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249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两分钟!
  三分钟!
  ……
  孙铭在痛苦中挣扎并死去,只是在生命的最后,却不知是什么原因,用手指沾着鲜血写下了:“暴君弘治,明当夺门!”。
  这或许确实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若换一个皇帝,哪怕查出他如此种种恶行,恐怕不会将他处死。
  只是现在的弘治帝,却是对事不对人,简直就是大明第一暴君。
  郐子手看到这八个字的时候,不由得蹙了蹙眉头。
  若不是规矩不允许的话,此刻他很想再给孙铭补上一刀。
  跟以往的皇帝相比,而今的皇帝虽然看似残暴,但其实才是真正的明君。
  这段时间斩了这么多王公大臣,却没有一个是死得冤的,特别他在围观百姓的眼睛里面看到了光。
  至于京城百姓的日子是变得越来越好,起码自己的俸禄能够让老婆和孩子穿上新棉衣,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事情。
  若真要换了皇帝,他是第一个不同意,甚至愿意为现在的皇帝去死。
  孙铭似乎是消耗最后的力气写完那八个字,在一种不甘和诅咒的情绪中,终于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死了!”
  “终于死了!”
  “罪有应得,苍天有眼!”
  ……
  围观的百姓看到孙铭终于气绝,像是了却一桩心事,纷纷抬头望向晴朗的天空,发现这个时代正在慢慢变好。
  噗!噗!噗!
  陪斩的还有三十多号死囚,这些都是在催收过程中残害自己同胞的恶徒,其中有几个是勋贵子弟,但现在通通被斩。
  围观的百姓看到滚滚的人头,终于相信现在的朝廷充当正义,不再是那个治民不治权的腐败朝廷了。
  徐鸿等人看完此次的刑场,心里生起了一份敬畏。
  或许他们将来能位高权重,但却万万不能忘本,不然他们的下场恐怕比孙铭实则好不了多少,亦是死不足惜。
  “分肉咯!”
  在行刑结束后,一个刽子手将孙铭下半部分进行削肉出售。
  有需求,便会有市场。
  一些百姓对恶人是打骨子里憎恨,农民起义军分食福王其实并不是杜撰,而是他们所选择的泄恨方式。
  孙铭早成为很多京城百姓所憎恨的对象,在听到要将他的肉出售的时候,很多百姓当即涌上来掏钱购肉。
  郐子手似乎为了制造节目效果般,将刚刚削下的一块肉举起道:“谁能生啖孙铭,此肉分文不取!”
  前面的百姓猛地摇头,甚至向后退了一步。
  他们都是很讲究的人,自然是要拿回去煮着吃,只有那些狠人才采用最粗暴的方式。
  “我来!”
  正是这时,一个左眼异常胀肿的小老头走出来道。
  围观的百姓看到小老头如此勇猛,便主动让出了一条过道。
  小老头接过那块肉,显得毫不犹豫地直接放进嘴里,却没有选择生咽下去,而是咬牙切齿般咀嚼起来。
  周围的百姓见状,不由得纷纷敬佩地望向这个狠人,而郐子手亦是竖起了大拇指。
  余明在一番咀嚼后,便顾不得恶心,生生将这块宛如生猪肉的肉咽进肚子里,只是眼泪夺眶而出。
  若不是孙铭让人灭钱府满门,他的大女儿又怎么可能会死呢?
  虽然他恨自己早些年负债累累,但亦恨这种作恶多端的人,而昌盛钱庄正是害得他卖田卖女的罪魁祸首之一。
  现在孙铭被朝廷下旨腰斩,自己的大女儿的恨终于得报,此刻心里既是伤心亦是高兴。而他接下来会好好干活,争取早些为自己的二女儿赎身,亦想要亲眼见证大明王朝的盛世。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夏象暴击,帝曰加一
  时间已经悄然来到五月,一场暴雨突然降临北京城。
  刚刚天空还是晴空万里,但眨眼间便乌云铺天盖地滚滚而来,似乎压根不给百姓喘息的时间,雨水便宛如摧枯拉朽席卷整座京城。
  正阳门外的几间染坊的工人仅仅刚刚扯布,狂暴的雨水便已经降临,黄豆般的雨水打得人的眼睛都很难睁开来。
  “雨来了!雨来了!”
