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到秦吏的身影,所有士人心中都咯噔一下,一股不好的预感,顿时浮现在内心之中。
随后,就在无数人的注视下,两名秦吏走到布诏下,毫不犹豫的抬起手,在众目睽睽之中,取下布诏。
这……
看到这一幕,人群中,所有士人、权贵,纷纷再次傻眼。
“这位大人?为何摘掉王召?莫不是……有哪位大才,已经破解此阵,方才摘掉!”
一个中年士人似乎依旧不愿意接受事实,满脸迷糊,随即上前,壮着胆子拱手打礼,看着秦吏,指着布诏轻声询问道。
随着这个中年士人的声音。
明明四周人山人海,但声音却越来越少,隐约响起的声音也是在远处,此刻几乎所有人都看向秦吏,祈求着秦吏嘴里说出来的话,会是他们心中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白衍将军已经领兵,大胜楚军,斩昌平君之首级,送回咸阳,此召不摘,留来何用?”
秦吏看着中年士人说道,说到最后的时候,与一旁的另一名秦吏对视一眼,二人心中满是震撼。
他们张贴布诏,故曾见咸阳人山人海,酒楼茶馆人满为患,四方城门来者络绎不绝,布诏前观者云集,街道车水马龙,行人难行。
越是记得这段时日的经过,越是看过这段时日的场景,所以当得知白衍将军在蒲隧大胜时,方才会愈发震撼。
“尔等若是不信,王上已经下令,将昌平君、昌文君之首级,游街三月,等会尔等便能看到!让一让!”
秦吏转过头,看着这些人不敢相信的模样,没有再理会这些人。
白衍将军大捷,王上已经下令,将所有布诏全都撤掉,其他地方可还有很多布诏。
“什么,白衍当真大胜!”
“这……白衍是如何破解方圆阵?”
随着秦吏离去,无数驻足观望的士人、商贾、权贵子弟,全都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眼中恍恍惚惚。
消息居然是真的!楚军真的败了!白衍大胜!
可白衍是如何破解方圆阵的?
一时间,随着确认消息属实,六国士人纷纷安静下来,默不作声的看向彼此,无数士人想不通,也逐渐在心中惶恐不安。
连拥有方圆阵的楚军,都阻拦不了秦军的进攻,连昌平君都已经兵败,被白衍斩杀,那白衍,未免太恐怖了些!
幸好如今楚国还有项燕将军在。
随着脑海里浮现项燕的名字,直到这时候,一些六国士人,心中方才有些慰藉,至少如今楚国还有大将军项燕,秦国想要灭楚,没那么简单。
“太好了!白衍将军大胜楚军!”
而与六国士人不一样,随着秦吏撤掉布诏的举动传开,整个咸阳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秦国百姓兴奋喜悦的模样。
很多秦国百姓的亲人,战死在楚地,也有一些秦国百姓的亲人,跟随在白衍麾下,所以当确定消息是真的,白衍真的大胜楚军。
秦国百姓心中,自然忍不住激动起来。
当听到害死秦卒二十万的昌平君,都死在白衍剑下,无数秦国百姓,都再一次把白衍这个名字,牢牢铭记心底,哪怕传言中白衍并非秦人,而是齐人。
咸阳城内。
白裕的府邸中,当白仲、白伯等人,看到书房大门打开,白裕急匆匆的走进书房,顿时纷纷激动的站起身。
“白衍可是当真大胜楚军?斩杀昌平君首级?”
白伯不等父亲白仲开口,便忍不住激动的上前,对着白裕询问道。
城内的传言已经得知,但是真是假,还是需要白裕确认一番。
“大胜!”
白裕点点头,与兄长白伯对视一眼,看着兄长眼中顿时充满喜悦的模样,随后转头,看向父亲白仲。
“王上已经命人,将昌平君、昌文君二人之首级,游街三月!”
白裕说道,眼神之中,满是大仇得报后的痛快。
方才白裕特意去看了一眼昌平君的首级,当望着昔日勾结楚国,背后下阴手的昌平君,如今仅剩一颗头颅在宦官的手中,最后被挂在刑车上。
白裕心中说不出的解恨,唯一可惜的是,不能亲手斩杀昌平君。
不过想到是白衍亲手杀的昌平君,白裕心中这才释然,比起一人之仇,白裕清楚白衍对昌平君的仇,不比他白裕少。
不过算起来,若非他们白氏,白衍也不会与昌平君结仇。
想到这里,白裕忍不住把目光,看向同在书房内的白君竹、白映雪,曾经白衍第一次去到平阳白氏府邸的时候,他领兵在高奴,没有亲眼看到发生的事情。
但距离白衍第一次去白氏,一转眼,便已经过去五年,两姐妹中,白君竹都已经二十。
比起五年前,白君竹容颜愈发给人清冷之感,就连白映雪如今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调皮的性子也收敛不少。
恐怕等到白衍归来之时,见到白君竹与白映雪,都要认不出来。
“太好了!白衍大胜,先灭魏,得九鼎,再攻曲阜、楚东,如今连斩景骐、昌文君、昌平君……”
白伯听到白裕的话,细数着白衍的功劳,说着说着,即便是出身白氏,从小便接触权贵官员的白伯,都有些许惊愕,随后连忙看向白裕。
“王上除了封君之外,可还给白衍何等赏赐?”
