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贤:“依你之见,此事要如何解决?”
绍兴师爷摇头:“在下才疏学浅。”
两人正说到这里,就听到手下报告:“书局的王先生求见。”
梁世贤精神一振:“有请!”
很快,王先生进来了,对着梁世贤抱了抱拳:“县尊大人,我们从高家村运过来的第二批水泥,已经到了,但是……第三批就会少很多了,因为高家村人口很少,能用来造水泥的人力也不多,就算全力开动,也造不了多少水泥,所以嘛……还是要靠县尊大人这边多造一些。”
梁世贤一听这话,就黯然:“这下糟糕了!本官这边暂时无力解决水泥制造问题,搞不好我们的修路工作,会中途搁置。”
王先生早就从天尊那里得知了这个,就是来逗梁世贤玩的,假装出大吃一惊的样子:“啊?若是如此,咱们以工代赈的计划,岂不是要完蛋?”
梁世贤:“唉!本官也不知道怎么办。”
王先生假装思考,其实却是在脑海中重新理了一遍高一叶转述给他的天尊法旨,理顺之后,嘿地一声笑:“若是如此,那在下倒有一计,可解水泥之困扰。”
梁世贤大喜:“先生有何妙计?”
王先生:“咱们李家可以出资,在县城旁边建一个澄城水泥厂,用这个厂子为主体,面向匠户们招聘水泥工人,只要正正经经的给他们开工钱,匠户们何愁不去?”
梁世贤有点小尴尬:“澄城县里几乎已经没有轮班匠了,剩下的全是住坐匠,都是要坐班不能随便离开的,怎么可能去水泥厂打工?”
王先生:“县尊大人啊,您可是一县之长,您要是不去盯着住坐匠们,还有谁盯?只要您睁之眼闭之眼,假装没看到,住坐匠们为了赚钱活命,渡过天灾,就一定会去水泥厂打工的,反正……官方工坊最近也没事可做吧?留着他们,又有何用?”
这话一出口,梁世贤就尴尬起来。
确实!官方工坊也没工可开,住坐匠们最近都是在混吃等死的状态了。还不如睁之眼闭之眼,让他们出去打工呢,说到底,匠户制度就很有问题,自己何必这么死心眼呢?若是水泥造不出,影响的可是以工代赈这个大计划。
“好!”梁世贤:“那这个水泥厂,由谁去开?本官可不行,朝廷的名号也不好使。”
王先生道:“随便找个名声好点的乡绅,幕后控制着那个乡绅去开呗。”
梁世贤转头,以目视绍兴师爷。
师爷马上道:“在下心中有个人选,此人名叫腾逸风,原本是个包工头,谁家要造个亭台假山,修个屋宇阁楼什么的,就会找他,再由他再去雇佣匠人建造,此人与匠人们关系极好,匠人们都信他。因为连年大旱,此人也没了生计,现在正到处想办法呢,让他来牵头开个水泥厂,咱们在幕后操纵,此事可成。”
梁世贤点头:“把他叫来,既然他与匠人们关系好,那就让他出面开这个什么水泥厂吧。”
师爷赶紧去安排。
王先生告辞走出县衙门,拐一条街,高一叶已经在这里等着了,王先生低声笑道:“在下幸不辱命,完成了天尊的法旨。”
高一叶笑:“天尊已经看到了。”
王先生:“这下咱们又把高家村的做事方式带过来了一些。”
高一叶又笑:“是的,天尊祂老人家说了,咱们这样搞,用不了多久,县城就会变成高家村的模样。到时候县尊大人拔剑四顾,发现他的县城已经变得不认识了,一定会吓一大跳的。”
王先生大笑起来:“也不知道县尊大人什么时候才会发现县城莫名其妙的就变样了,哈哈哈哈。”
第263章 研究路线歪了
就在李道玄忙着把县城潜移默化,变成高家村的模样时。
高家村几里外的小山洞。
火器局长徐大福,一脸疲惫地从洞口钻了出来。
虽然整个人看起来像是瘦了几斤,但是双眼却闪动着喜悦的光芒,一走出山洞,他就举起双手,仰天大笑:“哈哈哈,我成功了,我终于成功了。”
刚笑了两声,就听到身后的山坡上响起了一个男人的声音:“你成功了啥?”
