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箱子里的大明_分节阅读_第161节
小说作者:三十二变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6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6:24
  正在这时候,一个小孩子从旁边跑过,正是高三娃,他哈哈一声笑:“种大叔,你先算两个五两,那就是十两啦,再算十二两等于六个二两,也就是说,十二个五两,等于六个十两,这下算出来了吧?”
  种高梁:“六个十两就是六十两呗,三娃,你好聪明呀。”
  高三娃洋洋得意:“哈哈哈哈!我娘还说我笨,根本不知道我的厉害。”
  “三娃!”远处响起一声怒吼,高三娘拿着竹篾杀了过来:“先生说你又逃了课,你给我过来挨揍。”
  高三娃吓了一大跳:“娘来了,我先走一步。”
  说完撒腿就跑,高三娘拿着竹篾追了过去,两人瞬间去得远了。
  李道玄微笑:高家村的年轻一代,还是很有前途的嘛。
  这时候种高梁也算明白了,六十两银子的年收入,那当然是远远地超过了高梁地的收成,高梁地就不种了,也不租,免得自己变成了地主,干脆就无偿借给邻居吧。
  “我去做牢头,有些什么要做的?”
  三十二道:“组织好这些劳改犯,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有什么盼头等等,你在劳改村待过,你应该知道劳改犯们都需要些什么。”
  种高梁歪着头想了想,咧开了嘴:“嘿,这个我还真的懂。”
  三十二:“你一个人肯定是不够的,管不了六百人,把你以前那些劳改村里的好友都找来,组建一个团队,要能管得了六百个劳改犯的大团队……”
  种高梁吓了一跳:“要玩得这么大?”
  三十二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然后认真地道:“随着咱们的铁路和水泥路不断延伸,今后的劳改犯,只怕会不断地增加,别说六百,哪怕六千,六万都是有可能的,种高梁……你这个位置,说不定以后会越来越重要呢。”
  两人正说到这里,程旭来了。
  他带着民团虚晃了一圈,假装成“进了黄龙山”的模样,在外面兜了一圈,又回到了高家村,躲在外围不进来,直到方无上一行人走了,他才出现在了众人面前,笑道:“种高梁,在你的队伍拉好之前,我的人就先帮你管理着牢房吧,这群固原叛军战斗力彪悍,可不是好管的。”
  种高梁大喜:“多谢禾教习。”
  李道玄听到这里,就知道自己不必太过操心了,这伙人肯定能把六百多们俘虏管得好好的,自己当前的关注重点,还是应该在县城那边。
  一键切换,视野跳回县城。
  此时的澄城县城,正沐浴在一片金黄色的夕阳之中,城墙的阴影拖得老长。
  战斗已经过去了半天时间了,但老百姓们还沉浸在兴奋之中,街头巷尾,无数人在议论着“道玄天尊”的事迹。
  李道玄一眼就看到有人在街上出售小人书,《道玄天尊除魔传》的第一册,这书由澄城书局出售的时候,只卖一个铜板,还要送二两面粉。
  但是现在有人拿着它在街头上叫卖,居然卖的是十个铜板。
  那人刚喊了两嗓子,就被一个有钱人买下,将小人书宝贝似的捧在手里,认真研读,看完之后,还很不过瘾,在街上吆喝着:“谁有第二册?”
