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沾泥:“我给他个屁的面子,惹怒了老子,连王嘉胤也一起收拾了。”
两人正说到这里,第八队队长李自成,从外面走了进来,飞快地道:“大当家,刚才说的事,万万做不得。”
第453章 我们很怕官府吗?
李自成这一开口,不沾泥就不开心了:“有什么做不得的?你且来说说。”
李自成:“那邢红狼的实力十分古怪,明明只是一个盐枭,不知为何有船有炮有火铳,您难道不认为他实力来得莫名其妙吗?那女人的背后,有神秘势力撑腰,属下怀疑她压根不是盐枭,应该是官兵伪装成盐枭,挖坑给我们跳。”
不沾泥:“是官府又如何?我们很害怕官府吗?”
李自成:“我没说她是官府,我说的是官兵。我们不怕官府,但是怕官兵啊。”
不沾泥:“官兵有什么好怕的?哼,一群乌合之众!咱们从陕西进入山西以来,横行无忌,也没见得官兵能拿我们怎样,那山西总兵王国梁就是个废物,现在见到我们就只会逃。”
两人正说到这里,一名斥候跑进来:“大当家,八当家,官兵来了,陕西总兵王承恩部,渡过了龙门古渡,正向着咱们这里过来。”
不沾泥冷笑了一声:“我们的老朋友王承恩呀?在陕西时没有少受他的‘照顾’,没想到这家伙阴魂不散,又跑到山西来了。”
李自成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不沾泥大笑道:“以前我怕王承恩,但现在可不怕他了,他王承恩去了京城转了一圈回来,寸功未立,朝廷不给他发粮饷,他手下的兵,只怕个个都没吃饱吧。哈哈哈,我这边现在五万人,他手下几千个饿肚子的兵,优势明显在我。”
李自成心中咯噔一声响,暗叫不妙:飘了,这家伙也飘了!怎么我投一个王左挂,他就飘了,再投一个不沾泥,他又飘了呢?
不行,这家伙也不值得跟,我得去重新找一个思维正常的老大跟着混才行。
李自成抱了抱拳,退了出去。
侄儿李过还在外面等着呢,李自成一把拉住李过:“我们该和不沾泥分道扬镳了。”
李过:“哎?为何?”
李自成:“这家伙也快死了,陕西总兵王承恩渡过黄河,来山西了,我们得赶紧走,再走慢一点就走不掉了。”
李过大奇:“王承恩很厉害吗?干嘛这么怕他?”
李自成:“他厉害不知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渡过黄河,事情就很不简单了。”
李过一脸懵:“叔,到底为啥?你教教我吧。”
李自成:“朝廷的武官,是不能随意离开自己的辖区的,王承恩身为陕西总兵,带兵进山西一步也是谋反大罪,但他现在过来了,那就说明了一件事……是兵部调他过来的。”
“兵部调他过来干嘛?那道理还不简单吗?”李自成冷笑道:“王嘉胤称王,踩了朝廷的尾巴了,朝廷非干掉他不可,就将所有能调的兵全部调来山西,布个巨大的包围圈,要拿王嘉胤祭旗。”
李过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也就是说,跑慢了就会给王嘉胤陪葬了。”
李自成点头:“走走走,咱们赶紧走。”
两人匆匆离开,不一会儿,从米脂一路跟着他出来的老八队整列完毕,一行人悄悄离开了不沾泥的军势,向北去了。
……
李道玄再次“共感”到布娃娃身上时,已经是好几个时辰之后,王承恩部搭好浮桥,渡过了黄河,终于进入了山西。
他坐在石坚的肩头上,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龙门古渡,忍不住再次吐槽:再也不上旅游风景区的当了。
正在这时候,前面一骑斥候飞奔而来,到了王承恩面前,大声报告道:“报!发现流寇不沾泥主力,人数约有四万多,正盘踞在河津县城之中。”
王承恩眼角闪过一抹冷意:“河津县城被他们糟蹋了?”