这一下可把徐大福吓了个半死,转头一看,是蒙面的民团禾教习,这才松了口气:“禾教习,你想吓死我啊?干嘛跑到这荒山野岭的来吓我?”
程旭翻了翻白眼:“谁有空来吓你?我带民团练习山地行军呢,哪知道你躲在这个山洞里面。研究了什么东西?这么兴奋?”
徐大福向他后面一看,果然,民团全伙在此,都一幅走得很累了的模样,正在休息。
“嘿!”徐大福:“我研究的东西,正是你们民团以后要用的,说与你们听也无妨。”
程旭来了兴趣:“哦?拿来看看。”
徐大福摊开手,手里一个圆圆的小球。
程旭看不懂这玩意儿,山坡上的民团全都看不懂。
高初五咧开大嘴:“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吗?”
郑大牛:“看起来像个大糖球。”
高初五:“我一口能吃两个。”
郑大牛:“你能吃两个我就能吃三个。”
高初五:“你吃三个我就能吃四个。”
程旭怒:“住嘴,这有什么好比的?徐大福做的东西怎么能吃?炸光你们的牙还差不多。”
两人赶紧住嘴。
徐大福:“嘿嘿,正好我打算试验一下这个东西能不能用,你们退远点,我要试了。”
程旭挥了挥手,民团的人又向后退了些。
徐大福确认距离安全了,就将手里的圆球对着前面的石头,用力扔了过去……
那小圆球在石头上一碰,“轰”的一声,炸了。威力倒不见得多大,但是却炸出一大股子烟尘,包裹圆球用的纸屑乱飞。
程旭和民团全都吓了一跳,向后一缩,不少人抱头蹲了下去。
刚刚两个说要吃糖球的笨蛋更是直接用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心想:这东西吃下去还了得?
徐大福大笑:“哈哈哈哈,成功了成功了,一撞击就会爆炸的东西,我终于造出来了。”
程旭小心翼翼地探头过来看了一眼:“这东西没点火,就这样扔出去,只要撞到东西就炸?”
徐大福得意洋洋:“没错,撞到就炸。”
程旭:“乖乖我的妈,那岂不是厉害得没边了?两军交战,我这边的人一甩手,每人扔出去一枚这玩意儿,不把敌军炸得哭爹喊娘?”
徐大福也嘿嘿笑:“没错,完全可以这样用。”
程旭大喜:“那你还等什么?给我的人一人造十枚,每一枚都做大点,要有拳头这么大,那炸起来肯定很厉害,哈哈哈哈。”
徐大福摇了摇头:“可惜,并不能这样用。我问你,这十枚一摔就会炸的球,你怎么拿到战场上去?”
程旭:“挂在腰间……”
他一句话说到这里,突然卡住,猛地发现不对劲。
挂在腰间,那肯定不靠谱,既然这东西一撞就会炸,那万一行军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不就把自己给炸飞了?
程旭顿时一脸尴尬:“这……好像……确实不行。”
徐大福点了点头:“要把这个东西带到战场上,需要非常谨慎,用一个大盒子,里面装满棉花,将一个大球放在棉花中,这样方可运到战场之上,一个盒子只可运一枚……到了战场上,在将它扔出去之前,也得小心拿着,拿这玩意儿的士兵不能摔跌,也不能碰撞……得像孙子扶着爷爷似的把它带到离敌人很近的地方,扔出去……”
他说到这里,有点小遗憾:“如此一来,就并不实用了。”
程旭听完也点了点头:确实不太实用。
但他马上就转了转念头:“那就不用这种一摔就会炸的炸弹,用点火绳的炸弹,你把这个一摔就会爆炸的机括取掉,换成一根火绳,半路上就不需要担心它爆炸了,士兵们可以轻易带到战场上,点燃火绳之后扔向对方。”
徐大福听了这话,摊手道:“这就是炸药包嘛,宋代就已经开始有了,但是使用起来非常不便。炸弹如果太大,重了扔不远。若是太小,虽然扔得远了,威力又不大,实用性有限。”
程旭转过身,指了指高初五和郑大牛:“你觉得这两个家伙,能把大炸弹扔多远?”
