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255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不为别的,就为了一个刺激。而且殿下已经在苏州打了样,怎么跟全员恶人打交道,他只要照方抓药,稍加改进就成了。
  ……
  当天,俞通源等人不辞劳苦,检查了作塘中所有的船只,连饭都没顾上吃。
  第二天一早,南安侯顶着一对黑眼圈,向殿下汇报检查情况。
  “怎么,不乐观?”朱桢看到俞通源的脸上,已经没有多少喜色。
  “怎么说呢,喜忧参半吧。”俞通源苦笑道:“那十条完工战舰的船况还不错,认真保养维修一下,应该就可以出战了。”
  “但是呢。”楚王殿下喝一口荷叶粥。
  “但那十条半成品,起码得半年才能下水。”俞通源苦笑道:“宝船厂造船,讲的是慢工出细活。船确实比别处好,但也比别处慢。”
  “半年,来不及了……”楚王搁下粥碗,接过宫女奉上的帕子擦擦嘴。拿起桌上的一个大信封,递给对方道:“刚刚收到的。”
  俞通源看到信封上‘六百里加急’以及递送时间的印戳,知道这封信是昨天发出,连夜送到京城的。
  他赶紧抽出信纸一看,登时脸色苍白。
  廖定国也好奇的凑上去,看完同样变颜变色。
  信是几个人写来的,写信的分别是汪大渊、俞通江,还有廖定国的弟弟廖卫国。
  这些人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在被俘的那四条船上。
  他知道俞通源为什么急。因为被俘的那四条船上的水手,还有汪大渊、俞通江那些人,现在海寇老巢服苦役。
  就在几天前,那帮海寇人让人将汪大渊和俞通江等人的亲笔信,送到了市舶司衙门。命他们在一个月内支付巨额赎金,否则过一天杀一个人,直到杀完为止……
  市舶司的人收到信不敢怠慢,赶紧动用他们的最高权限,把这些信送到了京城。
  这让事情一下变得紧迫起来了——要是再造上半年船,然后官兵接船,总得磨合个把月吧?到时候还没出征,所有被俘人员,也都该被杀光了。
  巢湖水师多的是亲兄弟、父子兵,这样煎熬上半年多,压力实在太大了。怕是撑不到那时候,军心就崩溃了。
  朱桢知道,这时候帮俞通源他们,救回被俘的兄弟,便能彻底获得巢湖水师的忠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自己只是他们的迫不得已的选择。
  所以他从一开始,就把这事儿扛在了肩。
  “这么说,这些半成品指望不上了?”朱桢沉声问道:“更别说那些材料了。”
  “以后当然有大用,只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俞通源涩声道。
  “合用的就这十条船。”朱桢沉吟道:“两条四千料,八条两千料……是不是少了点?”
  “是少很多。”廖定国叹气。
  “仅之前那一战,我们就看到了他们有二十四条两千料,还有七八十条大大小小的快船。”俞通源也叹气道:“实力差距太大了,不能拿殿下这点家底去添油。”
  “你说实话,想不想用这十条船去救人?不用顾忌本王的想法。”朱桢目光炯炯的盯着南安侯。
  “……”南安侯迟疑一下,重重点头道:“想!”
  “若弟兄们只是战死了,那没什么好说的,瓦罐难免井边破。”然后他眼圈泛红,哽咽道:“但他们现在……唉,不试一试,让人寝食难安啊!”
  “好。”朱桢点点头道:“我批准了。”
  “殿下……”南安侯和廖定国噗通一声,双膝跪地,感动的涕泪横流道:“若我等还能侥幸回来,此生定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们当然要平安回来了!”朱桢断然道:“你们没来前,本王就想过了——敌众我寡不假,但两支敌军——方部和陈部,本身就矛盾很深,后者还一度想要吞并前者。他们应该不会总在一起,平时应该是分开的!”
  “是啊。”南安侯两人闻言眼里有了光。之前他俩只顾着震惊,完全没想到这一点。“分而歼之的话,他们的大船,比我们稍多点,还是有得打的!”
  “另外。”朱桢沉声道:“我还有个提升战斗力的法子,但可能会颠覆你们的认知,不知你们愿不愿意听?”
  “愿意,当然愿意!”两人使劲点头。“只要能救回兄弟们,我们什么都听!”
  “好,我的建议是,以后接敌时,由船头向敌,改为侧舷向敌!”朱桢便沉声道。
  “侧舷向敌?”两人不禁大失所望,这是什么馊主意?等着别人用船头来撞自己的船身么?


第四一九章 新战法
  但出于对殿下的尊敬,两人还是摆出愿闻其详的架势。
  “你们对打炮怎么看?”朱桢先问道。
  “爽。”廖定国粗声道:“大炮一响,山摇地动,碰上胆小的敌人,直接就能吓破胆。”
  “肯定比弓箭来的厉害。”俞通源点头道:“尤其在海战中,有时候一炮打中,就能把敌船凿个洞,那威力,绝了!可惜打中的时候太少……”
  “那就多安几门炮,量大出奇迹嘛!本王看过你们的海战,也看过你们训练,发现你们虽然装备火炮,但数量太少,也起不到太大作用。”朱桢又问道。
  “船头就这么大,安上两门就摆不开了。”廖定国道:“只能说聊胜于无。”
  “为什么不摆在侧舷呢?那里可比船头宽敞多了。”楚王殿下笑道。
  “侧舷?”两人一时转不过弯来道:“那怎么开炮?后面的不打到前面的了?”