  第二册其实已经印刷出来了,但首批运到县城的只有两千册,早就已经卖光。
  现在被老百姓们珍藏在家中,还真不乐意拿出来卖。
  那有钱人在街上吆喝了半天,硬是没人卖给他,他只好跑到书局,拍着门大叫:“第二册什么时候再卖啊?催更啊!印得这么慢,我要报官了。”
  李道玄的“关注”移到了城隍庙,才发现这里已经挤得里三层,外三层,全是人,尤其是三夫人所在的偏殿,现在里面跪满了人。
  最开始的善男信女们自然是全部都在的,另外又多了许多刚刚才成为善男信女的人,将小小的偏殿挤得水泄不通,外面进不来的人也不敢喧哗,全都乖乖地外面排着队。
  一个穿得比较好的人,正在三夫人面前侃侃而谈:“居士,这里所有的善男信女们,都愿意出钱出力,为天尊铸造一个雕像,将之供奉在城隍庙中,大伙儿也方便每日里来祈祷念经。”
  三夫人微笑道:“这等事当然是好的,但我只是个出家人,不擅长处理此等俗务……”
  那穿得好的人立即道:“这种事交给在下来做即可,在下名叫腾逸风,澄城县里的工匠大多与在下交好,托天尊的福,小人还建了一个澄城水泥厂,现在修路用的水泥,都是由在下的厂子造出来的。您只要点点头,在下就组织工匠,为天尊造一个巨大的雕像出来。”
  三夫人大喜:“那此事就拜托给您了。”
  腾逸风也大喜:“多谢居士将这么重要的工作交给在下,在下必倾力将这个雕像造得雄壮威严。”
  李道玄笑着摇了摇头:奇观误国啊!你们别瞎造东西啊,好好的给我去修路啊。
  不过仔细想了想:修路也是为了以工代赈,他们要造个大雕像也同样可用于以工代赈,随便了。


第277章 这东西必须收
  李道玄巡视了一圈县城之后,视野最后来到了县衙门。
  此时已经是黄昏,梁世贤却没有下班,还坐在衙门里面,手边摆着一大堆卷宗,他的绍兴师爷也忙得团团转,将各种资料整理成册,递到他的面前。
  李道玄好奇地看了一眼,就发现梁世贤手上拿着的,是一册“欠债单”,上面记载的是,某年某月某日,他在高家村的李家借了多少粮食。又某年某月某日,他又在高家村借了多少粮食……
  厚厚的一本!
  全是记的这个。
  梁世贤拿着那本册子,脸上的表情十分唏嘘:“本以为自己欠了一个隐世世家数不清的债务,现在才知道,居然是神仙赐给世间的救济粮,唉,这册子倒是成了一个笑话了。”
  绍兴师爷道:“神仙应该也不缺这点东西,应该不会让我们还吧?毕竟,我们也没有用这些粮食来中饱私囊,而且都发放给老百姓了。”
  梁世贤点了点头,他现在也想明白了,当初去李家借粮,李家那么痛快的给了粮食,让他用来施粥救命,那都是神仙怜悯世人啊。
  咦?等等!
  当时好像有个什么细节来着?
  对了,当时三管事说了,不代民交税!
  当时没把李家当神仙,就没深想这件事,现在仔细一想,突然感觉到情况不对。
  他压低声道:“师爷,我感觉到有一丝不妥。”
  师爷奇道:“东翁请讲。”
  梁世贤:“道玄天尊既然已经降下雨水,解了高家村、郑家村、种家村、王家村等一大堆村庄的旱情,使得这些村庄已经可以产出粮食了,但这几个村庄,根本没有来交税的意思啊。”
  绍兴师爷动作一僵,手上的笔停了下来。
  梁世贤:“现在县城近万难民,都在道玄天尊的组织之下修路,工钱虽然丰厚,但他们也没有交税,本官一时半会把这件事给忘了,光为他们能活下来高兴了,现在再转念一想,他们一直不交税的话,岂不是问题很大?朝廷……朝廷要是追究下来,本官该当如何自处?”
  李道玄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咧起嘴笑了起来:“哈哈哈,对了,我也把这事给忘了,你这官儿倒还记得。”
  也对,这事儿大家都容易忘,只有县令会记得很清楚。
  因为,交税是一个县令最大的“政绩”,这事儿若得做得好,升迁就快,若是做得不好嘛,嘿嘿……
  绍兴师爷也不由得愣住,过了几秒,师爷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东翁,这税的问题嘛……建议还是继续拖吧。”
  梁世贤:“去年本官就拖过去了,今年还拖?”
