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箱子里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843节
小说作者:三十二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6:24
  眼前众治派闹得这么厉害,他绝不能再被称为昏君。
  所以……
  朱由检想甩锅!
  此时他正坐在龙椅上,对着一群大臣侃侃而谈:“关外余兵尚多,未尝不可以支撑局面……”
  他这话一开口头,大臣们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想调卢象升回来了呀?
  朱由检:“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应由先生们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PS:此段出史书,李自成进京时,朱由检想调山海关的吴三桂回京,就说了这一番话,公公只改了几个字,后面大臣们说的话,大多是原话,都只改了几个字。)
  这话一说,大臣们心里就开始冷笑了:你以前连续不断地调回曹文诏、高杰、刑红狼、杨国柱、王朴等人,可有问过我们的意见?直接就下旨了好吧!
  现在你突然说,“应由先生们主持担任”,这不就是想让我们来帮你开这个口吗?这口我们一开,你就不是昏君了,但我们全部成了卖国奸臣。
  大臣们深知朱由检的为人,唯恐被甩个锅在身上,赶紧避免自己承担风险。
  兵部侍郎陈演出列道:“调卢象升回京,诚为灭寇胜着。然而,卢象升一军所系尤重。其兵为建奴所畏,不独宁远恃之,关门亦恃之。虽缓急未必能相救,而有精兵在彼,人心自壮。倘一旦调去,其余皆分守各城堡之兵,未必可用也。万一差错,臣等之肉其足食乎?此真安危大机,臣等促膝密商,意旨如此,实未敢轻议也。……臣等迂愚无当,诚不敢以封疆尝试,伏乞圣裁!”
  兵部侍郎张缙彦乾脆把问题挑明,说:“卢象升调不调,视宁远弃不弃,两言而决耳。”
  兵部侍郎陈演:“一寸山河一寸金。”
  朱由检尬住了……
  甩锅过去,这些大臣不接啊,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说:“皇上,咱们调卢象升回来吧。”
  这就很尴尬了。
  朱由检叹了口气,最后还是只好由自己来做昏君了:“收守关之效,成荡寇之功,虽属下策,诚亦不得已之思。”
  众臣松了口气:哟,你自己开口了,很好!现在我们不是奸臣了,但你这个昏君又一次当定了。
  朱由检:“快去啊,还在这里发什么呆?立即去召卢象升回京。”
  众人退出大殿,回到六部的办会室里,坐下。
  兵部各大臣一个也没急,全都好整以暇,慢吞吞地喝上一口茶,把朝廷的邸报翻开来,先看上半个时辰,然后才似乎想起了皇上的吩咐,兵部尚书陈新甲道:“大家来开个会吧,看看怎么调卢象升回京比较合适。”
  一个侍郎道:“具揭以为外边督抚未必来,亦当佥同。”
  另一个道:“请行督、抚、镇再议宁远弃后关门作何守法?军民作何安顿?总欲完其不敢任之局也。”
  于是开始反复协商,反复向朱由检请示该怎么做。
  就这样……
  又扯了一个多月的皮,朱由检被弄得心烦意乱,只好下“圣谕一道,差官前去,及取回奏。”
  扯呀扯呀……
  朱由检突然又想起蓟镇来!
  蓟镇又名蓟州镇,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位于京城的北方,一直以来都起着抵御蒙古人入关的作用,还能牵制京营,防止叛乱。
  蓟镇还曾经坐镇过一个著名的英雄人物,戚继光,他在平了倭寇之乱后,便凋任蓟镇,在张居正、谭纶支持下长期镇守北方,抵御蒙古,保障北疆安全。
  朱由检赶紧下令,让蓟镇总兵唐通入卫京城。
  唐通领着所部八千士卒到达北京,屯扎在齐化门(即朝阳门)外。
  朱由检赐宴,慰劳有加。唐通也表示“愿捐躯报效,使元凶速就歼夷。”
  朱由检非常高兴,赏唐通本人白银四十两,兵丁每人五钱。但他还是有点不放心八千人的大军驻扎在自己身边,便派太监杜之秩充任监军。
  唐通大怒,把朝廷赐给的东西摔在地下,满腹牢骚地说“皇上太师我,伯我;又以内官节制反上我,是我不敌一奴才也。”接着便借口自己带领的兵员数“寡于贼,不敌,战此平地,尤不敌。当往居庸关设险以待。”上疏后不待朝命,拉起队伍就走,眨眼间就跑到居庸关去了。
  换了以前,朱由检定要砍了他的头,但此时此刻,却无可奈何。
  没办法,继续扯皮……
  朱由检认为,现在没兵可用,主要还是因为朝廷没钱,若是有钱,就可以雇佣大量的勇士来守卫京城。
  于是朱由检下旨:“责成勋戚、太监和百官报效,以纳银三万两为上等。”
  但是百官一个子儿也不想出。
  朱由检只好派内官徐高,密谕周皇后的父亲嘉定伯周奎,让他拿些钱出来做表率,给文武百官看看。
  周奎一分钱不想出,眼珠子一转,想了个妙计,偷偷去找自己的女儿周皇后:“女儿呀,你丈夫要我出钱助饷,可是我们家没有钱啊。”
  周皇后咬了咬牙,从后宫里挤出了五千两给了父亲。
  周奎开开心心收下皇后给的五千两,从中扣下两千装入自己的腰包,只拿了三千两去献给了朱由检。


第1405章 你这太监有点意思
  勋戚当中只有太康伯张国纪输银二万两,晋封侯爵。
  文武百官捐助的不过几十两、几百两不等,聊以应景。
  朱由检见所得甚微,干脆实行摊派。先是规定每个衙门必须捐助若干,后来又按官员籍贯,规定每省仕京官僚捐助数字,如江南八千、江北四千、浙江六千、湖广五千、陕西四千、山东四千之类。
  官员们一看,原来当官就必须给朝廷送钱啊?那我不当官了不就行了吗?