徐大福双眼又一亮:“我懂了,嘿嘿,有这两个家伙在,炸药包好像也是能搞的,我回山洞里去了,你莫进来,还有你的人,立即带远点,千万不要靠近过来。”
程旭:“才不会进来呢,你这一碰就会炸的炸弹好他娘的危险,老子死也不要靠近你的小山洞。”
民团赶紧撤得远远的。
徐大福则在脑海里想着程旭刚才说的话,他把那一碰就会炸的炸弹先放到了一边,用一些普通的黑火药,包裹成一团,用黑色的油纸裹成一个黑球,再接上一根火绳,脑子里模拟了一下点燃火绳,扔出去,感觉还挺不错。
再考虑一下重量和威力之间的平衡性,炸弹的大小不能大也不能小,仔细一计算,将炸弹做成一个拳头大应该是比较合适的大小……
咦咦咦?
他突然一醒,我明明是奉天尊之命,研究火帽的,怎么研究着研究着,目标就歪了?
……
白水县……
真正的固原叛军,正驻扎在距离县城二十余里之外的一片树林里,而游击将军李英则被五花大绑,捆在了一颗枯树上。
李英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李道玄饶了他没杀,他却埋头逃跑到了真正的固原叛军面前,然后就被生擒活捉了。
叛军的首领,是一名千户,正五品的武官,真名已经隐去,给自己取了个绰号叫做“北水龙”。
北水龙用凶狠的眼光瞪了一眼李英,转头对身后的副将道:“探明了没?哪一边最好走?”
副将低声道:“南边就离西安不远了,我们若是真杀去西安,只有死路一条,还是向东走比较好。这废物李英是从东边过来的,他既然已经被我们打垮,那东边肯定没有官兵了。”
北水龙点了点头:“白水县的东边……澄城县么?好,那就全军起拔,去澄城县抢些军饷吧。”
第264章 这个东西厉害了
澄城县城的东边,官道旁边,一条新的水泥路正在向着高家村的方向延伸,大量的民工,用各种原始的工具,挖呀挖……
这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儿,但是民工们却干得很开心。
因为这工作是“日结”的,而且真的会结。
每天早上,每一个人会在“工头”那里领到一个工牌,然后拿着工牌就可以去领饭吃,吃完就去工地上干活,如果偷懒被发现,就会被“工头”没收工牌,赶出施工队。
如果工作完一整天,工牌还没有被没收,那就说明没有偷懒,或者说偷了懒没被发现,那也是可以的。
到了晚上收工的时候,就凭工牌再去吃一顿晚饭,然后将工牌交还给工头,领三斤面粉回家。
这是高家村已经实施了一年多的“临时工管理方案”,是由三十二发明的,效果还不错,管理工人简单有效。
县城里足足有八千两百多人参与了这项宏大的工程,几乎所有跑到县城里来乞食的难民,都进入了施工队。
其中大半负责修路,小半进入水泥厂造水泥,还有一小半负责给八千多人做饭,至于从高家村过来的“老工人们”,则很自然地成为了“工头”。
几千人的大队伍从县城东门延伸向高家村,延绵达几里之长……几千人一起挥舞锄头铁铲,热火朝天干活的画面,从天空中看下去,简直可称壮观。
李道玄用一堆摄像头对着施工队,然后轻按箱子外面的“东”、“北”两个按钮,让摄像头对着这个庞大的施工队来了一次“航拍”,从头一直拍到完,一气呵成,一镜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