪直的名声自然不需要多说,当年担任西厂厂督打击了一大批贪官,更是将前任首辅杨荣的子孙绳之以法。
即便到了弘治朝,在得到弘治天子的起复后,跟王越上演的扬州一日屠百官,而他本人在湖广更是看着刘大夏的家人被活活烧死。
现在被授予如此要职,而且海外总督拥有的权势远非国内总督能够比拟,自然惹得很多文官眼红,所以出现了反对的声音。
“汪直拥有军机之才,今授职印度洋总督实是屈才,此事不得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