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箱子里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322节
小说作者:三十二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6:24
  一来这里就受所有人欢迎,这谁能不享受啊?
  手里扇子一甩,马上开始投入工作:“天尊有令!开拓河道之事,虽然有利于交通运输,惠及所有老百姓,却会在短时间内伤害到渔民的生计。因此,天尊特地赐下大量粮食,帮助本地渔夫们渡此难关。”
  码头边上的渔民们一听这话,顿时大喜,欢呼起来。
  船上的水手们立即返回船舱,抬了几个大箩筐出来,每一个筐里都装着粮袋,一袋粮就有一百多斤,水手们也不玩虚的,直接把一整袋粮扛上码头,对着旁边一个渔船上的渔民招了招手:“你来!”
  那渔民傻乎乎的过来,还没搞清楚发生啥事,一百多的大粮袋就“碰”地一声压在了他的肩头。
  水手道:“扛好了!这袋粮是用来补偿你打不到鱼的损失的。”
  渔民:“!!!”
  其实渔民们内心深处,是有点小委屈的。他们不敢怪稷王,那可是从小拜到大的神,但是对于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天尊,心里有点不满了。
  当然,只是暗暗不满,没人敢说出来。
  现在感受了一下肩头上那沉重的粮袋,心里有个声音在狂喊:有这么多粮食吃,我还不满个屁。谁再敢对天尊不满,我他娘的第一个冲上去把他的头拎下来。
  “渔民们,排队来领粮啊。”
  船上的水手吆喝起来。
  码头上顿时围过来了一大群人,开始排队。
  不过,白鸢扇子上面的墨水的天尊,马上就咧开嘴,嘿嘿笑了起来:“不是渔民的,不要来冒领,本天尊掐指一算,就知道哪些是真渔民,哪些是假渔民,现在老实退出去,可无罪,被我亲手拎出来……那就……嘿嘿嘿……”
  这话一出口,排队的人哗啦啦一下又减少了三分之一。那些从队伍里溜出来的人显得十分狼狈,就好像做坏事被人抓了现行,丢人得想地缝钻进去的模样。
  莫笑贫看到这一幕,也不禁哭笑不得,心中暗暗摇头:贪小便宜是吧?被神仙盯着,看你们还敢不敢贪小便宜。
  不一会儿,大货船上的粮食发出去了上百袋,真正的渔民们都得到了补偿,满意得不得了。
  白鸢对那群渔民道:“天尊开拓河道的神通,不会轻易结束,他还会继续向着上游开拓,而上游一旦挖掘下去,河水就还是会依旧浑浊动荡,你们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无法正常打鱼。”
  渔民们:“哎?”
  白鸢:“所以我现在给大家一个赚钱的新机会吧,有人愿意来我的货船上面做船员水手的吗?负责行船、船上清洁、随船打杂,少量的搬运货物……”
  渔民们听了这话,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领头的人怯生生地问道:“工钱方面……”
  白鸢:“一个月三两银子。”
  渔民:“!”
  一百多只手刷刷刷,全都举了起来:“我要去。”
  “我也要去。”
  “选我,选我啊。”
  白鸢哈哈大笑:“不用选,全都有份,只要会玩船的,全都要,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很欠缺呢。”
  高家村的“水军”人才储备,非常的少,只有马蹄湖和洽川港来的少量水手,实在是有点捉襟见肘,能有机会补充一百多名船员,那当然是大大的好。
  白鸢大手一挥,这一批人便算是全部收下了,回头再慢慢培养便是。
  接下来,他的注意力就转到了莫笑贫,和一大群本地乡绅的身上:“各位!此地自古以来,便是农业重地吧?”
