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徐达坚定的站在他这边。也不枉朱老板这番放低姿态、掏心掏肺……
朱元璋庆幸的自嘲一笑道:“咱都想好了,如果你也不帮咱。明天咱就会把女儿嫁给李善长的儿子,叫联姻也好、叫和亲也罢,总之是痛快认输,然后韬光养晦个几年,再徐徐图之。”
“臣唯皇命是从。”徐达轻声而坚决道。
“好,很好!但就算你不帮咱,咱也绝对不会放弃的。”朱元璋仰脖干掉一杯烈酒,重重摔碎酒盅道:
“咱早晚要把那些以为法不责众,胆敢要挟咱的狗贼,全都砍掉狗头!”
“但现在天德站在咱这边,咱就不用等那么久了。”朱元璋定定望着徐达,给出自己的承诺道:
“明年开春,一定可以北伐!”
“是。”徐达心头一颤,他听懂皇帝的意思是,要在开春之前,跟李善长决出胜负!
“皇上,来得及吗?”
“大不了就全都杀光,重新从零开始。”朱元璋狞笑一声道:“反正咱本就一无所有,岂会害怕把坛坛罐罐都砸光?!”
“明白了。”徐达重重点头,他知道豁出去的洪武皇帝,不可能输了。
便沉声道:“需要臣做什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虽千万人,吾往矣!”
“好,需要你的时候,咱自会下令。”朱元璋高兴的给他斟酒道:“现在,咱命令你陪咱喝酒!”
“臣,遵旨!”徐达果然放开酒量,来者不拒,跟皇帝一杯接一杯、一坛接一坛的喝起来。
徐达在军中严厉禁酒,成为大将军后,就更没人敢跟他拼酒了。所以他酒量其实一般。
喝着喝着,徐达发现眼前天旋地转,自己的脑袋有三个沉,便知道自己快要醉了。
可皇帝还是一味地拼命劝酒,徐达也只能舍命陪君子,最终不胜酒力,醉倒不省人事……
第二三一章 先立于不败之地
后来,徐达就什么都不知道。
等他一觉醒来时,睁眼便看到头顶明黄色绣着龙纹的帐子。
徐达登时酒醒了大半,一下坐起来四下张望,发现自己居然斜躺在吴王府正寝的御床上,身上还盖着黄绸的被子,吓得他冷汗直冒,连滚带爬就下了床。
“天德,你醒了?”徐达惊魂甫定,便听到朱元璋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徐达赶紧回头一看,只见朱老板盘膝坐在床边的贵妃榻上,手中拿着本书,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
徐达这下更吓坏了,赶紧使劲磕头谢罪。“臣罪该万死,臣醉酒失仪了!”
“哎,天德,不要老是这么小心。是咱看你醉了,让人把你扶到床上来休息的。”朱元璋温声笑道:“被子也是咱给你盖上的,然后咱在一边看书陪着你,你何罪之有啊?”
徐达心说我信你才有鬼,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朱老板坐的这个位置,正好在床头左侧。他躺在龙床上时,根本看不到皇帝。
而自己的一举一动,皇帝却可以全都尽收眼底……
刚才自己要是有什么不妥的举动,会给子女带来怎么样的灾祸,徐达都不敢细想。
朱元璋却对他的表现满意极了,下地穿鞋,亲自上前扶起自己的大将军,双手紧紧捏着他的肩膀,动情道:
“天德,咱知道你的忠心,永远不会怀疑你的。”
“谢,谢皇上。”徐达被这变态折腾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放心,咱不会为难你的。这吴王府你执意不要,咱也不强求了。这样吧,这座王府就给你女儿女婿住好了。咱再在边上,给你另起一座国公府,让你在京时,还可以有闺女日常照顾。”朱老板体贴入微道。
“臣,谢陛下隆恩。臣,代妙云谢陛下隆恩。”徐达虽然觉着,将吴王旧府赐给燕王,似乎还是有些不妥。但这次不能再推辞了,不然就太不识相了。
……
离开吴王旧邸,朱元璋又亲自送徐达回府,卤簿仪仗这才返回紫禁城。
御辇上,朱元璋神情一沉,一言不发。这段时间,只要不当着臣子的面,他一直都是这幅表情。
太子安静的坐在一旁,他知道父皇现在面临一场艰巨的挑战。凶险程度,只有以寡敌众与陈友谅决战时可以相比。
痛苦程度,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外敌再强,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可以少胜多,战而胜之。
而这次,父皇要与自己一手建立的强大体系作战。这一部高效运转的行政系统,帮他一跃成为最强义军,助他战胜了所有的敌人,使他统一了天下,实现了四百年来无人达成的伟业!
如今,天下已定,开国成功,这套无往不利的强大体系,却成为了父皇必须要战胜的对手……
这种自戕似的战斗,是最让人痛苦的。因为你要面对的,是昔日的生死兄弟,曾经最信任的心腹爪牙!
