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硬说怀恩保住了朱祐樘的太子之位,这分明就是想要往怀恩脸上疯狂贴金,何况怀恩本质上是成化帝身边一条狗而已。
“朕敬先帝君父,先帝对朕关怀备至,六岁便册封朕为东宫,此后悉心教导朕帝王之术,这废储之事究竟从何而来?今日不再早朝议事,先将这个废储之事论个明白!”朱祐樘看到破绽已现,便揪着此事准备借题发挥地道。
跪在地上的千官不由得面面相觑,他们好不容易达成的默契一起逼宫,结果竟然给这位少年天子轻松化解了。
都说新君在储君之时,性情胆小懦弱,一度躲在柜中不敢示人,且头脑愚钝,但这分明就是一头有心计的小狐狸啊!
徐溥和刘吉不由得暗自一叹,发现都早早轻视了这位少年天子的手腕,主导权一下子便被朱祐樘夺了过去。
倪岳早前抛出的即位恩被取消,而今好不容易再出风头又遭到朱祐樘轻松化解,不由得心里一急地道:“陛下,方才所议开经筵之事尚无定论,当先行定论再议其他!”
叶淇等人看到倪岳想要纠着经筵的事情不放,不由得暗暗观察朱祐樘的反应。
虽然怀恩的事情出了意外,但如果此次能逼得朱祐樘重开经筵和日讲,亦算得上是他们文官集团的一场大胜利。
“倪侍郎,若朕现在不给定论,不同意开经筵,你又当如何?”倪岳竟然还敢逼自己,朱祐樘当即便沉声怒问。
倪岳知道自己退让便真的输了,当即硬气地回应道:“若是如此,臣等皆错矣,陛下并非贤君!”
“来人,摘了倪侍郎的乌纱帽,他不敬朕这位君,朕亦不需要他这样的臣子!”朱祐樘不再客气,当即露出自己的獠牙道。
一直以来的隐忍,倒不是他没有半点脾气,而是他知道动不动就大开杀戒那是小学生的做法,真正成熟的政客要追求目的而非单纯的爽感。
现在已经确定倪岳这种人一心求名求利,还想着处处跟自己这位皇帝作对,自己还留着他做什么呢?
兵部尚书余子俊等官员看到朱祐樘对倪岳直接免官,终于意识到这位传闻喜欢躲在衣柜里面的太子并非那般人畜无害,而是一个手段果决的狠厉少年帝王。
晨雾已经不经觉间散去,上方的少年帝王的形象显得更加的清晰。
倪岳看着带着两名锦衣卫走向自己的郭镛,心里终于感到了害怕。
功名利禄谁人能不喜,而他走了二十余年才到达礼部右侍郎的位置,只是如今眼看着就要化成泡影。
虽然他今日之举能够换得在士林上很大的声名,但跟居于朝堂上的权势相比,无疑是要损失得太多太多。
徐溥不由得暗叹一声,发现倪岳做事还是过于冲动,毕竟朱祐樘确实有理由优先论当年立储的旧事。
倪岳看到自己的乌纱帽被摘,像是最钟爱的玩具被抢了般,终于对朱祐樘暴怒道:“陛下,你对怀恩不知感恩,对臣子不懂礼侍,今罢日讲黜经筵,大明有你如此天子,焉有不衰之理!”
这……
在场千官听到倪岳如此公然指责朱祐樘,虽然心里感到很爽,但亦是觉得倪岳这番话骂得太过了。
大明有你如此天子,焉有不衰之理,这罪名重一点便是目无君父了。
“朕明白了,并非是先帝要废储,而是你们今是欲立兴王啊!朕今日便坐在奉天门,你们怕已经内外勾结了吧?现在上来夺门便是!”朱祐樘的身子往后一靠,便是语出惊人地道。
此话一出,群臣震惧,这“夺门”可不是能够随便说的,而且这个罪名千官都扛不住啊!即便你再贪玩,也不能玩这么大吧?
