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纪继续道:“属下以为,主公对于四公子的赏赐,是否太重了些?四公子如此年轻,若果封侯,只怕会落人口实,说主公此举是出自私心啊!……”
袁绍眉头一皱。
逢纪将袁绍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连忙又道:“主公至圣至明,所作所为自然都有深意!然,属下实在不愿看到主公的英名受到丝毫影响啊!……”
袁绍展颜一笑,似乎对于逢纪的话非常满意。
逢纪见状,连忙趁机道:“主公啊,四公子这一回虽然立下了大功,可谓威震天下,闻名于诸侯!
然毕竟太过年轻,如果骤得高位,恐怕会令其生出骄纵之心,那样岂非反而害了四公子?所以属下以为,对于四公子,主要还是以赏赐财帛美人较为适宜。
虽然四公子或许会很失望,但打一打四公子的娇气,在长远来说却是对四公子非常有益处的。属下一片忠心,还请主公明鉴啊!”
袁绍哈哈大笑,拍了拍逢纪的肩膀,赞道:“你说的这番话很好,真是给我当头棒喝啊!”随即点头道:“买儿确实太年轻了,还是让他在下面多磨砺磨砺吧!”
逢纪心中大喜,连忙拜道:“主公英明!”
另一边,张浪一行人来到了皇宫大门口,负责守卫皇宫的鹰扬军立刻戒备,一个军官走上前,举起右手扬声喝道:“来人止步!皇宫重地不可乱闯!”
“是我!”张浪扬声道。
众官兵这时才看清楚来的是张浪,连忙上前拜道:“拜见公子!”
张浪停了下来,道:“我有事要去见何太后。”
军官连忙起身,叫手下土兵打开宫门。一众土兵立刻推开了宫门,随即恭立在两侧,目送着张浪他们进入皇宫。
太后宫,何太后已经不住在冷宫中了,毕竟袁绍有意让少帝重登皇座,所以在袁绍的主持下,何太后已经搬回了原本就属于她的太后宫中。
一众宫女太监躬身退出了寝宫,偌大一个宫殿内就只剩下了张浪和何太后。
张浪看了一眼何太后,此时的何太后不再是一身荆钗布裙,换上了宫装的她更加美艳,而且这美艳之中还带着一种高贵,无比动人。
张浪收回了目光,朝何太后抱拳道:“太后娘娘!……”
何太后的眼眸深深地看了张浪一眼,红唇开合:“袁公子可知自已的父亲的意图?”
张浪暗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何太后皱起眉头,又问道:“如此,袁公子还能像之前承诺的那样保我母子平安吗?”
张浪看向何太后带着怒气的妙目,平静地道:“我既然已经承诺,就一定会做到。”
何太后心头一颤,随即冷笑道:“你或许会遵守承诺,但我儿岂非要从此过着囚徒一般的生活?你觉得我这个做母亲的会答应吗?”
张浪叹了口气,道:“这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但至少活着,而且锦衣玉食。可是太后娘娘,你的儿子若是放任在外,恐怕结果将更加可怕。
董卓,还有那些不愿意看到我父亲得势的诸侯,只怕都会想方设法害死你的孩子!因为只要那孩子死了,我父亲就很难在朝中独尊,这是许多人想要看到的。……”
何太后脸色苍白下来,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她在皇宫中呆了多年,自然知道权力斗争的残酷,她的孩子流落在民间,一旦身份泄露,便极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张浪静静地看着何太后,等待着她的决定。张浪不着急,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事情和自已没有半毛钱关系。
张浪之所以会来劝说何太后,一来是因为袁绍的命令,二来也是不想看到这对孤儿寡母最后惨遭不幸。
张浪其实有些话还没有说,他觉得若是何太后最终都不肯合作的话,袁绍说不定会另外找个刘氏子弟拥立为帝,那个时候,这对孤儿寡母恐怕就真的危险了。
何太后脸上阴晴不定,似乎正在做着艰难的抉择。
第九十二章 交易
何太后突然叹了口气,苦笑道:“我虽然贵为太后,却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若是生在普通人家,恐怕还好一些!”
随即看向张浪,道:“我现在就告诉你我的孩子身在何处,我希望你先把孩子带到我身边来,然后再派人去请袁公!”
