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969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从此之后,长安将会真正插上翅膀,腾飞于这片时空。
  瑞春送云初离开的时候长叹一声道:“这下子满意了?”
  云初笑道:“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瑞春感慨的点点头道:“理应如此,今日,对陛下来说是一场劫难,也可能是一场新生,别让他失望。”
  云初正要点头,就看到薛仁贵气势汹汹的过来,云初才准备抱拳施礼,肚子上就挨了薛仁贵一记重拳,打的他腰身立刻就弯了下去,半天才站直身体,冲着须发虬张的薛仁贵道:“快是很快,就是没什么力气。”
  薛仁贵握着拳头道:“再敢这般利用某家,某家定然与你死战!”
  云初看着终于把事情想清楚的薛仁贵,笑道:“你打不过我了。”
  薛仁贵道:“谁要跟你打了,某家说的是死战!”
  云初道:“死战你也打不过我,就算拉上你所有的亲兵部曲,你也不是我的对手。”
  薛仁贵不屑的道:“就凭你?”
  云初点头道:“老薛,不出三年,别说是你,就算是某家这一身的本事,以后也只能用来打架斗狠,想要依仗这一身的本事冲锋陷阵恐怕是不能了。”
  薛仁贵有些迷惑的道:“这就是陛下不让你说的秘密?”
  云初点点头道:“那东西的威力惊天动地不说,顷刻间可糜烂十里。”
  薛仁贵瞅着云初的眼睛道:“与陌刀手与之相比呢?”
  云初笑道:“草芥耳。”
  薛仁贵闻言转身就离去了,打了云初一拳,算是报了今天被他当傻子戏弄的仇恨,以后再也不会提这件事。
  他觉得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云初只算是半个武将,他的儿子,弟子不走武勋这条路看样子也能过得很好,他薛氏不同,离开军队,再无光宗耀祖的可能。
  至于以前希望儿子能成为文官的话,也只是说说罢了,先让儿子在云初这里锻炼出一副八面玲珑的心肠,再论其他。
  现在不成了,军中恐怕将有大变,如果不能在这一场大变中取得先机,以后不论怎么努力都将不如人。
  云初揉一揉痛的厉害的肚子,目送薛仁贵仓惶离开,眉眼间都是笑意。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兴庆宫这边却变得明亮起来,一车车的酒,一车车的瓜果,一车车在宫外制作好的精美看盘,一车车的各种精美器物,一群群衣着华丽的歌伎,一群群已经上妆完毕的舞者,一群群怀抱各种乐器的乐师。从兴庆宫偏门鱼贯而入。
  也就在此时,兴庆宫正门口,排列着无数豪奢的马车,马车里端坐的无不是长安城中最重要的男女,他们或者高冠博袍,雾鬓云鬟,或者紫衣玉带,环佩叮当。
  就等兴庆宫门口环手肃立的礼官一声令下,就可唱名进入皇家宫苑。
  云初瞅一眼东山方向,那里,月亮还没有出来。
  月出东山的时候,就是盛宴开始之时。
  鲁绣,卢照邻,杨炯匆忙而至,云初看看后边,没有发现武氏兄弟的影子。
  为人一向机灵的卢照邻立刻道:“武氏兄弟今晚为宾客。”
  云初道:“人怎可能一辈子都趋吉避凶呢。”
  杨炯道:“这样的人难当大任。”
  云初笑道:“很好,经过这一场,皇后也会这么看待武氏兄弟的。”
  鲁绣低声道:“过于聪明也不算是好事,陛下要的还是臣子的正大光明。”
  云初遗憾的看着鲁绣道:“正大光明,何其难哉。”
  鲁绣轻声道:“鲁绣今日以后,当抱元守一,持之以恒,以正大光明示人。”
  云初笑道:“道路千万条,你偏偏选了最难的一条路。”
  一个礼官来到云初身边施礼道:“君侯,陛下已经沐浴完毕,酒池酒水已经注满,看盘已经摆好,座位已经安排妥当,乐师,歌伎,舞者,伶人已经就位,再有三刻明月也将出山,该是宾客进场的时间了。”
  云初道:“六百个座位,还有多少空置?”
