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647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李绩笑道:“你也是属于陛下的,如果真的可以论亲情的话,我大唐就不该有那么多的公主与藩王结亲了。
  你既然在云氏长大,跟娜哈女王亲近,那么,你该知晓跟蛮人和亲的公主回是一个什么下场,伺候完了父亲,再伺候人家的儿子,呵呵,伺候人家三代人的也不算是什么稀罕事。
  好赖不过是陛下处理问题的一个工具而已,谁给你的信心,觉得陛下不会拿走你的粮食?”
  李思朝李绩盈盈一拜道:“多谢英公教诲,李思没齿难忘。”
  瞅着李思送上来的剥开的人气腾腾的烤枣,李绩狐疑的道:“老夫总觉得那里不对。”
  李思懒洋洋的靠在一个巨大的羊毛枕头上道:“跟英公距离近一些,心里总是格外的安宁,就像依靠着一座大山,在晒春日的暖阳。”
  李绩一边撕咬着烤好的枣子,一边含含糊糊的道:“怎么,不担心你的粮食了?”
  李思娇笑着道:“我就知道英公会帮我的。”
  李绩看着李思笑得跟一朵花般的脸,随即笑着点点头道:“老夫自然会帮你,不过,你也要帮老夫才对。”
  李思瞅瞅李绩雪白的胡须跟头发,觉得这个老家伙好像活不了几年了,随即连连点头道:“这是自然。”
  李绩见李思答应了,就沉默片刻道:“其实你应该将这一批粮食交给你的太子兄长的,如此,就不担忧粮食被人夺走了。”
  李思坚决的摇头道:“粮食是我的。”
  李绩道:“这些粮食并不重要,最多可以拿来救急,等这批粮食失去了救急的这个效果……后果是啥你应该很清楚。
  这批粮食到了太子手中,你的利益才能最大化,身为大唐公主,钱粮对你来说就是一个不值一晒的东西,权力才是你需要掌握的东西。
  你应该拿着这些粮食去换取权力,而不是拿去换钱,哪一个对你更加有利,你不会不明白吧?”
  李思有些烦乱的道:“我年纪太小,要那么些权势做什么,我现在就想要钱。”
  李绩见李思泯顽不灵,摇摇头道:“你要记住,如果想要钱,那就要跟你弟弟李贤联系。”
  李思摇头道:“李贤就是一个蠢货,还是一个没钱的蠢货。”
  李绩笑眯眯的瞅着李思,觉得云初夫妇的品格真的很好,哪怕要全力帮助李思,也不肯将一些宫闱密事告诉李思,用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来打击李贤。
  “你放心,只要你愿意把粮食给李贤,要多少钱,他都能出的起。”
  李思闻言呆滞了一下,狐疑的道:“我要三十万贯,他也出得起?”
  李绩笑着点头道:“你若是不相信,老夫可以为你作保。”
  李思沉默一阵子,最后抬起头道:“我要回去好好的想想。”
  李绩冷笑一声道:“你就算是去问云初,他也是这般看法。”
  李思尖叫一声道:“这是我的买卖,不想让师傅跟着操心。”
  说罢,就钻出战车,猿猴一般迅捷的踩着车辕回到了自己的马车上。
  李绩看着李思的马车先跑了,脸上再一次浮起诡异的笑容,从怀里掏出一个银质酒壶,扭开盖子喝了一大口杀毒药,等酒化作一条火线钻进胃里之后,低声自言自语道:“当一个山东人,还真是好难啊。”


第一百一十章 天命所归是假象
  云初晚上宿营在成皋。
  裴行检的前军,以及皇帝所在的中军已经离开了,他们走后,就给云初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成皋郡。
  这里没有出现粮仓被火烧,或者粮食被淋上屎尿的怪异事情。
  只不过,皇帝在离开的时候,带走了成皋郡粮库里的所有存粮。
  皇帝做一些未雨绸缪的事情是很有必要的,只是,云初的后军可就倒霉了。
  面对磕头如捣蒜的成皋地方官,云初没有选择裴行检要粮食的方法,他觉得总是从底层百姓口中抢夺粮食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于是,他选择找上成皋郡的富户们,派出一千大军连夜筹粮,等到天亮的时候,云初军中就多了不少的粮食,就是没有军粮那么整齐,粮食里多出来了许多的猪羊,鸡鸭鹅一类的东西。
  云初不白拿那些富户们的粮食,还给他们写了一张张很规范的借条,那些富户将来可以拿着这些借条去洛阳兵部,换成钱财。
  听起来这件事做的有始有终的,似乎很不错,但是呢,没有一个人,包括云初在内的人,都不觉得这些富户去洛阳兵部之后能拿到粮食款。
  李思手里的粮食是人家的私产,不能动,至于那些富户们的粮食是不是私产,这就要看皇帝的认知了。
  抢劫地方,强行征集军粮,这对大唐军队来说其实是一种很不起眼的日常行为。
  身为大唐最重要的暴力集团,云初给出借条的行为会引来旁人耻笑的。
  就这,还是因为大军在国内行走,做的不会太过分,一旦离开了过境,大唐府兵所到之处,将会有寸草不生的状况出现。
  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不讲道理的原因在于,府兵们的待遇很少被真正落实过。
  每位府兵在被应征时,按规定都要准备好一张弓、三十只箭、一把横刀以毡帽、毡装,还要准备九斗小麦。
  这些物资由折冲府代为保管,官府发给凭券,一旦发生战争时,凭券兑换。如果府兵防戍超过一年,官府则另外给予补助。
  这种供军方式,给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
  按道理来说,唐代府兵执役超过一年,每延长一年按理说就能得到绢布十二匹、栗十二石。
  当然,按理说这三个字很有意思,只要是按理说的事情,基本上等于没有。
  满大唐的六十万正规府兵,除过长安本地府兵没有按理说这个说法,每个延长执役时间的府兵能全额拿到按理说的报酬之外。
  就只剩下三万名北衙禁军有军饷可以拿。
