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别吹了,柳烟姑娘已经将你的事抖出来了!”
  ……
  自春节结束后,南直隶一带的盐商纷纷汇聚于扬州城之中,故而每年此时都是扬州城最为热闹的时段。
  扬州城的百姓对此早已经是见惯不怪,哪个盐商为哪个青楼姑娘一掷千金,又哪个花魁给哪里来的盐商多少金抱走,这些都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只是繁华历来仅属于上层人士,而底层百姓的生活现状其实并没有很多人所想的那般美好,甚至透着一丝的无奈。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
  由于娱乐产业的兴盛,以致很多百姓依靠着种花为生,更是有着一些百姓从小便教导女儿弹曲,自然不乏很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养女”。
  虽然“十年一觉扬州梦”的诗句很美好,但文官集团所夸耀的盛世终究只是少数人的盛世,而扬州便是这其中的代表之一。
  远在京城的朱祐樘虽然早已经听说过扬州的繁华,但他前世是一个优秀的行业研究员,自然能够看出扬州是一种虚假的繁荣。
  华夏的经济想要真正腾飞,需要的是能够持续创造价值的产业,而不是依靠窃取盐利所滋生的富人娱乐区。
  亦是这个原因,他登基后并不热衷于所谓的改革,而是要将矛头直指扬州,让这帮蛀虫付出血的代价。
  历史或许遏制不住“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但即便是舍弃弘治中兴,他亦要支持王越清洗这里。
  位于两淮都转运使司衙门的不远处,有着一座名为“扬州梦”的青楼,这里云聚从南直隶各地而来的盐商。
  “今年朝廷究竟放多少引?”
  “新帝登基用银颇多,肯定不能比去年差吧?”
  “管他放多少,反正老子的引已经提前定好了!”
  ……
  一大帮相熟的盐商们汇聚于青楼的大厅中,由于朝廷大概在这个时候放引,所以都准备从两淮都转运使司衙门购引。
  虽然大明朝廷的盐法仍旧推行开中法,但在成化年间盐引折银便已经出现。
  开中法是为解决边军军需而设,只是军需亦不是一个无休止的无底洞,何况成化朝的大明边军重现大明铁骑的风采。
  单以威宁海之战为例,鞑靼亦思马因将进攻延绥,由文官集团所拥护的兵部尚书余子俊强烈反对出兵,但王越则力劝太监汪直出兵。
  宪宗朱见深是一个有胆识的君主,却是没有采纳兵部尚书余子俊和重臣们的意见,而是下诏由汪直监军,王越提督前往讨伐亦思马因。
  王越和汪直不负重望,率军主动出塞袭击亦思马因的老巢威宁海,致对方伤亡数千人,取得一场大捷。
  由于大明兵饷分口粮和行粮,九边安定反倒让军费开支减少,而九边大量的商屯缓解军粮问题,致使成化十六年两淮存积盐十万引。
  户部决定以一两三钱的价格出售积盐,算是九边安定的一个福利。
  只是最难防的还是人心,随着这个口子一开,两淮的盐商当即看到了商机,更是看到一举超越山西盐商的契机。
  只需要花费区区一两三钱便能得到一张两淮盐引,而他们跟两淮都转运司提盐的关系早已经打好,又有着垄断的市场,这简直是一个一本万利的买卖。
  随后的发展大家都已经清楚,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之下,朝廷开启了“盐引”的印钞机,进而致使盐引还不得不下调价格。
  现如今,朝廷每年都有“积盐”以折银的方式售出,亦让两淮都转运使司衙门多了一条生财大道。
  一个大光头掮客盯上一个气度不凡的盐商,得知对方是从湖广过来的初入者,在了解一番底细后,便是拍着胸膛道:“给小的五十两,小的便能安排你跟两淮都转运使在这里见上面!”
  王越自从那晚在码头逃离后,便直接脱掉那一身破棉袄,而是穿上了一身绫罗绸缎,腰间挂着一块美玉,毅然是一个富家翁的形象。
  为了彻底摸清两淮都转运使的深浅,特别那晚所搬运的船银证实盐官的贪墨数额远比想象中还要大,故而他冒充是一个从湖广过来的新盐商。
  王越深知不可操之过急的道理,当即便端起茶杯故意怀疑地道:“你不会是讹人吧?虽然鄙人从湖广第一次到扬州涉足盐业,但亦不会病急乱投医!”