  师爷低声道:“去年您怎么拖的,今年就用那办法继续拖,切不可能在此时收税,否则就是逆天行事啊,小人说句不好听的,现在老百姓手上的银钱粮食,全都是道玄天尊发的,根本就没有几颗粮食是他们种出来的,您在这时候收税,收的并不是老百姓们的税,而是在收道玄天尊的税啊,万一他生气了,一个巨大的巴掌拍下来,您可如何抵挡?您又是澄城县的县令,不可离开此县,想跑都没地方跑去。”
  梁世贤:“呃,好像还真是如此,但收税乃本官的职责之所在,本官拖了一年,已尽了全力,既然天尊法力无穷,心系百姓,施法变些粮食出来,帮老百姓们把税补上,也省得朝廷老是盯着咱们这个偏荒小县,早是惦记着这些贫苦百姓。”
  说到这里,他突然又感觉到哪里不对,好像记忆深处有个什么细节被自己忘了?
  不行!得好好想想。
  学富五车的梁世贤,立即在脑海中开启了记忆搜索模式,曾经见过的场景,与人说过的话,话里的每一个字句,仿佛走马灯一样在脑海中划过,然后“叮”的一声,定格在了三十二说过的一句话上。
  “上交之后呢?落到谁手里了?你确定税银能全部进得了国库?就算进了国库,最后能用之于民?”
  很明显,天尊是不愿意交税给朝廷的。
  梁世贤长叹一声:“这税,果然还是别收了。”
  听到他纠结这个,李道玄倒是认真考虑起一个问题来,税这个东西,该不该收呢?
  该!
  现在高家村的运作,其实是不正常的,全靠自己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资才能运转,村库里的东西都是自己给的,所以它不算一个正常的体系。
  但若没有自己开金手指,一个靠谱的体系想要运作起来,就必须收税,用税收来充盈国库,再用国库的资金去建设国家。
  没有国库的话,想要修一条公路时,谁来出这个钱?难道呼吁老百姓集资么?这样搞的话,整个世界都会破破烂烂。
  所以税是肯定要收的,只是,收税的方式必须改变。
  不能由穷人来交税,而是应该由中等收入以上的人群来交税,这就很复杂了。
  里面的门道很多!
  李道玄不觉得自己有本事一拍脑门就想出一个最好的方案,看来得花点时间,研究一下用什么方式来收税,收多少税,哪些人要交税,做成一个详细的方案。
  当然,这税收下来肯定不能上交给朝廷,必须留在县库里,然后用税银来造富澄城县的老百姓,这又是另一个论题了,先清楚了再动手,不能草率。
  在这个方案制定出来之前,就让澄城县的老百姓们再嗨皮一阵吧!
  他把视野移到书局,只见高一叶正坐在书阁里,和四个青楼里赎买回来的姑娘,一起研究绘制《道玄天尊除魔传》的第三册,这一册的故事,居然已经画到县城了。
  有了四个姑娘帮忙,画面的精细程度提高了不少,居然画了千军万马攻打县城的场面,天尊一掌拍下,叛军跪地求饶……
  李道玄笑了:这小妮子,剧情居然紧跟时事啊。
  “一叶!明天开始,你就有得忙了,把剧情告诉四个姑娘,让她们画,你来帮我处理一些事情,与县令对接工作,我们要来改造县城了。”
  高一叶精神一振:“遵命!”


第278章 科学家来了
  崇祯二年正月,京城,皇宫,御书房。
  朱由检正在专心地翻阅着奏章,眉头皱得死死的。
  陕西三边总督武之望奏固原兵变,参加兵变的士卒劫取了固原州库的财物,接着转攻泾阳、富平、三原,游击将军李英也被俘虏……
  这奏章看得他的心情就好似坐上了一台跳楼机。
  这是去年十二月的奏章,但是他直到正月了才看到,因为手头上积压的奏章实在是太多了,看不完,根本看不完。
  想起老祖宗朱元璋那处理国事的能力,朱由检不由得有点惭愧。
  “边军居然也反了,长期欠饷,果然是不行的啊。”
  朱由检不由得长叹了一句。
  心腹太监曹化淳低声道:“还是得想点办法,弄些银子出来,否则……”
  朱由检:“可是到哪里去弄银子呢?”
  曹华淳伸手,递上来了一份奏章:“皇上不妨看看这份奏章。”
  “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6页  当前第1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8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箱子里的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