  一些经验老到的百姓在看到东边滚滚乌云的时候,便意识到暴雨将至,很多热心的孩童帮助大喊大叫。
  如此喊话在这个时代是司空见惯,或许算是这个时代的“天气预报”,而传播的方式是见到后的口口相传。
  只是宛如天空中那一道突然出现的闪电般,虽然你可以提前看到闪电的踪迹,但那雷声的传播速度令人望尘莫及。
  噼里啪啦……
  这场暴雨宛如降临的暴君般,黄豆大的雨点如同密集的子弹,对这一座百年古城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击。
  北京城百姓家里都有晾晒衣服等物,虽然有人反应很及时,但绝大多数的居民只能冒雨将东西收回去。
  刘英自从成为皇家布行的合作女工小组长后,几乎天天呆在家里卖力织布,但跑出来收衣服仍旧还是晚了一些。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岗。
  仿佛在一瞬间,这场暴雨便已经占据了这座古城,那黄豆大的雨点打在尚存余热的青砖或石头上,很快冒起一团团淡淡的青雾。
  这个时代便是如此,即便面对一场十分普通的暴雨,若反应不及时的话,家里晾晒的东西便遭到暴雨的洗礼,甚至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
  在变幻莫测的气候面前,特别在还没有天气预报系统前,哪怕面对的是普通的暴雨,人类显得那般的渺小。
  “杀!”
  紫禁城四门突然间喊杀声四起,一帮身穿甲胄之人趁着磅礴大雨踏水而来,在离敞开城门仅仅不足十米便喊杀声连天。
  负责东华门的金吾卫指挥同知朱希哲得知有叛徒杀向东华门,当即跌坐在地,而裤裆瞬间便已经湿了。
  同样掉链子的情况发生在北安门,面对突然出现的叛军,当得知叛军杀进宫门,作为守门的最高长官吓得根本不知所措。
  虽然武勋出身有着很高的忠诚度,但终究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怂包,遇到突发的兵变亦是暴露出众包的属性。
  轰隆!
  一道闪电出现在天空上,一声巨响从滚滚的乌云中传来。
  此时此刻,这场倾盆大雨仿佛要淹没一切,而喊杀声同样淹没在滚滚雷声中。
  只是黄豆大的雨水落在那片七百亩水域时,尽管雨点粗暴地打下,但湖面以柔克刚,对所有的狂暴的雨点照单全收。
  西苑,养心殿。
  虽然外面的暴雨倾盆而下,但仅仅只是让这里变得昏暗一些,而旁边的檀炉仍旧升腾起袅袅的青烟。
  朱祐樘没有受到外面倾盆大雨的影响,原本一直在这里批阅奏疏,只是随着三个年轻人冒雨来到这里汇报后,脸色顿时变得冷峻起来。
  他的目光炯炯有神,整个人越发的成熟,通过这一场血洗京城权贵的行动,致使威望更上一个台阶。
  只是这场杀戮并没有包含私心,他其实从不介意京城的权贵赚到大钱,但如果赚钱的方式是通过压榨甚至逼死自己同胞获得,那么事情就要另当别论了。
  对没有底线的权贵,没有将自己同胞的生死放在心上的畜生,他自然要让他们感受腰斩或砍头的痛苦。
  不过这场血洗终究产生了负面作用,一些权贵选择站到自己的对立面,像孙铭最后留下的八个字便说明一些权贵的心声。
  若是这帮权贵有人想要推翻自己,亦不算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或许在他们看来,残杀一些自己的同胞并不算是过错,反倒是他朱祐樘已经不配继续坐在龙椅上。
  夺门,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英宗夺门是名正言顺,毕竟英宗作为太上皇,趁景泰帝病危之时,重回皇位亦算是一个的合理的做法。
  只是自己作为现在天底下唯一的皇帝,压根没有谁能光明正大地取代自己,即便兴王取代自己亦不过是篡位。
