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717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第二十章 必须转移视线
  自从周朝开始,就有天子登泰山而封天下了。
  所以,始皇帝登泰山的时候,泰山上就已经有了一些登天阶梯,又因为始皇帝封禅泰山规模宏大的缘故,以前的天子凿刻的步道阶梯不足以让随行人马攀登泰山,所以就重新凿刻了一遍。
  等到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过了祖龙,所以,他就很有病的在泰山上又凿刻出来一条步道,尽管秦步道就在边上,他也不用。
  同样的病,也出现在了李治的身上,兖州刺史从两年前开始开凿新的步道,用八千人耗费钱粮十六万贯终于要把新的步道修建完成了。
  不过,即便是最苛刻的言官们,也没有人站出来指责皇帝在浪费国帑,因为这笔钱是少府监出的,连工带料都是少府监出的,没用国帑一个子。
  最重要的是,整套流程都是以长安标准实施的。
  所谓的长安标准,那就是工部制定详细且清晰的工程目标,以及各处质量标准,拟算出一个大概的工程费用,然后,再把这个工程放在长安招标。
  云初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个招标会,就是他跟少府监监正独孤谋一起主持的。
  云初中意的是一家名叫晋昌的建筑队,认为这家建筑队经验丰富,尤其是在修建大工程上的有很多的经验,最难得的是这家建筑队在修建大明宫,兴庆宫,以及曲江宫的期间,表现优越不说,还充分的体现出来了他们对工程质量的看重,绝对是大唐建筑队伍中的翘楚。
  当然,这跟云初在晋昌建筑队中有两成的份子一点关系都没有,云初就是想给这支来自晋昌坊的建筑队更多的锻炼机会,继而让这支队伍成长起来,成为长安城标志性的队伍。
  独孤谋这人,一听名字就不是什么好人,早年间还尚安康公主为驸马,曾经与李承乾相交莫逆,李承乾造反的时候,听说就属他最为骁勇,砍死了不少太宗的护卫,李承乾失败后被废太子位贬为庶民,发配了,独孤谋则挨了太宗皇帝十几鞭子之后,继续当他的驸马都尉。
  等到李治当上皇帝之后,永徽四年的时候被绿帽王房遗爱告发,说他跟吴王恪,高阳公主等人密谋造反,被长孙无忌抓进大牢,原本是要准备车裂,再砍死他全家的,后来不知道为啥又好端端的给放出来了,还升官了,从银青光禄大夫变成了少府监监正。
  以李氏皇族的脾气,能经历两次谋反而毛发无伤的人必然是有一些本事的。
  所以,在那一次泰山步道修建工程招标中,晋昌建筑队,虽然在报价,设计,工期上都有明显的优势,最后上报朝廷之后,中标的却是兖州刺史滕文仲。
  滕文仲手里有啥?除过会发动徭役剥削百姓之外,他还会啥?
  凭什么是他中标?
  他就没有参与投标!
  云初当场就掀了桌子,并且明白的告诉独孤谋,此次修建泰山步道工程,万年县将不再垫资。
  结果,独孤谋不紧不慢的说,此次工程由少府监出全资。
  一句话怼的云初胃痛了好几天。
  今天,终于到了验收泰山步道工程的时期了,云初特意将晋昌建筑队的大掌柜刘三才,跟二掌柜彭四,一个砖瓦大匠,一个石工大匠,但凡泰山封禅便道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瞒不过这两个人带领的验收队伍。
  “给老子查仔细了。”
  听着云初给那些工匠下令,兖州刺史滕文仲脸色很难看,倒是独孤谋这个家伙的表情看起来云淡风轻的,似乎一点都不在意被云初查出什么问题。
  “但凡有危及陛下安全的祸患,就休怪本官辣手无情了。”
  云初来到滕文仲跟前,继续威胁道。
  滕文仲后退一步,不敢直面云初。
  独孤谋轻声道:“区区一介工程,郡公何必耿耿于怀呢。”
  云初看着独孤谋道:“你坏我大事,还敢说此事无关紧要?”
  独孤谋诧异的道:“区区一条便道而已,怎么就与大事扯上关系了呢,无非是少赚取了一些银钱罢了,如果非要往大事上掰扯,这就过了。”
  云初道:“本官原本想用建造泰山便道的机会,将长安营造法式推向全国,如今,全被尔等蝇营狗苟之辈给毁掉了,本官焉能轻易放过你们。”
  面对云初咄咄逼人的模样,独孤谋并不在意,只是稍微向后退一步,免得被云初口水喷到,然后道:“哦,既然如此,郡公当初就要事先说清楚啊。”
  云初怒道:“说清楚了,你会退一步?”