  乡绅们纷纷点头,莫笑贫道:“是的,本地虽名为绛州,但咱们本地人都称之为稷山,是在稷王的护佑下建立的城池,自古以来,便以农业为主。”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尴尬之色:“但是这几年……咳……咱们这里已经……咳……”
  白鸢从伞下伸出一只手去,接了几颗雨水,微笑:“无妨,老天爷已经赏雨了,再加上汾河扩宽,有了更多的河水,接下来灌溉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莫笑贫:“就怕这场雨只是一时,下了这几天之后,雨就停了,然后又继续大旱,唉。”
  白鸢笑:“这倒无妨,你看看这个。”
  他一边说,一边从怀里刷地一下摸出了一张图纸。
  这是一张木制的大水车的图纸,河水会推动这个水车旋转,而它在旋转的同时,就会将河水“勺”起来,倒进岸边的沟渠之中。
  白鸢道:“这种新式水车,可以在没有外力介入的情况下,从河里源源不断地将水勺起来,尔等只需要挖好灌溉水渠,就算老天不赏雨,靠着汾河的河水也能保佑大家丰收了。”
  莫笑贫大喜,乡绅们也大喜。
  白鸢将手上扇子一合:“水车这东西,最少也得沿着河道边上建它个几十辆,灌溉几十条水渠,再从这些水渠里分水到各村,帮助各村的老百姓们种田,需要大量的木匠,这城中木匠,还请大家帮忙请些过来。”
  莫笑贫道:“常知州死后几日,城中官营工坊已经瘫痪,匠户们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办,白先生现在去请木匠的话,那可谓是事半功倍啊。”
  白鸢:“哦?还有这等好事。”
  这一次连天尊都没想到,煽动老百姓杀了知州,搞出无政府状态之后,还会有这样的好事情。既然如此,那这个城里的所有匠户,都只好笑纳囊中了。
  果然,白鸢派人去了官方工坊里吆喝了一嗓子,只说了一句“有工可开”,那些匠户连工钱是多少都不需要问,就一起组队过来了。
  看到白鸢亮出来的水车图纸,木匠们二话不说,马上就拍着胸脯道:“这个我们能造。”
  白鸢:“能造就行,一个月三两银子的工钱。”
  “什么?三两?嗷嗷嗷嗷!”
  木匠们瞬间打了鸡血……
  他们这一开心,别的匠户可就愁坏了,心里暗想:木匠有活了,而且还是大活,发财了的那种,可是我们怎么办呢?
  白鸢对着他们咧嘴一笑:“不用担心,人人都有活,只要有专项技能在身的,一律跟我走,工钱三两银子一个月起,技术越好的赚得越多。”
  众人大喜!


第564章 新业务有了
  白鸢将“高家村的触手”伸进绛州的同时。
  高家村。
  高一叶和护卫队,刚刚返回到了村子里。
  一回来,高一叶就和冬雪两人回主堡休息去了。至于秋菊,则留在了蒲州城那边,经营管理大型纺织厂去了。
  两个女孩子回到主堡,坐在望楼的阳台上,突然感觉到有点小寂寞。
  人就是这样,如果长时间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突然少了一个,你就难免的感觉到惆怅与难过。
  高一叶转过头来看着冬雪:“哎呀,就剩咱们两个了呢。”
  冬雪也叹道:“是啊,就咱们俩了。”
  高一叶:“秋菊也不在了,你肯定比我更难过一些。”
  冬雪不说话。
  但高一叶知道,她默认了。在四大秘书中,秋菊与冬雪的感觉最好,听说她们两人当初是同时被卖给青楼的,从小就一起长大,一起学琴棋书画,情同亲姐妹。
  高一叶:“看来,咱们以后要经常去蒲州城走走,多和秋菊见见面。”
  冬雪大喜:“真的?”
