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父可敌国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三戒大师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76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50
  “人家根本不把咱个小小知县放在眼里。”韩宜可苦笑一声道。
  “倒也是。”平安想到那些人能从凤阳府大牢捞人,不鸟韩宜可也在情理之中。“不过那帮人什么来头?”
  “应该跟明教有关系。”韩宜可淡淡道:
  “我已经禀报皇上了。”
  “这样啊……”平安不禁生出些紧迫感,他俩是分头禀报,自己就没查出这些来。干爹会不会觉得我不中用啊……
  “那上面怎么说?”他只好眼巴巴问道。
  “暂时没有指示。”韩宜可摇摇头。
  “今天的事情报上去,怕就有指示了。”平安道。
  说完,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心思。反正也是虚惊一场。要不,不报了?
  但旋即打消了这危险的念头,要是自己没报而对方报了,那就真的死翘翘了。
  这就叫互相监督。
  ……
  第二天,睡了一觉起来,朱樉和朱棣的情绪稳定多了,这才跟弟兄们讲起昨天的经历。
  哥儿几个全都听傻了,虽然他们早知道,每一个大型工程的背后,必然伴有无数工匠和民夫的血泪。可这中都城的情况也太可怕了,人间地狱吗?
  “我觉得,光把这些上报父皇就足够了。”朱木冈提议道:“我们赶紧回临淮,想办法把情况报上去吧。”
  三哥不愧是三哥,把临阵脱逃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现在不能走,欠了人家这么大的情,我没法一走了之!”朱棣却第一个反对道。
  “得,得还了情再说。”朱樉也支持道。
  “是命重要,还是面子重要啊?”朱木冈气得鼻子都歪了。
  “我看你就是不想演西门大官人。”朱桢攻击的角度十分刁钻。
  “你,你们……”朱木冈被噎得直翻白眼。
  “三哥,你觉得咱们现在,想走就能走得了吗?”老五也忽然补了一刀。
  “你是说……”朱木冈一下就明白了,自己确实天真了。
  人家庄主已经满中都宣传开了,《武松传》三天后在圜丘开演,邀请百姓免费观看。
  而且从人家连夜捞人就能看出,对方极其重视这次演出。
  怎么可能让他们一走了之?
  要是人家庄主一生气,再把哥几个送回凤阳府大牢,那可就真哦豁了。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给人家演吧……


第一一一章 牵一发动全身
  他们确实走不了了。
  因为那位神通广大的庄主,已经得知了韩宜可和平安在凌晨时的异动。
  “临淮知县韩某,于昨夜子时三刻时叫开城门出城,五更返回。”
  “凤阳左卫指挥使平安,于昨夜丑时初刻离开卫所,卯初返回。”
  两张写有情报的小纸条,此时摆在他的面前。
  “蹊跷。”石承禄把玩着自己的山羊胡子。“一个县太爷,一个指挥使,大半夜的不睡觉,同时溜出来,又趁着天亮前溜回去。这两人莫不是有一腿吧?”
  “石护法莫开玩笑。”说话的是个瘦削精干的小个子,这两条情报就是他带来的。“知县半夜开城门,可是极不寻常的大事,事后府里和兵部都是要问责的!他得欲火焚身到什么程度,才能为了会情郎,惹出这么大麻烦吗?”
  “嘿嘿,咱说笑的,曹护法还认真了。”石承禄笑着打个哈哈,恭维一句道:“曹护法真厉害啊,在你眼皮子底下,那些凤阳地面的大人物,根本无所遁形。”
  “全靠我教友无处不在,有多少教友,我就有多少双眼睛。”曹护法认真解释道。
  “有意思。”这时,明王终于开口道:“究竟是什么大事,能让一位百里侯和一位万户侯,急成这样呢?”
  “从他们出城的方向看,应该是朝中都来的。”曹护法沉声道。
  “时间根本不够打个来回。”石承禄摇头道。
  “昨天中都发生了什么事?”明王问道。
  “没什么大事啊。”石承禄拢下胡子道:“硬说的话,就是洪家班那俩小子被丁斌误抓了,然后被咱们捞出来……”
  话没说完,他便猛揪胡子,瞳孔一扩道:“别说,时间上还真能对上。”
  “我也是这么觉得。假设他们得到那俩小子被抓的消息就出动,得到他俩获救的消息便返回的话。时间上确实能对上。”曹护法沉声道。
  “可这纯属扯淡啊。他俩什么身份,怎么可能为了那俩唱戏的小子,这么玩儿命呢?”石护法不禁摇头道:“难道他们是他俩的死忠戏迷?哈哈,我宁愿相信他俩有一腿。”
  “这件事不难验证。”曹护法很专业道:“假如他俩确实为了洪家班的小子,那么他们肯定在五里庙附近埋有暗桩,不然绝对没法这么快得知那俩小子的消息。”
  “那好办,五里庙虽然就在中都城下,但偏离大路,人烟稀薄,不难把生人揪出来。”石护法道:“如果真有暗桩的话。”
  “可以找一找,但不要打草惊蛇。”明王却摇摇头,对两人道:“要是真有暗桩,那说明洪家班里有大鱼,咱们不能让自投罗网的鱼儿再跳出去。”
  “大鱼?”石承禄难以置信。“几个月前还是农民的草台班子而已……”
  “做农民之前呢?”明王淡淡问道。
  “犯官家属。”
  “可你到现在没查出来,韩宜可有哪个姓洪的上司吧?”
