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秦国的野心,他田鼎最清楚不过,倘若他田鼎与秦国白氏联姻,那无疑是助长秦国吞并天下的野心,害了天下,害了齐国。
深知唇亡齿寒,飞鸟尽,良弓藏的这些道理,都有一个个例子在前。
秦国如今与齐国交好,是因为还有楚国、魏国、燕国,若有一朝,没有这些诸侯国,那么对于秦国来说,齐国就会是最大的阻碍,到时候秦国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发兵灭掉齐国。
如此情况下,身为齐国宗室的他,又怎能与秦国名门白氏联姻,让女儿嫁给一个秦人!甚至毫不夸张的说,除非他死,否则绝对不可能!
“小妹,你别吓为兄!”
田琮看着沉默的小妹,也是被吓一大跳。
若是一开始田琮还觉得父亲只是试探,那么当看到小妹的反应,田琮整个人都慌了起来,尽管此前在雁门,他对那白衍也颇有好感,然而与父亲一样,田琮也是明白道理的。
只要那白衍是白氏子弟,只要那白衍是秦人,小妹都万不可嫁与那白衍,他们田府也断然不能与其牵扯上婚亲关系。
正当田琮欲哭无泪,悔不当初的时候。
“大人!大人!!”
书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在田鼎、田琮、吕奇的注视下,突然一个男子火急火燎的跑进书房。
“大人!”
男子来到田鼎面前,直接跪在地上辑礼。
“大人,有咸阳消息送来!”
男子禀报道,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
这份消息是秦国那里的细作得到消息后,不惜任何代价,日夜兼程送来齐国这里。
“咸阳!!”
田鼎听到男子的话,身躯一震,连忙伸手拿起竹简,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就连原本看到小妹模样,一脸无措的田琮,听到是咸阳消息时,也忍不住侧头看向父亲田鼎,整个人比起方才,都要紧张许多,甚至凝神屏气,一动不动,紧紧看着父亲田鼎。
“天要亡燕啊!”
就在田鼎的注视下,田鼎看完竹简之后,突然如同泄气一般,直接放下竹简。
“燕国,要有亡国之危了!”
田鼎一脸失神,满是绝望的看向房门外。
“父亲!”
田琮对着父亲田鼎辑礼,一脸关切。
田鼎缓缓转过头,看向长子田琮,叹息一声,随后把手中的竹简交给田琮。
田琮接过竹简后拿起来看,简简单单的看了几眼,顷刻间脸色大变,田琮终于明白,为何父亲会说燕国要有亡国之危,原来燕丹的刺杀已经失败。
既然失败,那如今燕国,自然要承受嬴政的怒火。
不过当看到竹简内,写的是白衍为嬴政挡下那致命一击时,田琮忍不住转头看向小妹。
对于白衍为嬴政挡下燕使荆轲的刺杀,田琮清楚这并非小妹告诉白衍,当初在得知燕丹的谋划后,事以密成,他与父亲立刻把整个府邸所有人都看管起来,担心万一那个侍女走漏消息。
自然而然,小妹有没有让人送消息出去,田琮与父亲都清楚。
而且在书信内,也清楚的写有是在函谷关,燕国大将军秦开之孙秦武阳挑衅白衍的事情。
所以田琮清楚白衍的事情,与小妹无关,况且对于燕丹的事情以及具体谋划,小妹知道的少之又少。
而之所以看向小妹,是田琮想到,为嬴政挡下那刺杀的人,是有着母亲玉佩的白衍,这不得不让人感慨。
“老天都在帮秦国!”
田琮收起竹简,转头看向父亲。
对于那秦将白衍中毒昏迷的事情,田琮没有打算说出来告诉小妹,而且田琮清楚,父亲也没打算说出来。
反正若是没有意外,那秦将白衍此番,很可能难逃这一劫。
想到这里田琮也在心里松口气。
死了就好!省去小妹的念想。
至于母亲的玉佩,田琮已经想到,此番他很可能要以使臣的身份,去秦国一趟,到时去到秦国,等白衍一死,有机会的话他便去取回玉佩,只要随便编一个理由,白氏又不知道,不怕拿不回来。
“是啊!”
田鼎听到长子的话,惆怅的点点头。
田鼎清楚长子是在说,秦武阳在函谷关的举动,变相导致后面的事情发生,最终让白衍有机会救下嬴政。
想起这点,连田鼎此刻都不得不感慨,世事无常,谁曾想到,就是秦武阳的一个挑衅,最终不仅让秦武阳丢了脸面,输了人,更导致燕丹整个谋划都功败垂成,让燕国,如今陷入亡国的危机。
燕丹啊燕丹!
“等会为父去见王上,你也在家中先做好准备!”
田鼎转过头,对着长子田琮嘱咐道。
燕国即将大变,而邻近燕国的齐国,日后每一个举动,都至关重要,眼下必须要趁着后胜没收到消息,提前去见齐王,劝说齐王。
“父亲放心!孩儿知晓!”