  高一叶:“看你的表情就知道啦,这事必须做。”
  冬雪欢喜得不要不要的:“多谢圣女大人。”
  就在这时候,高一叶衣服上绣着的金线天尊,突然嘿嘿地笑了起来:“这是个商机啊。”
  他这一说话,把两个女子都吓了一跳,不过,短暂的吓一跳之后,两女马上就正容道:“参见天尊。”
  金线天尊嘿嘿直笑:“冬雪,看来你也有事可做了。”
  冬雪恭敬地道:“请天尊指点。”
  金线天尊道:“是时候开始搞旅游业了。”
  “啥?旅游业?”两个女人一起懵。
  金线天尊道:“冬雪,你以前和有钱人接触得多,应该知道有钱人们有春游、秋游、踏青、赏雪一类的名堂吧。”
  冬雪赶紧道:“是的!有钱的老爷们很喜欢搞这些。他们还跑去山野林间,吟诗作赋,假装风雅。”
  金线天尊哈哈大笑:“假装风雅的不是重点,但游山玩水倒也是刚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需要有诗和远方才对。”
  他这随口一句后世鸡汤,冬雪就听得颇有感触,点头道:“天尊说得真好,比那些假装风雅的人说话有意境多了。”
  金线天尊“丝”地倒抽了一口凉气:我好像被吐槽了?但是我没有证据。
  “冬雪!既然你以后经常要去蒲州看秋菊,那不妨就开发一条从高家村到蒲州的旅游路线吧。”金线天尊道:“有句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高家村地方太小,村民们缩在这么一个小地方里,眼界打不开,那是非常不好的,把他们带出去,到处走走,看看合阳县、看看临猗黄河大桥、看看蒲州城那连绵到天边的棉花地、看看天下之中的文化气息……看得越多,胸襟越广,世界观就会越大。”
  两位女子听不懂什么叫世界观,但是别的话还是能听懂的。
  冬雪微微一福:“这个具体要怎么做呢?”
  金线天尊也懒得再长篇大论了,从网上打印了一份资料下来,刷地往冬雪面前一摆:“尝试一下吧,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玩。”
  赚不赚钱对于她们来说还真不重要。
  高一叶翻了翻李道玄扔下去的资料,笑了起来:“这个好像很有趣也。”
  她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娱乐项目,一天到晚都想找点事来做,现在看到有乐子,那当然是跃跃欲试了。
  冬雪也凑过来看:“首先要确定好旅游路线规划,一路上串连好各种看点,联系好客栈和当地特色餐饮,名胜古迹的介绍……感觉有点好玩。不但能玩,还能去看秋菊,顺便还能赚点钱,还能完成天尊说的那个什么,让高家村的人走出去看看世界的目标,真可谓一举多得。”
  高一叶:“嘿嘿,那还等什么?咱们赶紧开始筹备吧。这个收费该收多少呢?要不要请个初中毕业生来做一个计算?”
  冬雪:“那倒不用!这种东西不必算那么精准,愿意花钱出去玩的,那都是有钱人,他们才不在乎贵不贵,咱们先定贵一点……”
  两个小姑娘经过一番研究。
  第二天大清早,冬雪出发了。
  这一次高一叶没有跟来,因为高一叶一动,护卫队就要动,一百多人浩浩荡荡,跑出去研究旅游路线,未免有点劳民伤财,浪费高家村的村库银。
  冬雪这一次就以普通女子的身份,踏上了行程。
  先坐火车到合阳县,再转乘到洽川码头的火车,这一条路是很标准的,没有任何困难,而且极为安全。
  到了洽川码头之后,这里就要有选择了,要选坐船直接到永济古渡,还是坐车向北,沿着刚刚建成的水泥路,赶到临猗黄河大桥……
  最终她选择了走陆路,于是联系好了车夫马夫,谈好了价钱,乘车十几里,到了临猗黄河大桥,在这里考虑了一下,写下了一篇长长的,关于这座大桥的介绍,再过了桥,到了孙吉镇。
  在这里就要联系好客栈和当地的餐饮了!
  游客们应该在这里休息一晚,可以用这一晚的时间,多参与一下黄河大桥,在桥上多吹吹河风,安排本地餐馆给他们烤羊吃。
  然后第二天早起,再乘车前往蒲州城。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6页  当前第3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2/8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箱子里的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