  “瞧你说的,你随便在场找人打听打听,谁人不识我朱老六?再说了,你既然是要做大买卖,在乎这点碎银吗?”朱老六向着胸口一拍,而后又是质疑地道。
  王越喝了一口茶,便是轻轻地点头道:“倒是有几分道理,那老夫便信你一回!”说着,扭头望了一眼旁边的张采,张采当即便是痛快地掏出一大锭银子。
  王越将茶杯放下,又是微笑地道:“你且将银两收好了,老夫此次能不能如愿见上李大人便看你了!”
  事实证明,江湖人的嘴只能信一半。
  次日在这间扬州梦青楼的雅间中,朱老六领过来的并不是两淮都转运使李之清,而是他的钱谷师爷,一个留着八字胡的精明中年男子。
  朱老六对这位师爷很是敬畏的模样,向王越郑重地介绍道:“胡员外,这位便是李大人的钱谷师爷李师爷!”
  “你不是要替我们引见李大人吗?”张采看到并非李之清本人,当即便是质疑地道。
  朱老六一点都不尴尬,反倒理所当然地反问道:“瞧你说的,李大人能跟你亲自见面吗?”
  其实跟着钱多钱少无关,李之清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这种事情从来都不会亲自出面,甚至李师爷都不一定亲自出面。
  王越似乎早已经猜到这一点,却是故作担忧地道:“呃,倒是这个理,但我要的盐引怎么办呢?”
  “胡员外,不知你此次要多少引呢?”李师爷一眼就看到王越的气质不凡,便是直接开门见山地道。
  王越心里亦是没有底,便试探性地询问道:“两千引,有吗?”
  “呵呵……你从湖广大老远跟来,就要这么点吗?”李师爷瞥了一眼旁边的朱老六,便是对王越失望地道。
  王越知道对方可能是试探自己,显得十分淡定地道:“我怕要多了,你这没有嘛!何况,本员外初涉盐业,亦不可能一下子便压上全部身家!”
  “你且放一万个心,没有我们给不了的!”李师爷看到王越比自己还要谨慎,便是放下心来道。
  王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便是试探地道:“一万引亦有?”
  “本师爷可以替大人作主给你五千引的上限!”李师爷看到对方确实是有些来头,当即便直接许诺道。
  王越将茶杯放下,便是问出最关心地问题道:“好,但价钱怎么说?”
  “今课银按朝廷所定八钱四分,但提盐费……四两一引!”李师爷盯着王越的眼睛,便是说出价码道。


第一百二十一章 缩绳隐田
  四两?
  张采听到这个价格,不由被吓得一跳。
  朝廷一引只要不到一两的盐税,结果这些蛀虫竟然索要足足四两银子。若不是自己亲耳听到,还真想不出有如此荒唐的事情,更没有想到这帮盐官蛀虫拿得这么多。
  到了这一刻,他总算理解那晚的银船为何能给一位两淮都运转使司副使送去几十万两,实在是这帮人太过于贪婪。
  王越的手离开茶杯,却是抬头淡定地望向李师爷道:“你这个价钱比老夫所了解要高一些,往年可不是这个行情吧?”
  “往年确实要低上一些!只是你想要进来,自然要比别人出价要高一些,何况湖广的盐市是什么行情,你恐怕早已经心里有数。哪怕真要你们五六七两,你得能赚个盆满钵满,明年还得过来找我们合作!”李师爷伸手捏着自己的八字胡,显得十分坦诚地道。
  王越知道对方的开价其实很合理,且自己终究不是真的买卖人,当即便爽快地点道:“好,那就你说的这个价,还请替老朽张罗,张朽希望能尽快带着盐回湖广!”
  “呵呵……胡员外,这个还请莫要着急!只要你筹足银两,到时盐票自然悉数奉上,拿着盖过印章的盐票到各个分司和盐场都定能畅通无阻!”李师爷看到王越很上道,亦是十分兴奋地宽恕道。
  王越其实亦是提前清莫了这些门道,当即便微微拱手道:“有劳李师爷,这是给您和李大人的一点心意,亦请李师爷替老朽向李大人问个好!”
  说着,他递给张采一个眼色。
  张采发现此次办案并不痛快,便将自己早已经准备好的两份礼品送上出去,心里只希望将来抄家能手抄得回来,否则恐怕真无法向皇帝交代了。
  “好说!二月初一两淮衙门便会放引,到时你带足银两过来,自然会有人教你该怎么做了!”李师爷看到王越很上道,当即微笑地指点道。
  现在找上李之清要盐引的自然不止王越一家,而今这边的事情已经谈妥,李师爷拿着礼品便告辞离开了。
  扬州梦青楼热闹非凡,此时大厅传来阵阵喝彩的声音,一名擅于舞蹈的花魁正在舞台上展露着舞姿。
  张采看到李师爷离开,在将光头掮客朱老六送走后,当即便着急地道:“王……胡员外,现在怎么办?”
