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牛赶紧用纸擦脸:“爹,你搞什么?脏死了!”
郑大牛大急:“你刚说什么?你这诗是高家三少写的?”
郑小牛:“是啊!”
这下别说郑大牛急了,连皂莺都急了:“你好好端端的,干嘛背他写的诗?你就不能背点正经的唐诗?”
郑小牛翻了翻白眼:“高家三少写的诗多好啊,这首诗叫‘风云’,简直霸气侧漏,我将来早晚要像书里的主角一样,仗剑江湖,把宵小之辈杀杀杀个干净。哎呀,我真想去走走江湖,过过那些快意恩仇的生活。”
郑大牛:“呃!老婆……江湖究竟是什么呀?儿子想走江湖,我不知道怎么和他说呀。”
皂莺从厨房里钻了出来,回到客厅,用古怪的眼神看着儿子:“儿子,江湖就是打打杀杀,没啥意思的。”
郑小牛:“怎么就没意思了?江湖好有趣的!江湖好汉个个都很快活,比当官还爽。”
皂莺笑:“当官更爽哦。”
郑小牛:“娘骗人,你看高家三少都写了,江湖人士,个个都看不起当官的,谁也不愿意进入体制。”
皂莺:“娘没骗你,其实大多数走江湖的人,都盼着有个机会能进体制呢。”
郑小牛:“娘骗人,我才不信你。”
郑大牛转头看向皂莺:“你揍还是我揍?”
皂莺:“揍个屁啊,你就只会揍,教育孩子不能这样。”
郑大牛:“那要怎么教育?”
皂莺拿出一个旗花火箭,对着天空咻地一声放了上去:“哼!一只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那火箭冲上了天空,半响没见动静。
郑小牛都不知道是啥意思呢,还在剥着他的水煮毛豆,突然听到外面马蹄声轰隆,跑过去拉开房门一看,就见到自家门口,居然聚集起了一大群骑兵。
全都是他认识的,张叔叔,朱叔叔,李伯伯,郑伯伯……
这些叔叔伯伯,平时都是穿军装的,但今天,他们全都没有穿军装,而是穿着一身看起来很江湖的麻布衣袍,江湖劲装。
一群人对着郑家的屋子大叫:“老大,您发出召集令,是要做什么呀?”
郑小牛整个人看懵了:“这是干嘛?朱叔,李伯,你们这是干嘛?干嘛啊?”
正搞不懂呢,就见皂莺从屋子里跳了出来,她已经脱下了居家休闲服,换上了一身江湖劲装,腰间还别着一把弯刀,哈哈一声大笑,翻身上了家里用来买菜的老马。
那老马平时看起来低眉顺眼,像个很温顺的家用工作马,但今天却神彩飞扬,似乎觉醒了什么血脉……
皂莺举起了弯刀,嗷地叫了一声,大笑道:“走起,今天去打劫个为富不仁的坏蛋去。”
老部下们大笑:“好啊,老大说劫谁,咱们就劫谁。”
皂莺:“就劫高初五吧,这小子最近越来越嚣张,天天在那里吹他儿子有多本事,咱们去把高初五全家都劫来,逼他们喝十碗酒。”
部下们大笑:“好啊!”
皂莺低头看向儿子郑小牛:“你敢去吗?”
郑小牛整个人都懵了:“我……你……娘?你以前究竟是个什么人啊?”
皂莺大笑:“你娘我啊,就是你看的那本小说里讲的江湖人士,哈哈哈哈,陕北大马贼,皂莺是也。”
郑小牛:“!!!”
“走起!”皂莺一声口哨,一群老兵们齐齐扬马,对着远处的高初五家杀了过去。
郑小牛赶紧翻身上了一匹马:“娘,等等我呀!我也要当马贼。”
皂莺笑:“娘可不想当马贼,娘已经进了体制。”
郑小牛:“呃!不管了!我娘是马贼转体制,那我当然也要马贼转体制啦,冲呀!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城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哈哈哈哈哈……高叔叔,我来打劫你们家啦。”
一群人轰隆隆地冲进高初五家里。
高初五一家三口正在院子里恰饭,突然骑兵队杀进小院里,把石桌子上的饭菜全都抢了去,塞进了郑大牛嘴里,还架起高初五、高正经两父子就跑:“吃什么家常饭啦,走,喝酒去。”
邢红狼在后面挥着筷子大怒:“有病啊?要玩是吧?老娘又不是玩不起。”
她也拿出个火箭,向天上一放:“一只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很快……大群老盐枭,蜂拥而来……
盐枭们大吼:“狗日的马贼,站住受死!”
马贼们大吼:“来啊,来喝死我们啊,死的会是你们。”
双方在酒馆里一决高下,是役,老马贼与老盐枭们两败俱伤,喝翻了一地人……他们的后代接到消息匆匆赶来,将自家老爹一个接一个地扛回家去。
郑小牛扛着醉得找不到东南西北的皂莺回家:“哇,原来我娘和邢阿姨这么厉害……太帅了!”
旁边的高正经也扛着邢红狼呢:“小牛兄弟,改明儿咱们两人也来一战。”
郑小牛大喜:“来啊!谁怕谁?”
高正经飙出一句外语学院里的流行用语:“Who怕Who!”