白伯实在忍不住带着激动的问道。
“王上尚未明说!”
白裕苦笑一声,此前白衍领兵灭魏的封赏,都还没封赏给白衍。
“大胜就好!大胜就好!”
白仲听着白裕的话松口气。
昌平君、昌文君得到方圆阵的事情,让白仲寝食难安,也让一把年纪的白仲,不由得回忆起曾经父亲白起,从长平返回咸阳后,独自在书房内,一直都在专研方圆阵之事。
可惜最终都没有破解出来!这也是父亲白起死前,为数不多的遗憾。
昔日在平阳城听闻昌平君居然有方圆阵,这才让白仲不安起来,亲自前来咸阳,想知晓秦国朝堂,可有哪位大人寻得破解之策。
没想到朝堂的破解之策没有等到,最终却等到白衍大胜楚军,斩杀昌平君的消息。
“等白衍回来,老夫想请求白衍,书写一份解阵之策。老夫想去祭拜父亲之墓!”
白仲轻声说道。
白伯、白裕闻言,皆是点点头。
不远处,同在书房内的白君竹与白映雪姐妹二人,听到长辈交谈之言,松口气之余,便收起美眸。
白君竹低头继续看着竹简,似乎漠不关心,然而一旁白映雪,不仅仅知道长姐手中的竹简,乃是兵书记载,更知道这段时日,长姐为求破解方圆阵,一直在深夜苦研兵书竹简。
想到这些,白映雪便忍不住为长姐打抱不平,论样貌,那少年哪里配得上长姐这般绝代佳人。
叹口气。
白映雪撑着木桌,抬起小手指,用力顶开木窗,透过少许缝隙看着窗外的景色。
回想往日不管在平阳,还是在这咸阳,每逢去大街闲逛时,但凡有提及那少年时,不管是那些百姓人家,身着布衣的秦人女子,亦或者是那些身穿绸衣玉饰的富商、权贵之女,驻足交谈,或者走过路过之时,逢言那少年,双眼之中,似乎全都是对那少年很倾慕的模样。
每每想到那些场景,白映雪忍不住心中抱怨,那人其貌不扬,有什么好惦记的,怎么一个个都倾慕那人。
回过思绪,看着院子内的冬景。
此前一别虽然过去很久,但白映雪不相信,那少年又能有多大的改变,定然还是那般。
相貌平平,不苟言笑……
思索间,白映雪脑海里,不断回想起,曾经与那少年接触过的经历,美眸泛起一丝幽怨。
……
涡山密林。
寒风之中,伴随着楚国大军浩浩荡荡靠近,刹那间,随着号令之声响起,浩浩荡荡的秦国大军,纷纷冲出密林,朝着楚国大军杀去。
“杀!!!”
“杀!!”
无数秦军士卒手持长戈、利刃,不断从密林内涌出。
赶路的楚国大军突然看到这一幕,顿时纷纷骚乱起来,没有丝毫准备的楚军,在楚军将领的示意下,纷纷跑向拖车旁,在拥挤之中,不断争抢着衣甲,或者去乘长戈、利剑的木拖车上,拿起长戈、利剑,准备交战。
站在战車上的项燕,也清楚的看到这一幕,当望着山丘密林突然涌出浩浩荡荡的秦国大军,突然又听到另一边轰鸣如雷的铁蹄声响起,不断在另一边绵延的山丘后逐渐靠近。
项燕有些疑惑,他如此小心,却还是中了计,被白衍算计。
白衍为何如此笃定,自己会撤离,返回寿春?
蓦然间,项燕醒悟过来,意识到其中缘由。
“负义之辈,皆已叛楚!”
项燕老迈的脸颊上,满是复杂,沧桑的双眼中,流露一抹沉痛、失望。
此刻。
项燕缓缓吐出一口浑浊之气,目光看向远处秦国大军。
“老夫不耻与之为伍!秦人,嬴政,要灭楚国,便要从老夫尸体上跨过去!”
项燕眼中满是决绝,秦军就算在此成功埋伏楚军,但想要灭掉楚军,想要杀他项燕,也要付出代价。
“传令,后军尽快结阵,迎战铁骑,前军、中军,杀秦卒!”
项燕拔出腰剑,怒喝道,老脸满是怒容的看着杀来的秦国大军,昔日楚军大将的威容,再次浮现在脸上。
“杀!”
“杀秦卒,杀!!”
在项燕的战車四周,除去项燕的数百名亲信护卫外,所有楚国将军,看着突如其来的秦军,知晓被埋伏后不甘任人宰割,听到项燕的命令后,纷纷拔剑带着麾下精锐将士,朝着秦军杀去。
很快。
在楚军将领的率领下,很多来不及穿甲的楚卒,纷纷拿着长戈、利剑,便朝着涌来的秦军杀去。
另一边。
浩浩荡荡的秦国铁骑,也飞速而来,数万铁骑将士在疾驰之间,犹如一股黑色的洪流,万马奔腾的场景下,最前排的一个个秦军将士,一边驱赶着战马,一边抬起弓弩,对准远处准备结阵的楚国大军。
“放!”
在宴茂拔剑怒吼声下,瞬间,无数铁骑将士,纷纷扣动扳机,而后面的铁骑将士,见状也瞬间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