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665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皇后认为皇帝的精血珍贵,一旦取多了会影响身体……她的这个执念非常的固执,即便是孙神仙告诉她人的身体有造血的功能,多取一点,半个月的时间里就会恢复如初,她还是不相信,只说精血乃父母所赐,不可轻废,虽然没有说孙神仙心怀不轨的话,话里话外就是这个意思。
  暴怒的孙神仙告诉她,从皇帝脑袋上取的血量,甚至还不如皇后每月来月事流淌的多,不但不会死人,还会让皇帝更加舒坦一些。
  同样暴怒的武媚说孙神仙无礼,孙神仙就一怒之下连夜带着六个体壮如牛的药童就要回长安去,路过郑州的时候被云初给拦住了,好说歹说,这才愿意留在云初军中继续前往泰山。
  “皇后一介女流之辈,对于刺血救命之术有疑问,老道还不至于跟一个女流之辈计较什么,皇帝自己明明很清醒,这个时候光知道躺在床上哼哼,却硬是一句话都不说,这很明显是信不过老道,既然信不过老道的医术,为人,为何还要让老道出手治病呢?”
  老神仙早就修炼到喜怒不动于心的地步了,这一次却怒火难熄的样子,让云初跟温柔多少有些难解。
  马上,老神仙长叹一声道:“到底是老道医术浅薄,明明知晓风疾之症的起因,发展,却无良药可医,惭愧,惭愧。”
  听老神仙说了后面的话,云初,温柔立刻就明白了,老神仙是在恼怒自己的无能,这才难得的发一次脾气。
  不过,老神仙说自己弄清楚了风疾成病的原因,以及病情发展的规律,这一点云初是不相信的,毕竟,大唐医者所说的风疾,包括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从神经病变到高血压无所不包,而每一个病人都需要专门去对待,不是说,研究出来一个方子,就能满足所有人。
  不过对于放血这种事,云初是赞同的,他以前因为年轻力壮,在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女性的街道办里,常常作为献血的第一人选出现在红十字血站,对放血不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很有发言权的。
  要知道,他一次就被人家抽走了两袋子血……隔天之后还能打篮球。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从李治身上取一半斤血完全不成问题。
  可惜,武媚,李治两人都因为过于愚昧不同意,错过了这种对身体很有好处的事情。
  不仅仅,云初感到遗憾,温柔,狄仁杰也同样觉得遗憾。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不道德的情感,完全是因为如今的郑州已经没办法看了。
  弄乱偃师县的是歹徒,弄乱郑州的则是酷吏。
  一个胡乱攀咬的李义府比疯狗还要可怕,而一个只问案子,不问情由的酷吏则比饿虎还要让人难以招架。
  原本的望气案子,变成了谋逆案子,谋逆案子又牵扯出那些富人们鱼肉乡里的案子,一个人的案子变成了一家人的案子,一家人的案子变成一族的案子,再变成姻亲的案子,同窗的案子,最后,变成了全郑州富人的案子。
  原本,穷人们还在为这些富人鸣不平,等到他们听说,富人的田地可以均分给他们之后,全郑州的富人有罪,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且无人觉得他们冤屈。
  郑州于偃师县最大的不同在于,有云初的大军驻扎在这里,那些人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在大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财产是以土地跟房子的形式存在的。
  那些富人们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房子,基本上等于失去了九成左右的财富。
  国家杀人,终究是有一个限度的,将罪大恶极的明正典刑之后,剩余人口发配的发配,发卖的发卖,郑州的事情也基本上就算了结了。
  郑州本地百姓额手称庆,大路上戴着刑具面无表情地踏上发配路的人群也络绎不绝。
  道路两边看热闹的人很多,一个个神情复杂,不过,在冗长的发配队伍走远之后,他们就明显高兴起来了。
  孙神仙跟云初一样,都背着手站在一个不起眼的高处瞅着远去的发配人群,两个人都不怎么说话,就算是偶尔说的两句话,也有些口不应心。
  “昔日秦皇迁徙六国富户入关,汉高祖刘邦也干过这样的事情,按理说有钱人是很珍贵的,为何到了陛下这里就弃若敝履?”
