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追上去询问皇帝?”旁边的女官听到此话,当即便主动请缨地道。
王太后轻轻地摇了摇头,显得十分自信地道:“这种小事就别打扰皇帝了,找覃从贵一问即知!”
九月初一,朔日大朝会。
满朝文武百官一起汇集到奉天殿,正四品以上的京官才有资格进殿,其余的官员只能在殿外候命。
好在今日天空放晴,即便没有资格进殿的官员,亦不需要担心被雨淋,而落在身上的秋日让人暖洋洋的。
奉天殿这边属于男人的天地,但仁寿宫那边同样十分热闹,王太后和常皇后联手主持今日的大宴会。
王太后在气氛正浓的时候,便是开诚布公地道:“皇帝至今没有子嗣,哀家亦是急在心上!今日哀家和皇后想替皇帝物色几名嫔妃,汝等族中若有合适的女子请务必举荐,哀家和皇后都有赏赐!”
在场的诰命夫人却是有喜有忧,原本皇帝纳嫔妃是她们家族的一次机会,但奈何皇帝无子嗣已经是天下皆知。
若是族中之女还好,若让自己的女儿嫁进皇宫,哪怕侥幸混上了皇后的宝座,将来亦是一位没有任何资本的皇嫂。
“本宫听闻太后已经物色到一个金凤之女,可有此事?”常皇后看到场景比预期还要冷几分,便是故意转移话题道。
王太后亦是看穿了一些人的心思,当即便微微一笑地道:“皇后可不许吃醋!确是如此,由东方神仙亲自验证,此女确是金凤之相!”
“金凤?这是假的吧?”
“东方神仙说的,怕是假不了!”
“若真是金凤,那么皇帝岂不是有后?”
……
在场的诰命夫人心思重新活跃起来,一个新晋的嫔妃如果没有诞下子嗣根本无法角逐皇后之位,若是诞下子嗣便可助皇帝打破天命。
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她们所有人都要重新审视现在的皇帝了。
“太后,不知是谁家之女,可有此处呢?”一个胆大的诰命夫人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当即便打听道。
其他的诰命夫人都是差不多的心思,亦是对这位金凤之女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同样好奇朱祐樘是否真能在不废后的情况下打破天命。
王太后拍了拍手掌,脸上带着微笑地道:“人并未在此处,哀家还没见着真人,倒是让名师画了一张画像,大家可以一观!”
女人原本就是天生八卦的体质,现在看到女官将一幅画取来,当即纷纷围了上去。即想知晓这位金凤是谁家之女,是否生得闭花羞花。
“生得倒是心灵!”
“我看着竟有几分相熟!”
“这个体态,确实是好生养!”
……
围观的诰命夫人看着那画像中的美少女忍不住进行品头论足,亦是有几个诰命夫人看着似曾相识。
“怪哉!明明像是在哪里见过,但怎么都想不起,又是族中人!”一个积极的诰命夫人端祥画像良久,显得十分苦恼地自语道。
襄城侯因功而被封太子太保,所以吴氏妻凭夫贵,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今日亦是跟随一众诰命夫人到皇宫参加宴会。
她跟少数几位诰命夫人有同样的困惑,却是突然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道:“错矣!太后,皇上不可纳此女为妃嫔!”
“吴夫人,莫非此女不洁?”此话一出,当即便引起大家的警惕道。
虽然明朝对出身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如果此女不洁的话,那么确实不能纳妃嫔。只是让她们十分不解,这位侯爷夫人为何能够知晓对方不洁的底细。
吴夫人当即摇头,却是认真地解释道:“休要胡说!此女身家清白,更是处子之身,乃不可多得的良女!若不是当年陛下选秀之时年幼,都说可为嫔妃!”
“放肆!既然此女身家清白,皇帝因何不能纳此女为嫔妃?”王太后听到这话,显得不留情地训斥道。
在场的诰命夫人纷纷点头,发现这位侯爷夫人着实是荒谬,如此良女被纳为嫔妃是水到渠成的好事,焉有阻拦之理?
第三百九十八章 皇帝这是唱哪一出?
奉天殿,波诡云谲。
弘治登基以来,虽然从来没有提过新政,但每一项重大的政策都在侵害权贵阶层的利益,而今双方的矛盾日益加深。
京城权贵跟文官集团原本亦属于敌对阵营,亦或者双方是互不干涉,但现在已经慢慢融为一体。
“不孝生身父母,如何令天下臣民归心?”
“陛下若寻宗室继嗣,而弃先帝之子、陛下之弟,此乃动国之基本也!”
“老臣非危言耸听,若陛下不能以身作则,今后天下必尽是私欲熏心、不忠不孝之人!”
正当朔日大朝会按着固定流程进行的时候,却是有一个“儒家的大成者”跳了出来,顿时殿内响起一个充满激扬的声音。
“里面什么情况?”
“好像是因传闻皇帝欲从宗室择幼子过继一事!”
“哎……不知哪个老东西趁大朝会跳出来生事了!”
……
殿外的文武百官听到殿中的声音后,虽然绝大多数听得并不真切,但亦是晓得有人打破这场大朝会的固定流程指责皇帝欲择宗室子弟过继一事。
其实他们亦是觉得这种做不好,但听着里面的人这般闹腾,不由得暗自摇头。
且不说这种场合不适合这样闹,而且事情根本都还没有行动,结果搞得皇帝像是犯了天条般,这个老家伙分明就是在没事找事。
此刻的殿内都是正四品以上的京官,当今天子身穿龙袍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之上。
朱祐樘的目光落在跳出来闹事的老头子身上,却是知道此人是光禄寺丞陆正直,一个已经被边缘化的老东西。
在看到对方跳出来的时候,却是知晓这种人其实是棋子,心里亦是怨恨自己重用实干型官员的那一套。
“拖下去!”
