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京城的水,果然比自己想的还要深得多。
“王世昌,这张纸条分明是你伪造的,我可不认账!”程壎计上心来,抹了一把鼻血后,便将头高高扬起打算不认账。
王越自然知道程壎的小九九,显得戏谑地道:“这种事情不需要你来招认,只要证实纸条上的字是由谁所书,便可知道是谁给你暗中通风报信,到时本阁老直接拿下即可。倒是你,你恐怕要开始提防自己是否被人毒杀,亦或者熟睡的时候被人勒死!”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程壎生起一种不好的预感,意识到自己似乎完全落入了陷阱中,显得十分警惕地询问道。
今天的天气晴朗,院中的枯木已经悄悄地长出新枝绿芽。
都察院,左署。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边镛正在这里认真地处理政务,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脸色十分红润,眼睛显得炯炯有神,整个人的身材还十分健朗。
他手持着一支狼毫笔,正在翻阅地方御史呈上来的最新报告。
他跟工部尚书贾俊都属于举人入仕,而后在官场中步步生莲,借助曾经出任户部郎中父亲的官场资源走到了现在的高位,甚至比很多进士官升得还要快。
虽然他没有能够像贾俊那般官拜尚书,但以举人的功名成为正三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这已经可以进行大书特书了。
边镛指示广东监察御史跟进调查当地商人招募民工的情况,只是突然想到王越的计划被自己破坏,此时审讯程壎必定是大吃一惊,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
任王越如何都不可能想到,他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昨日在那场简单的交谈中,自己便从他自信的表现中窥破了他的小手段。
现在自己护程壎周全,只要再熬上五日的时间,那么王越便是只能灰头土脸地遵照约定离开京城。
到了那个时候,在他身后势力的支持下,加上自己这些年在都察院表现出色,必定能够接替王越的位置。
贾俊是大明建朝以来第一位举人六部尚书,而自己只要顺利坐上王越的位置,那么便是大明有史以来第一位举人总宪。
“边大人,王阁老让你即刻过去一趟!”
正是得意之时,一个军士匆匆走了过来道。
“咦,怎么突然让我过去?呃,对了,这是又找自己商讨对策了!”边镛初是不解,而后便自作聪明地想道。
都察院衙门原本比较冷清,自从设立搜查厅后,这里时而有官员和军士出出入入,经常有犯官被押回来。
“下官拜见正堂大人!”边镛走进王越签押房,看到程壎正被两名军士押回大狱,便恭恭敬敬地见礼道。
王越掏出刚才从程壎身上所获得的纸条,显得开门见山地询问:“边大人,你可认得这张纸条?”
高魁想到这位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一直宣扬为官要六亲不认,结果却是都察院最大的内鬼,竟然将王越的计划泄露给程壎。
边镛看到那一张纸条,却是暗自侥幸地道:“正堂大人,你……你莫要开玩笑,下官虽然仅是举人功名,但写的字焉会如此不堪?”
咦?
胡军看到纸条上的字体,亦是诧异地望向王越。
现在他亦是已经开始读书识字,只是上面的字体比自己都有所不如,所以这个字体自然不该是熟读经书的边镛所书。
“你不用再浪费时间狡辩了!你曾经吹嘘自己能双手书写,一直以此而沾沾自喜,所以老夫早知晓你左手能书。你在都察院信不过其他人,所以纸条必定乃是你亲自所书,而你以为用左手所书便查不到你的头上,可是如此?”王越自然知道自己手上纸条的字体丑陋,却是窥破一切般道。
边镛发现王越的眼睛仿佛能看穿自己的灵魂般,却是连忙否认道:“不,不,下官的左手不能书!”
“不瞒你说,老夫很早之前便已经盯上你了!当年马恕供出时任锦衣卫同知的杨汉,结果杨汉提前逃跑,所以当时老夫便确定都察院存在内鬼。你左手能书对其他人或许是秘密,但你跟亲近之人通信往来皆用左手书,可是如此?”王越将手中的纸条拍在桌面上,亦是判了这位副手的死刑。
当年杨汉出逃,致使朱骥后来没有落网,正是眼前这个内鬼所为。只是那个时候初掌都察院,加上并没有实证,所以只能吞下这口气。
只是现在自己已经掌控了整个都察院,而今边镛又冒出来试图破坏自己的好事,甚至是想要图谋自己的位置,那么自己自然是新账旧帐一起清算了。
边镛的额头冒出汗珠子,显得后知后觉地道:“你……你设计我!”
啊?
胡军看到边镛这个反应,终于知道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刚刚差点被这个老狐狸给蒙混过关了。
“现在老夫给你指一条明路!只要老老实实交出幕后主使,老夫可以替你向皇帝求情!”王越想要钓出更大的鱼,当即便进行许诺道。
边镛犹豫了一下,最后默默地闭上眼睛道:“无人指使!此次用纸条向程壎传递消息,此乃下官一人所为!”
“来人,将边大人押进大狱关起来,等老夫禀明皇帝再行处置!”王越的脸色一寒,便是大手一挥道。
其实他隐隐觉得真正的知情人并不是眼前这个举人出身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而是程壎那种身在锦衣卫的官二代,那一条才是自然揪出幕后黑手的关键。
当然,现在最重要还是攻破程壎的心理防线,从而查出去年海难的真相。
二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傍晚时分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春雨。
“什么?边镛被关起来了?”
“这还能有假?据说是程壎的功劳!”
“我亦是听说了,程壎供出边镛叛国!”
