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332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不错,大明跟北元已经决裂了,其他部落便不需要像去年那般忌惮大明了!”
  “何止如此,其他部落亦是提防大明指染海西地区,他们自然不敢让大明渗透进来!”
  “这个方法可行,咱们即刻说服另外两个部落,必定能够让大明这支军队是有来无回!”
  ……
  在场的头领眼睛微微一亮,在意识到大明跟北元已经正式决裂所带来的影响,显得十分亢奋地规划着未来道。
  兵贵神速,他们很快便放出了飞鹰跟额穆部和乌拉部取得联系。
  大明此次确实派遣一万轻骑兵北上,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通过轻装上阵的方式跟蒙古铁骑合围阿勒楚喀部,目标正是半拉城子。
  仅是一日,他们从额穆部便来到了阿勒楚喀部的地盘。
  从高坡望向前面的大草原,正是阿勒楚喀部北分部的聚集地,这里的人口超过一万,能够战斗的人口高达四千,但他们军械和战马都远不如东征军。
  其实他们大多数都是牧民,由于每个人都会狩猎,所以成年男子能够即刻被征用入伍,甚至有妇女主动入伍。
  只是他们同样存在严重的缺憾,对军阵压根没有任何概念,而他们手中的武器明显要落后一大截。
  “杀!”
  此次由赵承庆亲自领兵,并且将自己足足一千赵家军编入轻骑军中,随着赵家旗在风中飘扬,便宛如猛虎下山杀向了阿勒楚喀部北分部。
  嗽!嗽!嗽!
  砰!砰!砰!
  ……
  大明的轻骑兵不仅拥有最先进的屠清弓,而且还有着火绳枪,腰间很多是佩带开了血槽的雪枫刀,正在疯狂收割着这帮女真人充满罪恶的生命。
  如此高的武器配置,又有着高坡下冲的地利,比蒙古杀向阿勒楚喀部西哨所还要疯狂,箭矢和铅弹打下女真骑兵,锋利的雪枫刀收割混乱中的生命。
  借鉴蒙古抢掠的做法,他们亦是选择在这里纵火。由于地面很多干草,加上风向刚好是朝北吹去,这里很快便火光冲天,加剧了这里的混乱。
  “明军,他们简直是魔鬼!”
  “逃,快逃,逃得远远的!”
  “救我,求你们快救救我!”
  ……
  阿勒楚喀部南分部在这里根本无险可守,在面对突然大举来犯的大明军队显得毫无还手之力,却是纷纷选择逃亡。
  啊!
  很多女真人藏身在火海中,惨叫声直冲云霄。
  他们终究只是普通擅于骑射的牧民,而今面对武器精良且训练有素的大明轻骑,只有被屠杀的份。
  赵承庆知晓自己肩上背负华夏振兴的使命,而今的杀戮是为了华夏的兴盛铺路,所有带领自己打造的赵家军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若说华夏的兴盛需要魔鬼战神的话,那么他现在甘愿奉献自己,哪怕屠尽这里的女真人都在所不惜。
  约半个时辰后,这里的战事已经结束,一名参将前来汇报道:“侯爷,咱们已经拿下阿勒楚喀部南分部,请指示!”
  “兵贵神速,打扫完战场后,即刻赶往半拉城子!”赵承庆隐隐间有一种不安,当即作出决定地道。
  随行的兵部官员听闻,当即便是劝阻道:“侯爷,此举不妥!咱们后续的粮草没有运达额穆部,现在补给已经超出两日的行程,今不易孤军深入!”
