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叶听了听天尊指示,古怪地笑道:“好的,那就斩了吧。”
趴地兔脸色大变:“啊?这么严重的吗?”
高一叶斜眼:“你不是说了,什么惩罚都能接受吗?故意损毁军粮,这可不是小罪啊。”
趴地兔汗如雨下:“这……这……刚才……看到老百姓太难了……本兔实在忍不住……”
高一叶轻叹了口气:“可是,送他们两车粮,又有什么用呢?两车粮救得了几个人?”
趴地兔:“……”
“救人,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高一叶道:“现在和你说的这些话,并不是我说的,是天尊的原话哦,现在最快的救这些老百姓的办法,就是先将天尊的威名散布出去,天尊才方便亲自出手,赐与他们粮食,也只有这样才能救得了这城里所有的老百姓,绝不是你耍个小心眼,翻个一两车粮食就行的。”
趴地兔低下了头:“本兔知道……但是……忍不住……”
王先生摇了摇头:“在你推翻车子的时候,天尊其实已经下了命令,要我们打翻两车粮,但是还没等到命令到来,就先擅自作主了。”
趴地兔:“哎?哎哎哎?”
王先生:“天尊慈悲为怀,岂有不救老百姓之理,你不等天尊命令就妄自行为,是认为天尊不慈悲,不为这些难民所动吗?”
趴地兔的汗水淋漓而下,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我错了。”
这次连“本兔”的口头禅都没有用,而是用了“我”字,可见他是真的没有在耍宝。
李道玄微笑了起来,这人虽然一向胆大妄为,恶搞胡来,被程旭列为高家村三傻之一,但一番观察下来,却发现这个人有不少闪光之处。
上次教他军队格斗术时,他不愿独享,冒着学不到的风险,也要去叫来同伴们一起学习。这一次又冒着受重罚的风险,故意倾覆粮车,只为帮一把难民。
他是一个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的人。
这种品质,难能可贵。
李道玄开口道:“让他起来吧,扣罚他半年的军饷,另外,回去之后罚他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抄写一百遍。”
高一叶:“起来吧……”
趴地兔耷拉着脑袋站起身来。
高一叶斜眼:“天尊都原谅你了,你还一脸苦相?”
趴地兔:“扣罚军饷很乐意,但是抄一百遍那个……太难了啊,本兔宁可绕着高家村跑一百圈。”
对于他这种半文盲来说,写字可比跑步累多了。
王先生笑骂道:“不难还算什么惩罚?乖乖遵守法旨,不然当心天尊真把你头给砍了。”
趴地兔吓了一大跳,不敢说话了。
小小的波折之后,车队继续向前进,没用多长时间就来到了澄城书局,粮食运进后院堆好。小人书则搬进前厅,摆放在书架上。
刚刚整理好,才开始卖书,守城门的老兵,就带着他的老妻、儿子、儿媳、孙子、还有七大姑、八大姨、九大婶、隔壁老王等等,浩浩荡荡一大群人,跑来买书来了。
买之前还要最后确认一句:“买一本书就送二两面粉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王先生微笑道:“每个人只限购买一本哦。”
哄的一声,老兵家的人全都围了上来,连抱在怀里的婴儿,也算个名额,买了一本书。
一群人左手拿着书,右手提着粮袋,快快乐乐的回家,走在半路上,就忍不住要随手翻翻这本书,看看究竟是个什么奇怪的书,居然还能送二两面粉。
“道玄天尊除魔传呢!好像是个神仙降妖除魔的故事。”
“你听说过道玄天尊吗?”
“没有!”
“我也没有。”
“哎?我倒是听说过!”一个最穷的亲戚发话了:“前些日子就听说了,有个道玄天尊免费给穷人发药呢,就在城隍庙的偏殿,只是咱们家最近没人生病,所以我还没去过。”
“原来如此。”
“这书反正也没花钱,而且不需要识字就能看,那咱们就好好看看呗。”
“这书明明花了钱呀。”
“不不不,这书是送的,我们付的钱是买面粉的钱。”
“哈哈哈,这面粉买得真便宜。”
一群人兴高彩烈的回家,今天低价买到了粮食,晚上终于可以吃得比平时稍稍饱一点点了。
澄城书局低价卖粮,啊,不对,是卖书的事情,很快就不径而走,毕竟每个人只限买一本,肯定得拉上亲戚朋友一起去薅羊毛,于是这个消息就像病毒似的在县城里传播了起来。
他们哪知道,李道玄这个打法就叫做“拼夕夕”战术,通过丧心病狂的拉人头来薅更多的羊毛,老百姓就会自发帮着打广告。
第一批书两千本,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卖完了。
没买到的人万分失落,为没有薅到羊毛而懊恼万分。
但是,没过几天时间,又是两千本书和一个大粮队到来,很快,这第二批两千本小人书,又卖完了……
这奇怪的小人书,转眼之间就成为了年度畅销大作。
虽然大多数买书的人是冲着面粉来的,但书都拿回去了,难免要翻开来看一看嘛,看看是哪个冤大头居然用这种方式送粮食给他们。
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
这书讲的故事好像还不错!