张浪点头道:“我答应你。”
……
月亮已经西斜,时间已经到了子夜时分。袁绍在一队精兵的护拥下,径直进入皇宫,来到了太后宫中。
看见了何太后和被她牵在手中的一个战战兢兢的小孩,面上流露出十分惊喜的神情来。
朝张浪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之后,立刻朝何太后和那小孩拜道:“微臣拜见太后娘娘!拜见陛下!”
那小孩就是之前被董卓废去的汉少帝刘辩。刘辩似乎很害怕袁绍似的,整个人朝母亲身后缩了缩,战战兢兢地道:“我,我不是皇帝!皇帝是协弟!”
袁绍正色道:“陛下奉天承运继承大统,天下皆知!董贼欺君罔上,竟敢妄行非立之事,乃是乱臣贼子,其所作所为岂能当真!
因此微臣要匡扶大汉正朔,澄清宇内,助陛下重登九五之位,以安天下万民之心!”
刘辩瞪大了眼睛,他感到难以置信又不知所措,随即看向何太后。何太后朝他点了点头。
刘辩见状,安心了不少,走上前一步,目光看着袁绍,小脸上流露出欣慰之色,赞道:“袁大人真乃我大汉的肱骨之臣啊!既然袁大人如此忠心,我,朕岂能拒绝!”
袁绍笑了笑,对何太后母子道:“这重登帝位之事关乎天下宁定,所以择日不如撞日,不如就于明日早朝之时由微臣等护佑陛下重登大位!”
刘辩看向何太后,何太后点了点头,道:“一切就交给袁大人了。”
袁绍笑着抱拳道:“此乃分内之事,太后、陛下尽管放心好了!有微臣在,绝不会出任何差池!”
何太后点了点头。
这时,张浪已经悄悄退了出去,后面的事情已经与他无关了,忙了一整天,他想回去休息了。
从太后宫出来,碰到了一身戎装正和张辽陈宫说话的张夜雨,禁不住一笑,叫道:“小雨!……”
张夜雨看了一眼张浪,气恼地哼了一声,随即冷着脸拜道:“公子!”
张浪心中奇怪,走到张夜雨面前,笑问道:“怎么了?是谁惹我们家小雨生气了啊?”
张夜雨红了红脸颊,嗔道:“我什么时候成你们家的了?”
张浪大感意外,他也不过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对方的反应竟然如此激烈?!
禁不住在心中嘀咕道:果然跟我那边的小妹一样,也是个动不动就生气的小姑奶奶啊!这种时候我还是躲着她一点为妙。
张夜雨想到一件事情,脸色一下子变得严正起来,道:“公子你可知道袁熙之前想要接手皇宫的事情吗?”
张浪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陈宫,道:“公台已经跟我说了。……”
张夜雨沉声道:“这件事还没完。我听说,袁熙向主公恳求想要获得羽林将军之位负责镇守皇宫!主公似乎已经答应了!”
张浪皱起眉头。
这时,在太后宫中,何太后看了袁绍事先就准备好的竹简,道:“这既是袁大人的建议,本宫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袁绍见何太后如此识趣,心中喜悦,拜道:“太后英明!”
何太后看了一眼袁绍,道:“袁大人公忠体国,乃是大汉朝的中流砥柱,仅仅加封丞相实在不足以彰显袁大人的功绩!所以本宫还想赐封袁大人为渤海公,不知袁大人意下如何?”
袁绍呆了一呆,心中涌起狂喜,连忙大礼拜道:“太后恩典,微臣唯有肝脑涂地以报太后!”
何太后看着袁绍,微笑道;“这都是袁大人该得的。”随即看着手中的竹简道:“袁公提交的这份任命名单,本宫基本上没有意见。
可唯独这镇守皇宫的羽林将军,以及此次平乱中立下了旷世奇功的袁公四公子,本宫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不知袁公可愿听吗?”
袁绍不仅志得圆满,而且还获得意料之外地获得了渤海公的爵位,正在高兴之中,
而何太后提的,在袁绍看来,不过是无关痛痒的两件小事,于是抱拳道:“何太后若有吩咐,微臣自当从命!”
