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营地中,明军仔细打扫战场,将所有尸首集中起来,反复清点。
朱棣则在亲自审问几个穿着盔甲或者丝绸长袍的俘虏。
“报!”这时张玉过来,沉声禀报道:“清点完毕,共计找到七百七十三具尸体。”
“七百七十三?”朱棣又问谭渊道:“抓了多少俘虏?”
“两百一十名。”谭渊答道。
“加起来就是……九百八十三。”朱棣掐着指头算了半天,终于把数算对了。然后又问道:“刚才这几位,说他们有多少人来着?”
“正是九百八十三。”谭渊很肯定道。
“哈哈好,无一漏网!”朱棣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抚掌笑道:“干得漂亮!”
“你们偷袭,胜之不武!”一个穿着皮甲的壮硕元军将领,不忿的挣扎道:“趁着我们睡觉进攻,算什么本事?”
“你们老祖宗最擅长的就是这一手,你是在骂你们祖宗。”谭渊哂笑一声。
“我可不愿意当他们祖宗。”朱棣哈哈一笑,对那几个俘虏道:“我们赶时间,赶紧交代你们的王廷在那里,可以饶你们不死。”
“想知道?做梦去吧!”那元军将领又高声道:“我们都向长生天发过誓,死也不会泄露王廷所在的!”
“好。”朱棣却笑道:“你承认你们知道王廷的位置了。”
“我……”那元军将领登时瞠目结舌,没想到这数都算不利索的黑大汉,会如此精明。另外几个俘虏则恨恨地瞪着他,骂道:“博儿特,就你话多!”
不过他们也都很有骨气,对朱棣道:“你不用白费功夫了,我们是绝对不会出卖皇上的!”
“既然你们知道,那就好办了。”朱棣却不以为意的笑道:“自我介绍一下,本人是大明锦衣卫正式设立后的首任长官。”
“锦衣卫是干什么的?”一个上了年纪的俘虏问道。
“不知道锦衣卫干什么,今天就让你们知道知道。”朱棣狞笑一声道:“就是专门审讯要犯的。本人到现在还没遇到一张撬不开的嘴呢!”
说着他指了指众俘虏:“你们一共六个人,我会用六种刑法伺候你们,看看谁撑得最久。”顿一下,朱棣又道:“不过记住了,我只要两个人的口供!”
……
说完他一挥手,侍卫便将六人分开用刑。他们都是锦衣卫出来的,精通各种刑讯逼供之法,有野兽派,有文明派,有变态派,还有针灸派……五花八门,个个都是人才。
不一会儿,营地各处便传来不似人声的惨叫……也就是盏茶功夫,六个人便争先恐后的全都撂了。
“皇上命我等接到纳哈出之后,就带他们去海剌尔,朝廷现在就在那里。”那个叫博儿特的撂得最快,也最彻底。
“不是说在捕鱼儿海等着纳哈出吗?”朱棣沉声问道。
“这是因为不久前在捕鱼儿海附近,发现了瓦剌人的探马,皇上为防万一,所以转移到了海剌尔。”博儿特答道。
“这样啊……”朱棣倒没想到是这个原因,又问道:“我们找遍了捕鱼儿海,一个人影都没看到,是不是也跟瓦剌人的到来有关系?”
“是,皇上为了防止泄露行踪,不允许牧民到海剌尔以西放牧。”博儿特答道:“也速迭尔和瓦剌人一直想要干掉朝廷,取而代之。我们虽然不怕他们,但不想自相残杀,所以能避就避。”
“他们最好也能一起来,正好一锅端。”朱棣冷哼一声,追问道:“海剌尔在哪里?”
“在海剌尔河与伊敏河的交汇处,小龙山至敖包山之间,捕鱼儿海东北两百里。”博儿特忙详细介绍道。
“这么远……”朱棣和众将领交换下眼色。
虽然上头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搜索捕鱼儿海东北方向,但没有可靠线索的话,他们绝计不会搜出两百里那么远的。
“不算远了。”博儿特道:“通常我们迁徙都是以千里计的,只是为了等候纳哈出,所以才小挪了两百里。”说着他忍不住问道:“是不是纳哈出这个该死的,出卖了我们?”