  赵承庆知道粮草的重要性,而今为拿下这里采用火攻浪费太多的粮食,所以当即决定在这里休整一日。
  只是这个时代军事充满着戏剧性,而事后证明,这个选择其实是错误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兵部双杰,侯陷绝境
  北京城,西苑。
  大明朝廷虽然无法及时指挥前线作战,但所有发生的军情都会汇集回来这里,所以朱祐樘能够知晓数日前的战况。
  达延汗斩杀大同御史铁直的事情可以瞒得了大同数日时间,但兵部夜部很多成员都是夜不收出身,眼线早已经遍布整个大漠。
  虽然京城的消息同样滞后,但传回京城其实不超过三日的时间,甚至两日便已经送到朱祐樘的案头上。
  第一份夜部的军报自然是达延汗出尔反尔,并杀害大同御史铁直跟大明决裂。
  第二份则是建州总兵武靖侯赵承庆通过塘报系统传回来的捷报,他所率的赵家军已经夺下阿勒楚喀部南分部。
  在这两份军报传回来的时候,事情算是有喜有忧。
  大明现在是今非昔比,而北元这些年反倒一直是在走下坡路,双方突然决裂并不见得全是坏事。
  达延汗这个出尔反尔的做法,反倒让大明拥有充足的理由阻止北元扩张的脚步,阻止北面出现一个统一的蒙古政权。
  蒙古终究是曾经一度入主中原的民族,一旦任由它做大的话,那么他们的刀锋便会再度指向中原。
  倒不如趁着大明强盛,对现在没有统一的北元动手,从而彻底解决蒙古这个最大的隐患,甚至是借机将蒙古纳入大明的版图。
  喜的自然是此次的捷报,虽然失去蒙古的协助,但赵承庆是一个拥有真才实学的侯爷,现在已经顺利拿下阿勒楚喀部南分部,接下来夺取半拉城子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只是战场瞬息万变,而第三份军报接踵而至。
  就在赵承庆率领赵家军直逼半拉城子的时候,谁知突然遭到额穆部落的后方袭击,一万轻骑军被额穆部断了后路。
  更为糟糕的是,大明的运粮军并没有能够踏足额穆部。
  受到地形的影响,他们想要绕过额穆部则需要原路退回从东边的乌拉部通过,亦或者进入野人女真地界。
  正是如此,赵承庆所率的赵家军深陷泥潭,而大明的运粮军亦是已经无法向前。
  “额穆部当真该碎尸万断!”
  “如此反复无常,当真是卑鄙小人!”
  “真要追究起来,罪该万死之人是达延汗!”
  ……
  消息传回的时候,朱祐樘传召兵部的所有官员前来御书房部议,到场的兵部官员纷纷将矛头指向额穆部和达延汗。
  虽然给大明制造麻烦的是额穆部,但罪魁祸首还真是达延汗。
  如果达延汗没有选择临阵倒戈跟大明决裂,致使合围的战术惨遭破坏,海西女真的额穆部恐怕不敢相助于阿勒楚喀部。
  结果事情偏偏出了意外,达延汗斩杀大明官员明确传递跟大明决裂的信号,额穆部这才选择帮助阿勒楚喀部一起对抗大明。
  “现在谈论这些没有用,当务之急是如何运粮北上,又如何拯救被困的赵承庆部?”兵部尚书刘宣显得越来越务实,当即有所不满地表明立场道。
  刚刚还在抨击额穆部和达延汗纷纷偃旗息鼓,亦是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解决现在的困局。
  兵部左侍郎吕雯自认军事才能出众,当即便抛出自己的方案:“咱们即刻调集大军征讨额穆部,既可打通粮道继续北上,又可趁机救出赵承庆部!”
  “吕侍郎,你说得倒是轻松!谁来率军打通粮道?又要花费多少时间?所耗的钱粮可知需要多少?”兵部右侍郎张海一直视吕雯为眼中钉,当即发出三连问。
  兵部职方郎中卢辉等司职官员当即嗅到空气中的一丝火药味,不由得默默地交换一个眼色。
  兵部左侍郎吕雯的脸色阴沉,显得理所当然地道:“自然是由辽东副总兵集结辽东和建州所有兵力,正所谓:一力降四会,哪怕再多的女真人亦是土鸡瓦狗!”
  “且不说辽东突然集结这么多兵力要耗时多少,又得花费多少钱粮。辽东和建州各卫所部署的兵力是防着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若是贸然调动,被女真人趁虚而入如何是好?”兵部右侍郎张海揪住破绽,当即厉声进行质问。
  兵部左侍郎吕雯知道眼前的张海是当年被徐溥提拔后便一直针对着自己,当即反唇相讥道:“张侍郎认为老夫的方法不行,不知你又有何良方呢?”
