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这时候朴万户也没法再遮掩了,只好老老实实道:“上使,咱们不能再往前走了,前头就是他们的老巢了。”
  “不能只听你们的一面之词,去见见他们。”蔡斌却按照哥几个的意思道。
  “这可万万使不得啊,牧胡凶残啊!何况天朝人还跟他们有亡国之恨,见不得面啊!”朴万户还想作梗。
  “呵呵,你知道有多少鞑子归降么?他们难道就没有亡国之恨了么?”老三冷冷瞥一眼那朴万户,他越是阻拦,就越要去见见那些牧胡!
  ……
  复又前行十余里,朴万户口中的叛贼城,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所谓的城,不过是个用岛上随处可见的火山石垒起来的营寨罢了。黑黢黢、歪歪扭扭,还不如地主家的大院高。
  他们这数百骑奔腾而来,早惊动了那些不肯归降高丽人的牧胡,全都携家带口,躲进了他们的‘大院’中。
  青壮年站在城头上,张弓搭箭,守卫着身后的家人。
  看着那些城头上的牧胡,老六最大的感触是,他们真穷啊。
  本来觉得那些高丽军民的衣裳就够破了,个子够小了。再看那些牧胡的状况,更惨。一个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清一水的营养不良。
  这还是城头的青壮年,还不知城内的老弱妇孺是个什么鬼样子呢。
  不过想想也正常,这耽罗岛土壤很薄,又不蓄水,种不了粮食,只能种喂马的燕麦、黑麦之类。
  一旦失去元朝的供给,高丽再对岛上禁运的话,牧胡可不就得吃草了。
  这样穷困的日子再来个几年,牧胡不投降就全都得饿死。
  估计高丽人打的就是这种算盘……
  蔡斌便派人去城下喊话。
  一名大嗓门的羽林军,打着白旗拨马上前,扯着嗓子吆喝道:“我们是大明的使者,前来视察耽罗岛,有没有兴趣出来见个面……”
  话音未落,嗖的一箭射过来,得亏那羽林卫反应快,一个侧身躲开了。
  “妈的不讲武德,都打白旗了还射!”那羽林卫恨恨骂道:“没有兴趣就拉倒,我们就走了,你们自生自灭吧!”
  使团也转身作势要走,却听身后城头上有人高喊:
  “等一等!”
  然后,城上用吊篮送下来三个人。
  其实跳下来也摔不着……


第二七五章 没什么好选的
  那三个人应该不至于是首领,而是首领身边级别不低头目。
  但他们身上一样披着破麻袋,瘦得皮包骨头,皮肤也被海风吹的粗糙黢黑。
  站在那里,就像三块挂着破布片子的枯树皮……
  只能从发型勉强分辨他们的身份。那个留着锅盖头,两边耳朵上还扎着小编的是蒙古人,也就是所谓的‘牧胡’;那个束发于顶的应该是汉人;那个顶着一头杀马特枯发的,估计是当地的耽罗土著了……
  这也是岛上原先的三种住民。
  那个汉人担任通译,睁大眼睛问道:“你们果真是大明来的?”
  “嗯。”林密点点头,昂然道:“我们奉大明皇帝陛下旨意,前来勘察耽罗马场的情形。”
  “又来索要马匹?”那汉人愤然对两个同伴嘀嘀咕咕起来道。
  “他们说的是高丽话?”老六轻声问道。
  “不是,是蒙古话。”林密道。
  “调调好像啊。”老四也道:“我都分不出来。”
  “不光人串种,话也串味儿了呗。”老三就很有见解道。
  ……
  一番商议之后,那个蒙古人阿巴阿巴说了几句。
  “我们的马,是给大元皇帝养的,不是给大明皇帝养的。”那汉人将蒙古话翻译一遍。
  虽然已经山穷水尽了,那牧胡依然神态傲然,口气不减当年。
  高丽人最看不得这个。我都换了爹了,你还用爹的口气跟我说话?那我这爹不白换了?
  那朴国昌便恶狠狠呵斥道:“不尊奉大明的皇帝,就是死罪!来人把他们拿下!”
  “慢着!”蔡斌却断喝一声,冷冷对那朴万户道:“大明的使者在跟大元的遗民说话,区区高丽人什么档次?也敢搁这儿插话?”
  朴万户的脸登时涨得通红,旋即给自己一耳光,欠身道:“是是,下官失言了。”
  那‘牧胡’和耽罗人听了翻译,却齐齐眼前一亮。
  “如今大元气数已尽,天命我大明代之,蒙古、色目人大都已顺应天命,内附为我大明子民。皇上有好生之德,皆与华夏之人抚养无异。”林密跟老三商量一番,便对三人宣布道:
  “本官也是可怜你们孤忠海外,若不归顺大明,只有死路一条。这才决定为你们谋条生路,愿不愿意归顺大明,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吧。”
  “……”那汉人将这番话翻译给两人,三人的表情皆丰富起来,叽哩哇啦好像还吵起来了。
  “你们好好考虑考虑吧,如有兴趣,我们的船返程时会再来一趟,到时候再答复吧。”林密沉声说完,就要拨马返回。
  “不用了,我们现在就答应,我们同意归顺。”那个汉人却拉住他的缰绳,激动道。
  “你能代表他俩?”林密狐疑的看他一眼。
  那个汉人点点头,又对两人呜路哇啦说一通,那两人便干脆利索的跪地磕头。
  哥儿几个都惊呆了,明明刚才还那么倨傲的,这态度转变的也太快了吧。
  便听那汉人语气平淡道:
  “去岁,高丽崔莹率两万大军攻打耽罗,高丽人杀了我们整整三千人!三千人中,大半都是牧胡和耽罗人。
  “我告诉他们,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不投降大明,就得投降高丽人,还需要犹豫该选哪个么?”