  “所以,本王才让你们侧舷对敌呀。”朱桢对这俩货的悟性也是服了。
  “嘶……”两人有些蒙圈,赶忙赔罪道:“殿下,让我们先捋捋……”
  “就你俩这脑子,干捋到天黑也不一定能捋顺了。”楚王挥挥手,高铁便带人端了几个托盘到两人面前。
  托盘里却不是吃食,而是一些船模。从唐朝起,船工就会在造船前先制造一个同比例的船模,这样既可以让船东了解船型,又能测试船型的优点,还可以确定各部位零件的尺寸。
  这是我国造船工艺突飞猛进的法宝之一,宝船厂自然也传承了下来。
  俞通源两个刚看过作塘,自然能认出摆在他们面前的,正是那些战舰的模型。
  但跟实物不同的是,这些模型的两舷上,都摆满了火炮。
  其中两艘最大的四千料战舰上,单侧船舷便摆了十六门火炮。再加上船艏楼、艉楼上单侧各四门火炮,单面加起来就是二十四门,两舷共计四十八门。
  两千料战舰上,则是单舷摆了十六门火炮,两舷共计三十二门。
  有了实物就直观多了,原来是炮口朝外啊。
  “原来是这么个侧舷对敌。”俞通源恭维道:“殿下真是奇思妙想啊!”
  “这样十艘战舰侧舷对敌,就有一百七十六门火炮可以同时开火,威力增加了何止数倍?”廖定国没有俞通源那么多花花肠子,认真思考道:
  “要是像上回那样,两面都是敌军,三百五十二门炮就能同时开火,那场面一定壮观极了……”
  “我艹,还真是!”俞通源也被廖定国描述的场面,撩拨得心头火热。恨不得立即把这前无古人的壮举变为现实。
  “两面开火的情况太少见,大部分时间应该只有一侧开火。”朱桢笑道:“因为这种战法对阵型要求很高,得时刻保持一字长蛇阵,才能发挥所有战舰的火力。”
  “一字长蛇阵?还真是!”两人不愧是经验丰富的水军将领,瞬间明白殿下的意思。
  “来,本王再教你们一招兵棋推演!”朱桢便让人撤掉杯盘,直接把模型搁在桌子上,首尾相接摆成一条线。
  又让两人操纵另一部分模型,模拟敌军进攻。这下侧舷火炮加一字长蛇阵的威力便一目了然了。
  不管两人如何操控战船,都始终处在朱桢侧舷火力的集中打击下。两人都是宿将,自然对这种数量的火炮能造成何种伤害,心中有数。
  两人商量之后,又改变了战法,以分散队形逼近对方,朱桢的舰队便向东北方向边打边走,始终与两人保持距离。
  这是两人事先预料到的,只要承受住一定的损失,就能逼的对方失去射程,最终形成衔尾追击的场面。
  但出人意料的是,殿下的长蛇阵,在远处忽然依次掉头向西,再次与他们保持了垂直,又用另一面的火力对他们进行打击。
  朱桢的舰队就这样呈之字形不断转向,始终与他们保持距离,用两面的火力轮番对他们进行打击。
  两人的舰队再次连毛都没摸到,便全军覆没了。
  见识到了厉害,两人这才重视起殿下的新战法来。
  “殿下真他娘的是个天才啊……”廖定国说完自知失言,赶紧请罪。
  “罢了。”朱桢心情好,不跟他计较道:“这战法还有点儿用吗?”
  “有用有用,肯定有用。”两人都是懂行的,使劲点头道:“这种放风筝一样的战法,颇似蒙古人的曼古歹战法,可立于不败之地,慢慢将敌人耗死。”
  “但我们的敌人是海寇,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见势不好,掉头就跑。”廖定国想的更深道:“殿下这种战法,不利于追击呀。”
  “追击也不怕,一字长蛇冲上去,大炮上刺刀。”老六说着,把战舰推入敌阵,高声叫嚣道:“这样别人接舷,我们用火炮拼刺刀!贴脸输出才能打出极限伤害!”
  “还真是,这样还不用掉头呢。”两人登时大喜过望,显然这种战法更合他们的胃口。
  正常,这个年代的海战还是接舷战、白刃战为主,靠的是勇气和近战能力。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不分兵种的。
  所以他们更喜欢,后一种勇敢者的战法。
  朱桢又趁热打铁,向他们讲解了‘抢上风’、‘丁子头’等各种他从某游戏里学来的海战要领,把两人听得热血沸腾!
  “决定了吗?”殿下目光炯炯的看着两人。“改不改战术?”
  “改!”两人对视一眼,要是换了从前,哪怕殿下直接下命令,他们也不会答应。战术这种根本的东西,怎么可能轻易改变?
  但他们从内河水军转向海军的过程中,遇到了惨痛的失败,加上救人心切,终于决定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了。
  两人重重点头道:“不改还是输,不如搏一把,来个出奇制胜!”
  “好,那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楚王殿下露出满意的笑容。
  “只是殿下,咱们上哪弄这么多火炮来?”俞通源又提到个现实的问题。
  “是啊,这样的话,需要的火炮就海了去了。”廖定国也犯愁道。
  “不要急,本王早有安排。”老六便洋洋自得的卖起了关子道:“走,我带你们去个地方。”
  “是。”两人只好把疑问留在心中。


第四二零章 皇家礼炮
  两人跟着殿下出了衙门,来到宝船厂北面。
  北面是大片的苜蓿地,中间被人用栅栏圈起来好大一片。
  “这里是大都督府种饲料的地方,被本王暂时借用一下。”殿下笑道:“你们猜猜是干什么用的?”
  两人暗暗翻白眼,隔老远就听到里面不时传来轰鸣,肯定是用来打炮的。
  “没错,这是本王的炮场!”老六指着临时搭成的木栅门,得意洋洋道:“老父皇将内廷兵杖局的铸炮工匠,全都拨给本王了!现在这里是市舶司火器局!”
  “这样啊!皇上对殿下还真是大力支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2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5/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