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不管怎么说,黄太监都是大明的使者。如果在高丽被人杀害,大明该作何反应?
  班定远早就给过答案——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朱老板处处以汉高祖自况,怎么可能甘心让大明被汉朝比下去呢?
  ……
  “估计高丽君臣也读过《汉书》,所以才要极力隐瞒黄太监之死吧?”老三幽幽说道。
  “那咱们怎么办?查还是不查?”林密请示几位殿下道:“下官和蔡千户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几位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不用劝了。”老四摆摆手,昂然道:“我们出来历练,头一桩就是忘了自己的身份,不然还不如在家呆着。两位休要再提醒。”
  “是,非但要查,而且必须马上查!”老六站起身道:
  “我怕他们回去捣鬼,为免夜长梦多,咱们最好今天就去查一查!”
  “好,就这么办!”老三也赞同道:“老蔡,你去找那金涛,说我们要去吊唁黄公公,让他准备一下,带我们过去。”
  “喏。”蔡千户忙应一声,出去找那金舍人了。


第二八零章 上坟与挖坟
  金涛被临时任命为接待使,这段时间专门陪同天朝的使者。
  听了蔡千户的要求,他吃惊道:“哪有下午上坟的,还是明天吧?”
  “我们大明就是下午上坟。”蔡斌却不容商量道:“黄公公是皇上派驻大明的使者,现在他不幸去世,若不去吊唁一番,我们睡觉都不安生。”
  “唉,好吧。”遇上如此霸道的上差,金涛也只能照办了。
  ……
  马车一安排好,大明的使者立即出发。
  路上,哥几个再次盘问金涛,黄公公的死因。
  “这个下官不太清楚,只知道黄内侍是去年秋里突然自缢的,后来听说他死前就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恐系得了脑疾,疯癫所致。”金涛字斟句酌的答道。
  “传仵作看过了吗?”朱棣沉声问道。
  “天朝上差在鄙国吊死,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不叫仵作验尸呢。”金涛道:“是验尸没发现有人加害的痕迹,我朝才下葬的。”
  “既然已经派人报丧,为什么不把他的灵柩一并送回?”老三盯着金涛的眼睛问道。
  “哦,这好像是遵从黄内侍自己的遗愿。”金涛咽口唾沫道:“听说他几次向李院君表达过,想死后葬在本国,不回大明了。我们自然要尊重他的意愿了。”
  “这样啊。”老三点点头,跟老六交换个眼神。
  这厮显然在胡扯,因为事实恰恰相反。太子告诉过老六,黄公公每次上奏,都会说自己年迈体衰,思念故土,乞求恩准归国。
  怎么到了这金涛口中,却成了黄内侍不愿回国了呢?
  到底该信谁?哥几个自然是信大哥了……
  ……
  高丽不光饭菜量少,建筑也矮矮的,城池自然也大不到哪里去。
  至于耽罗那种高大的衙门,比高丽王宫都气派,那是因为建造它们的是元朝派去的工匠。
  开京城是高丽人自己建造的,自然处处透着小家子气。
  盏茶功夫,一行人便抵达了开京城北部梨井里的兴国寺。
  高丽人笃信佛教,不过兴国寺是王家寺院,老百姓无法拜祭,所以还算清净。
  金涛向主持道明来意,兴国寺的主持便亲自带天朝使者来到后院的碑林中。
  松柏掩映之下,一座偌大的坟茔静静立在那里的,坟前竖着一块墓碑,上书‘大明使者黄内侍之墓’。
  蔡斌和林密亲手摆好祭品,点上香烛,一丝不苟的拜祭了这位素未谋面的黄公公。
  朱桢哥几个肃立在两位使者身后,也向黄太监致以哀悼。此刻哥几个才真切体会到,使者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
  生死荣辱,事关国体。
  吊唁完毕后,蔡斌和林密缓缓起身。
  金涛刚想说,咱们回去吧?天快黑了。
  却听前者说出一句,让他心惊肉跳的话来。
  “黄公公,我们带你回家。”
  “什么?”金涛愣在那里。
  “本官说,我们要带黄公公回家。”蔡斌重复一遍,说着一挥手。
  老二便领着几个羽林卫,亮出从迎宾馆带来的钅矍头,围上了长满枯草的坟茔。
  显然是有备而来。
  金涛忙张臂拦住道:“上使,这是干什么?人已经入土为安,怎么能杂挖坟,惊扰逝者呢?”
  “太子殿下的旨意,是带黄公公回国。我们自然要把他的棺椁带回迎宾馆,等返程时接回国内安葬了。”林密沉声道:“金舍人,太子殿下的旨意,同样不可以违抗的。”
  “是是,我知道。”金涛是去过大明的,自然知道那位太子殿下,是古往今来最有权力的太子。可那也不能让他们把坟挖开啊。
  “至少等一等,等下官请示了都堂再说吧?!”
