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八章 众人皆罪
广场上,那些北方官员也都露出愤然的表情,南方人不把他们北方人当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他们势单力孤,又来自被异族占领多年的北方,本就有些自卑,所以一直忍气吞声。
但是,不发作不代表不生气啊。至少,南方官员再想让他们同仇敌忾,一起搞老六,这下是不可能了。
“臆度,你这都是阴谋论!”南方的官员当然一概不认,拼命想把矛头转回老六身上道:
“无中生有,挑拨离间!”
“还说自己不是存心报复?!”
“说话是要讲证据的!”朱桢冷冷一笑。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王妃告诉他,吵架的诀窍有三,一是要保持冷静,不要上头,上了头就容易说错话;二是不要被对方带节奏,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鸡同鸭讲,各说各话;三就是声量一定要大,谁声音大谁就占上风,细声细气可吵不了架。
今天他就完美的践行了这三原则,气沉丹田,声如洪钟道:“本王手里有证据,你们有什么?空口无凭的到底是谁?!”
“……”一群言官被他震得脑瓜子嗡嗡的,一时竟愣在那里。
“哦?老六你说有证据,那就亮出来吧。”朱元璋这才面无表情道。
“皇上,旨意已下,吉时已到,不能耽误了殿试啊。”赵瑁闻言赶忙出班劝阻道:“天大地大,殿试最大,别的事也往后放吧。”
“正因为殿试最大,所以才不能让一群嫌犯参加!”朱桢却针锋相对道:“不然就是最大的丑闻,必将遗笑万年!”
朱元璋看着斗鸡眼似的两人,却良久不语。
……
奉天殿前广场上针落可闻,数千人都大气不敢喘,等待皇帝作出决定。
好在朱老板没有让他们等太久,少顷便淡淡道:“先看看老六的证据再说吧。”
“是……”赵瑁只好应声退下。
“你说会试存在大规模舞弊,到底有什么证据?”群臣便听朱元璋问楚王。
“回父皇,儿臣昨日在锦衣卫处得知,不少举人在考前便得到今科的考题!”朱桢便沉声答道:
“然后锦衣卫连夜抓捕了数名涉事的举子,对其突审得知,他们的考题分别来自同在会馆候考的举子彭奎、姚川、高成、杨德美、戴云!”
被点到名字的中式举子,全都当场就晕了过去……
朱桢又提高声调道:“这五名举子分别来自江西、福建、浙江、广州、湖广,他们将考题秘密散播给同会馆的举子,还与他们一起研究正确答案。”
这下其余举子也吓尿了。
朱桢却继续毫不留情的讥讽道:“可笑的是,就算他们群策群力,依然还有几道题不会做。于是他们又将这几道题分别请教几位算学名家,才得到了全部的正确答案。”
说着他扬起手中厚厚的案卷袋,高声道:“这是涉事举子和那些算学名家的口供,以及相关物证,请父皇明鉴!”
朱元璋点点头,吴太监赶紧快步下了金台,接过六王爷手中的卷宗,转呈上去。
……
朱老板翻看卷宗的时候,奉天殿广场上针落可闻。
刘三吾等人都快要窒息了,他们飞快的交换着眼神,绞尽脑汁的寻思着对策。总不能坐以待毙吧?
多年高强度的批奏章,让朱老板的浏览速度远超常人。他很快便看完了卷宗,抬起头来冷笑的看着金台下的众生相,声音仿佛来自九幽之下。
“好啊,当年咱就嫌科举乱象从生,根本无法为朝廷选才,所以才停了它。然后你们就想方设法,苦苦求了咱十二年,说什么唯有科举才能公平选才,给天下豪杰一个进身之阶,让大明长治久安。”说着他将手中的卷宗重重丢在金台上,勃然作色道:
“禁不住你们软磨硬泡,十二年后咱终于给你们重开科举了,结果你们就是这样公平选才的?科举到底是谁的进身之阶?!”
