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独治大明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余人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9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9:08
  有关宋朝的盐税情况,只需要翻开相关的记载,便能看到准确的数据,而最高记录是6000万贯,神宗时期保持在1200贯。
  本朝的盐税收入在早前或许很难计算,毕竟朝廷“开中法”并不用银两结算,但自从朝廷允许余盐折银后,便已经可以进行计算了。
  由于朝廷定下的余盐折银价格是“正盐一引折银七钱”,故而用这个价格乘以产量,便得到大明盐税收入的数额。
  “约一百二十万两?”
  刘忠通过计算得出了结果,看到仅是宋朝的十分之一,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所幸,这仅仅只是一个假设,大祖制定的开中法不至于这么愚蠢。
  开中法的本质是以运力换盐引,即盐商将十石米粮等物运到九边的粮仓,大明朝廷便给予一张盐引。
  只是现在的事实上,你花七钱银根本无法让商人帮你将十石粮运到九边的粮仓,但你用一张盐引便可以。
  究其原因,一张盐引的价值是在七钱银之上,而今开中法下的盐税收到的“运力”远超一百二十万两。
  虽然不知道为钱将正盐的盐引价格定得这么低,但从大明朝廷的利益出发,自然还得沿用太祖所制定的开中法,以盐引折银只会便宜那帮奸商。
  陈坤每答完一道题,脸上都会洋溢弥勒佛般的笑容,只是抬头看到刘忠作答完毕,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很快地,考试来到了最后一道题目:“京城的盐价今几何?”
  这无疑是此次考试最简单的题目,并不需要复杂的计算,亦不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仅仅只要了解时下生活中食盐的价格即可。
  只是面对这么一道如此简单的题目,刚刚势如破竹的几个人,但现在都是纷纷抓耳挠腮起来,一个个显得满头大汗。
  若是到外面随便逮住一个贩夫走卒,必定能够知道盐价多少,但现在却已经难倒在场学富五车的官老爷们。
  大明官员俸禄低,主要是指在洪武年间,但经过文官集团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收入早已经是水涨船高。
  由于太祖朱元璋对官俸加上“遂为永制”,所以历代的皇帝和官员都不敢动基本工资,但他们在津贴和福利上大做文章。
  以柴薪银皂隶银为例,每名月办柴薪银一两,皂隶人数的名额从两名到十二名不等,即高级官员可以每个月拿到十二两白银,闰年加一两,不经户部而由兵部和地方布政司筹集。
  除了津贴外,还有来自地方的“冰儆”、“炭儆”和“别儆”,更是封妻荫子不绝,可谓是好处多多。
  至于盐和茶,早已经由京城的衙门发放,很多官员更是趁机从中大捞好处。“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此话已经不适用当下的大明了。
  且不说他们压根不需要为食盐担忧,哪怕真要花钱去买盐,以他们现在的收入压根不需要当一回事。
  “交卷!”
  正当其他户部官员还在抓耳挠腮的时候,广东司郎中陈坤和广西司员外郎刘忠几乎在同一时刻举手示意交卷。
  刘瑾很是意外地望向刘忠和陈坤,便走上前查看,发现两人果然已经完成答卷。
  他先将刘忠的试卷收下,只是在他收取陈坤试卷的时候,一锭银子像变戏法般跑到了他的袖口中。


第三十五章 忽明忽暗,静候杀机
  密云下的北京城充斥着千年沧桑,秋季的青砖街道透着几分萧索,被风吹落的枯叶仿佛诉说着故事。
  随着新帝执政,致使权力的争斗越发激烈,而今的北京城仍旧暗流涌动。
  一顶官轿子从东江米巷方向归来,轿里坐着一位身穿二品官服的小老头,整个人透着一种上位者的威严。
  只是轿子突然受阻,随行的人员正要对拦路之人呵斥,结果来人镇定自若地道:“杜大人,我家主人让我给您带一句话!”
  “什么话?”杜铭隐隐感觉对方并不是普通的门客,当即便睁开眼睛询问道。
  来人望了一下左右,便稍稍压低声音地道:“人言可畏!既是犯臣,岂容轻易洗之,当以国法为重!唯有直臣,方可伫立朝堂而不倒!”
  “回去告诉你家主人,老夫还不至于糊涂到不知吃哪家的饭!”杜铭当即冷哼一声,便示意开道离开。
  他是正统十年的进士,由于没有官场资源,所以只能一步步往上爬。从一个毫无背景的官员爬到六部尚书的高位,除了需要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外,便是要跟到对的人。
  由于同乡的关系,他抱上了万安的粗大腿,在成化八年重返京城,而后坐上了工部尚书的位置,如今转任刑部尚书。
  虽然不太清楚是谁派人给他传话,但无疑是想让自己咬定王越“作诗怨望”的罪名,从而阻止王越起复。
  只是他并不打算这样做,虽然他确实能够以直臣的形象来阻止陛下起复王越,但此举无疑会得罪于陛下。
  既然自己选择留下,还想在这个弘治朝继续发火发热,若是现在得罪了陛下,那么自己如何还混得下去呢?