  礼官施礼道:“座无虚席。”
  云初淡漠的道:“将武氏兄弟的座位安排到最远的位置上。”
  卢照邻笑道:“既然他们不想沾染长安的事情,放远些也是有道理的。”
  云初看一眼幸灾乐祸的卢照邻道:“跟那些没关系,六百宾客,只有他们兄弟未曾花钱。”


第一百七十四章 返璞归真的李治
  自古以来,长安最美的景色便是月下长安。
  上弦月下的长安孤冷清寂,繁星点点成河,幼童遥指银河听母亲说天上那些永远也讲不完,听不腻的老故事。
  满月时候的长安,满地银霜,千家万户捣衣,舂米声不绝于耳,偶尔会有井头的妇人一边浣衣,一边唱从青楼偷听来的曲子,虽然唱的不好,却有很多的浪荡子愿意倾耳听。
  只有下弦月最为肃杀,寒光照耀在铁衣上,照耀在锋刃上,寒芒闪闪。长安没有胡笳声,只有寒光铁衣背后温暖的万家灯火。
  今日月光皎洁,淡黄色的巨大圆月从东山升起的时候,晋昌坊门口那座巨大的鸾凤也就开始闪闪发光了,七彩的羽翼随着灯光明灭,像是活过来一般,就要引吭高歌。
  月光下,原本黝黑的大雁塔的东面被月光铺上一层寒霜,这就让这座被长安人诟病许久的高塔,如同一柄生锈了一半的尖刺,直挺挺的刺向天空。
  万国颂德天枢上的火焰依旧在熊熊燃烧着,只不过,它发出来的光芒太弱,被明月轻易的压制,宛若一盏在寒风中摇曳的烛火。
  兴庆宫的烛火点亮的时候,长安立刻就活过来了,一片明烛与天空中的眀月相辉映,就像是一场人间与天宫的对话。
  “噫吁嚱——噫吁嚱——天高几重?”
  “噫吁嚱——噫吁嚱——天高九重!”
  “噫吁嚱——噫吁嚱——吾皇何在?”
  “噫吁嚱——噫吁嚱——吾皇更在九天上!”
  “噫吁嚱——噫吁嚱——明月为烛,雷霆为鼓。”
  “噫吁嚱——噫吁嚱——风做蒲扇,雨为琼浆。
  “噫吁嚱——噫吁嚱——大地为台,长安为盘。”
  “噫吁嚱——噫吁嚱——龙凤为馔,江河为饮。”
  “噫吁嚱——噫吁嚱——挖一勺洞庭水且为吾皇贺。”
  “陛下之寿三千霜,国运万里长。”
  “陛下之寿三千霜,国运万里长……”
  礼官带着一众官员开始吟唱迎接皇帝的颂词的时候,云初站在最边上,所以看的很是清楚,那些官员在吟唱颂词的时候,是真的希望大唐皇帝长寿,更希望大唐国祚绵长,至少,这一刻他们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声金钟响起,先是八名手持仪仗的力士出现分别肃立两边,他们身材高大不说,每个人看起来都有三百斤重。
  接着便是八对身着艳丽宫装的宫娥提着灯笼,金盏,香炉等礼器,她们步履轻盈,看到不到脚面,整个人看起来像是在光滑的地面上滑行,云初估计,她们每个人的身高至少都有一米八。
  在迎宾曲中,又出现了八名腰挎横刀的穿着黑衣,戴着高高乌纱的宦官,他们手里各自捧着一个朱漆木盘,木盘上盖着暗色锦缎,看不清装的是啥,不过,从这些矫健的步伐,粗大的骨节来看,云初还是发现,这应该是八个被阉割的超级高手。
  身着无章无旒的皮草大裘冕的皇帝李治牵着一头金装玉砌的黑白色巨熊出来的时候,他身后的两翅屏山被两个宫娥特意打的很低,这就让走在前边的李治显得极为高大,没有屏山在后面的巨熊就显得没有那么大,不过,巨熊跟李治一起走,巨熊不时地往李治身边亲昵的蹭一蹭,宛若神仙中人。
  李治没有落座,别人就不能落座,至于把自己座位都卖了一个好价钱的云初自然只能靠着柱子站着。
  李治坐下来了,巨熊趴在李治脚下了,前来参加酒宴的人还是不能落座,不论男女开始手舞足蹈,如此三次之后,李治才透过冠冕珠帘缝隙轻声道:“坐吧。”
  礼官旋即大喊一声礼毕,众人这才拱手后退着依靠记忆慢慢的挪回自己的座位。
  李治说话的时候万籁俱寂,落针可闻。
  “朕回长安甚喜,观满座都是我大唐的忠臣孝子,朕尤为欢喜,今日之宴名曰——明月宴,朕心如天空,众爱卿也当心如明月,酒宴之上可畅所欲言,可尽情欢乐,不虞有它。”
  说罢,端起面前酒樽道:“众爱卿,饮甚。”
  李治嘴唇轻轻碰一下酒樽就放了下来,满座宾客不论男女都一饮而尽。
  不等鼓乐起,左手第一个座位上的韦氏家主韦安就端着酒樽颤巍巍的起身道:“明月当空,普照万里,大唐国泰民安,百姓富足,臣为陛下贺。”
  有老韦带头,所有人再一次轰然起身,高喊:“臣为陛下贺……”
  这一幕看起来很美好,可惜,都只是礼部侍郎宇文经的幻想……
  实际上,李治穿着一身简单的紫袍,头发就随便用一根青玉簪子绾住,脚上穿着一双软鞋,身边跟着一头毛色一点都不顺滑的巨熊,那只巨熊还动不动就把巨大的头颅塞进李治的腿中间,害的李治走路都不顺利,时不时的要把巨熊的脑袋扒拉到一边。
  没有三百斤的力士开路,没有身高一米八的宫娥执礼,更没有八个八个精壮的无卵之辈为左右护卫。只有一个毫不讲究的皇帝陛下,磕磕绊绊的从后面出来。
  皇帝以前是一个很讲究礼仪排场的人,尤其喜欢万国朝拜的大场面,那个时候啊,就算没有万国,礼部也会告知边军想办法凑齐万国前来长安朝拜。
  那时候的皇帝一举一动都有无上的尊荣,衣冠唯恐不豪奢,排场不能不大,参与人数不能不多,就连说话的声音,也可以弄成夹着嗓子的礼音。
  从什么时候皇帝开始不在意这些东西的呢?