“皇上容秉!”眼见又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吏部尚书茹太素,只好出班高声道:“兹事体大,必须要经过全面慎重的调查,有了确凿无误的证据,才能下结论呀。而不是仅凭现在这样,只靠几个人的口供,就要把整整一科的考官与举子,全都打翻在地啊!”
废除宰相之后,吏部尚书就成了文官之首,他不出头谁出头?
“茹太素你不要不懂装懂,口供是要看价值,而不是多少的。”朱桢冷笑一声道:“譬如那些算学家,从来没有见过会试的考卷,但他们每个人默写出的那些题目中,都不多不少正好有一道,跟考卷上的大题,完全一致,连数都不带变一变的。”
“而这些题目,还有他们给的解法,又恰好出现在涉案考生藏匿的小抄上,这难道会是巧合吗?!”朱桢冷声质问茹太素道:“我素来敬你人品方正、刚直不阿,请你摸着良心回答本王,听了这些还认为他们没有作弊吗?”
“这……”茹太素瞠目结舌了好一会儿才道:“听起来好似煞有介事,但不能只靠这点间接证据就定罪!还是那句话,兹事体大,必须慎之又慎。”
“茹部堂说的对!”这时,左都御史詹徽也出班支援道:“根据本朝的诉讼回避原则,楚海滇王殿下既是出题人,又是国子大学的祭酒,理当回避此案!所以他审讯得来的口供证据,都要存疑,不能直接取信。”
“……”老六也不反驳这话,反而深表赞同道:“当然还要彻查,但不能光你们自己查,本王同样信不过你们,还有韩国公、信国公、五军都督府都要一起来。最好我大哥领衔,来个十堂会审。怎么样,这下排面够了吧?”
“这……当然好了。”詹徽自然也无法反驳老六。
“那现在怎么办?”负责主持殿试的汤和,眼看着太阳已经老高,硬着头皮问道:“皇上,这殿试还考吗?”
“考个屁呀还!”朱元璋没好气道:“先把这些举子,还有那些考官,全都收监吧。”
第一一三九章 再比一次
“冤枉啊皇上,我们没有作弊……”一众举子一听要被关进牢里,全都呼天抢地起来:“我们根本没提前看过考题,是凭真本事考中的!”
“是啊,学生愿以死明志……”有人当场就要往一旁的栏杆上撞,自然被卫士按倒在地。
“皇上,我们没有徇私枉法啊,全都是按成绩录取的。”那些考官和同考官,也大声申辩起来,奉天殿广场上一时间乱成了菜市场。
“都肃静!”吴太监扯着嗓子高声呵斥道:“不可君前失仪!”
别说,他这又高又尖的一嗓子还真管用,登时让场面为止一肃。
朱元璋招招手,金甲武士便要上丹陛拿人。
这时,朱桢却开口求情道:“且慢,父皇。他们既然这么不服,正好儿臣的学生们也不服,那就让他们再比一场吧!”
“怎么个比法?”朱元璋饶有兴趣的问道。
“就是重新再考一次,但没有必要三门都考,只重考一门算学就行。”朱桢便沉声道:
“儿臣看过会考的成绩单,这些中式举子的算学成绩,把国子大学的考生,拉开了一大截。所以只需要考这一场,参加考试的还是原先那些考生,只要他们依然能凭算学成绩,排进前四百七十名,就算他没有作弊!”
“唔,这个主意不错。”朱元璋点点头,他也着实希望这四百七十名举子里,能有一些是凭真才实学考上的。不然自己养士三十年,结果也太让人失望了。
说着他看看那帮举子道:“你们肯定也没意见吧?”