  来人似乎仅仅只是一个传话筒,先是保证将杜铭的话带到,而后便将道路让开了。
  杜府坐落在小时雍坊的黄金地段,虽然这里的门庭显得中规中矩,但里面却是别有洞天,甚至后宅还建了两座阁楼。
  “爹,这是今天有人放到孩儿值房书桌上的东西,还请您过目!”身穿七品官服的杜晓等候多时,拿着一个册子递给杜铭道。
  杜铭疑惑地接过册子,只是仅仅翻开两页,整个人当即便愣住。
  “爹,怎么了?难道上面是真的?”杜晓暗暗地咽了咽吐沫,显得震惊地道。
  杜铭在翻到一半的时候,最后一丝侥幸荡然无存,显得追悔莫及地道:“我该坚持请辞的,不该留恋这个位置!”
  就在本月,他亦是跟众多朝廷高官一般,上疏向陛下提出辞呈。
  这可以说是他们文官集团的固有把戏,既借机向天下万民表明自己不贪婪权势,同时还捞得史书浓重的一笔“以年至乞休,优诏不允”,最妙自然是官职无恙了。
  只是他终究是媚党的一员,不仅曾经官拜户部侍郎,而且担任过工部尚书,身上哪里还可能干净呢?
  此时此刻,杜铭的心情像极后世的炒房客。在高位的时候不舍得套现离场,而现在面临大跌又追悔莫及。
  若他真能做到急流勇退,像工部尚书谢一夔那般挂靴离京,那么今天这个事情便不会找上他了。
  杜晓深知自己老爹屁股不干净,当即便提议道:“爹,要不你上疏请辞?”
  “晚了!现在只有改易门庭放手一博,这样才能保下这顶乌纱帽,才能保下咱们家的富贵!”杜铭终于明白拦轿人话中的深意,显得喜忧参半地道。
  傍晚时分,一场秋雨如期而至。
  冰冷的雨水从漆黑的天空洒在灯火通明的乾清宫中,这座寝宫的门墙已经紧闭,东暖阁只有一个处理着奏疏的身影。
  朱祐樘已经融入皇帝这个角色,除了每日查看次日早朝的内容外,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处理两京十三省的奏疏。
  这些奏疏涉及到王朝的方方面面,所幸朱祐樘的前世是一个信息大爆炸时代,又是一个天天喜欢看新闻联播的爱国青年,所以处理这些奏疏并没有多大的压力。
  由于有内阁票拟,很多奏疏只需要转交给司礼监批红即可,真正要他这位皇帝重新拿主意的奏疏其实并不多。
  “陛下,奴婢已经将人从慎戒司带回来了!”梁芳拍掉肩上不小心落下的水珠,向朱祐樘恭恭敬敬地复命道。
  朱祐樘不由得黯然一叹,便停下手中的笔关切地道:“她没事吧?”
  “没事,慎戒司一直在奴婢的掌握中,有什么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前来汇报!虽然此次是太子妃的女官下令,但奴婢早已经打过招呼,所以慎戒司并不敢对尔雅毁容!”梁芳答道。
  朱祐樘没有想到那个女人竟然能做出这种举动,不由得好奇地询问道:“梁公公,以前万皇妃是不是亦是这样的女人呢?”
  “万皇妃脾气亦是不好,只是终究是宫女出身,做事倒还算有分寸,不然先帝亦不会如此宠爱!”梁芳思索一下,便认真地说道。
  朱祐樘对万贵妃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心里突然又生起一些兴趣地道:“先帝当年是因何废后来着?”
  “当年明面上是因吴氏跟万皇妃发生争端,但实质是先帝不相信跟宫外势力牵涉过多的吴氏,故而改任万皇妃来执管后宫!”梁芳宛如百事通般地答道。
  朱祐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发现这后宫同样处处都是学问,而成化帝的“废后”可能是要斩断后宫跟宫外势力的联系。
  “陛下,今太子妃虽跟宫外势力有瓜葛,但终究没有诞下皇子,事情不宜操之过急!”梁芳犹豫了一下,便是认真地劝道。
  朱祐樘知道现在还不是考虑动太子妃的时候,便是轻轻地点了点头,又进行询问道:“怀恩这两天有什么动静?”
  “陛下,今天怀恩又出宫秘密见了一些人,具体的人员名单都记录在上面,还有他的所有言行!”梁芳从袖中掏出秘本,当即恭敬地递过来道。
  朱祐樘接过秘本打开一瞧,只是上面仍旧没有大鱼,便放到书桌暗格道:“原本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如今倒是辛苦你了!”