  北衙禁军是皇帝的亲兵,是一支独立的军事力量。他们的基本生活所需由朝廷供给,享有厨食、身粮、衣赐等待遇。
  按理说的事情越多,军纪就越是败坏,军队的作风就越是趋于野蛮。
  云初当然不会损害李思的利益去填补本身就会崩坏的府兵制度。
  再加上皇帝此次东巡,原本制定的策略就是强硬,就是蛮横,唯有如此,才能让所有人都知晓皇帝的威严。
  从高祖李渊开始,皇帝到哪里,大唐最精锐的军队就会在哪里,这是惯例。
  云初要是一团和气的跟地方上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样,到了皇帝那里,就该云初自己不好了。
  秋毫无犯这种事情,不适用于大唐府兵。
  云初大军离开成皋郡的时候,一路上,富户们哭号连天,军司马想要派人去吓唬一下他们,要他们闭嘴。
  云初却非常的理解这些人的痛苦。
  都是好几代人积累的财富,如今一朝被军队给掠夺走了,哭一下是很正常的事情。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这句话本身就是在大唐时期出现的。
  瑞春向李治禀报了云初在成皋的行为之后,虽然伤痛百姓受苦,还是对云初的劫掠行为给予了充分的理解。
  大势在前,余者不过是瑕疵而已。
  不过,弹劾云初纵兵劫掠的弹章却没有断过,每一个御史都知晓这是云初的无奈之举,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放过这个很好的弹劾云初的机会。
  才出门,就事事不顺利,皇帝的车驾停步在了郑州。
  皇帝车驾停步郑州,云初后军就只好停步在荥阳。
  荥阳的主体其实就是虎牢关,云初兵马进入虎牢关之后,就按照行军长史李绩的建议,封闭了整个虎牢关。
  虎牢关,现在叫武牢关,之所以会改名字,跟李治的祖先李虎有关。
  在云初眼中,这座武牢关算不得高大,夯土城墙也算不得结实,然而,李绩站在武牢关上,却似乎有无数的心事想说却说不出来。
  李思出现在李绩身后的时候,不用问,就听李绩自言自语的道:“当年,高祖皇帝信不过太宗皇帝,取太宗皇帝所属交付裴寂迎战刘武周,结果,全军覆没,只有裴寂一人得脱,导致太宗皇帝麾下再无可战之兵,就连河东之地也尽数丢失,包括大唐龙兴之地晋阳。
  时河北地的窦建德西进,准备与王世充联合,一鼓而灭大唐。”
  李思轻声道:“那时候英公在谁的麾下?”
  李绩道:“王世充麾下任小将军,某家本是瓦岗寨的一条好汉,王世充击败李密之后,我就成了王世充的人,当时还以为王世充是一个天命之人,谁能想到当时强大,富庶的王世充会在这虎牢关下,成就了你祖父的一战擒二王的旷世战功。”
  李思笑道:“当时英公就投降了?”
  李绩咬着牙道:“当时,你祖父手中兵马不足三万,还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杂兵,面对虎牢关坚城,功夺六日未曾损伤虎牢关分毫。
  可以说天时地利都不在他,至于人和,只需从尉迟敬德进军虎牢关时期,地方百姓纷纷避走,也不愿意为大军提供军粮这一点就能知晓人和也不在他。”
  李思抱着李绩的胳膊道:“可是祖父还是赢了啊。”
  李绩的脸上浮现出一片浓烈的缅怀之色,口中赞叹道:“你高祖在刻意的剥夺你祖父的兵权,还杀了号称可以”免二死“的刘文静,就是为了剪除你祖父的羽翼。
  手中精锐的关中,河东两部兵马又被裴寂葬送在了河东,手中只有三万乌合之众,却要面对窦建德的十万雄师,后背便是王世充的八万精锐。
  丫头,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手中的时候,若是你,如何翻盘?”
  李思咕唧一声笑了出来,然后骄傲的道:“百骑出击!”
  李绩笑道:“是啊,百骑出击,太宗皇帝就是这么干的,奇怪的是,他赢了。”
  李思仰头看着身材高大的李绩道:“赢了很奇怪吗?”
  李绩点头道:“是啊,很奇怪,太宗成功了一次,也就成功一次而已,以后再也不能重现了。”
  “你也不能吗?”
  “不能,老夫戎马一生,无数次想要再成功一次,可惜,一直未能得偿所愿。
  李思有些不了解李绩说的话,不过,她又觉得李绩说的话好像很重要,不要紧,先记住,回去问师傅就是了。
  李绩显得很孤独,站在虎牢关城头上,似乎在缅怀过去的风云岁月。他不再说话的时候,这座虎牢关就像是他一个人的。
  云初听完了李思的叙述,沉吟片刻就对李思道:“英公老了,他就开始思考天命这个东西了。”
  李思道:“什么是天命?”
  “天命”的意思是上天、自然的实体代表的意志,也指上天主宰众生命运,自然的规律、法则,人的自然寿命。
  结合英公诉说太宗皇帝的往事,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如果天命所归,他就能无往而不利。”
  “怎么才能知晓自己是不是天命所归呢?”
  “没人能够提前知晓自己是不是天命所归,人们只是经历了无数生存存亡的磨难之后,才隐约有些自觉,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天命所归对他已经不重要了。”
  “那些没通过那些考验的人是不是都死了?”
  云初拍拍李思的发髻,点点头道:“没错,都死了,从无例外。”
  “我父皇算不算天命所归?”
  “算,因为他现在天下无敌。”
  “我母后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6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7/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