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230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即便是胡人,进了陛下的地界,也就是陛下的一个子民,平白无故被人当街殴打致死,难道微臣连上门问一声的权力都没有吗?”
  李治怒道:“没说不让你问,只是没有让你统领衙役,捕快全武装攻打人家的府邸。
  你若是真的喜欢统兵打仗,就来跟朕说,朕给你一支兵马让你统领,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去天边为大唐开疆拓土,岂不快哉?”
  听了李治的话,云初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连忙解释道:“当时人家把微臣的拜帖丢在地上,这也太羞辱人了。微臣如果不做点啥,这县令也就没脸干了。”
  李治拍拍巨熊,巨熊立刻就趴下了,李治坐在熊背上叹口气恨铁不成钢的道:“聪明起来啊,这京师之地,虽说是天下首善之地,同时也是天下首恶之地,各种魑魅魍魉层出不穷,鬼蜮伎俩,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朕知晓你能干,你这些年的功绩朕都看在眼里,也知晓你云初从不曾贪墨一个铜钱,更知晓你在万年县的法度是如何的森严。
  难道你就没有考虑到,你已经如此努力了,为何还有吐蕃使者团在你的辖地被灭门?
  把事情往细处做,做之前多想想,多衡量,莫要为奸人所利用……”
  一片硕果累累的棉田,一个循循善诱的皇帝,一个洗耳恭听的县令,一头打着呼噜的巨熊,在刘仁轨眼中,就是一副绝美的画卷。
  土地肥沃,皇帝英明,臣子聪明,巨熊憨厚,这一幕本该是盛世才有的图画。
  不知不觉,刘仁轨竟然泪流满面,哽咽的不能自已。
  云初看到刘仁轨被皇帝的行为感动的泪流满面,他知道眼前这种机会对一个想要往上爬的臣子来说,可谓百年难得一遇。
  假如他不是皇帝口中的魑魅魍魉,还对皇帝用了鬼蜮伎俩的话,他一定会感动的涕泪横流。
  最糟糕的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皇帝今天居然会展现出难得一见的温情,否则,他一定会在袖子上涂抹姜汁。
  好在只要屏住气息,长时间的不呼吸,他的脸色就会变得发白,眼眶就会变得发红,最后,眼睛也会因为充血变红。
  所以,他虽然没有像刘仁轨那样哭出来,却也让皇帝认为他的心灵遭受了极大的震撼,只是因为出身武将,轻易不会落泪而已。
  李治说的兴起,站在棉田里,指着眼前不算多的棉花笑道:“等这些棉花丰收了,变成了将士们身上的寒衣,朕,就决定与高句丽争锋,一血历朝历代的耻辱。
  并,迎接当年浪死辽东的中原百姓骸骨还乡,并且,朕要在高句丽的京城,修建一座从未有过的巨大京观。
  史书留名,千古华章烁烁,光耀千秋。
  刘卿,云卿,这才是我们君臣要实现的目的,不是在这长安城里干一些蝇营狗苟的小事能比拟的。”
  刘仁轨,云初立刻躬身道:“唯陛下之命是从,虽死无憾。”
  李治欣慰的点点头,又对两人道:“太宗当年曾经在太极宫教授朕一首歌,至今思来,历历在目,今日诵来与二位爱卿共勉。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太宗皇帝当年吟诵这首反诗的时候,忍不住泪如雨下,痛不欲生。
  因为他实在是不明白,就算是隋炀帝不仁,那些人为何惧怕高句丽人如虎,宁愿与官军拼一个你死我活,也不愿意平灭高句丽。
  太宗皇帝还告诉朕,即便再困难,也要毁掉高句丽的宗庙,屠尽高句丽之勋贵,遣散高句丽之民,唯有如此,我大唐才能傲视群伦之下,再无敌手。
  为此,太宗皇帝即便是在暮年,依旧要亲自统军征讨高句丽。
  谁知,天不从人愿,辽东苦寒,九月便大雪纷飞,太宗皇帝功半而返,临终时依旧拉着朕的手,念念不忘的依旧是该死的高句丽!”