  “这是奴婢的本分!只是怀恩今天准备鼓动官员上疏为他请建生祠,此事当如何应付?”梁芳道。
  朱祐樘听到怀恩竟然打这个主意,不由得哑然失笑地道:“朕近期是不是太低调了?他是认为朕仍是当年的蠢太子,还是至今都看不出朕疏远于他?”
  “怀恩应该是不知道天变了,现在他同样没有将奴婢放在眼里,竟然以为奴婢还得像当年那般对他言听计从。殊不知奴婢蒙先帝宠信,今又得陛下让奴婢荣宠不断,又岂会不如他呢?”梁芳推测道。
  朱祐樘知道怀恩只是一个跳梁小丑,仍是选择按兵不动地道:“欲令其毁灭,必先让其疯狂!除了他跟宫外联络的官员名单外,朕其实还有一事不明,为何皇祖母会执意出面保举于他?”
  “陛下,奴婢认为现在不可深究此事,而今不宜节外生枝。且事涉周太皇太后,真要揪出来的话,恐怕亦不会是小事!”梁芳认真劝阻道。
  朱祐樘知道梁芳更懂得宫廷,便轻轻地点头道:“此事是朕思虑不周,怀恩的事情便辛苦你了!”
  “奴婢一切听凭陛下指令,先行告退了!”梁芳道。
  刘瑾刚刚前去将户部十三司的试卷带过来,跟打照面的梁芳点了点头,只是到朱祐樘这边却打起小报告道:“主子,梁公公为何至今还称呼您为陛下,这样多生份啊?”
  “你不懂!”朱祐樘接过今天户部十三司的试卷,却是淡淡瞥刘瑾了一眼道。
  刘瑾对称呼一事显得很上心,当即便认真地道:“主子,奴婢天天嘴里称你是主子,心里亦叫你是主子,这样奴婢对主子才会死心塌地效忠!哪像梁公公现在还称呼你为陛下,总感觉是怪怪的!”
  “少计较这些细枝末节,只要你们对朕忠心,朕不会亏待你们!等皇宫里的事情处理完毕,梁公公就会离开紫禁城了,你现在抓紧机会多向他学习,给朕做一个忠心的奴婢!”朱祐樘并不以为然,而是认真地告诫道。


第三十六章 床暖有香,尔雅事君
  “主子,梁公公为什么要离开……奴婢多嘴,奴婢一定多向梁公公学习!”刘瑾对梁芳离宫的事情感到十分震惊,但很快双手捂住嘴巴表忠道。
  朱祐樘自然没必要向刘瑾透露太多东西,而今想要掌控一切,既要信任这些忠诚于自己的人,但亦需要有所提防。
  自己之所以能够很轻易得到忠诚,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人格魅力有多强,而是自己这位皇帝能够给予他们梦寐以求的利益。
  财富、权力和女人,自己随便能赋予于人。
  文官集团之所以拥立自己为帝,正是他们的利益跟自己已经绑定,只有大明王朝不倒才有他们保住铁饭碗。
  只是如果自己无法保障到他们根本利益的时候,他们很可能即刻打开城门迎接新君了。
  朱祐樘是经过社会毒打的人,自然不会天真地以为所有的忠诚都是无条件的,哪怕刘瑾未尝不是用忠诚来换明天。
  所幸,从目前所反馈的情况来看,刘瑾和黄盼对自己都算是绝对的忠诚,更是全力以赴替自己办差。
  “主子,没有其他事的话,奴婢先行告辞了!”刘瑾看着朱祐樘已经开始翻阅户部十三司的考卷,便选择离开道。
  外面的雨势明显变小,隐隐有停歇的征兆。
  身穿宫廷服饰的牛蒙蒙哼着小调从外面走进来,先是眯起包子脸望向坐在书桌前的朱祐樘,旋即挺直腰板恢复端庄的模样。
  自从升任东暖阁管事宫女后,她的地位可谓是水涨船高,现在已经算得上是整个紫禁城的大宫女了。
  牛蒙蒙的漂亮大眼睛观察朱祐樘的反应,当看到朱祐樘似乎是要写字,当即急忙冲上前帮着研墨。
  朱祐樘此时正全神贯注地阅卷,原以为没有人能够回答自己的全部题目,但竟然还是出现了几个,而户部广东司员外郎刘忠和户部广东司郎中陈坤直接进入视线之中。
  此次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其实还是想要推动大明的盐政改革,亦是想要趁机从户部中找出一些人才。
  朱祐樘仿佛在沙子中找到金子般,便拿起毛笔沾了点墨汁,却是头亦不抬地询问道:“刚刚跑哪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48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5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独治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