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252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徐世英进行叩拜后,便将随手携带的钥匙拿了出来,随着这一把钥匙插入,那个叶子锁当即便开了。
  陈山看到里面静静躺着一封书信,忍不住好奇地询问:“不知陛下有什么指令呢?”
  徐世英将秘信拿了出来,只是在看过内容后,当即便沉着脸:“召集全军!”
  朝鲜国都,汉城。
  李成桂建立朝鲜国后,由于觉得高丽的国都王气已经十分薄弱,于是在汉江之北的汉阳营修建新王都。
  仅是两年后,即洪武二十七年,李成桂将王都从开京迁移到汉阳,并正式命名为汉城,又称“都城”、“京”。
  有王都自然有王宫,新王宫得名于《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依明代王府之制营建,色调以丹青为主。
  景福宫的正殿,此刻正吵得面红耳赤,颇有大明文臣的风姿。
  “若是因为鹿筋不足便征讨,非贤主所为!”
  “听闻大明皇帝是一位暴君,我们得罪不起,但躲得起!”
  “你们别忘记了,女真屡屡骚扰我们,我们亦得为边地的百姓着想!”
  “若是为百姓着想,现在正是国朝休养生息之时,咱们更不应该兴兵!”
  ……
  上面坐着的是一言不发的朝鲜国王李娎,下面的朝臣已经吵成一锅粥般,却是出现以领议政尹弼商为首的主争派和左议政李克培为首的主和派。
  朝鲜王朝的官职参照明朝官制分为九品,由正一品到从九品,共计十八级。
  在国王下面,有辅佐机关——议政府,其首领称“领议政”,领议政之下为左、右议政,但三个职位同为正一品,再之下则是从一品左、右赞成,正二品左、右参赞,相当于明朝的内阁。
  议政府之下有吏、户、礼、兵、工、刑六曹,六曹长官称判书,品秩是正二品;副职称为参判,品秩是从二品,所以六曹等同于明朝的六部。
  现在因为要不要出兵帮助明朝征讨建州女真发生重大分歧,由于关系十分重大,所以此次是争论不休。
  “建州女真不仅时常侵扰明朝辽东的边民,而且对我们朝鲜边民同样如此,所以剿灭建州女真是我们跟大明共同的利益!你们亦不能忘记了,大明是宗主国,我们焉有不出兵之理?”兵曹李寔显得十分认真地表述道。
  受建州女真骚扰的何止是大明边民,由于朝鲜北部跟建州女真地盘相连,所以同样时常受到建州女真的洗劫。
  原本当地的官员还负责防御,只是朝鲜执行将边地的税收归为国家的新政,通过国家再将官员的俸禄发放下去。
  虽然这个新政减小了地方官员对百姓的剥削,但亦是减弱了地方武装力量保护地方的积极性,所以每年都有成百上千的百姓死在建州女真的刀下。
  正是如此,兵曹李寔是一个坚持的主战派,希望推动朝鲜出兵协助大明清剿建州女真。
  左议政李克培轻轻地咳嗽一声,便发表自己的看法:“边地百姓遇袭和是否出兵不可混为一谈!建州女真方面亦是说得很清楚了,此事是底下的一些人行为,他们已经进行清理,何处还一直纠着此事不放呢?你们看看这半个月以来,建州女真清理门户后,可还有犯边地吗?上苍有好生之德,圣人有云:仁者爱人,知者爱物,勇者爱礼。因鹿筋不足便征讨,此乃失道也,故恳请大王止刀兵!”
  这……
  在场的官员面面相觑,谁都不是傻子,这半个月以来建州女真突然间安分,哪里是什么清理门户了。
  人家明朝都已经屯兵于辽东,若建州女真还敢继续洗劫朝鲜边地,这脑子简直是被驴踢了才这样做。
  却是谁能想到,李克培竟然大言不惭地宣称是建州女真是清理门户,当真是在侮辱满朝文武的智商。
  李娎是一个三十岁的青年男子,浑身透着几分文人的儒雅,面对自己老师的论点,显得心悦诚服地附和:“大善”。
  啊?
  兵曹判书等主战官员顿时傻眼,纷纷不可思言地望向端坐在上面的大王,还真有人相信李克培的鬼话啊?


