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170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第二六六章 新的历练
  “恩相,我怎么受得住?”胡惟庸赶紧磕头还礼,然后沉声表态道:
  “请恩相放心,学生豁出这条命去,也要守护好恩相的中书省!”
  “好,很好。”李善长重重点头道:“老夫就把一切都托付给你了!”
  说着他叹一声道:“也许那些筹码,只有在你这个亡命赌徒手里,才能有真正的威慑,所以是时候交给你了。”
  “学生绝不会让恩相失望的!”胡惟庸心砰砰直跳,这才是他来表演的真正目的。
  “好。”李善长便缓缓道:“老夫会命令中书省的人,自今日起,全都以你的马首是瞻。你想换掉谁就换掉谁,只要你决定的事情,老夫绝对不会反对。”
  “谢恩相。”胡惟庸重重磕头,眼泪都快下来了。这几年他让中书省上上下下挤兑成啥样了?可碍于韩国公这个‘太上皇’在,他还不能怎么着他们,只能受尽夹板气。
  这下好了,有了李善长这句话,他终于可以放手打扫自己的地盘,把那些碍眼的家伙全都扫到垃圾堆里去。
  谁知好消息还在后头,李善长又压低声音道:“陈宁和涂节,其实都是我的人。”
  “什么?!”胡惟庸这真是大大的意外之喜了。
  陈宁是谁,御史大夫,御史台一把手。
  涂节是谁,御史中丞,御史台二把手。
  陈宁是个能吏,但也是酷吏,当初他因连坐被贬为苏州知府,那里张士诚的余孽十分嚣张,动不动就抗税骚乱。陈宁镇压他们十分残酷,但凡闹事的,不论缘由,先用烙铁烙一顿。一年不到就全都老实了……因此得了个外号,叫‘陈烙铁’。
  涂节也差不多,在御史中丞位子上,六亲不认,逮谁咬谁。江湖人称‘涂恶犬’。
  这两位一个‘烙铁’,一个‘恶犬’,都是狠角色,一直以来弹劾官员从不留情,中书省也被两人搞得焦头烂额。
  所以这次皇帝才会抬高御史台的地位,好让他们更有力的监督制衡中书省。
  尤其在侍御史等官被精简掉之后,这两位在御史台完全是一手遮天,毫无掣肘。胡惟庸正发愁该如何应付这俩索命无常呢。
  万万没想到,黑白无常居然是自己人……
  “陈宁在苏州杀人太多,江浙人搜集他的证据,想要弄死他,被我压下了。”李善长淡淡道:“而且罪证还在我手里,所以你不用担心他会反水。涂节的情况也大差不差。但最好还是让这两人继续攻击你,胡相肯定明白我什么意思吧?”
  “当然。”胡惟庸点头道:“这样上位才会放心,让他们继续留在御史台。他们站住了位子,这样真正能威胁中书的人,就上不来了。”
  “没错。他们实际是在保护你。台省之间越不对付,反而你会越安全。”李善长颔首道:“而且关键时刻,还能当做底牌打出来。”
  “明白了,多谢恩相。”胡惟庸感激的应一声,却还不知足道:“还有吗?”
  “你还需要什么?”李善长明知故问道。
  “淮西。”胡惟庸干脆了当道:“没有他们的支持,形不成真正的威慑。”
  “你也是淮西的一员,跟那些公侯们,不是都处得挺热乎吗?”李善长揶揄笑道。
  “但他们并不真心信服我。”胡惟庸很有自知之明道:“不管是论资排辈,还是比战功,我都没法赢得他们的尊敬。”
  “我会再跟他们强调一遍的。”李善长理解的颔首,寻思片刻道:“永嘉侯朱亮祖,平凉侯费聚、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南雄侯赵庸这五个,可以为你所用。靠他们几个,就足够你拉拢住我淮西勋贵了。”
  “是。”胡惟庸松了口气道:“但愿他们都能听恩相的。”
  “你放心,只要你法子对头,他们也会很听你的话的。”李善长笑问道:“知道比起给他们好处,更有用的法子吗?”