  虽然不存在夺门一说,但亦需要防止奸臣谋权篡位,难保有阴谋家想要扶持兴王取代自己。
  国朝发展至今,京城的权贵通过联姻等方式确实已经编织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却是未必不会联合起来一同对付自己。
  有鉴于当年的夺门之变的教训,除了要提防自己的饮食之外,皇城的守卫需要重新重视起来。
  “陛下,刚刚东华门和北安门的演练果然出现问题,守门两位大将军在暴雨中产生松懈,不仅没有披甲,而且十分畏战!不过底层的将领和金吾卫都反应十分迅速,演练兵仅仅只冲到宫门,便被他们冒着暴雨团团围住了!”王相带着常经和常凤跪在殿中,充满愧疚地汇报道。
  朱祐樘深深地叹息一声,便淡淡地开口:“现在呢?”
  “所有守门将士都披甲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守门的两位长官已经逮捕,听凭陛下处置!”常经和常凤交换一个眼色,便认真地汇报。
  朱祐樘的左手放在案上,手指轻轻地敲动,此时的殿内落针可闻。
  皇帝亲卫麾下原本是二十六亲卫,负责拱卫皇城的是金吾卫。只是土木堡之变后,二十六卫的精锐部队损失大半,至此彻底走向没落。
  跟三大营有所不同,重创后的二十六卫不仅没有重建,除了腾骧左卫、腾骧右卫、武骧左卫和武骧右卫则归御马监统领,仅剩的人员交由兵部统管。
  朱祐樘以前可以仅仅着重于守门最高将领的出身,但现在的形势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知道自己皇宫的守卫需要行动上的忠心。
  此次借用后世的演习方式,无疑是暴露出很大的问题。
  朱祐樘知道是时候作出改变,当即便淡淡地道:“即将将那两人革职,最先率部围堵的将领提拔!常经、常凤,你们两兄弟还需进行历练,不可辱开平王和开国公的威名,所以你们两人虽然负责金吾卫,但要轮流前往边地轮值吧!”
  “多谢陛下栽培!”常经和常凤眼睛微微一亮,当即恭敬地表态道。
  朱祐樘知道外戚存在危害性,汉朝的王莽便是外戚篡位,但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其实谁掌权对皇权都是一种威胁。
  在原来的历史中,明朝走向毁灭最大的一个原因便是文官集团的权势太大,以致最后朝廷压根收不上税。
  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却是不能全盘否定任何一方,而是需要各方势力达到相互制约,从而确保所有人都抱着自己的粗大腿。
  朱祐樘的金融清算已经损害武勋集团的利益,故而决定重用自己的外戚,便淡淡扭头望向王相:“王卿,锦衣卫的冗员第一遍筛除还算做得不错,第二遍着重锦衣卫的骑术!锦衣卫主要还是负责情报搜集和传递,朕希望他们得到情报能即刻送往京城,别到时连骑马的能力都没有,如此庸才要之何用?”
  “臣领旨!”王相在接替朱骥的位置后,便按着皇帝的意思对锦衣卫内部进行一场史诗级大清洗,显得恭恭敬敬地表态。
  朱祐樘轻轻地抬手,示意三人离开。
  任何一个部门都很难避免衰败,锦衣卫原本是大明皇帝最锋利的刀,只是到崇祯时期便不得不选择舍弃。
  除了世袭的锦衣卫子弟外,武勋子弟、外戚子弟、皇亲子弟、官员子弟和宦官亲属都挤到了这里面,简直成为了废物收容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2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9/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