第二百九十五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
  汉城,李府。
  时光荏苒,当年女扮男装的少女已经成为亭亭的玉女,一身标准的朝鲜女子装束,鹅蛋脸的笑容像牡丹花一般好看。
  李喜恩身穿着一套淡红色主格调的衣服,纤纤玉手持着一支画笔,正在洁白的宣纸上,临摹着一幅水墨画。
《溪山青烟图》的山石采用皴法极为精巧,整个山水画呈现极为难得的艺术性,在华夏的派系中已经别具一格。
  李喜恩受家势的影响,从小便喜欢文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画画更是爱不释手,在朝鲜有着“汉城第一才女”之称。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反复临摹,哪怕她所画的是赝品,但已经能够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着实不愧第一才女之名。
  李喜恩的脸蛋是越来越好看的类型,只是最后一笔落下,仅是得意了一小会,很快那双漂亮的大眼睛闪过一抹忧伤。
  五月是草木茂盛的时节,花厅四周都可以看到一些盛开的盆栽。
  李喜恩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却是抬起头望向蓝天,默默地发出一声叹息。每个人都会有烦心事,而她亦不例外。
  由于今年自己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前来求亲的人越来越多。
  只是她的心早已经不在这里,压根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士族子弟,既然自称才高八斗的奇才实则是一个大草包。
  反倒整个人不受控制般,脑子总是想着那个男人。
  她有着自己抒发感情的方式,换了一张洁白的宣纸,笔尖便在纸上游走,很快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轮廓。
  有的人相处半生却记不住对方的长相,有的人仅是一眼便可以刻骨铭心。
  自从跟那位大明皇帝有了一面之缘,又被大明皇帝赠送一幅宝画,以致她的脑子不受控制般想到那日御书房的场景。
  特别在最近的画作中,以御书房为草本的作品是越来越多,更是不受控地画出了那个心心念念的男子形象。
  在这个汉城某个宅子里,有一种情愫叫:相思。
  这座花厅呈圆形,跟东南两条走廊相连。
  正当李喜恩的画作要大功告成之时,刚刚下朝的兵曹判书李寔朝着这边而来,脸上明显写着不悦。
  李喜恩作画太过投入,在发现老爹已经回来的时候,人已经离自己只有数米的距离,吓得顿时花容失色。
  跟天底下所有的怀春少女一般,总有着一个不可说的秘密。
  李喜恩心脏当即砰砰地跳动,急忙将画板上刚刚完成的画作直接攥到手里,而后强装镇定地打招呼:“爹,发生什么事了?”
  李寔此时正处在气头上,并没有注意到自己宝贝女儿的异样,想着朝廷刚刚所做的决定,便在花厅的石桌前坐下:“大王听从李克培的提议,咱们朝鲜不出兵协助大明剿灭建州女真!”
  “爹,不出兵便不出兵呗,你犯不着如此生气,当心气坏了身子!”李喜恩对政事并不上心,显得不以为然。
  李寔脸上的怒容未减,却是冷哼一声:“我不是为自己生气,我是气那帮看不清形势的庸臣,当真以为大明皇帝是善茬不成?”
  由于先前已经两次出使大明,跟这位大明皇帝均有所接触,所以知道而今的大明皇帝是一位真正的明君。
  以他对那位大明皇帝的了解,朱祐樘是一个十分务实的人。若是朝鲜不肯出兵,不说今后休想再占大明的好处,甚至可能将朝鲜视为敌国。
  跟蒸蒸日上的大明王朝相比,而今越来越腐败的朝鲜国压根没有一战之力。一旦大明的辽军南下,这汉城必定不保,甚至朝鲜因此走向灭亡。
  只是可惜,以左议政李克培为首的主和派压根没有意识到这点,反倒因为选择主和而沾沾自喜,甚至标榜自己已经拯救了苍生。
  这哪里是拯救苍生,分明是要给朝鲜埋雷,是想要那位去年刚刚摧毁黎朝的弘治帝再度抹除朝鲜。
  李喜恩的手紧紧地攥着废画,却是十分认真地道:“我觉得大明皇帝挺好的,他是一个讲道理又慷慨的好皇帝!”