  “自秦皇以来,强干弱枝就是中央皇朝不多的一种选择,人为的制造出一个强大的关中,是符合大秦,大汉,两朝利益的,不过,天下富户进入关中之后,又会引起关中地方不安,朝中不晋,在大秦还没有统一天下的时候,关中人就想要把那些不属于大秦的高人驱逐出国,被李斯劝阻了,结果,始皇帝利用那些高人完成了统一大业,其实也给大秦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大汉也是如此,中央的权力被不断地削弱之后,那么强的实力,终究因为力量不能向一个方向走,区区一个黄巾,就让强汉走向了覆亡。
  如今的陛下,就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再加上,长安,洛阳足够富庶,这才给了他胆子,行取富人之财,结黔首之心的做法。
  且不说这种方式对不对,至少,皇帝在行真正一统天下的事情。
  他高高在上,看不到这些被发配的人的苦难,或者说,他什么都知道,就是觉得这是很有必要的一种行为,这些损失,他能承担的起。”
  孙思邈听了云初的话之后,良久没有作声,就在两人感到寒冷,准备回去的时候,孙思邈突然对云初道:“既然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就千万,千万做出一个好的结果来。”
  云初点头道:“李思正在做。”
  孙思邈叹息一声道:“国家太强,百姓太弱的时候啊,该是大丈夫持戈护卫的时候。”
  云初惭愧的道:“我不是大丈夫,担不起这个名号。”
  孙思邈道:“会有大丈夫出现的,天道其实很公平,任何强大都不会维持很久,任何虚弱也不会虚弱太久,如果强者恒强的话,老虎早在远古时期就把人吃光了。”
  云初总觉得老神仙似乎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毕竟,一个一百多岁,依旧健步如飞的人,要说没有一点神奇的本事,云初是不相信的。
  孙神仙在哪里,老何必定会跟过来,他觉得留在皇帝,皇后身边不那么安稳,每一次被叫去给皇帝,皇后看病的时候,后背上似乎总有一道凶恶的眼神在盯着他看。
  “玄奘大师去了汴州,我回来的时候,他正在给皇帝,皇后讲经呢,听说讲的是他新翻译出来的《阿难含经。
  我去给太子妃诊脉的时候,顺便请教了一下许敬宗,老许告诉我我,《阿难含经》是最接近佛陀时代的经文,里面最重要的部分便是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说法。
  不过,许敬宗说,玄奘大师此次恐怕是明珠蒙尘了,《阿难含经》虽然好,却说不动陛下跟皇后,那是两个心如铁石的人。
  都想从这一次大变革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没有拿到之前,他们不会醒悟的。”
  李治,武媚两人的意志有多坚决,这一点云初还是晓得的,就算这一次的事情做错了,也必须等全部的事情做完之后再衡量,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少林寺捐出了八千亩土地,还把五千亩土地交给了信众们耕作,寺庙留下来不足六千亩的土地,不仅仅如此,少林寺香积厨还无息借给了李思两万贯,方便她在郑州行偃师县之事。
  我来的之前,太子跟我说过,他这段时间除过生孩子的事情之外,啥都不准备做,还说,要是在抵达泰山之时太子妃能怀孕,他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听了老何的话,云初很是欣慰,至少太子把他的话终究是听进去了,没有往这个大泥坑里跳,或许有别人会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云初知道,这个时候谁跳的欢,谁就死的快。
  李义府已经快要变成人彘了,可就是这样,这个家伙还瞪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不肯死掉,也不知道活个什么劲。
  所有的事情加起来,让云初烦躁不堪,以前还想着趁这个机会饱览大唐的山形水色,现在,他哪里有什么看景致的心思。
  皇帝在大河以南都这样暴虐,不敢想他进入河北之后会干些什么事情。
  最恐怖的在于,皇帝没有行雷霆之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河北,而是慢吞吞的在河南干着自己想干的勾当。
  似乎,在等着什么事情发生呢。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有眼不识金镶玉
  玄奘从皇帝行宫出来的时候,面带笑意。
  等候在宫外的少林寺方丈智深大师双掌合十道:“师兄,可是有结果了?”
  玄奘笑道:“去除身外物,留得有用身。”
  智深大师叹息一声道:“弘扬佛法日渐艰难了。”
  玄奘大笑道:“等天下和尚都死光了,佛陀自然会醒来。”
  智深大师不解的道:“佛祖还未醒来吗?”
  玄奘道:“你可以去甘州大佛寺去问问沉睡的佛祖何时可以醒来。”
  智深大师再次问道:“佛祖为何一睡便是五百年,还没有醒来的迹象?”
  玄奘瞅瞅皇帝行宫外密密匝匝的等待觐见皇帝的人群叹息一声道:“恐怖之下,何来平常心,只是求活便已经让人竭尽全力了,何来勇猛精进之心。
  不如睡去。”
  智深大师不解的道:“佛祖也需看世人眼色吗?”