第六十四章 果真有刁臣要谋害朕
夺门,这自然是指当年朝臣助英宗复辟的夺门之变,而夺的正是眼前这座奉天门。
朝臣趁代宗病倒之时,由都察院副都御史徐有贞出面,在太监曹吉祥和石亨的协助后,最终完成了一场没有流血的政变。
现在朱祐樘公然抛出来,自然是指朝臣要效仿当年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等人的里应外合,将他朱祐樘这位皇帝给幽禁起来,改而拥立兴王朱祐杬。
虽然兴王朱祐杬不具备英宗的皇位合法性,但确确实实是朱祐樘之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结合怀恩等人所鼓吹的废储之事,这里还真的存在可操作的空间。
朱祐樘现在对群臣抛出“夺门”指控,可以说直接亮出了王炸,给自己这个皇帝直接上了黄色四级警报。
都说衣柜太子没有政治头脑,但此刻朝臣的大脑是嗡嗡作响。
“陛下,臣等断无夺门之念,还请陛下明察!”刘吉看到事情已经彻底失控,当即急忙跪下来道。
倪岳知道这是自己最后一场政治演出,不管是为了名声还是肚子里所积的怨气,仍是不肯服软地道:“兴王天资聪慧、谦恭好学,陛下今初登帝位便罢日讲黜经筵,不及兴王远矣!”
这个时候,你就别再说话了吧!
正准备要劝住朱祐樘别乱扣帽子的朝臣们听到倪岳还在指责,偏偏又提及兴王,顿时眼睛复杂地望向这个二百五。
“兴王贤明,朕乃昏君,你们有些文臣大概都是喜欢兴王这般的皇帝吧?只是你们操之过急了,朕还没有病倒,今日朕还坐在奉天门,朕的忠臣良将何在?”朱祐樘想的便是将事情闹起来,当即便借题发挥地道。
“臣在此!”
话音刚落,在场的文武百官纷纷有人进行回应道。
“谁人敢夺门,先过本国公这一关!”
“对!谁里外勾结行谋逆之事,过了本侯这关再说!”
“你们文臣通通当诛,兴王再如何贤明,今陛下乃天子也!”
……
刚刚不久被罚俸的英国公张懋最先跳出来,其他的勋贵们看到政治投机的希望,当即便纷纷进行响应道。
虽然他们不太相信文臣敢夺门,但如果文臣的气焰能够被打压下去,那么便是他们武勋的出头之日。
至于真相,这个重要吗?
这帮文臣一直都在玩阴谋诡计,他们要陛下防外戚防勋贵和皇亲,甚至一直推崇内官不得干政,无非是想要自己把柄朝政罢了。
“有人意图夺门,护驾!”刘瑾亦是丢下倪岳,显得惊慌地跑回奉天门这边下令道。
一众锦衣卫和力士宦官纷纷登场,亦是如临大敌般护在朱祐樘身前,毅然将场下的文武百官视为假想敌了。
这……
倪岳看到这个架势,终于意识到事情变得有些不一样,但这分明就是朱祐樘在小题大做,更是想要借机化解他们文臣联手逼宫。
“臣等并断无夺门之念,还请陛下明察!”
徐溥对倪岳的言论十分的头疼,而今最重要的事情已经不是经筵,而是要解释清楚夺门的指控,便是向朱祐樘服软地道。
“倪岳,谁是你的同党?”朱祐樘自然是要趁机闹大,当即质问倪岳道。
倪岳已经被两名锦衣卫抓住,闻言便理所当然地道:“若是开经筵一事,满朝文武都是臣的同党!”
“陛下,臣非倪岳同党!”
“陛下,倪岳含血喷人,臣并非其同党!”
“陛下,经筵之事乃臣独念,跟倪岳绝非同谋,请陛下明察!”
……
在场的文武百官即便“经筵同党”都不敢接,而今的倪岳简直是一个得了瘟疫的人般,却是纷纷划清界限地道。
“满朝同党吗?若朕今日不同意重开经筵,朕便是德不配位的君王,这张龙椅该由兴王来坐,对吧?”朱祐樘将这帮官员的明哲保身看在眼里,显得戏谑地询问道。
刘吉知道重开经筵是不可以再进行逼迫了,当即明确地表态道:“臣等绝无此念!”
“当真没有吗?你们以先帝废储为由,而朕今日不同意重开经筵是昏庸无道,汝等便能名正言顺地拥立兴王,行夺门之举!”朱祐樘像是已经看破他们的阴谋,便将夺门的谋划过程说出来道。
一些官员听着朱祐樘这么一说,发现“先帝废储”和“拥立兴王”真的能够联系到一起,不由得暗道:莫非真有人想要夺门?