田琮拿着竹简,对着父亲辑礼。
田鼎点点头,转头一脸无奈的看向爱女一眼,想到那白衍如今已经中毒,便没再劝说什么,朝着书房外走去。
吕奇此刻一脸疑惑,咸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姑父看过竹简之后,就说什么燕国有亡国之危。
奇怪,如今秦国方才灭掉赵国,都尚未来得及完全控制赵地,加之连续灭两国,秦国囤积的粮草辎重早就消耗一空,正是休养生息之时,怎可能出兵攻打燕国。
不仅吕奇疑惑。
田非烟也是一脸迷糊,她都没想到父亲居然就走了,居然没有再继续追究玉佩的事情。
“好好待在家!”
田琮这时候看向小妹,轻声嘱咐道,随后便跟着父亲一起离开。
“嗯?”
田非烟看到向来啰嗦的兄长,居然也与父亲一起离开,都没再谈论雁门的事情,劝说自己。
这更让田非烟不解。
伴随着田鼎、田琮的离开,除去几名侍女外,书房内便只有田非烟与吕奇,此刻吕奇与田非烟互相对视一眼,都能看都彼此眼中的疑惑。
咸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三百九十四章:事情传到临淄,齐王的赞誉!
正当田琮做好准备,要代表齐国前往秦国出使之时,接下来的几日内,齐国朝堂,接连收到几个消息。
第一个便是嬴政被刺杀的消息,伴随着这个消息传到齐国朝堂,整个齐国朝堂的文武百官,全都轰动起来,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燕国公子丹居然那么大胆子,派刺客作为燕使去刺杀嬴政。
还未等文武百官从第一个消息回过神。
秦国使臣带着一封秦王书信,快马加鞭一路来到齐国,送给齐王,这封书信的内容齐国百官少有人知,但唯一知道的便是,齐王看望书信后,第二日便把原本准备前往秦国出使的田琮换掉,直言事关重大,由宗亲为首的田鼎代表齐国出使秦国。
让齐王宗亲为首的田鼎出使秦国,这无疑再次让百官错愕,田鼎在齐国的地位举足轻重,让田鼎亲自前往秦国出使,文武百官不傻,都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也让不少官员下朝后,在私下里偷偷议论是不是燕丹刺杀嬴政的谋划中,田鼎也参与其中。
很多官员都担心若田鼎当真参与其中,那对于齐国来说,恐怕定是一场大祸,会让数十年没有战事的齐国,又一次陷入战争之中。
百官的确有担心的理由。
毕竟只要在齐国为官几年,只要有眼睛,都清楚在整个齐国,田鼎都是抗秦一派,并且还是其中最大的官员,田鼎无论在齐国的影响力还是话语权、实权,对于齐国来说,都举足轻重。
所以田鼎还真有理由,也有动机参与此番刺杀的谋划。
不过让文武百官最为意外的是,一向与田鼎最不对付的丞相后胜,这次超出预料没有趁机对田鼎发难,甚至对于齐王调查田鼎有没有参与刺杀一事的时候,都懒得派遣自己的心腹参与。
而在第三日传来消息之时,却并非是在齐国朝堂,恰恰相反,这个消息是由秦齐来往的商贾传来。
这个消息,也顷刻间,轰动整个临淄城。
在临淄城的街道上。
“你听说了吗?秦国将军白衍,被嬴政赐予封地!”
“嘶~!封地!!真的假的?那白衍我听说不是年纪轻轻的吗?他才多大的!怎么突然说得到封地?”
“我也听说了,好像是那燕国燕丹,刺杀秦王嬴政,后面是那白衍挡住刺客的刺杀!”
“兄台,听说白衍的封地还是洛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街道上,来往而过的行人,三五人之间互相攀谈,话语里全是最新从秦国传来的消息。
这传播的速度恐怕唯有韩、赵亡国之时,方才能比较。
非官方的渠道,其实一般事情只要足够大,传播的速度,甚至不亚于诸国专门派遣的密探。
毕竟在本国密探有通行令,畅通无阻,而在其他诸侯国,手续就要麻烦得多,而商贾则不然,一个传递一个,原本得知消息赶路的商贾去到下个城邑,刚好碰上其他赶路的商贾,说话间便把消息传播开来,并且传播的速度往往是十倍百倍的传播。
这也是为何眨眼间,嬴政被刺杀的消息,以及白衍获得封地的消息传到齐国临淄时,速度竟然不亚于齐国的官方渠道,而在临淄扩散的速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不到半日,拥有数十万人口的临淄,就已经传遍大街小巷。
“买粟饼咯!香喷喷的粟饼!快来看看!!”
一个街道小巷旁的拐角处,一个小小的摊子铺就在巷口,中年男子子啊卖力的吆喝,一个中年妇人则在摊铺眼巴巴的等待着。
“给我来三个粟饼!”
三个身穿儒士服装的男子,听到男子的吆喝,感觉到腹中饥饿,便对视一眼,便跟着中年男子来到摊铺面前。
“好嘞!”
中年男子见到有买客,而且显然还是三个读书的士人,立刻露出一脸讨好的笑容,带着三个男子来到摊铺,示意妻子拿来三个粟饼。
“君子,这是粟饼,小半钱!”
中年男子从妻子手中接过粟饼后,转手便把粟饼交给三个男子,同时也接过男子手中的钱。
“哎~!吾等何时才能如那秦将白衍那般,吾士不求纵横沙场,却也希望能名传天下,位高权重!”
“高官易得,封地难求啊!”
“可不是,终是天下大才之人,能得封地者,能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