  缙绅们纷纷辞官告免!
  太监王之心最有钱,传说他家中藏银一项就多达三十万两。朱由检当面叫他慷慨输将,王之心却推诿道:“连年家计消乏”,仅献银一万两。
  其他的太监一个个也装穷叫苦,有的在住房门上大书“此房急卖”,有的把古董器玩送往市上出售,摆出一副破家纾难的样子。
  扯皮……
  京城继续扯皮……
  这一扯又扯了许久。
  两个月之后,卢象升才收到要他回京守护京城的圣旨,但与此同时,众治派的各路大军,除了吴三桂这个假“众治派”之外,其余军队,已经全部陈兵于京城城墙之外了。
  ……
  众治派大军,呈三面包围之势,将整个京城包裹在其中。
  正南方向是来自山东、安庐、四川等地的军队。
  正西方向是来自陕西、山西、河南等地的军队。
  正东方向则是来自江南和海上的军队。
  唯有一个吴三桂躲在京郊的山林之中,没有露脸儿。
  曹化淳站在城头,看着外面井然有序的“众治军”,眉头深深皱起。虽然他不像高起潜那样“懂军事”,但他眼睛不瞎,一眼就能看出来众治军的强大。
  这些士兵军容整肃,气势斐然,不像官兵那样已经腐化堕落,也不像流寇那样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下难了啊。”曹化淳:“唉!皇上啊,这一关,咱们只怕是过不去了。”
  另一位大太监王德化凑了上来:“曹公公,以前咱们京城也被建奴大军包围过好几次,也没破城,不必如此悲观吧?”
  曹化淳轻叹:“以前京城被建奴包围,全靠各地勤王军进京,才将建奴击退。但这一次……咱们没有勤王军了。只靠京城里这些兵,你觉得能守住吗?”
  王德化:“呃!”
  好吧,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王德化又低声道:“众治派里山头林立,有像趴地兔这样明显的流寇,也有陈千户那样的边军反贼,还有唐王朱聿键和福王世子朱由崧、秦王世子朱存机、德王朱由枢这样的王爷,他们也很容易发生内部争权夺利吧?”
  曹化淳:“这倒是,这是咱们唯一的机会,就看众治派的人给不给咱们这个机会了。”
  他正说到这里,就见众治派大军中,走出了一骑。
  单枪匹马,一个人骑着一匹独马,就这样走到了京城的门外,走的距离很近,连弓箭都能射到的射程。
  可见此人胆子极大,根本不怕城上的守军拿箭射他。
  他拍了拍腰间的剑鞘,大笑道:“城头上的太监们,看到本兔爷腰间这柄宝剑吗?此剑专杀奸恶之辈,一剑光寒四十州,剑气纵横三万里。本兔爷这一次进京,便是来斩那些欺压良民的狗官的,哈哈哈,你们知道本兔爷等这一天,等了多久了吗?”
  城头上的太监和侍卫,全都没回嘴,安静的看着。
  趴地兔大声道:“欺压老百姓的罪魁祸首,便是那皇帝老儿朱由检!本兔爷现在代表众治派全体军民,郑重告知,朱由检必须立即宣布退位让贤,将这天下交给大家众治。否则,莫怪本兔爷言之不预也。”
  他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声!还真是挺有力量。
  城头上的曹化淳等人听得暗暗心惊……
  就在这时候,众治军中响起了郑狗子的声音:“我操,兔子,你居然会说‘言之不预’这种词?你在哪里学来的?”
  趴地兔转回头来,怒道:“本兔爷学富四车,才高七斗,怎么就不能说点正经词汇了?”
  郑狗子:“哦,这下对了,这才是兔爷风格。”
  他身后的川军,哄的一声笑了起来:“对了嘛,这才是咱们的兔爷。”
  趴地兔一脸问号:“什么情况?本兔爷又用了两个词儿,你们没听到了吗?怎么这次不吐槽了?”
  郑狗子:“因为这两个词儿,才是你的正确水平啊。”
  趴地兔:“???”
  他们这一闹,城里城外的肃杀气氛,都不禁松缓了几分。
  刚刚被趴地兔那几句话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曹化淳,一下子振起了精神,赶紧开口道:“好汉,您是四川的众治派代表,趴地兔吗?”
  趴地兔:“啊,对了,差点忘了自我介绍,没错,我就是四川老百姓选出来的代表,趴地兔!兔爷!”
  曹化淳:“你是怎么从四川出来的啊?不是没有一只兔子能活着离开四川吗?”
  趴地兔:“……”
  众人:“……”
  曹化淳:“啊,抱歉,不自禁的被你们的气氛感染,说出了不合时宜和身份的话,咱家非常抱歉。”
  众人:“……”
  曹化淳:“咳!还是谈正事吧。刚才兔老爷提到的那个……退位让闲之事,咱家一个小小太监,也作不得主,只能将您的要求尽快转告给皇上,这中间需要一些时间,还请兔爷不要急于妄动兵戈。”
  趴地兔:“好,给你时间,你且去问问皇帝老儿的意见。”
  曹化淳:“我真的不想吐您的槽,但是皇上还很年轻,现在还不满三十岁呢,不是老儿。”
  趴地兔:“……”
  郑狗子哈哈大笑:“看吧,兔爷,你做人不正经,在正经的谈判时,连敌人也会变得不正经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6页  当前第8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3/8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箱子里的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