“是的,河津县城已被攻破,县令已死,城中军民死伤无数,血流成河,城墙也被他们推倒了。”
这一句话出来,众人皆怒。
坐在石坚肩甲上的李道玄,也不禁愤愤地捏紧了拳头,啊,不对,布娃娃没有拳头,他只能捏了捏机器猫一样的圆球手。
王承恩:“他们若是有城墙拒守,还有点不好办,但他们自己推倒了城墙,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传令全军,立即前往河津县城。”
大军起拔,加速行军。
那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三千五百卫所兵全是渣渣,一听说要打仗了就开始慌,行军也乱溜达。但是王承恩本部的一千五百精兵,却精神振奋,行军如飞,没用多长时间,前方就能看到河津县城了。
没有了城墙的县城,像一个被剥了皮的橘子,只能任由苍蝇胡乱叮咬,大群贼兵就是那苍蝇,正围着县城乱绕。
王承恩将马鞭向前一挥:“击溃他们!”
官兵废话都不说一句,直接杀了上去。
不沾泥居然不虚,五万才在县城里吃饱的贼兵,打五千饥饿的官兵,优势在我,想不通怎么可能会输,直接一个F2A,对着王承恩反冲过来。
石坚和白猫两人同时拿起武器,想要跟着官兵一起上。
却听王承恩沉声道:“本阵别乱动。”
他这一句话,石坚和白猫两人就僵了……对呀,两人虽然挂名百总,但实际上站位和王承恩的亲兵一样,都是留在后方本阵的,只能和王承恩一起在后面观战,不能乱冲。
李道玄这个布娃娃,也就只能一起留在后方观战了。
其实这还是他第一次看到正经的官兵作战,倒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只见官兵的刀盾兵缓缓向前压迫,刀盾的缝隙里穿出大量的长矛,后方弓箭手拈弓搭箭,对着贼兵就是一通乱箭射去。
双方箭雨互射,但官兵有刀盾兵在前面护着,贼兵的箭矢效果不大,但官兵的箭矢却将贼兵阵型搅得一团混乱,双方越靠越近,到了七八丈距离,官兵中间突然伸出几十根三眼神铳,碰碰碰一阵乱轰,打得贼兵又是一阵混乱。
接着两边侧翼里,突然飞出两队骑兵,人数虽然不多,也就一边一百骑,但这两只骑兵队两翼齐飞,瞬间让贼兵混乱起来,就在他们乱成一团时,官兵的方阵到来,长矛一阵乱捅,贼兵瞬间死伤无数。
王承恩左手抓住战马的僵绳,右手抄起长矛,大声道:“本阵,现在上!”
说完,一马当先,对着贼军冲了过去。
石坚和白猫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也跟着一起冲了出去。
布娃娃天尊在石坚的肩甲上摆了一个POS,向前一挥手:“冲呀!”
脚下没站稳,险些掉下去。
第454章 白公子的蒸汽小火车
没用多长时间,优势在我的不沾泥就被打得满头是包,狼狈不堪地向着北方逃了。
五万贼兵啥也不是,连王承恩的毛都没摸到一根,就被打得屁滚尿流,除了逃跑之外毫无任何办法。
可惜的是,贼势太大,王承恩以少击多虽然能赢,却无法将不沾泥留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沾泥的本队逃之夭夭。
河津县城算是重新夺回来了。
然而,夺回来的却是一片尸横遍地的废墟。
城中十成老百姓被杀害了三四成,被裹胁进了贼军两成,剩下的良民不到总人口的一半。
而且这些活下来的人,家里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双目无神地坐在被烧毁的城里,看着身边冒着黑烟的房子,连眼泪都流不出来。
王承恩黑着一张脸,在城里的街巷上穿过,直到走进县衙门,坐到了知县的椅子上,才长长地叹了口气:“又是这样……这和建奴攻破的城池有何区别?”
石坚忍不住低声问道:“建奴攻城也是如此吗?”