……
消息很快从都察院传开,在王越的授意下,消息变成:“在程壎的配合下,都察院揪出了内奸边镛”。
程壎亦是得知了这个假消息,当即明白王越为何提醒自己要提防。
若边镛没有暴露的话,他还有可能不被灭口。只是现在边镛暴露,一切又指向了自己,那么组织唯有杀人灭口了。
跟边镛这个外围成员相比,自己作为核心成员知道得确实太多,若杀了自己便能跟朱骥那般切断朝廷的调查。
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原本七日限期是王越的催命符,但现在时间反而成为了程壎的索命绳。
“有毒!”
“别杀我!我没有说!”
“我招!我招!我合招!”
……
不知是什么原因,程壎原本被关在最里面的死囚区域,结果突然被提到了外面防卫相对差一些的疑犯区域,只是天天都做噩梦。
招供,似乎是目前最快脱离危机的最快方式。
正当一切都按着王越的规划进行的时候,程壎的心理防线确实是一点点瓦解,但老夫却是给王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啊!
一个尖叫声从都察院的大狱传出,随后则是一声声令人毛骨悚的笑声。
“程壎疯了!”
“真疯还是假疯?”
“真疯!”
“何以见得?”
“他……吃屎!”
胡军向刚刚来到衙门的王越汇报,却是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王越自然不会轻信,便跟胡军一起来到程壎的牢房前,看到程壎已经是披头散发,整个人说话显得疯疯癫癫。
牢头恰好将早饭送过来,他宛如饿狼扑食般过来,而后抱着饭碗到角落处用手吃了起来,却是被鱼刺卡了喉咙发出野兽般的痛苦嚎叫。
“王阁老,不用再看了,他是真的疯了!”东方无道被关在侧对面的牢房里,正在悠哉地喝着酒道。
“古时有个孙膑的装疯,他会不会是效仿装疯?”苟火旺平日喜欢听书,仍是表示怀疑地道。
“孙膑是什么命格,这小子又是什么命格?只是这个疯癫之症虽然是应在程壎身上,但根源还是你们王家的祖坟被动,所以你的孙儿王煜遇险,而今劫数又落在你身上了。”东方无道咬着手里的鸡爪子,却是发表自己的看法道。
王越并不是一个轻信他人的人,自然亦不会相信东方无道这番风水论。只是程壎真的疯掉的话,那么他确实面临一大劫数,而上苍似乎真要再次遗弃于他。
第三百六十五章 帝生两忧,明远出航
二月中旬,京城的雨水明显多了起来。
淅淅沥沥的雨点宛如绵绵细丝,显得悄无声息地洒落在西苑的土地上,这里道路边上的泥土冒出生机。
湖边的树木冒出新枝,花圃的枯枝吐出新芽,八百亩的大液池已经冰封,宫殿、观潮阁、桥梁和凉亭等点缀其中,又有缕缕青烟从湖面升腾而起,更有漂亮的妃嫔或宫女的身影穿行其中,这里宛如这时代最美的画卷。
养心殿,袅袅的檀香飘散在空气中。
身穿龙袍的朱祐樘蓄着的胡须已经初具规模,剑眉下的眸子如星芒,整个人平增几分男儿气概,身上的皇威越来越强。
他现在已经完全融入这个时代,若皇帝是一个职业的话,那么他则是一个十分合格的皇帝。
只要不是感冒发烧,他都能够做到风雨无阻,每日总会按时出现在养心殿中,认真地处理来自两京十三省的政务。
“陛下,奏疏送到了!”
在司礼监秉笔太监钱义的带领下,一众太监抱着奏疏走了过来。
内书堂是一个很合格的教育机构,每年都为文书房输送优秀的人才,致使现在朱祐樘压根不缺协助自己处理奏疏的太监。
由于两京十三省传递上来的奏疏是杂乱无章,朱祐樘打乱以前按官职和省份的划分方式,改为轻重缓急四大类。
“这一堆奏疏先送到内阁!”
朱祐樘深知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所以主要的精力放在重要的奏疏上。
针对那些被挑出来的轻度奏疏,像宗人给婴孩取名字,祭祀历代皇帝、皇后生辰、死忌的人员安排,亦或者是各地有关祥瑞的汇报,这些奏疏通常都由内阁裁定,自己甚至都不会过目。
钱义当即摆了摆手,让身后的两名太监将那堆奏疏送到外面的南阁,交由刘吉为首的阁臣进行处理。
“看来是真的逃不过了!”
朱祐樘看着眼前被归为重要的奏疏,由于最近边境没有军事冲突,所以劾章通常被归为“急重”一类,而眼前的一摞奏疏无疑是剑指王越居多了。
虽然他身处深宫之中,但自己通过锦衣卫、东厂和镇守太监构建信息网络,故而能够第一时间知晓各地的最新消息。
王越所引发的都察院审讯风波,自然全都传进了自己耳朵,亦是已经知晓程壎在都察院大狱里疯掉。
朱祐樘在得知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便已经隐隐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
尽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但亦有一些无可奈何之事。自从杜铭和万安先后离开朝堂后,而今看着这个形势,似乎又要轮到王越了。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朱祐樘觉得这话同样适用于帝王,自己登基以来,基本每一年大明帝国都会出现一件不如意的大事件,至于所信任的臣子亦是陆续离开。
只是程壎在都察院大牢中疯掉,这个事情其实已经超出自己的掌控。且不论程壎是真疯还是假疯,只要他不恢复理智,那么王越自然算是第一责任人。
朱祐樘自然是想要庇护王越,但一些事情比很多人所想得要复杂。
哪怕程壎是有重大的嫌疑,但现在的身份终究是自己的亲卫。作为帝王固然是要爱国爱民,但自己的亲卫同样需要进行维护,毕竟这个群体是自己人身安全的最大保证。
正是如此,他现在不仅不能全力偏袒自己的宠臣王越,而且还要妥善处理好程壎被逼疯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