何太后提起毛笔,在任命名单上写了起来。片刻之后,拿起竹简递给袁绍,道:“袁公看看可有问题。”
袁绍心中好奇,立刻上前接过竹简,寻找到何太后涂改的地方,脸上流露出惊讶的神情来,稍作思忖,将竹简交还给了何太后,躬身抱拳道:“一切就照太后的意思办!”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张浪就不得不起来了,因为今天必须去皇宫大殿参加非常重要的早朝。领着张辽、陈宫,骑着马径直往皇宫行去。
此时天色才刚刚放亮,整个洛阳城一片寂静,只有马蹄踩踏在青石板上发出的哒哒声。
不远处,有其他几拨人也在赶往皇宫,是十八路诸侯中的几位,还有一位似乎是朝中的重臣。
不久之后,张浪一行人来到了皇宫大门口,陈宫、张辽留在门外,张浪独自一人进入了大门。这时,其他人也把随从留在了门外,而独自一人走进了宫门。
众人沿着宫殿前高高的玉石台阶快步攀登,随即鱼贯进入了大殿。
武将居右,文臣居左,迅速排列成两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卫土的唱喏声:“盟主驾到!”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朝门口看去,只见一身金甲红袍的袁绍,在几位悍将和文土的簇拥下进来了,英姿勃发,气概寰宇。
而袁熙,正跟随在袁绍身边,威风凛凛,一副了不得的大人物的模样。
突然,袁熙看见了张浪,冷冷一笑,随即朝张浪投去了一个嘲讽的神情来。这眼神仿佛在说,你就是立下了大功也没用,我的地位永远都要远远高于你。
张浪见他这个样子,颇感好笑。
在场的一部分诸侯和朝廷重臣都抢着和袁绍打招呼,袁绍满脸笑容一一回应,径直走到玉阶下站定,居然不入文武两列,显得格外超然。
在场的袁术、孔融、曹操、孙坚、马腾等人都皱起眉头,似乎非常不悦的模样。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突然从侧门奔出,站在玉阶边高声唱喏:“陛下驾到!太后娘娘驾到!”
第九十三章 封赏
大殿上的大部分人的神情都显得有些不自然起来,特别是袁术、孔融、曹操、孙坚、马腾,在大感意外的同时,似乎还有一些愤怒。
所有人的目光立刻投向侧门处,只见环佩响处,一位身着宫装长袍、头戴凤冠的美艳太后牵着一位儿童皇帝款款而来。
直到上方尊位,刘辩就坐于龙椅之上,而何太后则坐在旁侧相陪。这时,刚才那个太监再次唱喏:“群臣行礼!”
袁术突然叫道:“这不对!世人都知少帝被董卓所害,已经疯癫,可是眼前这幼童分明无恙!莫不是有人想要李代桃僵偷天换日?!”
刘辩见袁术态度凶悍,吓得缩了缩脖子,不敢吭声。何太后则冷着脸看了一眼袁术,对在场的所有人道:“此事本宫也打算与在场的各位说明。
先前董贼祸害洛阳,本宫不得已只得用旁人冒充皇儿去应付董贼,而将真正的皇儿秘密送出了皇宫隐藏于民间。所以被董贼祸害的并非真正的皇儿,乃是一名陪伴皇儿的小太监而已。
不久前,本宫委托袁家四公子寻回了皇儿,所以他才会出现在这里。皇儿无恙,也可说全多亏了上天的庇佑!”
众人小声议论起来。袁术冷哼道:“一面之词,谁知真假!……”
张浪踏出一步,喝道:“袁术,你这样跟太后说话,难道不知是犯了欺君之罪吗?!”
袁术心头一震,说不出话来,脸上阴一阵,阳一阵。这袁术本不是可口才笨拙之辈,只是他身为臣子如此说话,确实是犯了大忌,令他根本无法为自已辩驳。
曹操朝何太后抱拳拜道:“太后见谅!袁术大人也只是一时心急,绝无不敬太后之意,还请太后见谅!”
孙坚、公孙瓒也出来为袁术求情。
袁术见有人替自已求情,连忙朝何太后拜道:“微臣刚才失言,还请太后娘娘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