  刘仁轨躬身道:“陛下若是起兵讨伐高句丽,微臣愿为陛下前驱。”
  李治欣慰的点点头,又看向云初。
  云初躬身道:“我大唐将星璀璨,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微臣愿意守在后方,为大军提供粮草,物资,必不让我朝大军因缺粮少衣,而再次无功而返。”
  对于李治所说的这些,云初并不认为这是李治的政治手段,而是今天看到棉花即将丰收,忍不住逸兴思飞。
  灭掉高句丽,李治就能完成一桩太宗皇帝都未曾完成的伟业。
  灭掉高句丽,李治就能大权独揽,让整个大唐,随着他的意志前进。
  在灭掉高句丽这一点上,云初觉得自己的心与李治,刘仁轨一般无二。
  目送李治的车驾回城,刘仁轨瞅瞅云初道:“身为战将出声,你真的不打算走一遭高句丽吗?”
  云初笑着摇摇头道:“人人都想去高句丽,若是人人都去了高句丽,谁来供应你们这些人的衣食呢?”
  刘仁轨高声笑道:“此生不入高句丽,枉为人臣!”
  云初也很高兴,这一次入高句丽,与隋炀帝,太宗皇帝入高句丽有很大的不同,有火药可以开山劈石,有棉衣可以御寒,可以说,已经补齐了大唐军队征伐高句丽的最后两块短板。
  就假如李治真的恒心不改话,一定比他在史书上记录的干的还要精彩一百倍。


第一百五十七章 云初奏对
  棉花这个东西只要棉桃开始绽放,那么,每日都会有棉桃绽放,直至棉桃开尽。
  两万六千亩的棉田进入了收获季节,这就导致长安,万年两县一下子变得忙碌起来。
  两县的官员,吏员都清楚,今年只要把棉花事情处理好,那么,两县就再无大事,因此,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一时间,长安城中到处都是晾晒的棉花,几乎让长安城变成了白地。
  于是,有诗人曰:金秋玉立喜田丰,一片冰心自暖融。
  莫道花开如雪海,人间有我免寒穷。
  又有诗人曰:银光点染兆年丰,万顷星摇似雪融。素裹群芳谁竞暖,轻身入被万事隆。
  因为棉花是云初种的满世界都是,所以,他不好作一首跟棉花有关的诗来吹捧自己。
  这让长安人都觉得遗憾之余,又钦佩大唐著名诗人云初的高风亮节。
  就连李治都对云初这一番低调行为表示满意,觉得那一日在棉田跟云初说的话,这个二百五还算是听进去了。
  其实,只有云初自己清楚,满大唐的诗人里面,就没有写过任何一首跟棉花有关的诗。
  李白没有,杜甫没有,王维没有,孟浩然、皇甫冉、王昌龄、贺知章、王之涣、李颀、崔颢、顾况、元稹、刘长卿、岑参、邱为、高适这些人都没有作过任何跟棉花有关的诗。
  没有这些人的才学来打底,你让他如何作出一首好的棉花诗来呢?
  自己作?开什么玩笑,信不信温柔看过云初自己作的诗能笑得脱肛?
  所以,这个时候必须低调,且必须将低调进行到底。
  自从棉花收获之后,刘仁轨的工作重心就从长安县转向给事中这个职位了。
  所以,关于棉纺织作坊的事情只能由云初来代行。
  云初很不愿意参与到军品供应中来,因为这事做好了,就是大功劳,可是呢,事情做不好,又是泼天大罪过。
  而军中的人最是难缠,如果打了胜仗,你就算是供应黑心棉给他们也是大功一件。
  如果他们把仗打败了,就算你把最好的棉花,最好的寒衣给他们配备上,他们也会从你的冬装上少了一枚扣子的事情,把战败的罪责推给你。
  而大唐朝廷,对于前线的将士最是宽容,在战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怪罪他们的,只会认同前方将士们的看法。
  就是因为你后勤供应的时候,在将士们的寒衣上少缝了一只扣子,才导致兵败的。
  然后,后勤的官员被砍头,被罢官,被降职,甚至连累全家的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想想都觉得害怕,遥想东汉末年,曹操军中缺粮,军卒吃不饱饭,人心不稳,曹操麾下的粮草官死的多惨啊……曹操一句‘借你人头以安军心’就真的把粮草官的人头借走了,之后,再没有还回来。
  而大唐的这些名将,宿将们,跟曹操基本上是一路货色,从李绩开始一路下来,都喜欢借东西,而且都是借完不还的那种人。
  比借更可怕的是抢,棉花里面的棉籽都没有剥除干净呢,长安十六卫的副将们就已经来了十一个。