  独孤谋摇头道:“自然不能,老夫只是觉得全天下的好处不能被长安一地给那走吧,论到吃饭,不光是长安人要吃饭,全天下的百姓都要吃饭呢,不能说长安吃的脑满肠肥,其余地方就骨瘦如柴的熬日子,兖州之地穷蹙,好不容易有一块从天而降的肥肉,自然是紧着他们吃。”
  云初道:“监正此言差矣,某家以为,没有规矩无有方圆,长安制定规矩后,而后地方上再效法长安规矩,便能事半功倍,此乃利在千秋之事,非区区一项工程的得失所能比拟的。”
  独孤谋笑道:“长安要为万世之法?”
  云初冷笑一声道:“不能吗?”
  独孤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配。”
  云初指着独孤谋道:“总有一天会让你知晓长安配不配。”
  说完,就重新对工匠们道:“给老子仔细查,查出来重重有赏。”
  滕文仲瞅着云初的背影被独孤谋道:“如何是好?”
  独孤谋道:“怎么,你把事情没有做好?”
  滕文仲道:“工程这种事情,只要挑毛病,总会挑出来的,这世上就没有完美无缺的工程,只看毛病大小而已。”
  独孤谋轻笑一声道:“只要不出大毛病,云初就徒呼奈何。”
  有以云初为首的长安派,自然就会有以独孤谋为首的洛阳派。
  云初对上独孤谋,自然不用伪装什么,大家都是挽起袖子直接上的。
  刘三才见云初回来了,就小声道:“当初在投标之前,咱们的人来过泰山,实际计算过,整座山由山脚到山顶至少需要阶梯六千级以上,中间还有山门六座,楼台二十八座,过十八盘的时候,还需要铁链七百尺,这些都是必须的东西……”
  云初登刘三才絮絮叨叨的说完了泰山便道上的要点,就问道:“他们怎么办的,是不是达到了这些质量要求?”
  刘三才哼一声道:“本该是青石铺地的地方,他们修建了六里长的黄土道,上面虽然铺设了一些沙子,您看着,最近马上就到了泰山的雨季,那些黄土道路,一定会变成泥巴路,这一次是陛下要走,他么会倒霉的。”
  云初笑道:“也就是说,十六万贯的钱粮,你计算过被他们自己吞掉了多少?”
  刘三才回头看一眼彭四,这才咬咬牙道:“至少十万贯。”
  云初嘿嘿笑道:“就怕他们不贪,既然贪了,那就休怪老子拿你们开刀。”
  云初回去之后,就迅速地起草奏疏,下午的时候,这封弹劾独孤谋,滕文仲两人借着修建泰山便道的机会,贪腐国帑十万贯的奏疏就到了李治手中。
  等武媚念完这道奏疏,精神不太好的李治道:“可信吗?”
  武媚道:“云初很少弹劾别的大臣,这一次弹劾了,就说明他是有一定把握的。”
  李治叹息一声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朕的精神才好一点,长安跟洛阳的纷争这就起来了,云初总是盯着独孤干什么呢,就不能消停一些,给朕一个清闲吗?”
  武媚道:“贪腐十万贯这样的大事,陛下也不想理会吗?”
  李治叹息一声道:“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独孤给云初挖的一个坑,他本身就不同意云初设定的十六万贯修建一座便道的建议。
  皇后若是不信,就把少府监的账目调出来看,少府监的花销绝对没有十六万贯,独孤之所以一直没有公布泰山便道的造价,就是等云初弹劾他呢。”
  武媚道:“独孤为何要针对云初设下这样一个无关大局的陷阱呢?”
  李治嘿嘿笑道:“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如今呢,云初几乎将整个长安城都翻修了一遍,唯有城南几乎没有动弹,可以说,长安城处处新,处处美,唯有城南破旧如初。
  不仅仅如此,云初还规定,整个长安的牲畜屠宰只能在官府监管下屠宰,免得有病腐牲畜肉混入市场,你猜猜看,长安如今最大的牲畜屠宰地在哪里?”
  武媚掩嘴笑道:“城南。”
  李治又道:“世人多爱食用酱料,你猜猜看,长安最大的酱场在哪里?”
