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878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聪明人就是唐人!
  这已经是长安人士对外来族群人口认知上共识。
  首先,这个人要聪明到可以在大唐长安养活自己不说,并且需要带给长安一定的好处才行。
  这里说的好处就是承担比长安普通人重的多的商税。
  没错,在长安,异族人缴纳的全部都是商税,而不是大唐目前对自家百姓执行的低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户税与人头税。
  万年县的户税总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平,中下,以及下,下下八等,云初在制定户税的时候将层次定的极为分明,其中,上上一年需要缴纳户税两千一百二十六钱,而下下一年只需要缴纳十五钱。
  人头税同样按照户税分摊,想要在长安城里的居住的异族人,统一以上上户税对待。
  明白的说,只要你觉得你有钱,也掏得起居住在长安的钱,长安就不会把你当异族来对待,甚至在某些地方,比如高级青楼,高级赌坊,高级客栈这些花钱如流水的地方异族人有优先权。
  而中平以下户籍的人口,想要进这些地方,一般会被这些地方的保安给拖出去丢掉,就算被打了,告到官府,官府也不怎么管。
  即便是普通百姓在听说这种事情之后,也是嗤之以鼻的,一个一年到头就赚个几十贯辛苦钱的家伙,没事干去那种一晚上就能花掉一年辛苦钱的地方做什么?
  该打!
  花魁就该是属于有钱老爷的,跟卖油郎没啥关系。
  大赌场喜欢的就是那种一掷千金的豪客,一次往赌桌上丢几文钱的家伙,还不够麻烦钱。
  长安城里到处都是中等客栈跟车马店,足够普通人居住的,一个穷人非要住进那些建筑奢华,喝口水都必须来自终南山甜泉的高级客栈里,那不是在找不自在吗?
  倒是长安这些年修建的书院一直在执行有教无类的准则,就算是伎子家的孩子,只要掏得起束脩,也能大大方方的进去就学。
  长安大医院的老大是孙神仙,他老人家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不跟人讲什么道理了,同样的病,有钱人去看,靡费惊人,中下户以下的穷人去看,百十个铜钱就算完事,有时候还要倒贴。
  他老人家现在就是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导致所有的医者都养成了看人下菜碟的毛病,原本可以大赚特赚的长安大医院,现在每年都需要长安留守衙门拨款才能持续运营。
  云初曾经就医院经费的事情去跟老神仙交流过,过程不得而知,反正云初从老神仙那里回来之后,就怒火万丈的找来户部房的人好一通臭骂,从那以后,长安城就对有钱的异族人开了一个落户通道,听说收到的钱全部填补进了长安大医院那个无底洞里了。
  至于看病涨价这种呼声,从哪之后就无人提起过。
  长安虽大,有钱人终究是百中无一,穷鬼们倒是满大街都是,整日里熙熙攘攘的在朱雀大街上忙忙碌碌的走来走去的,也不知道一个个那么忙碌,为啥就成不了富人。
  就是基于对长安大医院的考虑,云瑾才对龙婆另眼相看,如果这个老巫婆能把大医院需要的毒虫以及其余动物药材进行集中养殖化,就能给大医院省下老大一笔钱财。
  所以,当十万多乌蛮人对蛮龙洞进行最彻底的扫荡的时候,云瑾已经把龙婆从架子上放下来了,询问她能否以她那一对巨大的蜈蚣为种,繁衍出更多的次一级大蜈蚣出来。
  “你们唐人需要那么多的毒虫做什么?”
  龙婆果然是聪明人,一张嘴就问到了重点。
  “我大唐的孙真人在长安开了一个硕大无朋的医馆,那里每日消耗的药材不计其数,龙婆婆既然身负驱虫独门绝技,何不去长安颐养天年呢?”
  龙婆闻言想了一会道:“孙真人,孙思邈?”
  云瑾笑道:“正是他老人家。”
  龙婆淡然的道:“老婆子以前住在云雾山里,后来有一个老道来云雾山采药,他也看中了老婆子豢养的毒虫。”
  云瑾闻言大喜,还以为龙婆跟孙神仙有旧呢,就听龙婆继续道:“老婆子当然不给,那是老婆子性命交修的一对金龙。”
  云瑾问道:“比之这一对如何?”
  龙婆带着一丝回忆过往的神情道:“那一对金龙已经有了灵性,只是没想到那个老道找来了一只半人高的神鸡,我的金龙就此成了老道手里的药材。”
  云瑾发现龙婆的眼神中似乎出现了一丝愤恨的意味,立刻转移话题道:“晚辈可以做主,请龙婆婆成为我大唐安定公主府的供奉,地位崇高,如此,再见孙道长,婆婆或许可以找回一些场子。”
  龙婆脸色变得和缓了一些笑道:“你能做得了大唐公主的主吗?”