  “之前不是说过,可能是官府帮他们隐姓埋名了。”石承禄额头见汗道。
  “那就查清楚,是谁帮他们改的名!他们本来到底姓甚名谁!”明王提高声调,显然对石护法的工作有些不满意。
  “还是让我去查吧。”曹护法主动请缨。
  “是是,属下庶务缠身,实在不擅长此道。”石承禄擦擦汗,赶紧认怂。
  “嗯。”明王点点头,对曹护法道:“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的身份查清楚!”
  “要如此大动干戈吗?”曹护法有些肉疼。因为许多暗线只能用一次,不惜一切代价的话,代价就太大了。
  “值得。”明王沉声道:“韩宜可倒也罢了,那平保儿可是堂堂三品指挥使,而且他还有层更重的身份。”
  “朱洪武的义子……”曹护法恍然道:“明王是怀疑,那几个小子的爹,是朱洪武看重的人?”
  “不查谁知道呢?查清楚不就知道了。”明王殿下的废话文学,已经登堂入室了。
  “看好那帮小子,别让他们跑了。”他又吩咐石护法。
  “那戏还演吗?”石承禄问道。
  “该怎么演怎么演。”明王睿智一笑道:“请柬都发出去了,哪有不开席的道理?”
  ……
  中都城,行工部衙门。
  “误看城外灯火,以为是守堤人报警?”李善长瞥一眼前来禀报的凤阳知府朱祥。
  “是是。所以韩知县赶紧叫开城门,出去查看,得知是误会后便转回了。”朱祥算是朱元璋出五服的侄孙,因此被李善长扶上这个位置,实际上根本不能胜任。他一边擦汗一边道:“韩知县,是这么奏报的。”
  “那平保儿呢,他又是什么理由?”李善长不置可否的看向中都都指挥使,江阴侯吴良。
  “他说闻报临淮县半夜开城,为防万一,前去查看。”吴良年过半百,举止沉稳,大将风范。
  “倒是都说得过去的。”李善长点点头,手里盘着油亮的核桃道:“好像平保儿上任之后,跟那韩宜可走的挺近啊。”
  “好像是关系不错。”吴良点点头。
  “他们俩前后脚上任的吧?”李善长又问道。
  “韩宜可是去年秋,平安是去年冬,不过正月才到任。”难得有简单的问题,朱祥忙抢着答道。
  “写信问问胡惟庸,这俩人的任命是谁的意思。”李善长其实不想分心,但大半辈子政治斗争养成的直觉,让他感到这俩人有点问题。
  “是。”
  ……
  当天中午,南京皇城,春和宫。
  太子也收到了韩宜可和平安的两份飞鸽传书,他亲自用密码册解读之后,不禁一阵后怕。
  “快,摆驾,去武英殿!”他马上将密码册收好,把破译的纸条收入袖中。
  很快,太子来到武英殿前,不经通传,快步直入。
  朱元璋正在批奏章,闻声眉头一皱,刚要发飙。看清是太子时,又怒气全消,吩咐左右道:
  “你们先下去,看来太子爷有急事。”
  殿门一关,朱标箭步来到御案前,将纸条拍在朱元璋面前。
  “爹,老二老四遇险了!”


第一一二章 圜丘做戏台
  武英殿里。
  “别慌,多大人了还沉不住气。”朱元璋呵斥一声,手扶着花镜拿起纸条细看,而后松口气道:“这不救回来了吗?”
  “可他们遇到危险了呀!”朱标对朱元璋平淡的反应很不满意,他提高声调道:“而且救他们的也不是好人,是明教的人!爹,你儿子们落进明教窝子了!快把他们召回吧!不然会出危险的!”
  “不行。”朱元璋却缓缓摇头道:“这可不是咱给他们加的戏,是那帮小子自己折腾的结果。”
  “那你也不能让他们冒险啊。”朱标气道。
  “将来他们是要带兵打仗的,去了塞外遇到鞑子,咱也能把他们召回来?”朱元璋叹了口气道:“咱听宋先生讲《刘寄奴传》,最恨的就是刘裕居然让刘义真镇守长安,结果大好的局面,让那个败家儿子一举葬送!”
  “更可恨的是,刘裕居然对他不做惩罚!也难怪他不能像咱一样统一天下。”朱元璋的凡尔赛居然毫无破绽。然后他看一眼太子道:
  “标儿啊,你什么都好,就总是心太软。这怎么能行?”
  “爹,那能一样吗?”朱标无语道:“那是出征打仗,现在只是……历练而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父可敌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