  胡惟庸摇摇头。
  “就是利用他们的担忧。”李善长沉声道:
  “皇上那边,在紧锣密鼓的给几位殿下加码,他们的三护卫也在不断的充实兵力。现在瞎子都能看出,秦晋燕三位殿下就藩之后,就会接管陕西、山西、北平的军务。
  “虽然让他们立即领兵,深入漠北,还不太现实,但他们可以监督那些勋贵,让他们没法肆意妄为。”李善长有些幸灾乐祸的笑道:“只要想想未来的憋屈日子,他们睡女人都会见花谢的!”
  “哈哈,还真是。”胡惟庸笑道:“都是称王称霸惯了的,谁也不愿意头上多个藩王。”
  “你就利用这一点,保准他们都听你的。”李善长扶着茶几要站起来。
  胡惟庸赶紧起身搀扶。
  李善长对他耳语道:“记住,挑拨那帮老粗到台面上闹去。你得把自己摘出来,才好燮理阴阳不是?”
  “我明白了。”胡惟庸郑重行礼,动情道:“学生明白恩相的心意了,有了恩相的全力支持,我有信心守护中书省!”
  “好,去吧。”李善长满意的点点头道:“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的。”
  ……
  燕王大婚七天后,韩国公离开京城五天后,诸位皇子被朱老板召集到武英殿。
  “有这么个事儿,”朱元璋开门见山道:“朝廷得知高丽有个岛,是蒙元当年的十四大牧场之一,目前还毫发无损。据说能提供数万匹战马,还不乏大宛马等众多名贵种马。
  “经过连年征战,我军现在急缺战马,没有马怎么去漠北杀鞑子?所以咱决定,派人去瞧瞧这个牧场的情况,要是真像传说的那样,就是咱们的了。”
  “父皇,要和买的。”太子无语道。
  “大哥,马场是元朝的,整个耽罗岛也是元朝的,咱的大明代替了元朝,那马场和耽罗岛,自然就是咱们的了。”一直对大哥言听计从的老六,这次居然有不同看法。
  “大哥,老六说得好有道理啊。”哥几个闻言也纷纷点头。马场和岛又不是高丽人的,凭什么跟他们买?
  “高丽刚归附,明抢的话,不是把他们往北元推吗?”太子无奈道:“再说,高丽虽小,也有好几万军队,你们准备带多少人去抢啊?”
  “这样啊……”哥几个不说话。



海阔天高


第二六七章 使团
  朱老板素来雷厉风行。七天之后,哥几个便启程北上。
  当然还是隐姓埋名,白龙鱼服了。
  区区高丽,还担待不起大明的亲王驾临。要不是朱老板为了锻炼儿子早日成材,朝鲜半岛可能永远都不会有大明的公侯踏足,何况堂堂亲王千岁了。
  此次使团规模空前,光护卫就足足五百兵力,而且都是身材魁梧、武艺高强的羽林卫。
  公开的说法,自然是因为此行要购买大量战马,需要足够兵力护送回国。但实际上,是太子担心弟弟们的安全,特意将护卫从两百增加到了五百,务求万无一失。
  担任使团正使的蔡斌,乃正五品羽林卫千户,这五百兵马正是他的部下。
  而且羽林卫是大明最精锐的骑兵,蔡斌和他的部下跟战马打了半辈子交道。所以除了保护使团安全外,他们还要承担买马和养马的重任。
  使团副使则是正六品礼部主事林密,负责出使礼仪、递交国书,与高丽官方交涉等外交事务。跟这种域外小邦交往,不能失了国格。
  一个正五品武官,一个正六品文官,就是使团的规格了。这也是高丽国在大明朝面前的分量了。
  蔡斌的部下中,有因为表现卓越,已经被超擢为试百户的‘洪灏’和‘洪基’两兄弟,哥俩和另外三个老资历的百户,各统领着一百羽林卫将士。
  老三的身份则是一名从七品的太仆寺主簿,负责购买战马账目登记。
  朱桢因为年纪还小,只能作为他的书童随行。
  以上……哦,对了,还有担任军医兼兽医的老五。
  虽然老五看起来过于年轻且不起眼,但他是太医院派给使团的,所以依然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尊敬。
  出使海外,不管是人还是马,一旦生病就只能全靠他了。
  ……