  云瑾笑着点头道:“明年,我们就要成亲了。”
  龙婆笑道:“如此,老婆子或许可以走一遭长安,不过话说到头里,养毒虫最好的地方就在云雾山里,长安不成。”
  云瑾点头道:“这是自然,这是自然,龙婆婆可以走一遭长安与孙道长见一次,之后再论其他。”
  龙婆长吸一口气咬着牙道:“定不与那个老杂毛干休。”
  天色黑透的时候,紫琪阿果从蛮龙洞回来了,这一次,她捡到了非常多的妇孺,看妇孺的样子,就知道蛮龙东的白蛮人的日子过的还行,虽然妇孺们同样是黑漆漆的,不过看起来还算健康。
  不装神弄鬼的龙婆婆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仅仅是简单的洗了个澡,刷掉牙齿上的靛蓝染料,穿好了自己花花绿绿的衣服,在头上挽了一个发髻,就是一个头发斑白的枯瘦老妇人。
  盘膝坐在一张垫子一种由内而发的威严感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即便是狄光嗣告诉紫琪阿果龙婆就是一个擅于养毒虫的骗子,紫琪阿果依旧以大礼参拜了龙婆。
  龙婆见到紫琪阿果就欢喜的拉住她的手道:“让我看看啊,大山里的月神啊,多神秘啊,老婆子听过你的名声,没想到还真是一颗可以照亮南诏的明月……”
  狄光嗣瞅着紫琪阿果跟龙婆热切的交谈,就来到云瑾身边道:“这个老婆子不像是一个好人。”
  云瑾点点头道:“蛮龙不听这个老婆子的话,如果听了,蛮龙还真的有可能成为南诏的一股大势力。”
  狄光嗣道:“那么,紫琪阿果……”
  云瑾笑道:“一个想要成为女王的女人,终于遇到了属于她的宰相。”
  狄光嗣道:“西南不许有什么蛮王,也不会再有什么女王。”
  云瑾道:“龙婆觉得自己当上安定公主府的供奉之后,就能去找老神仙算算旧账,估计紫琪阿果也会去长安走一遭,这是你将她留在长安的最后机会。”
  狄光嗣所答非所问的道:“山中的幽兰,长安种不活。”
  云瑾叹口气道:“那就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狄光嗣道:“谁亵玩了,我喜欢她,她也喜欢我,两情相悦,岂不是水到渠成?”
  云瑾抬头看着天空中难得出现的明月,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在长安,啥都好,离开长安,一个个的本性暴露的厉害。
  难怪崔瑶先生说云氏宅院里锁住了一群猛兽,平日里看起来跟花熊一般娇憨惹人喜欢,天知道这一张张花熊皮下,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怪物。
  云瑾瞅着幽蓝深邃的夜空,努力想了一下,也没有想出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天亮之后,石宝,查黑他们心满意足的回来了,但是,世上却不再有什么蛮龙洞了。
  被钉在架子上的蛮龙嘶吼了一夜,也流淌了一夜的眼泪,天亮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死了,他挣脱开了绑绳,将手从木刺上拔出来,再把自己的后脑勺钉在木刺上,因为后脑受到了重创,他的眼珠子似乎在眼眶里掉了一个个,只有乳白色的眼白,看不到半点黑色。
  蛮龙洞太大,太深了,洞里面应该还隐藏了一些人,石宝认为继续搜索的意义不大,这才停止了搜索,只是在蛮龙洞口放了一把火,将蛮龙洞口密密匝匝的竹楼,木头房子一把火烧了一个干净。
  蛮龙洞就成了一个巨大的烟囱,四面八方都在冒烟,虽然每一处冒烟点,就是一个出口,查黑想要封锁那些出口,被云瑾给阻止了。
  没有家园的蛮龙洞人,在林莽中想要活下来很难。
  在龙婆的指挥下,两只巨大的蜈蚣缠在了温欢的胳膊上,两颗乌黑的脑袋虎视眈眈的盯着温欢那张脸,此时,温欢原本堪称俊秀的脸已经狰狞铁青的不像是一张人脸,他的裤子已经被尿液濡湿,打湿鞋子之后还弄湿了老大一片土地。
  “老子不怕你……”
  虽然温欢出了好多好多的汗水,还弄湿了裤子跟地面,云瑾几个人还是坚持认为阿欢是一条好汉。
  当然,如果两只大蜈蚣有毒的顺腭牙没有被包住的话,他就更像是一个好汉了。


第六十五章 教育的要点重在自察
  人一旦进入了林莽,屏蔽掉各种繁杂的信息之后,世界就变小了。
  世界变小之后,所有的人和事情就在触手可及之地。
  不论是亲情,爱情,还是仇恨,憎恶因为环境小,都会变得鲜明起来。
  所以说,不论是获得,还是失去,都显得尤为明显。
  这种感觉在长安是找不到的。
  长安太大了,人太多了,选择性太高了。
  这就导致爱情没有那么纯粹,仇恨没有那么刻骨,毕竟,长安太大了,人太多,可替换性太高,而人们行色匆匆的来不及在很多应该铭记的事情上驻足,就错过了很多的东西。