“是的!”王承恩道:“数月前我去京城勤王,经过被建奴攻破的村镇时,看到的也是一般模样。建奴每破一城,必屠城三日,杀得尸横遍地,抢走一切财物。这些流寇,和异族的野人也没什么分别。”
石坚:“……”
王承恩叹了口气:“河津县城的老百姓是很难活得下去了,本将军只能替他们写一封信给朝廷,请上面发些钱粮下来,救济一下这里的老百姓。”
李道玄听了这话,刺绣的两条眉毛都忍不住皱到了一块儿,不用脑花也能想到,这封信写了也是白写,朝廷不可能给河津老百姓一个铜板的救济。
他压低声音,在石坚的耳边道:“告诉他,我们高家村出粮来救,让他把龙门古渡交给我们使用。”
石坚听到耳边细小的声音,精神一振,有天尊的法旨,那办事就容易了,他抱了抱拳:“王将军,我们澄城县倒是还有些存粮,可以从合阳县的码头通过船运,将粮食送到龙门古渡,帮助这里的老百姓度过难关。”
王承恩听到这话,精神一振,不过他马上又露出担忧之色:“你们已经借给本将军大量的粮食,若是要再救济这河津县城里的老百姓,只怕也会相当不易吧?”
石坚:“困难肯定是有的,但我们不怕困难,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使得上力的地方,那就会拼尽全力。”
王承恩点了点头:“那好!这事就拜托给你们了。”
石坚抱了抱拳:“属下斗胆,请求坐镇龙门古渡,亲自监督粮草押运。”
王承恩并不是文官,对这种民生相关的事也没多大的兴趣插手,听到石坚的请求,心中暗想:这个被梁世贤安插到我军中混战功的关系户,亲身经历了一场大战之后,大约是有点怕死了吧,不敢再上前线了,想拖在后面搞后勤。
罢了,这倒也不是不行!关系户若是死掉了,我以后也不好意思再厚着脸皮找梁世贤借粮了,让他拖在后面搞后勤,我前面打出来的战功分润给他一点点,助他以后升官便是了。
想到这里,王承恩就不多说废话了,挥手道:“行吧,就这样安排,我派一百名卫所兵,随你去驻守龙门古渡,保证运粮线的安全。”
石坚大喜:“多谢将军。”
他抱了抱拳,拉着白猫退出了议事厅,两人转到帐后无人之处,石坚这才道:“王小花,我要暂时留驻在龙门古渡了,把这里的难民救济了之后再跟上来,你继续跟着王承恩混吧。”
白猫嘿嘿笑:“好,前面就交给我了。”
石坚将自己的肩膀靠在了白猫的肩膀上,他肩甲上坐着的布娃娃天尊,便动了起来,嘿哟一声跳到了白猫的肩甲上,笑嘻嘻地坐下。
白猫心中一阵激动:天尊保佑我来了。
石坚对着布娃娃行了一个大礼,这才转身走了出去,招呼上王承恩派给他的一百个卫所兵,向着龙门古渡去了。
白猫则重新回到了议事厅中,站到了王承恩的身边。
王承恩的眼皮抬起来,瞥了一眼白猫,奇道:“石坚把他的娃娃给你了?”
白猫微笑:“是呀!这是他的护身符,他交给我,保我上战场时平安。”
王承恩摇了摇头,关系户就是奇葩,居然要靠个布娃娃来安慰自己,真是软蛋兵啊。我麾下那些上战场拼死拼活的将领,有哪个会靠这种东西保佑的?啧!
……
与此同时,高家村,二号火车站。
白公子平生最重大的发明,蒸汽小火车,终于要开始试运行了。
长长的铁轨从高家村一路铺到了流民谷,就和当初李道玄铺下去的第一条铁路的一样的距离,六里。
这距离对于古代人来说,可不近了,为了铺设这道六里长的铁轨,白公子可是费不尽的力气。
因为它属于“试验”的性质,所以三十二并没有不计成本的支持他,没有从村库里调出大量的钱粮,也没有聘用大量的民工。
只是按照天尊以前规定的“对科研人员应该适度支持”这个“适度”来调拨了一些“研究经费”。
白公子拿着这可怜巴巴的“研究经费”,雇佣了三名铁匠,一百个民工,在天尊架驶的电动小火车轨道旁边,开辟出了一条新路,辅上枕木和铁轨,搭起了新的线路。
就这六里铁轨,足足修了半年才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