  “确实没必要犹豫。”林密沉声道:“好,你们现在就可以派个人跟我们走,待我们回国后,自会安排他面圣。到时候听皇上如何安排你们的将来。”
  “好。”那汉人点点头,指着那个‘杀马特’,低声对林主簿道:“他是星主的儿子高铁,就让他跟你们去吧。”
  “可以。”林密微微颔首,转头对那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朴万户道:
  “你都听到了,这些耽罗军民总管府的遗民,已经归顺大明。自即日起,他们便是我大明的子民了,尔等高丽人必须立即停止一切敌对行动,不得有任何伤害天朝子民的举动,否则就等着天朝降下雷霆之怒吧!”
  “唉,是是。”朴国昌满心不忿,却也只能点头应下。
  ……
  其实使团并没有受降的权力,但有几位殿下做主,蔡千户和林主事有什么不敢应承的。
  而且日后史书上,少不了他俩的光辉一笔——‘洪武九年,蔡斌林密使高丽,经耽罗,受降元遗民万余,耽罗始归大明。’
  就冲这几句,两人便干劲满满,与三人击掌盟誓后,就照楚王殿下的意思,直接进城清点户口和马匹。
  没想到的是,这群难民似的‘牧胡’,居然有十分清晰的账目,户籍册也清清楚楚,省了他们好一番功夫。
  那叫郑闻的汉人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军民总管府和太仆寺的卷宗案牍,都被我们保留了下来,而且还在按时更新记录。”
  “你们都快被赶尽杀绝了,还管这些案牍作甚?”老三不可思议的问道。
  “只有坚持这样做,我们才不会忘记自己是谁。”郑闻理所当然道:“而且将来我们被赶尽杀绝后,如果没有这些档案留下来,谁又知道我们的存在呢?”
  使团众人闻言,不由神情一肃。
  “你们想的没错,高丽人一定会把你们存在的证据,消灭的一干二净。”老六深以为然道:“然后说这里从来便是他们的。”
  这也是他坚持要第一时间清点人数和马匹的原因,如果现在不掌握一个大致的数字,回头等使团一离开,高丽人肯定会第一时间全力消灭这些‘牧胡’,同时将马匹统统转移走的。
  这种缺德事儿,他们一定能干得出来。
  最终清点得知,耽罗岛上,不肯归附高丽的‘牧胡’和耽罗土著,共计两万七千人。
  也就是说,十分之一的牧胡和土著,死在了抵抗高丽入侵的战场上。而且都是青壮年。
  如果这不算血海深仇,还有什么算血海深仇?
  此外,牧胡一共饲养马匹两万余匹。最高峰时,这个数字是五万匹。但元末以来,岛上的条件每况愈下,又经过高丽人的掠夺,还能余下这么多马匹,已经难能可贵了。
  做完了这一切,使团才返回了耽罗城。
  这时补给也已经完毕,蔡千户再次严厉警告了朴万户,让他不要打歪主意,这才率众返回封舟,驶离了耽罗港……


第二七六章 留学生
  封舟一离开耽罗港,晋王殿下又开始晕船了……
  老三就一直吐啊吐,把在岛上吃的东西全都还了回去,还是吐得死去活来。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让老四再把自己吊起来。
  “这可是你要求的,不是俺要吊你的。”对这种要求,老四自然乐得满足。“孩儿们,升旗!”
  他手下的羽林卫便喊着号子,将老三重新吊上了桅杆。
  也不知是什么原理,这一吊上去,就不晕了……
  于是,接下来的航程,老三除了解手,就连吃饭睡觉都吊在桅杆上头。
  就这样在海上晃晃悠悠了两天,老三终于重新看到了陆地。
  “这就是高丽了吧?哈哈哈,我终于可以回到陆地了。”晋王殿下兴奋的胡言乱语起来:
  “这辈子谁再让我坐船出海,我就日他大爷!”
  但还没高兴多会儿,老四告诉他个悲催的消息道:
  “你先别急着下来,我问过船老大了,还得再开五天船,才能靠岸。”
  “呃……”老三登时蔫成了霜打的茄子,好一会儿他才徒劳的吆喝道:
  “放我下来,我要走陆路,我死也不想坐船了……”
  “不行,要按计划航行。”老四义正辞严的拒绝了。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