  武媚笑道:“城南。”
  李治又道:“长安每天都要宰杀大量牲畜,那些牲畜的,皮,毛,角,筋一类的东西又在哪里处置?”
  武媚摇着头道:“必然是城南。”
  李治笑道:“所以说啊,昔日的“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变成了如今的‘城南韦杜、恶臭十里’。这个梁子结的太大了。
  韦氏,杜氏一向与独孤氏相交莫逆,这些年以来,他们已经交锋过无数次了,云初一直想要用最小的代价改造城南,让长安变成一个好看的整体。
  可惜,城南的很多地契都握在韦氏,杜氏,以及独孤氏手中,他们自然不肯贱卖,云初那点可以蒙混百姓的本事,在韦杜这里都不好使。
  没办法之下,云初才用了自己身为长安副留守的权力,开始重新布置长安的产业群,把脏的,臭的不好的产业转移到了城南,想让城南地价大跌。
  如果不是云初在长安过于强势的话,韦杜都有打上门的心思。”


第二十一章 听人说一句实话实在是太难了
  云初一连上了三道弹劾独孤谋与滕文仲贪赃枉法的奏疏,都被皇帝留中不发。
  就连御史台对此事也不闻不问的,让人心寒。
  自从到了泰山之后,皇帝就在行宫里深居简出,就连早朝这样的事情也给免了。
  见不到皇帝,奏疏又被留中了,云初对于独孤谋这样的人毫无办法。
  看的出来,皇帝不想在泰山脚下再生事端出来。
  八月的泰山脚下酷暑难当,想要凉快,就必须去山上,可是,从最后一个工匠下山之后,泰山就被军队彻底的封锁了,任何人不得上山。
  中军大营接管了整座泰山的防务,云初这个后军主帅再一次进入了赋闲状态。
  这就是薛仁贵为何不愿意担任护卫皇帝行辕任务的原因,一军主帅,动不动就被解除兵权,这绝对是将军们最厌恶的一件事,也非常的打击将军在军中的威信。
  现如今,大家伙都靠威信过日子呢,这东西受损一点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泰山附近的山谷里,有不少的溪流,云初觉得这种从山腰上生成的溪水里不可能有鱼,可是,李绩披着蓑衣坐在一块巨石上拿着一根鱼竿在激流中垂钓,又让云初怀疑起自己的判断了。
  下到山谷里,仔细瞅了瞅溪水,云初确定这里没有鱼,这才对坐在瀑布附近的李绩高声道:“英公,你在钓鱼吗?”
  李绩看一眼没话找话说的云初,缓缓地道:“有。”
  云初见李绩提起鱼竿,鱼钩上果然挂着一条长不过一扎,重不过二两的赤红色小鱼。
  云初就跳上巨石,来到李绩身边瞅瞅放在巨石上的鱼篓,发现里面居然有四五条赤麟鱼,这种鱼的样子有些奇怪,阔嘴红麟体型纤长,形态似龙相、在鱼篓中依旧蹦跳,看样子也是一个性情暴烈的。
  “英公为何会知晓这里有鱼?”
  李绩喝一口米酒,瞅着云初道:“从贞观四年起,陛下击败突厥后,再到贞观十五年的十一年间,群臣曾经向太宗皇帝进谏封禅泰山的奏疏有十六次之多。
  其中两次,太宗皇帝都准备成行了,却在最后关头放弃了,贞观八年,老夫领大军六万配合魏征安抚山东的时候,当时就屯兵在这泰山脚下,目的就在于位太宗皇帝封禅泰山之前驱。
  虽然直至最后,太宗皇帝也未能成行,老夫却在这泰山脚下停留了三月之久。”
  云初瞅着鱼篓里的赤鳞鱼道:“这种鱼的滋味如何?”
  李绩回头看着云初道:“山东士人说这种赤鳞鱼有,形态似龙相、具龙威,因此,被视为龙的化身,称之为神鱼。
  神鱼,你也吃吗?”
  云初舔一舔嘴唇道:“这种鱼能在激流中存活,肉质必定紧实,而肉质紧实的肉,一般情况下味道都不会太差。”
  李绩笑吟吟地道:“皇帝就在左近,你也敢吃龙鱼?”
  云初左右瞅瞅道:“偷偷吃就是了。”
  李绩白了云初一眼道:“你真的是一个无胆鼠辈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7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7/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