“没有……”举子们别无选择。他们已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答应比一场还有希望上岸,不答应就只能去锦衣卫的诏狱里受刑了。
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
为了公平起见,这次朱老板也不让朱桢出题了。自古天文数学不分家,他便命钦天监正贝琳,会同一干精通算学的钦天监官员,以及京中几位著名的算学家,在中和殿现场出题。
同时,命礼部官员率军士紧急召集一干会试举子,带他们入宫复试。所有借故不来者,一律以涉嫌作弊论处。
鸡飞狗跳到中午时,举子们基本到齐,考卷也出好了。
考场就设在奉天门广场上,礼部官员让考生们抓紧入座,天黑收卷。
到了这会儿,被强拉来的举子们也都了解了当下的处境。对那些问心无愧的考生来说,能有重考一次的机会当然再好不过。对于那些心里有鬼的考生来说,更得好好的考,是死是活全看这一场了……
于是近四千名考生,便顶着过午的日头,开始紧张的写写算算。
朱老板今天的日程本来就是殿试监考,所以也没有离开,就坐在金台帷幄中,看着他们考试。
但他也没闲着,借着这功夫,把老六叫到身边,把来龙去脉仔仔细细问了个清楚。
然后又让赵瑁到金台上说话。
赵瑁跪在龙椅边上,汗流浃背,也不知是热的还是吓的。
“给大宗伯上绿豆汤。”朱元璋自己也端着一碗,一边喝一边笑道:“这大夏天的,解暑祛火咱就认这个。”
“谢皇上。”赵瑁接过碗来,双手端着,小口喝起来。
正喝着,便听朱元璋幽幽问道:“你现在招的话,咱可以宽大处理。”
赵瑁心里咯噔一声,被呛得咳嗽起来。考题是皇帝直接给他的,然后由他亲自监督印刷,运送至贡院的,所以只要是泄题,他这个礼部尚书肯定脱不了关系。
但纵使双手抖得都撒了汤,他到最后依然没有承认。
“臣不知道要招什么……”
“好,那就等结果吧。”朱元璋仰头喝光最后一滴,又用手指头把碗里开了花的绿豆全扒到嘴里,用力咀嚼道:
“你可千万别有问题……不然咱一定把你活剐了!”
“是……”赵瑁都快吓尿了。告退时爬都爬不起来,全身上下只剩一张嘴还是硬的了。
……
天黑时,礼部官员收卷,现场将考卷放入铜簋中,然后由军士直接抬到中和殿。那里有太子爷领衔的阅卷组。
近四千份卷子,批了将近一宿,正好翌日早朝时揭晓成绩。
还是昨天时间和地点,还是昨天那批人,甚至中式举子们依然站在丹陛上,依然是全场瞩目的焦点。
他们此时的心情却跟一天前判若云泥了,再没有得意,再没有自豪,只剩下忐忑惴惴,祈求老天保佑,能有奇迹发生了。
但数学没有奇迹……
殿前广场上再次针落可闻,所有人凝神听吴太监宣读成绩道:
“第一名黄观,国子大学;
第二名夏原吉,国子大学;
第三名胡俨,国子大学……”
接连念了几十个都是大学生,朱老板有些不耐烦的打断吴太监道:“你就说名次最高的举子是多少名吧。”
“是,老奴找找。”吴太监赶忙仔细翻找起来,翻了一页又一页,还是找不到国子大学以外的任何一个。
直到十页开外,他才找到第一个举子,忙高声念道:“第六百六十六名,黄子澄,江西举人。”
文武百官闻言面面相觑,这个名字他们都不陌生,正是今科的会元嘛。当然,现在是前会元了。
没想到最厉害的举子,在国子大学都排不进前五百名?
这让文武百官终于直观的感受到了国子大学的实力。
虽然这只是数学一门,要是再综合上另外两门,估计黄子澄的名次肯定还能往前提,但从这一刻起,再也没人敢说大学生是臭鱼烂虾了。
但这些都跟那些举子没关系了。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解释,为何之前会试时算学成绩遥遥领先,复试时却考成这个鸟样子了。
早就等在他们身后的锦衣卫,便直接将这些举子带了下去,针对他们的审查正式开始。
而彭奎、姚川、高成、杨德美、戴云五人,已经先他们一天吃上牢饭了。昨天晚上就把能招的全都吐了个干净……
所以锦衣卫不止将应试的举子带下,还同时抓了朱善张溥以及十八位同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