  所以,长安多薄凉之辈。
  云初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至少要换一次生活环境才能客观性的来看待自己生活的世界。
  所以,他就把云瑾,温欢,狄光嗣,李承修这些弟子丢到暗无天日的林莽里重新生活一次。
  这样一来呢,这些见识过极度的繁华,也体验过彻底的贫瘠,知道如何在繁华的长安做一个谆谆君子,也知晓在贫瘠的西南林莽里当一个无恶不作的大盗,有过这样经历的孩子,才有资格作为礼物,留在他喜爱的大唐。
  云初认真的翻阅着云瑾的社会调查报告,在他手边上,还有温欢的,狄光嗣的,李承修的。
  四个人经历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社会调查报告的视角却是完全不同的。
  云瑾的社会调查报告重在改造与融合,他认为想要将西南融入大唐社会,首先就要填平认知上的鸿沟,他选择填平鸿沟的方式便是除掉异见者,留下顺从者,而后再平等视之,移风易俗之后,自然会与大唐成为一体。
  温欢的社会调查报告重在山川地理的记录与调查上,他的报告中鲜少提到具体的人,只说西南这片林莽本身对大唐的价值,云初还特意注意到,温欢还在自己的报告中详细记录了这里的物产,与可能的矿藏。
  狄光嗣的社会调查报告重点在于管理,教化上,他甚至认为长安人与西南人之间并无智力上的差距,不同的不过是长安城的人摄于严苛的律法,这才表现得平和,如果长安城跟西南地一样,都没有所谓的律法的管控,人与人之间的残毒程度要远超西南地。
  毕竟,西南这边的蛮人,只有在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才会出去抢劫,就像狼必须吃羊一样的自然。
  而没有律法的长安人,他们即便是吃的很饱,也会咬死羊,他们咬死羊的原因不是为了吃饱肚子,而是在享受杀戮带来的快感。
  李承修的社会调查报告在四人中,价值最低。
  因为他是从军事的视角来看西南人的,而唐人过于强大,西南人过于弱小,自然得不出很有价值的社会信息,唯一的亮点,便是对乌蛮人社会雪崩暴乱的起因与过程有一个详细的记录。
  四个人,四个方向,每一个方向都有可以赞许的地方,每一个方向却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老神仙很多年前就不跟所谓的人讲什么道理了,在他老人家看来,全天下的道理都是狗屁,所谓的道理都是为了方便控制人心那些冬烘先生们才一条条的弄出来的。
  人赤条条的来到人间,中间狠狠的祸害一通人间之后,再赤条条的离开,对于自然没有任何的贡献……
  这是非常自然的道家思想。
  玄奘大师这两年也不跟任何人讲什么佛法了。
  在他老人家看来,佛就是佛,人就是人,佛就该是泥雕木塑的坐在高高的台子上慈悲的俯视众人,让参拜佛的人感受到这个世上还有一个强大的存在是怜悯自己的,就足够了。
  人参拜佛之后,心中得到了一丝安慰,一点满足,回去后该怎么过日子就怎么过日子,将人与人们的愿力集合出来的佛放在一起比较,或者相互成就,终究是一场虚妄。
  在他看来,人,成不了佛,或者说,佛与人的悲喜并不相通。
  皇帝李治这两年的心绪很是平静,不过,他现在最大的毛病就是看人看多了,他就越发的喜欢那头巨熊了。
  现如今,皇帝李治对于皇后秉持的态度就是敷衍,对太子李弘秉持的同样是敷衍的态度,至于朝臣们,他就更家的不在乎了。
  对于一个每天睁开一只好眼看到太阳都觉得自己大赚的皇帝来说,日子就这样一直混下去就很好了。
  至于自己死后的事情,说真的,云初在李治写给他的信中发现,他好像真的不是很在乎。
  云初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他写给皇帝的消息不再是以奏疏的形式存在的,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皇帝给他的消息也不再是以旨意的形式存在的。
  云初给皇帝写信的时候,抬头都是——陛下金安,然后直接说事。
  皇帝给云初的回信抬头从开始的云卿,变成宇初,最后干脆变成了二百五,原本工整,正式的内容开始出现了大段,大段的抱怨,吐槽,与咒骂,写的那叫一个随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8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78/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