并不需要朱祐樘发话,身旁的郭镛恨得咬牙切齿地命令道。
两名大汉将军进殿,很快便将这个身穿四品官员的光禄寺丞陆正直拖了出去,外面又是一阵哗然。
虽然这是一个闲职官员,但在士林有着很高的声誉,其言论能够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的观点。
朱祐樘叫停大朝会的流程,显得中气十足地朗声道:“朕今年二十有二,虽没有子嗣,但尚值壮年。先帝亦有子嗣之困,然三十有三临宠母妃,后有朕承正统之位。继嗣一说乃谬,今后不得再论继嗣和传位兄弟之事,否则三法司替朕缉拿下狱论罪!”
“臣等遵旨!”刑部等相关官员得到旨意,当即规规矩矩地道。
这里的声音洪亮,加上正殿在扩音的功效,故而亦是传递到外面的文武百官耳中。
徐鸿等官员得知事情的始末,却是知道陆正直是听信谣言而扰乱大朝会和触碰皇帝,所以并不同情这位大儒官员。
只是这番话落到阴谋家的耳中,却是微微一笑。
虽然他们这个举动牺牲了一个重要的成员,但亦是逼得朱祐樘公然在殿上表态,放弃了继嗣的做法。
若真让朱祐樘采用了继嗣的做法,那么便打破了“兄死弟继”的皇位传承,被册封的继子自然是心向弘治。
现在没有继嗣的操作,那么朱祐樘一旦出了什么意外,皇位自然是要落到他们所拥护的兴王头上。
即便朱祐樘没有意外,但如果朱祐樘一直没有子嗣的话,最终皇位亦要通过“兄死弟继”的方式落到兴王朱祐杬的头上。
“陛下,当年先帝早年没有子嗣,一则是皇子多病,二则是临幸万贵妃所致,还请陛下引以为鉴!”吏部尚书李裕的心是向着弘治,便是站出来提醒道。
朱祐樘知道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却是微微一笑地道:“王太后亦是认为夯实后宫有助朕传宗传代,近日还物色到一个金凤女,已经打算替朕立为嫔!”
啊啾!
正在主持宴会的王太后突然感到鼻孔一阵瘙痒,在停顿一秒后,当即重重地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
“臣等恭贺陛下!”李裕等重臣得知这个消息,亦是表现兴奋地道。
虽然他们同样心忧朱祐樘的子嗣,但倒不全都相信东方道的天机,现在皇帝要填充后宫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至于陆正直反对继嗣,其实他们亦是可以接受。
皇帝现在还如此年轻,加上弟弟太多了,确实没有必要找一个继嗣。有这个时间,还不如餐上多临幸几个嫔妃。
至于所谓的金凤女,他们自然不会相信,亦或者对这个说法早已经免疫。
经过刚刚一闹,朔望大朝会显得早早结束。
在山呼万岁的声音中,朱祐樘乘坐龙辇返回乾清宫。
虽然已经主动放弃继嗣的做法,但他并不打算就这样认命,而是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破解绝嗣的天机。
北京城,玄学院。
奉天殿的大朝会结束之下,东方道的床上落下一抹阳光,这才悠悠地醒过来。
东方道现在的身份水涨船高,不仅得到了神霄保国宣教高士的册封,而且还是新创立玄学院的院长。
玄学院属于朝廷的正规衙门,而且并非清水衙门。
这里的正式成员不仅有朝廷发放的俸禄,而且每年都有一大笔的财政预算,甚至还可以向户部申请项目拨款。
虽然玄学院没有品级,但朝廷同样安插低品官员在这里负责玄学院的日常运营,足见皇帝对玄学院的重视。
早前很多人都在观望,但得知其中丰厚的待遇后,却是恨不得削尖脑袋进来,而东方道的地位和身份自然是水涨船高了。
两个道童模样的年轻人听到屋里的动作后,便将热水端了进来。
东方道坐在床前伸了伸懒腰,现在的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天天睡到太阳晒屁股,又有专门的人员伺候,偶尔还能被皇帝召见,简直就是神仙般的生活。
“师傅,刚刚徒儿听到一个谣言!”那个皮肤白皙的年轻道士是东方道的徒儿之一,帮着东方道穿鞋子道。
东方道穿上鞋子,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道:“什么谣言?”
“外面谣传你说蒋家之女是金凤转世!”年轻的道士到铜盆中拧好毛巾,脸上透着几分怨恨地道。
东方道的眉头微蹙,接过递过来的毛巾当即翻一个白眼道:“谁在乱放狗屁,金凤哪能看得出来!”
“他们说皇帝说的!”年轻的道士深以为然地点头,然后认真地解答道。
东方道当即一愣,旋即将毛巾换了一面:“呃……那为师说了!”
“师傅,你这是啥意思呀?”年轻的道士看到东方道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变化,顿时眼睛一瞪道。
东方道用毛巾继续擦拭着昨天吃烤鸡弄脏的脸,显得理所当然地道:“皇帝说啥,那必须就是啥!”
“若是您没有说过,皇帝亦不能乱造谣言啊!”年轻的道士觉得他们这一行要遵循天道,显得不畏强权道。
东方道将毛巾丢回水盆,眼睛闪过智慧的光芒:“皇帝没有利用谁,不然你以为现在为师因何拥有现在的一切?”
“师傅,您不是教训徒儿祸福都是天定的吗?”年轻的道士看着自己尊敬的师傅贪婪富贵,显得充满茫然地道。
东方道亲自整理着道袍,深以为然地点头道:“是这样没错!皇帝乃天子,这地位和宅子都是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