  宇文经以为是皇帝泰山封禅以后。
  泰山封禅以前,朝堂上总有几个模样古怪的胡人,或者模样猥琐的外国人,每一次朝会,皇帝甚至会专门点名这些胡人,或者外国人,让他们说一些他们国家遇到同样事情的解决办法,结果,每一次他们的回答都能引来满堂大笑。
  泰山封禅以后,朝堂上基本上就没有啥外国人了,原本仅存的几个倭人官员,也从朝堂上消失了,等到皇帝不怎么上朝,由太子跟皇后理政的时候,胡人模样的官员就多起来了,他们大部分都属于皇后政营。
  而皇帝陛下穿大裘冕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便是春秋两祭的大场面,皇帝也从未盛装出现过。
  不过,皇帝出来的时候万籁俱寂,落针可闻倒是真的。
  宇文经以为这是皇帝权势得到极大巩固的体现,望断天涯,满目皆是臣虏,再穿大裘冕给谁看呢?
  皇帝陛下已经无需这些外在的东西来妆点他的尊荣,他只要出现,对臣子来说,便是无上的荣耀,他在那里,那里便是天地的中心。
  李治好不容易来到上座上,就把沉重的身体丢到宽大的塌上,一双细长白皙的手抓着一樽葡萄酿喝了一口之后,这才对礼部侍郎宇文经道:“开始吧。”
  宇文经只是敲一下金击子,金钟发出一声嗡鸣,而后就有一队手持羽扇的宫装女子从巨大的柱子后面走了出来,一只羽扇遮面,一只羽扇遮腹,羽扇颤抖不休起了迎春舞的姿势。
  云初瞅瞅因为说不上话而显得非常急躁的韦安,就很是为韦老头着急,如果不能跟皇帝交流一番的话,他用来买座位的几千亩地那就真的打了水漂了。
  宫娥表演迎春舞是有讲究的,这种舞蹈只有在开春皇帝酒宴上能看到,每当这种舞蹈开始了,一些有地位的臣子就会上场共舞,如果臣子的地位很高,皇帝非常看重的话,皇帝偶尔也会下场在宫娥的簇拥下舞上一曲。
  韦安等一干老臣,纷纷离座,开始扭动老迈的腰肢跳舞,向皇帝庆祝新春。
  皇帝没有动弹,只是在巨熊的大脑壳上拍两下,巨熊就扭啊扭的走进舞蹈人群,直立而起,蹦蹦跳跳起来。
  在云初担忧的目光中,皇帝朝跳舞跳得气喘吁吁的韦安招招手,韦安就连忙穿过舞蹈的人群,来到皇帝脚下弯腰施礼。
  李治一手捉着酒樽,身体前倾,此时舞乐声逐渐变小,几乎细不可闻。
  就算如此,别人依旧听不到皇帝跟韦安说了些什么,老迈的韦安却已经拜伏于地,大礼参拜皇帝,从他惊喜的模样就能看的出来,老家伙这一次获益匪浅。
  虽然大家都在跳舞,眼睛却盯在皇帝李治身上,有韦安这种感激涕零的,就会有杜氏这种魂飞魄散的,总体上,一曲一炷香的迎春舞跳罢,场上人的悲欢就各不相同了。
  李治大马金刀的坐在高位上,手里拿着酒樽,喝一口酒,便笑眯眯的看着场下众人,如同一个满足的老牧人正在检查自己的羊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9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69/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