新明历15年,郑小牛考公第三次失败,果断放弃了母亲要求的公务员之路,开始学习厨艺,走上了父亲要求他走的道路。
新明历16年,郑小牛牛排火锅自助餐“锅底捞”开业,郑大牛第一个杀进店里,当了第一位顾客。
新明历18年,“锅底捞”开设第一家分店。
新明历30年,郑小牛集团已经在全国所有大城市开办了“锅底劳”连锁店,已经退休的郑大牛,天天在“锅底捞”总店里海吃海喝。由于他是开国元勋,名闻天下,所以他在这里天天露面的事情,也成为了一个美谈,无数人慕名前来观看。
郑大牛莫名其妙成为了一名“吃播”,无数人以看他吃饭为乐。
“锅底捞”的生意在父子的双重努力下,横扫天下所有人的胃。
第1433章 高家三少篇
新明历七年。
澄城县,高家村。
随着新明国的建立,大多数高家村元老,都进京去了。尤其是村委会,几乎整个搬去了京城,变成了控制着整个国家运转的行政机关。
昔日作为行政中心,仿佛紫禁城一般地位的高家村主堡,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纯用于居住的老宅子。
还住在里面的人家也不多了。
但高三娃和高三娘母子,还依旧住在这里,丝毫没有要搬出去的样子。
“三娘!”老村长在古旧的走廊里大声吆喝:“快冬天了,我这把老骨头撑不住啦,把你的三娘牌羽绒服拿两件来给我用用。”
“好咧。”高三娘赶紧屁颠屁颠地跑过去送羽绒服,她现在已经是“三娘服装集团”的女总裁了,但面对着老村长依旧乖乖的,听话得很,半点也不会拿出女总裁的架子来。
“村长叔叔,您这身子骨还结实着呢!”高三娘给老人家猛说好听的。
老村长嘿嘿直笑:“不行了,不行了,活不了几年了……对了,三娃的新作品呢?我现在天天就盼着他的新书呀。”
高三娘道:“不能叫他三娃啦,要叫三少,他现在很在乎这个称呼呢。前些天高山回老家探亲,叫了他一句三娃,他和高山急了半天。”
老村长大笑:“孩子长大了,讲究多,好吧,我也叫他三少好了。”
他对着高三娘家里的书房吆喝道:“三少,有什么新作品呀?拿给爷爷看看。”
高家三少的脑袋从窗户里伸出来,大汗道:“村长爷爷,您就叫我三娃就行了,您可别跟着叫三少,我承受不起。”
老村长:“哎呀,不要在乎这种小事嘛,当年天尊还经常下界来玩时,不也叫趴地兔为兔爷吗?”
高家三少:“我哪能和兔爷比心大?”
他递出自己的新书:“来,村长爷爷,这是我新书原稿,给您看原稿,那可比印刷出来的二倒书好看多了。”
老村长大喜,拿过原稿来,定睛一看,书名叫《极品家仆》,再看内容,这次讲的故事居然不再是高家三少一直以来的打打杀杀风格了,换成了讲一个历史故事。
一个接受过高家村新时代教育的男子,穿到一个平行时空的封建社会里面,做一个大小姐的家丁……
哟!
挺好看的,老村长看得大呼过瘾。
“你这书,看来又要卖爆啊。”
老村长乐呵呵地道:“你小子,现在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高家三少嘿嘿笑:“我正在谋求转型,要多写点不一样的故事,不能总是什么玄幻仙侠的,而且,我还打算写点文字的小说,不能总是搞小人书……”
老村长:“也是,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了,能识字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今后,喜欢看小说的人一定会比看小人书的多。不过……你这皮孩子,读书时没有好好读吧?你画点小人书还行,写小说真的能行吗?会不会文笔稀烂啊?”
高家三少:“小说最重要的还是情节,接下来是节奏感,文笔只能排第三,我可是很懂得观众们喜欢看什么情节呢,嘿嘿嘿嘿。”
老村长哪里肯信,在他觉得,小说一定是文笔最重要啊。
连高三娘也觉得,儿子这一次肯定要遭滑铁卢。
然而……
新明历八年,高家三少弃小人书转战小说界,推出第一本小说《豆罗大陆》。
这部小说在传统作家们的眼中,和垃圾相比也没有多大的差别,江南文坛领袖钱谦益评价其为“小白文”,称其“文笔太平”、“连形容词都不会用”、“主谓宾错位”、“错别字多如牛毛”等等……
但它却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各个书店几乎在一夜之间卖断了货,紧急加印,再版,再版,再版,再版……根本停不下来。
接着,以《豆罗大陆》为基础改编的评书、相声、戏剧、电视剧、电影等等,全都相继上演,成为了一部超现像级的作品。
把钱谦益等老一批“文学家”出版的书,全部按在地上摩擦,钱谦益精心撰写的《国初群雄事略》,其销量连《豆罗大陆》的零头都比不过,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高家三少见自己的理念能行得通,立即又推出了《星辰变变变》、《遮住天》、《诛了仙》、《神仙逆》、《圣虚》、《木神记》等等一大批作品。
他的小说写得贼快,一年就能推出一本百万字到三百万字的作品,而传统作家钱谦益等人,一年能写一万字就不错了。
这种打法,传统作家扛不住啊!
新明历15年……
天下已经没有了传统文学生存之道,几乎所有的书店里,都摆上了高家三少的作品,以及别的作者追随着高家三少风格而写出来的“小白文”。
文学界也开始了一轮奇怪的争论。
小说,究竟该是什么样的?
文学作品是一种只能用主观评价,没法用客观量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