  “你爹没有说大明皇帝不好,只是人家是真正心怀天下万民的皇帝!现在咱们拒绝出兵,我敢保证此事肯定没有完,大明收拾建州女真必定会接着将矛头咱们的朝鲜!”李寔相信自己的判断,显得斩钉截铁地道。
  李喜恩看着父亲竟然如此推崇自己的心上人,心里像是吃了蜜般,显得甜甜地笑道:“爹,女儿觉得你肯定看错了,大明皇帝不会这般不讲理,必定不会因此而打我们朝鲜!”
  “你不懂!”李寔发现自己女儿确实不懂政治,端起管家送来的茶盏,瞥见李喜恩手里有东西便好奇地询问:“你手里拿着什么东西呢?”
  “没,没有什么!”李喜恩的脸刷地红了,将东西藏在背后,却是猛地可爱摇头,然后便转身逃了。
  李寔默默地喝了一口茶,看着自己女儿离开的背影,心里不由得生起好奇心。
  待到晚上的时候,他将这个事情跟自己夫人一说,李夫人显得喜滋滋地道:“思春了呗!我是偷偷看过她的画,她画的那个男人确实帅气,只是倒看不出是王都哪家的公子哥!”
  咦?不是王都公子?
  李寔不由得将眉头蹙得更紧,显得颇为意外地道。
  到了这个时候,他亦是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这个宝贝女儿为何屡屡拒绝亲事,敢情心里已经有了意中人。
  帝都,紫禁城。
  这一座古城在夏天的晨曦中清醒过来,辛勤的百姓早早开始忙碌,身穿各种品阶官服的官员从四面八方地涌向午门广场。
  由于今日是五月初八,所以今天是五月的第一场早朝。
  对高级官员而言,这场早朝已经没有丝毫的诱惑力,但底层的官员已经翘首以盼,特别是恩科的徐鸿等年轻官员十分喜欢这种氛围。
  轰隆!
  五月的天气多变,正当大家纷纷来到午门前广场的时候,在这个刚刚亮起的天空上传来了一个雷声。
  虽然猜测等会可能下雨,但谁都没有谁临阵退缩。由于早朝可以带雨具,所以很多人当即派遣家奴送来一些雨具,亦有人打算顶着雨水上早朝。
  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因天气而退缩的做法。
  万安和刘吉闭目养神地站在最前面,对这种流于形式的早朝显得越来越不上心,甚至还公然打着大大的哈欠。
  若真有没有重要的事情,他只需要拿着奏疏到养心殿进行汇报和相商即可,而今这场早朝的奏对仅仅是将已经决定的事情公布,纯粹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自从经过春节的弹劾风波后,万安现在行事越发的谨慎,若有所指地发出感慨:“刘阁老,今日的早朝恐怕不太平啊!”
  “回禀元辅大人,下官亦觉得如此!”刘吉有着自己的消息渠道,同样发出感慨地道。
  轰隆!
  又一声雷声从天际传来,预示着今天确实不是一个好天气。
  没多会,午门大门徐徐打开。
  金吾卫负责午门的看守工作,正整齐有序地分列走出来,身穿甲胄的常凤显得威风凛凛地站在城台,旁边则是站立着几位太监。
  “上朝咯!”
  一个上了年纪的太监面对午门广场的文武百官,当即扯着嗓子喊道。
  在万安和刘吉的带领下,满朝文武百官鱼贯而入,在金水桥前整理好衣容后,便一起来到奉天门广场。
  早朝有着很多固定的流程,这些事情其实很浪费时间。
  朱祐樘乘坐玉辇而来,倒是还能忍受早朝的仪式。毕竟一个月顶多三日,且他跟所有官员见一次面亦算是好事,便耐心地坐在龙椅上。
  在山呼万岁后,仍旧是由宗人府早先出列奏事。
  只是事情该来终归要来,但谁都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驸马都尉王增出列,并不按昨日的奏疏进行奏请:“陛下,今户部给宗藩禄米用钞折米已过半,致各王府派人员赴京闹事,故臣恳求治李尚书之罪,且恢复宪宗旧制!”
  啊?
  此话一出,众官员不由地面面相觑,又是一个不安分的臣子,而后纷纷将目光望向户部尚书李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2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2/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