朱标很难想象,父皇现在心里是何滋味。他只知道,父皇丝毫没有被情绪左右,一直在冷静的应对这一艰巨挑战。
旁人可能对朱老板这阵子的举动摸不着头脑,但朱标能看明白,父皇的出招很有目的性,一切都是为了赢得这场决战。
譬如明明是要跟李善长代表的行政体系掰掰手腕,父皇却一直在军队身上发力。
他先是把都卫改制都司,将军队从行中书省剥离开来。
然后与卫国公、魏国公联姻,保证军队不会跟着乱。
虽然卫国公的大女儿‘暴毙’,但这难不住朱老板,他居然让秦王妃认卫国公为父,改名邓敏。这样邓愈就还是秦王的岳父,联姻依然有效……
可见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
御辇中。
沉默了好一阵,朱元璋缓缓开口道:“魏国公,可信。”
“徐叔叔当然绝对可信。”朱标苦笑一下道:“父亲,没必要试探他。”
“你怕咱弄巧成拙?”朱元璋看着他问道。
“嗯。”朱标点点头。
“这就是你太过厚道了。”朱元璋却摇摇头道:
“天德心思极细,有时候难免会想太多。他这样的人,不会完全信任一个人,哪怕对为父也一样。
“人往往总是会以己度人,他觉得咱不可能完全信任他。咱要是不演这一出,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会猜,是不是咱的试探。
“咱演了这一出,他觉着咱试探完了,心里的石头才会落地,才会踏踏实实给咱卖命。关键时刻,才不会束手束脚。”
“这样啊……”朱标露出恍然的表情,却难免暗暗腹诽,还不是因为徐叔叔太了解你了。知道你貌似粗豪大度,实则诡谲多疑,这才小心过了头?
“咱还是那句话,你不要把人想太好。”朱元璋淡淡教训太子道:“你堂兄的教训还不够惨痛?就是你保儿表哥,也不敢说绝对忠诚啊。”
“表哥的忠诚不需要怀疑,不然没有可信的人了。”太子深感震惊,父皇这话肯定是有来由的。
“当然。咱只是说,既然当了皇帝,就不能绝对信任任何人,对谁都得防一手。”朱元璋也没有要挑明的意思,轻咳一声,跳过李文忠的话题道:
“无论如何,这次徐达、邓愈还有你表哥,他们仨都会站在咱们这边的。”
“军队应该能稳住了。”朱标点头道。
“是。不过保险起见,也得跟冯胜结个亲。”朱元璋道:“不然他会觉得不被咱重视。”
“这……”朱标不禁暗叹,父皇还真是物尽其用,弟弟们全都要联姻。
“咱前天忽然想起,你还有个五弟也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吧?”朱元璋又道。
“老五还小了点儿。”朱标道。
“那就先订婚,过两年再成亲。”朱元璋又问道:“哦对了,冯胜还有闺女吧?”
“他家二丫头今年十三。”朱标不假思索的答道。
因为冯胜的大女儿,嫁给了他小舅子常茂,所以太子很了解冯家的情况。
“过两年十五,正好成亲。”朱元璋露出一丝笑容道:“赶明儿咱就找老冯敲定这事儿,那帮人就不会再打他的主意了。”
这样国公中还剩一个年轻的常茂,就更不用担心了,那是太子小舅子,铁杆太子党……
第二三二章 小胡,你站哪边?
御辇上。
“你说搞掂军队之后,接下来该朝谁下手了?”朱元璋考校朱标道:“是中书省,各行省,还是直接干掉李善长?”
“儿臣会跟韩国公好好谈谈。”太子轻声道。
“没用的,乱世里打拼出来的赢家,只信奉实力。”朱元璋却摇头道:“他敢跟咱叫板,就是认定自己手里的牌面大过咱,至少比咱能出的牌大。那么在咱把他的牌压住之前,他怎么可能认输呢?”
朱老板说的牌,是叶子牌。
“而且你这位李伯伯还有个好处,他没有上位的野心,所以讲的是斗而不破,点到为止。他非但不会脑袋一热、铤而走险,还能压着那帮武夫,不让他们铤而走险,这一点很重要。”朱元璋又接着道:
“所以咱会留他到最后,让他帮咱管着你那帮无法无天的叔叔伯伯。当然,咱要是寿限到头了,临死也会拉着他下去作伴的。”
“明白了。”太子缓缓点头,论起帝王心术,自己还是嫩了点儿。
“那是动中书省,还是动行中书省呢?”朱元璋又问道。
“儿臣说不好。”太子摇摇头,不猜了。
“是行省。”朱元璋沉声道:“因为中书省有胡惟庸这个一心往上爬的聪明人,咱可以想法子把他笼络住。这样咱动行省时,就能让中书省作壁上观。
“但要是反过来,先动中书省的话,行中书省则必然与中书省里应外合,让咱两头忙活,应付不过来。”朱老板最后沉声道:
“所以还是先集中力量把地方上彻底清洗一遍,断掉中书省的爪牙再说吧。”
……
武英殿。
朱老板第二天便召见了胡惟庸,黑着脸问道:
“胡惟庸,你知道大将军回来了?”
“臣知道。”胡惟庸点点头,恭声道:“臣还知道,皇上肯定受委屈了,代中书省受过了。”
说着他俯身叩首道:“臣代表中书省,向皇上谢罪了。”
“你倒是明白人,知道大将军是回来兴师问罪的。”朱元璋哼一声,依旧严厉道:
“你知道因为中书省的问题,给前线造成多大的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