  “陛下,阿勒楚喀部为弹丸之地,不值王师如此劳师动众。今额穆部相助阿勒楚喀部,并非真心与我强明为敌,仅是替阿勒楚喀部解围耳。臣以为即刻着令辽东巡抚张锦止刀兵议和,朝廷便无须再考虑运粮北上之事,亦可要求额穆部撤兵让赵承庆部解困归来!”张海是属于地地道道的清流派,当即趁机提出和谈道。
  在他看来,所有的烦恼事都是大明动刀兵而起。若是大明王朝能够主动停战,那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大明便可跟海西女真诸部共享太平之福。
  徐鸿等兵部司职官员今日有幸来到御书房议事,虽然无法看到阁楼之上的帝王,但难得跟皇帝离得这么近,心里亦是暗自窃喜。
  只是听到兵部右侍郎张海竟然提出和谈,不由面面相觑起来。
  虽然他们此次征讨确实遇到了难题,但现在贸然停战议和,且不说有损皇帝的颜面,哪怕整个大明王朝亦跟着丢脸了。
  即便大明王朝有错,但达延汗的出尔反尔,隶属大明的阿勒楚喀卫公然索要加大赐赏,而额穆卫更是从背后给大明一刀。
  如此种种,又怎么能够主动求和呢?堂堂的华夏又有什么理由求和呢?
  兵部尚书刘宣眼神复杂地望向侃侃而谈的张海,发现这派清流仍旧没有屈服,不明白皇帝所倡导强军强国的苦心。
  如果由这帮清流执政,建州绝对不可能收复,而河南百万灾民起码得死掉大半,亦或者大量的灾民沦为他们的仆人和佃户。
  阁楼之上,茶香袅袅而起。
  朱祐樘正躺坐在这里品着香茗,原本心情还算不错,但听到下面兵部官员的部议内容,不由得糟糕起来了。
  早在辽东总督刘宣被召回朝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他连合适的辽东总督人选都挑不出,那时便已经意识到大明的军事人才实在太少了。
  在原来的历史中,兵部左侍郎吕雯和兵部右侍郎张海跟兵部尚书马文升组成五六年的兵部铁三角,算得上是这时期最顶尖的军事人才。
  只是原来历史中的弘治朝是孙子当道的时期,在那个时期压根没有对外战事,对蒙古的混乱和统一压根不闻不问,对兵部官员的要求其实是能跪就行。
  现在自己希望的兵部官员是有血性的汉子,在多番考察兵部左侍郎吕雯和兵部右侍郎张海后,最终都没有将辽东总督的位置给这两位“顶尖军事人才”。
  尽管朱祐樘知道张海是求和派,但现在战事面临困境之时,竟然跳出来扯后腿,心里还是不由得一阵烦闷。
  纵使自己将所谓的清流排斥到官场的角落,但跪党仍是随处可见,而今还占据着兵部右侍郎的要职。
  “陛下,请用茶!”韩幼英感受到朱祐樘的不快,跪下递茶的头明显更低,亦是将自己的姿势放得极低。
  她现在的心态已经慢慢发生了变化,不管眼前的男人要怎么样,只要这个男人能够开心起来便好。
  朱祐樘看着眼前温顺的女人,亦是意识到自己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朕今天将你们叫到这里部议,是希望你们兵部能够拿出一个可行的解困方案,而不是遇到困难便一心想要退缩!”
  “陛下教训的是,臣等谨记!”兵部左侍郎吕雯自然不会放过打击张海的机会,当即便大声表态道。
  张海其实只是想表明自己求和的态度,让史书给自己留下隆重一笔,根本不指望眼前的暴君能够采纳:“臣亦是想要向陛下献策,还请陛下明察!”
  徐鸿等司职官员默默地交换一下眼色,却是知晓眼前的两位侍郎各自打着算盘,只是这场争斗兵部烧到了御书房。
  “陛下,臣以为可传旨辽东巡抚张锦即刻调兵遣将支援前方,大明以大军拔除这两个反叛的卫所,亦可震慑各方蠢蠢欲动的女真人!”兵部左侍郎吕雯意识到朱祐樘是主战派,再次提出自己的方案道。
  虽然辽东总督人选至今空缺,但辽东巡抚被朱祐樘亲自安排了人选,正是原大理寺左寺丞张锦。
  张锦是成化五年的进士,是少有出身边卫而金榜题名的天才。其祖张敬曾任元朝参知政事,于明初被谪戍,迁居岷州。
  虽然出身边卫,并没有名师教导,但张锦的天赋极高,又勤奋好学。起初学习佛学,后学道家,及读儒书,攻苦力学竟以所得考取进士。
  大明的官场很讲究关系,张锦虽然开创边卫子弟考取进士功名的先河,但仕途并不顺畅,仅仅只是以观政进士起身。
  入仕二十一载,仅是大理寺左寺丞,但在部考成绩的成绩优异,结果被朱祐樘破格将张锦升迁辽东巡抚。
  由于蒙古突然出尔反尔,而今大明征讨海西女真的重担落到辽东巡抚的肩上,可谓充满了戏剧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3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2/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