  使团计划去时从南京乘船出发,走水路北上耽罗岛,停靠补给,查看牧场后,再渡海前往高丽本土。
  待买上马之后,再走陆路从辽东返回大明……其实最快捷安全的途径,是从辽东都司最南端的金州坐船,横穿渤海,在登州上岸。这也是大明对辽东的主要补给线。
  但路线是朱老板亲自定的,只能乖乖照着走。只有哥几个和两位正副使知道,这是为了锻炼几位殿下带兵长途行军的能力。
  可想而知,当蔡斌和林密得知,有亲王殿下在他们使团中时,心情是何等的崩溃。
  比这种情况更要命的是,使团中足足有五位殿下……
  两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毕竟现在死了不连累全家,可出使后万一哪位殿下有个闪失,他们全家都得陪葬。
  可是皇命难违,两人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其实他俩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比起他们的前任——平安和韩宜可来,他俩绝对幸福多了。
  韩宜可和平安不光要担心五位殿下的安危,还让皇上逼着,给殿下上难度。
  蔡斌和林密至少不用干那这种招殿下记恨的缺德事儿。
  倒不是朱老板突发善心,父爱爆发。而是此行要出国,以现有的通讯手段,没法实时掌握儿子们的动向,自然也没法使坏……哦不,增加难度了。
  所以朱老板只能寄希望于高丽人,给哥几个多制造点麻烦了……
  ……
  出发那天,秦王妃、晋王妃和燕王妃,都扮成寻常妇人,到江东门码头送自己丈夫。
  朱橚和朱桢没老婆,但有大哥相送。
  太子的马车上,朱标一边给两个弟弟整理衣襟,一边不放心的嘱咐道:
  “虽说高丽归附以来,一直执礼甚恭,每年都派人来朝贡,洪武四年甚至还派人来参加科举,一副虔心效忠的架势。但那高丽王和他们文臣武将绝非善类,你们要千万保持警觉,不可掉以轻心。”
  “大哥此话怎讲?”朱桢不解问道。没办法,只要一提起思密达来,他就想到句振聋发聩的名言: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啊!’
  所以虽然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轻视任何对手,可真的很难重视思密达啊,思密达。
  “那高丽国,一百年前便被蒙古人征服。元朝十分重视对这个国家的统治,所有高丽王世子,幼年时,都必须到元大都生活,长期担任元朝太子的护卫。
  “长大后再迎娶元朝公主,才能与公主回国继承王位。所以这一百年间,高丽一直是元朝不折不扣的驸马国。
  “后来,元朝干脆在高丽设置了征东行省,以高丽国王兼任征东行省丞相,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法直接管辖,但元朝可以随意废黜高丽国王,高丽国政也尽数为亲元派把持。”太子沉声道:
  “在被元朝控制多年以后,听说高丽上层已经流行辫发胡服,之前的国王更是下达剃发易服的命令,高丽人一度已经被蒙古人同化。蒙古人也对他们彻底放心。
  “但谁承想,现在这任高丽王,趁着元末天下大乱,毫不留情的背刺宗主国,铲除了国内的亲元派,废了征东行省,甚至攻陷了元朝的双城总管府及合兰府。”
  “基佬这么弔?”朱桢倒吸口冷气,看《霜花店》还以为他是个昏君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1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0/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