  “回去再说!”王越是一个十分沉稳的性子,显得十分警惕地道。
  “这位爷,有空再来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鸨看到王越离开,却是热情地挥着手中的香巾道。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扬州城宛如是这个时代的不夜城,在各个城市都严格地执行着宵禁制度,但到了这里却是早已经失效。
  为了方便调查,王越带着一行人来到扬州城后,亦是在扬州城内租下一座民宅。
  “爷爷,我们在两淮巡盐御史衙门已经连续盯了五天,这位新任御史当真了得,所有前去送礼的官员和盐商都被拒之门外!”
  王煜和胡军现在不再充当码头苦力,而是负责监视两淮巡盐御史衙门,王煜显得十分敬佩地说道。
  “他仍旧没有跟李之清有接触吗?”王越深知唯一的两淮巡盐御史职卑重权,当即便认真地询问道。
  胡军看着王煜在咕咕喝水,便是替王煜答道:“钦差大人,我们没有见着两淮都转运使衙门的人前去,一个穿着七品官服的盐官还直接被轰了出来!”
  王越原本还担心这位新任的两淮巡盐御史会被拖进大染缸,但现在看来,这位铁面御史确实是名不虚传。
  “爷爷,既然咱们已经有了李之清索要提盐费的罪证,那么咱们是不是可以亮明身份抓人了?”王煜抹了抹嘴角的水渍,显得着急地询问道。
  “且不说咱们现在压根还没有提盐,哪怕到提盐亮明身份抓人,这些官员自始至终都不露面,完全可以将事情推得干干净净!”王越苦涩一笑,便轻轻地摇头道。
  虽然自己在军事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但跟这帮滑官斗智斗勇还真的没有几分胜算。现在可以伪装身份进行摸底,但想要一网打尽,却仍旧十分的困难。
  王煜不由得失望地放下手中的水壶,便是苦着脸道:“爷爷,你诈伤的事情恐怕捂不了多久,咱们要速战速决,我还是以为可以亮明身份找新任巡盐御史帮着找到那个私盐盐场!”
  “钦差大人,请用茶!”狗哥送来茶水,显得恭敬地道。
  上次得益于狗哥的通风报信,而后便一起逃亡。在得知王越的身份后,亦是一直跟着王越,而今更是在宅子中主动做事。
  “狗哥,老夫突然想起一事!”王越想是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寻找巡盐御史充当外援,却是突然望着这个憨厚的中年汉子道。
  狗哥对官员有一种天然的敬畏,当即便讪笑地道:“钦差大人,您这么一叫,真是折煞小人!小人的小名叫狗子,大名叫苟火旺,您还是叫我狗子吧!”
  “那老夫便叫你本名火旺吧!火旺,你是因何事跟盐场的管事闹翻来着?”王越看到对方对自己的称呼确实不适,便是进行改口道。
  苟火旺听到这话,当即便哭诉道:“此事说来就有气!我的草荡被占去一大片不说,名下的盐田明明只有十亩,结果给他们分司写成了十二亩,两淮都转运使司衙门的人量了也是十二亩的数!这每年要多交很多税盐,结果还得应付朝廷的加征,你说谁能受得了啊?”
  “这种情况应该不止你一家吧?”王越隐隐感觉这里大有文章,当即便是追问道。
  苟火旺心里显得更气,当即继续诉苦地道:“钦差大人,自然不止我这么一家!若是真能吃饱肚子,谁又愿意背井离乡,这些年都不知道被他们逼走多少灶户了!”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晓,他们灶户仅仅靠盐田是无法生产食物,而是需要朝廷给他们平均划分的草荡提供柴火资源。
  只是他们都是底层人员,不说要背负很多莫名其妙的杂税,而且自己所拥有的财产亦是无法保护,最终只能选择背井离乡。
  天下人都知道百姓食盐难,殊不知他们灶户更是不易,哪怕再如何勤劳都已经无法持续自己的生计。
  “你们为何不向两淮巡盐御史衙门检举?”王煜在一旁听着,当即忍不住插嘴道。
  苟火旺不由得冷哼一声,脸上浮现嘲讽之色道:“我老娘明明是被总摧摧盐放火烧屋烧死的,结果我四处申冤无果,这扬州的官场一直都是官官相护!你说新来的巡盐御史铁面无私,我是一点都不信!我听闻钦差大人在京山县审案的时候,差点便让一个小吏在秤上做了手脚,而今再派人下去丈量盐田,我敢肯定还是十二亩!”
  王煜想到京山县衙的一幕,亦是不由得蹙起了眉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