“你不也出卖了你们的朝廷?”朱棣笑道。
“……”博儿特登时哑口无言,好一会儿才小声嘟囔着什么“你们太狠了”,“怎么能用猪鬃扎我的马眼……”“瓦剌人都没你们变态”之类的。但审讯他的侍卫两眼一瞪,他就一声不敢吭了。
朱棣又审问了第二个招供的俘虏,得到的答案一模一样。
“看来北元王廷确实在海剌尔。”朱棣对张玉道。
“嗯,咱们没给他们事先通气的机会。”张玉赞同道。
“你立即带这两个俘虏回大营,将此事禀报蓝玉。”朱棣又吩咐谭渊道:“告诉他,张指挥已经率军前往海剌尔,为大军探明敌情去了。”
“是。”谭渊应一声,立即让人押着博儿特和第二个招供的俘虏,赶赴捕鱼儿海。
朱棣又看向余下四人,面无表情道:“至于你们……”
“这位大人,我们也招了呀!”四个俘虏哭丧着脸道。
“但你们招晚了,我说了只要两份口供。”朱棣冷声道:“你们没用了。”
说着挥了下手,薛六便拔刀,瞬间砍翻了两个。
正待了结第三个俘虏时,那俘虏噗通跪地大喊道:“我就是从海剌尔来的,我可以带路!”
……
第一三二一章 海剌尔
薛六看一眼朱棣,朱棣微微颔首,他便把刀一偏,略过那人光秃秃的头皮,去砍第四个。
“我还知道朵儿只的大营在哪里!”那人也赶紧招供道:“而且哈剌章带了三万兵马跟他在一起!”
“哦?”朱棣这才一摆手,薛禄的刀贴着那人后颈,堪堪停下,割断了他后脑勺的一簇毛发。
“难道北元朝廷还分兵了?”朱棣沉声问道。
“是。”那人点头道:“一来人实在太多了,一处营地容纳不下;二来皇上多疑,也不能完全放心朵儿只,所以让哈剌章跟他在一起。”
“嗯,这还有点价值,那就先留你们一命。”朱棣满意的点点头道:“倘若招供不实,我让你们生不如死!”
说着摆了摆手,让人把他俩捆起来一起上路。至于其余的元军俘虏就没那么好运了,朱棣虽然没有杀敌冒功的恶习,但不可能带着这么多俘虏上路,所以只能让他们先一步回归长生天了。
谭渊带着两名俘虏赶了一整天的路,把战马都累得撂了蹶子,不过好歹追上了大部队。
彼时,蓝玉正在那里愁眉苦脸,今天再吃完最后一顿,大军就彻底断粮,必须要靠杀马为生了。
虽然二三十万匹驮马,还能充作口粮撑一阵子。但马肉很难吃不说,杀马本身也会很降士气。
他跟王弼还有赵庸商量着,就找到阔连海子,阔连海子还没人就班师。
可草原那么大,北元朝廷完全有可能去了别处,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可能性不到十分之一……
倒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无功而返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蓝玉使劲揉着太阳穴,想要寻思出个破局的法子来。
“我想到了!”忽然他灵光一闪,对一旁的王弼大声道:“游魂南道,游魂南道一定有元军!”
王弼正在马背上打瞌睡,闻言一个机灵道:“怎么说呢?”
“道理很简单,总得有人接应纳哈出啊!不然他不一样找不到地儿?”蓝玉激动道。
“唔,有道理。”王弼拢须颔首道:“事不宜迟,赶紧派人去一趟。”
“对对,保险起见,你亲自带人……”蓝玉刚要分派任务,便见一名亲兵带人急匆匆过来,大声禀报道:“将军,燕山左卫抓到俘虏了!”
“什么,抓到俘虏了?!”蓝玉神情一振,看着那有些眼熟的军官道:“你姓潭?”