那就看呗,反正这大灾年的,种田是不可能种田的,商业也一片凋敝,老百姓们几乎无事可干,有本怪书翻一翻,总比躺着发呆强。
第242章 李家出手了
澄城县城,知县衙门。
梁世贤正皱着眉头,看着堂下的两个汉子。
这两汉子刚刚被一个店家扭送到堂上,状告他们偷了店家的两个馒头。
若是往年,偷馒头这种小事,梁世贤都懒得开堂,随便仗打几板丢出去就了事。
但现在粮食飙升,斗米已经可以卖到千钱,两个馒头,那可是一笔巨款,再随便打两板已经不适合了,只怕要算成“贼盗罪”,而贼盗罪差不多就可以按照“斩头”来处置了。
但是……
偷了两个馒头就斩头,真的合适吗?
梁世贤感觉不合适,但他也不知道怎么判这个案子才是合适的,所以纠结得不行。
“民愈难,盗愈猖!唉!”
师爷从旁边凑过来,低声道:“东翁,不能一直拖啊,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吧。”
梁世贤黑着脸:“这案子……”
两人正纠结着,一个文士从外面走了进来,梁世贤不认识,旁边一个衙役却认出来了:“啊,澄城书局的王先生。”
王先生对着梁世贤抱了抱拳:“县尊大人,在下是澄城书局的东家,姓王,以前在澄城县教书的,大家都叫我一声王先生,刚才路过此地,看到县尊大人正在为此案苦恼,可否让在下来说个解决办法?”
梁世贤正纠结呢,有人来提意见,那当然是极好的,赶紧道:“王先生请讲。”
王先生道:“为两个馒头杀人,有伤天和,但若不重惩之,又恐苦主不服……”
他说的正是梁世贤在纠结的。
王先生:“何不如此处理,由在下出一笔钱,替这两个贼子偿还苦主,则苦主气平也。而将这两个贼子押去在下的书局,让他们负责搬运书本,打扫清洁,用劳动来偿还那两个馒头,则贼子之罪罚也。”
梁世贤被他这么一提,顿时大喜:“此计甚妙,只是委屈了先生。”
王先生微笑道:“不委屈,不委屈,在下那书局里,还真是需要些人手的,若能用两个馒头,雇佣两个工人为在下干几天活,在下也甚是欢喜。”
梁世贤点头:“那便依了先生之计。”
他一下子解决了一桩头痛之事,心中也甚是开心,挥手对旁边的衙役道:“把这两个人押去王先生的书局,勒令他们好好干活,若是有偷懒怠慢之行为,抓回来斩了他们狗头。”
王先生行了个礼,向苦主付了两个馒头的钱,悠然而去。
梁世贤仰起头,轻叹了一口气:“刚才王先生提出的办法,实为解决贼子最好的办法,然而此法需要有足够的钱财,否则,又哪里养得活这么多贼子。”
大明朝的罪犯,一般来说关在监狱里都是等着问斩。若是不用斩的罪,一般都是杖个几十下,发配个几千里,反正是没有长时间关起来的,因为朝廷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养活这么多罪犯。
这一点,梁世贤其实是颇有微词的,但他也无能无力。
正在这边伤春悲秋呢,绍兴师爷凑上前来,低声道:“对了,看到王先生,倒是让我想起来一件事。”
梁世贤:“何事?”
绍兴师爷低声道:“最近这几日,澄城书局正在出售一本奇怪的小人书,卖价一个铜钱,买书之人可赠送二两面粉。”
梁世贤一听这话,就愣住,好几秒后才道:“一个铜钱一本书还有二两面粉?这不是在施粥救民吗?”
绍兴师爷低声道:“是的,和施粥无异,城中不少人得了好处,都在背地里说那王先生是个良善的东家,但这样搞下去,怕是要赔光家底,书局可能开不了几天就要倒闭了。”
梁世贤唉了口气:“倾家破财,只为救民么?唉……经你这么一说,本官倒是对他卖的书感上兴趣了。”
绍兴师爷从袖子里一抽,拿了一本出来。
梁世贤惊愕:“你居然有?”
绍兴师爷的老脸微红:“让东翁见笑了,在下的妻子也去买了一本书……”
梁世贤愣了愣,明白过来,斗米千钱的价格,连师爷这个层级的收入也扛不住,这澄城县的老百姓,还有几个买得起粮食?这可如何是好?唉!
梁世贤心情低落,从师爷手里接过书,随眼一扫封面。
咦?
封面上的道玄天尊圣像,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这个神仙的脸,本官似乎在哪里见过?
再看旁边的字《道玄天尊除魔传》。
道玄天尊?
这名字本官也有点印象。
得好好想想!
学富五车的梁世贤,立即在脑海中打开了记忆搜索模式,平生见过的东西,经历过的场景,看过的书籍,拜过的神佛,仿佛走马灯一样在脑海中划过,最后“叮”的一声,停留在了一个巍峨的大家堡上。
高家村的李家堡,望楼第一层的祠堂里,供奉着一尊家神,那个家神的名字就叫做“道玄天尊”,那个雕像的脸,就与手上的画册封面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