  “请示个屁!”蔡千户随手把他一扒拉,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道:“黄公公生是我天朝的人,死是我天朝的鬼,自然有我大明来管。凭什么要向你们的朝廷请示?挖!”
  金涛手无缚鸡之力,被赳赳武夫一扒拉,就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睁睁看着那帮天朝的高大士兵三下五除二将坟头刨开,又往下挖了一段,终于露出一具上好的红木棺材来。
  “起棺时当心点。”蔡斌叮嘱手下官兵道:“动作要稳要轻,不可再让黄公公受到伤害了。”
  “是。”士兵们应一声,一点点去掉棺材上的浮土,然后下去绳索,喊着号子,将那沉重的棺材缓缓抬了上来……
  ……
  高丽王宫寿昌宫西侧,有一座还算气派的衙门。
  门前大坪一里见方,大坪上立着高高的旗杆,上悬一面蓝色大旗,旗上一行金字分外醒目——‘都评议使司’!
  都评议使司就是都堂,总揽高丽一切文武政务的权力中枢。
  气派的都堂议事厅内,摆着一张长长的长条桌。
  长条桌左右,各摆着一排交椅。起先,只有高丽门下省、中枢院、三司的长官,有资格坐在这里。
  后来随着都堂权力不断膨胀,参与合坐的人员也不断扩充,但依然不过二十把交椅。依然只有高丽最顶层的文武重臣,才有资格占据这里的一把交椅。
  长桌左右,最头上的两把椅子,就是门下左右侍中的位置。
  至于主位上的那把交椅,则是为王上偶尔驾临时准备的。当然大部分时间都是空着的。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都堂中烛光摇曳,只有李仁任和崔莹两人在。
  两人从迎宾馆回来后,就一直在都堂中商量,该如何应付这帮臭脾气的明朝使节。
  最后说到了黄内侍之死上……
  “唉,你就不会说他的棺材也被带上船了?”崔莹埋怨李仁任道。
  他比李仁任资历老,功劳大,所以李仁任也发作不得,只能闷声道:
  “我当时考虑的是,他们肯定要见那陈理和明升,要是我撒谎的话,一问不就露馅了?那样麻烦就大了。”
  “可你这样说,万一他们要开棺验尸怎么办?”崔莹沉声问道。
  “应该不至于这么冒失吧?”李仁任不太相信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崔莹闷声道:“老夫今晚就派人把那坟给刨了,棺材里的死人换了,以绝后患!”
  “唉,好吧……”李仁任寻思一下,这样确实最保险。
  两人刚商量完,准备分头行动时,金涛派人匆匆来禀报,天朝使者挖开了黄内侍的坟,要把棺材带回迎宾馆去……
  “哎西?金舍人是干什么吃的?!”崔莹登时暴跳如雷道:“不行,必须拦住他们!”


第二八一章 验尸
  “崔院君止步。”李仁任却拦住崔莹道:“人家挖的是自己人的坟,你凭什么拦他们。不正说明心里有鬼啦?”
  “如果让他们发现,黄内侍之死的秘密,我们怎么解释?”崔莹气得浓密的黑胡子直翘道:
  “你还嫌现在麻烦不够多吗?到时候再引来天朝的雷霆之怒,咱们高丽可就真离亡国不远了!”
  “人都死了大半年了,他们还能查出什么来?”李仁任依然保持镇定,语气森然道:“退一万步说,就算查出来又怎样?这里是高丽,不是大明!”
  “……”崔莹闻言,定定看了李仁任半晌,方失笑道:“原来李院君早就下定决心,破釜沉舟了。可笑老夫还在这里瞎着急。”
  “唉,崔院君,话不能这么讲。风雨飘摇之际,我高丽能否存续,全赖都堂诸公,尤其是你我精诚团结,群策群力啊。”李仁任摇头叹气道:“怎么能说是瞎着急呢?”
  “嗯。”崔莹点点头,表示同意。
  ……
  那厢间,使团一行将棺材拉回了迎宾馆后院。
  这会儿天已经黑透,羽林卫准备将黄公公的灵柩搬进空着的库房去。
  朱桢却让他们直接把棺材摆在天井里。
  然后哥几个和蔡斌林密一起,给黄公公守了一夜的灵……
  翌日天光大亮时,朱桢起身给黄公公上了一炷香。
  “黄公公,你我虽未谋面,但我也知道,你肯定不愿意死的不明不白。”老六捻着香,沉声道:“昨晚,我兄弟五人给你守了一夜的灵,这造化可不浅啊,天下谁能享受这待遇?所以今天我们要冒犯一下恁的遗体,恁应该没意见吧?”
  “恁要是有意见的话,就踢三下棺材板。”朱桢又道。
  哥几个闻言毛骨悚然,这要不是天亮了,能给老五直接吓尿。
  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那棺材半晌。
  “老,老六,一直没动啊?”二哥瓮声瓮气道。
  “这不废话么,人都死半年多了,能动就怪了。”老四无语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