  另外五个副将之所以没有来,是因为来的是大将军。
  棉纺工坊本来已经被定位为军事单位,闲杂人等一旦靠近就会被砍头,不看别的只看守门的身着皮甲的军卒,普通百姓看了你害怕,绕的远远的。
  可是,面对十六卫的大将军跟副将们,他们只有挨马鞭的份。
  兵部侍郎的爱子杨英,是一个嘴甜,惯会见风使舵的好手,当云初看到他脸上有鞭子抽过的痕迹,还不止一条,还跌跌撞撞的往他在棉纺工坊的公廨里跑。
  云初第一时间就打开后窗,再纵身跳上高墙,从后墙位置上跳墙逃跑。
  李治最近精神很好,因为经常要带着巨熊溜达,所以也被太阳晒的有些黑了。
  人虽然黑了,但是,精神却是难得的好,所以,看起各地的奏疏的速度就很快,仅仅一个上午,就已经处理了大部分积压的奏疏。
  午膳端上来的时候,李治的两只手都不曾安静下来,右手拿着筷子喂自己,左手时不时地拿起餐桌上成块的肉食,在清水里涮一涮,再喂给巨熊吃,因为听兽医说,巨熊吃多了盐会掉毛。
  以前的时候,李治每一餐都会剩下很多的饭食,现在不会了,每一次都能把端上来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
  宦官伺候李治洗漱,宫人给巨熊擦拭爪子跟嘴巴。
  就这这个时候,黄门禀报说,万年县县令云初叩阙。
  李治往嘴里含一口温水,咕噜噜的漱口后,把水吐掉,冷笑一声道:“宣他进来。”
  不大功夫,云初就跟在黄门身后匆匆进来了,向皇帝施礼后立刻道:“陛下救命啊。”
  李治笑道:“朕曾经听流言说,云卿曾经在突厥百万军中杀了一个七进七出,阵斩突厥悍将无数,怎么,也有被人追杀的时候?”
  云初道:“陛下知道是流言,还拿流言来笑话微臣,不过把话说过来,如果是敌人,微臣自忖还有跨马提枪上阵杀敌的勇气。
  现如今来的是我大唐十六卫的兵马,两个公爷,三个侯爷,伯爵,子爵,男爵无数将我纺织作坊围困的水泄不通,微臣只好跳墙跑到陛下这里来求救了。”
  李治皱眉道:“原先是怎么安排的?”
  云初拱手道:“先左武卫,接着是右骁卫,各自配发寒装一万,余者,就要等到来年三月以后,才能陆续配发,且数量不多。”
  李治道:“既然已经拟定了章程,就按照章程执行就是了,来找朕又为何事?”
  云初苦笑一声道:“十六卫的军法已经蔓延到了棉纺织作坊,再不找陛下救命,微臣很可能会成为大唐第一个被军法五马分尸的文官。”
  对于云初的夸大其词,李治毫不在意,淡漠的道:“朕听闻你与十六卫主将的交情不错,想必不会被五马分尸的吧?”
  云初连连摇头道:“这些人翻脸不认人,平日里有酒有肉,自然以兄弟相称,一旦牵涉到军务,他们就变了一匹匹的饿狼,微臣这一百来斤,经不起撕扯。”
  李治把身子前倾瞅着云初道:“你想让朕怎么帮你?”
  云初立刻道:“请陛下把刘县令还给纺织作坊。”
  李治忍不住笑道:“还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怎么,你怕被那群人五马分尸,就不担心刘卿被那些人五马分尸吗?”
  云初摇头道:“别人,微臣信不过。”
  李治讥诮的道:“就像你非要在万年县悯孤院里查出来一个贪官的举动吗?”
  云初偷偷看一眼皇帝低声道:“微臣总觉得除过微臣,别人见到悯孤院里的那群弱小之人,就会忍不住欺负一下,而万年县这两年对悯孤院的投入共计一千一百六十贯钱了,财帛动人心不说,而那些孤寡是最好被拿捏的。
  所以,微臣就想找出来一个贪官,狠狠地惩治一下,以儆效尤。”
  “继续弄成白骨,再用铁丝串起来交给太医署的郎中们用来练习捏骨?”
  “无此,不足以震慑恶人。”
  “云初,你这样当官不行啊,你是一县之长,多考虑大事,少管一些琐事,还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莫要为这些小事浪费光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23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0/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