“是,卑职谭渊,燕山左卫副指挥使,奉我们张指挥之命,将两名俘虏送给将军!”谭渊昂然道:“他们供出了北元王廷的位置!”
“哦,是吗?!”蓝玉登时满脸惊喜,追问道:“你们在哪里抓到俘虏的?”
“游魂南道。”谭渊答道。
“……”蓝玉脸上的笑容登时有些凝固,顿了一会儿才闷声道:“先把俘虏带上来。”
“是!”谭渊一挥手,便有燕山左卫的军士,推着两名五花大绑的蒙古军官,来到蓝玉面前。蓝玉仔细审问过两人后,确定口供无误,便立即下令全军轻装简行,向海剌尔挺进!
大军便解开驮马,将辎重留在捕鱼儿海畔,顶着漫天的黄沙,向着东北方向全速前进。
……
行军路上,蓝玉又把谭渊叫到跟前,面无表情的问道:“燕山左卫任务是搜寻捕鱼儿海东北方向,怎么跑去游魂南道了?”
“回将军。”谭渊便将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但不敢透露自家王爷的消息,只能说是张玉的主意:“我们张指挥也不知道猜的对不对,决定先去看看再禀报将军,结果到了才发现他们只有一千兵马,为免贻误战机,便先斩后奏了,请将军恕罪。”“事有从权,何罪之有?”蓝玉勉强笑道:“本帅是不会怪罪的。”
“不过监军王爷那里,可就说不定咯。”东川侯胡海阴阳怪气道:“违抗军令,擅自行动。万一要是有漏网的元军跑回去报信,你们罪过可就大了。”
“……”谭渊也不是好惹的,他们这些王府护卫,还真没怕过谁。当场反唇相讥道:“那也比某些人无头苍蝇似的乱转,一天天的毛都找不到强。”
“你!”胡海被戳到痛处,登时变颜变色:“一个小小的副指挥,也敢以下犯上?!”
“行了!”蓝玉呵斥道:“大战在即,要精诚团结!什么事情打完了仗再说!”
“哼,你等着!”胡海朝谭渊啐一口。
“等着就等着。”谭渊当然不怕他了,也回啐一口。
“退下!”蓝玉目光一凛,难掩不悦之情。
“是,末将告退。”谭渊一抱拳,拨马离去。
“瞧瞧,老四带的骄兵悍将,离了主子还这么狂。”胡海指着他的背影,生气道:“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但人家有一点没说错。”蓝玉同样不满的瞥一眼胡海:“你没找到北元王廷,人家找到了。”
胡海登时闹了个大红脸,直接哑口无言。
一段不和谐的小插曲,并不能影响慷慨激昂的主旋律。
蓝玉率领大军一路急行,于次日黄昏抵达了海剌尔,与先行抵达的燕山左卫汇合。
灰头土脸的张玉第一时间来拜见同样灰头土脸的蓝玉。
“将军。”张玉纳头便拜。
“不必多礼。”蓝玉虚抬一把:“怎么样,找到了吗?”
“找到了!就在二十里外的山谷中。”张玉强抑着激动的心情道:“漫山遍野的敖包,至少二三十万之众!”
“朵儿只部没有这么大的规模,看来确实是北元王廷无误了。”蓝玉重重一拍大腿道:“他奶奶的,终于找到这帮鼠辈了!”
“他们的戒备如何?”他又追问道:“布置了几道防线?”
“戒备十分松懈。”张玉沉声道:“可能是沙尘暴太严重,连哨骑都没看到。卑职带人摸到敖包山上,都没有遇到任何守卫。”
说着他将两份手绘草图奉上道:“上头这份是卑职亲自侦查所绘,元廷大营地图。下头是俘虏按记忆画的,将军可对照一看。”
“好,很好!”这会儿蓝玉已经完全顺过气来了:“你们的差事办的很扎实啊。”
不过事关重大,他还是要亲自踩踩点才能放心,就让张玉带着自己前往元军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