“陛下,废储之事定有奸人作崇,臣当年从未听闻先帝有此念!”
“陛下,臣亦不曾听闻,陛下当年至孝宽仁,先帝又岂会动此心思!”
“陛下,废储之事定是小人胡编乱造,臣恳求交由刑部查明,以碎奸人之阴谋!”
……
在场的文官有人发现问题的症结是在“先帝废储”上,若能澄清这笔糊涂帐便能消除朱祐樘扣下夺门的帽子,故而纷纷站出来表态道。
终究而言,他们并不能从“护储”中捞得好处,而当年的“废储”确确实实只闻其声不见其豹,甚至有可能真是有人造谣。
英国公张懋等勋贵知道火烧不到自己身上,便默默站在一旁看好戏。
“此事倒奇哉怪也。既然废储之事是空穴来风,为何倪岳还言之凿凿?倪岳,你说先帝当年欲要废储,幸得庇护怀恩方保诸君之位,当年你可亲眼所见?”朱祐樘看到事情绕了回来,便是望向倪岳询问道。
求你别再乱说话了啊!
在场的官员刚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波折,而这夺门指挥皆拜这个二百五所赐,便纷纷扭头望向这个猪队友哀求道。
倪岳此次倒没有乱说话,却是昂首挺胸地回答道:“臣并非亲眼所见!”
“那此事便是听闻了,不知你又是听谁说起?别跟朕说是坊间听闻,若敢如此糊弄于朕,朕现在便斩了你!”朱祐樘自然知道倪岳不可能亲眼所见,便进行警告道。
在场的官员亦是开始进行回忆,很多官员发现这废储的事情竟然是茶余饭后的谈资,整个事情根本没有真正的出处。
倪岳思索片刻,便吐露实情道:“此事臣听礼部左侍郎黄景说起!”
在场的官员听到这话,不由得纷纷怜悯地望向历来行事十分低调的礼部左侍郎黄景,不想被卷进了这场风波中。
“黄侍郎,你说先帝要废朕,可是亲眼所见?”朱祐樘自然要继续追根溯源,便望向礼部官员的队伍询问道。
黄景的心里对倪岳的娘亲进行问候,当即出列奏事道:“陛下,臣并非亲眼所见,亦是听他人说起,所以当日才顺嘴跟倪岳提了这么一句!”
“此人是谁?”朱祐樘发现百官都显得十分惊恐,便饶有兴致地追问道。
在场跟黄景没有交集的官员知道礼部左侍郎黄景已经要完蛋了,却是纷纷好奇下一个倒霉蛋会是谁?
礼部尚书周洪谟发现黄景望向自己,心里对黄景的娘亲强烈问候,便主动出列地道:“陛下,臣并非亲眼所见,只是那日喝酒之时跟黄景说了一句,不承想他竟然会将此话当真?”
在场的官员发现不愧是礼部尚书,说话的水准比黄景明显要高上一筹,但似乎改变不了要倒霉的命运。
徐溥暗暗地望向周洪谟,却是给了一个严厉的眼神。
周洪谟面对朱祐樘的追问,却是硬着头皮回应道:“回禀陛下,此人是工部尚书谢一夔!”
众官员纷纷扭头望向工部的队伍,只是看到领头的人并不是谢一夔而是贾俊,这才想起谢一夔已经致仕。
第六十五章 武勋点火,帝防夺门
真的这么巧吗?
在看到周洪谟将责任推给已经致仕的谢一夔,大家不由得暗自怀疑地道。
只是现在谢一夔人都不在这里,哪怕他们对此有所怀疑,亦是无法进行对质。真要想查清这个谣言的源头,却是要派人前往江西进行核对,无疑要花费一番工夫了。
“工部尚书、礼部三堂官,你们都是先帝和朕所依重的重臣,但你们竟然散播先帝要废朕,当真是兴王的好臣子啊?”朱祐樘对现在的战果已经感到满意,便锁定战果地道。
“陛下,臣等断无此念!”礼部尚书周洪谟和礼部左侍郎黄景知道这是逆臣的帽子,当即便急忙否认道。
礼部右侍郎倪岳发现朱祐樘望向自己,便是进行表态道:“若是陛下今日不同意重开经筵,臣便以为陛下确是不及兴王!”
求你别说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