  玄奘道:“佛陀的世界太过美好,以至于不容于世。”
  智深大师长叹一声道:“二十八万贯啊——嵩山佛门已然倾尽所有。”
  玄奘笑道:“不多,不多,买佛门一个得以继续弘法的机会,皇帝卖便宜了。”
  说罢,也不给智深大师讲更多的事情,就坐上李思的马车去几个小孩子的驻地了。
  至于智深大师怎么想他是不管的,想通了,算他还有一点慧根,想不通那是他的劫数,出家人本就该勇敢的面对因果,不可逃避。
  马车里,李思跪在玄奘大师身边伺候大师吃果子冻,云瑾在背后卖力的帮大师捏着肩膀,至于温欢跟狄光嗣则一人抱着大师的一条腿很有节奏的拍打着。
  不这样不成,整整两万贯可以白白使唤三年的钱呢。
  李思现在就盼望着,能把玄奘大师伺候好了,看看能不能把少林寺秃驴们的钱赖掉不还。
  云初家的果子冻市面上见不到,就算是李思,云瑾,温欢,狄光嗣他们想吃,也被虞修容严格的限制着,不过,这个东西滑溜溜的,加上里面还有切碎的果子,冰冰凉凉的吃一碗,最是能消除喉咙里的火气,玄奘大师今天给皇帝两口子讲了一天的经文,早就口干舌燥的,吃起来正好。
  一碗桃子味道的果子冻下肚,玄奘大师舒坦的侧卧在马车上,随着马车的颠簸起伏,昏昏欲睡,就在他就要入睡的时候,突然睁开眼睛对李思道:“还有多余的五万贯要不要?”
  李思立刻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般,坚决的道:“不要。”
  玄奘大师笑道:“你之前不是很想要钱吗?”
  李思道:“那两万贯已经足够我们用的。”
  “真的不要吗?放心,不要你利钱。”
  李思再一次坚决的摇头道:“那就更不能要了。”
  “为啥?”
  “因为会有大麻烦。”
  玄奘大师叹口气道:“小娃娃都能明白的道理,那些大和尚们却不理解,虽说善财难舍,出家人还是要讲一点精神的。”
  眼看着玄奘大师一边小声嘀咕着,一边进入梦乡,几个小的,就溜下马车,进入了云瑾的马车。
  温欢道:“我觉的可以要,我们年纪小,赖账也好赖,前后七万贯呢,是一笔大财。”
  云瑾道:“如果我们真的需要七万贯,问我阿娘要就是了,没必要为了这点钱,把我们四个弄成赖账的无赖。”
  狄光嗣小心的刮着碗里不多的一点果子冻渣子,头都不抬的道:“七万贯呢,这个无赖可以当。”
  李思道:“我不是担心背上一个无赖名声,我就怕拿了这五万贯钱以后,后边的事情就不由我们说了算了,最要命的是,钱在人家手里,如果人家付钱的方式有变,我们就只能跟着这笔钱变成的缰绳,成了被人家拖着走的蠢驴。
  既然玄奘大师主动把钱送上来了,那就说明这五万贯钱对他来说是一个烫手的山芋,需要尽快处理掉。
  玄奘大师自己是没有钱的,那么,这笔钱只能来自于少林寺,既然是少林寺的钱,真正能决定这笔钱去路的是智深大和尚。
  玄奘大师刚才还说智深大和尚是一头蠢驴来着,那么,问题来了,你们觉得蠢驴的钱好拿,还是玄奘大师的钱好拿?”
  温欢一把扯掉狄光嗣正在卖力舔舐的果子冻碗,高兴的道:“我喜欢蠢驴。”
  云瑾担忧的对李思道:“智深大师对你很好,你这样坑他不好吧,我还是觉得需要钱,去找我阿娘要比较好。”
  李思摇摇头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出一种可以帮助智深大师解脱劫难的法子,然后再拿走他的钱就说的过去了。
  刚才你们也听见了,二十八万贯呢,你说他好好的和尚不当,弄那么多的钱做什么?
  现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玄奘大师为啥会说给我们五万贯的事情,只有把事情弄清楚了,才能对智深大和尚有的放矢。”
  狄光嗣见李思的目光落在他脸上,他还在为温欢打掉他的碗而生气呢,随即,气鼓鼓的对温欢道:“把你晚上的那一碗果子冻给我吃,我就去找阿焰,让他帮我们打探消息。”
  李思见温欢一脸的倔强,看样子不肯把自己的果子冻给狄光嗣,就大方的道:“你如果能让阿焰从鸿胪寺崇玄署弄清楚缘由,我今晚的那份果子冻给你。”
  狄光嗣有些不忍心的道:“你不是最喜欢吃果子冻了吗?”
  云瑾对李思道:“晚上我的那份分你一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6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5/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