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唐人的餐桌_分节阅读_第117节
小说作者:孑与2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6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4:01
  这些田地,基本上是由他们的老婆们亲自管理的,收获除过缴税之外,全部归自己。所以,这里的东西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在大唐,田地就是财富之源,不论土地贵贱,只要能买到好的田地,就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云初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结果,才说出来,就受到虞修容跟崔氏反驳,她们固执地认为田地最重要,如果家里的财产有一个需要剥离的顺序,曲江里的上百亩土地,将是最后一个需要被剥离的财产。
  至于日进斗金的晋昌坊大食堂,则属于在破家之前,就该拿去换取或者放弃的财富。
  而酒精制作,棉被制作,羽绒服制作,则被这两个女人规划为不可分割的财富,云家如果倒霉了,还要依靠这上百亩田产,跟这两样秘方东山再起呢。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这是兵法书上说的话,但是在虞修容跟崔氏眼中,田地是永恒的。
  这不仅仅是崔氏跟虞修容两人的看法,更是全长安人的看法。
  云初对此非常地不理解,就大唐关中现在一亩地的产出,好年景都不足两百斤,就这,还是水田的产出,就算一亩地产出三百斤,按照长安此时的粮价,八文钱一斗,三百斤算三十斗,一年下来也就两百四十文,再算上麦子收割之后种一茬糜子或者荞麦的收入,不算人工,一亩地一年最多收入四百个钱。
  更要命的是,长安附近水田的价格是十一贯钱一亩,合一万一千钱。需要将近三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把买地的钱收回来,这基本上就是唐人一大半的生命历程。
  一辈子不吃不喝的,就为了得到一亩地?
  “账不是这么算的!”在拿到云家聘礼之后,早就不避讳云初的虞修容,已经把自己摆在了云家主母的位置上,并且摆得理所当然。
  云初很想抬手给死犟死犟的虞修容一巴掌,发现这个小女子一脸的坚定,即便是挨打,也坚持认为云家应该走兼并土地的路线。
  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云初突然想起,自己很久很久以前买的那套房子……贷款二十年,每月要还四千左右,而他一月的薪水只有七八千……与唐人买地的状况何等的相似。
  就这,官府里的一群智者,还纷纷说他买得好,肯定赚钱。
  很奇怪啊,长安附近的土地,跟他以前买的学区房一样,挂牌就能卖出去。
  如果云初现在,要把自家在曲江里的土地挂牌出售,每亩地十一贯钱,不出一天,就会有豪奢的买家上门,并且给现钱!
  而拿到现钱的他,一定会被整个长安人耻笑为败家子,是败坏家业的败类。
  既然自己曾经在科技发达,信息透明的世界里,都能干出这么不理智的事情来。指望虞修容跟崔氏,这两个唐朝土著来超越时代,这是非常不对的。
  房子跟土地其实是一样的,中国人爱死了这两样东西,还整整爱了好几千年。
  有钱难买心头好,云初认命了。
  家里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大慈恩寺香积厨都不愿意接纳的地步。
  如果把云家一部分的钱,拿出去买地,推高长安附近的土地价格,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至少,就没有那么多的人愿意卖地了。
  毕竟,在这个没有多少投资渠道的世界里,土地的价格越高,出售手中土地的人就越少。
  把钱都沉淀在土地上,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事情。
  “你刚才是不是想抽我?”虞修容瞪着一双发亮的大眼睛,看着云初,看得出来,她余怒未消。”
  “胡说八道,云家祖上八辈起,就没有打老婆的习惯。”
  “对,那就把妹妹往死里打?”娜哈一边剥着烤栗子,一边插话。
  “你要是再敢往平康坊跑,下次就不是用竹条抽,改用棒子打腿。”
  “我是去看公孙姐姐买来的舞姬,看看她们的腿是不是比我的腿长,你凭什么打我?”
  虞修容见娜哈真的生气了,就连忙抱着娜哈安慰道:“平康坊确实不是好地方,你以后要见公孙姐姐,我就邀请她来家里,我们在家里看她买的舞姬就好了,可不敢再去平康坊抛头露面了。”
  “为什么不能去?那里可热闹了。”
  “嗯——”云初低声咆哮一下,就捏着拳头走出了屋子,娜哈已经大了,真的不能再打她了。
  这个时候,该是虞修容表现她长嫂如母的时候了,在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多话云初这个当哥哥的,就没办法说。
  崔氏连忙跟出来对云初道:“娜哈小娘子很聪明,郎君不用如此气恼,等她再大一点,就会明白的。”
  云初怒气冲冲地瞅着崔氏道:“三年前你就这么说,现在还这么说,她什么时候能长大?”
  崔氏掩着嘴巴笑道:“要是娜哈小娘子真的长大了,郎君可能会更加地不舍。”
  提到娜哈的婚嫁,云初心里就很不舒服,这妹夫人选一定要好好地挑选,要家里有钱的,有地位的,还要一表人才,性情温顺,被娜哈打了之后,还死死活活喜欢娜哈的才成!
  否则,不是这样的妹夫容易早夭。
  眼看着一队穿着绿色白斑点,束胸襦裙的圆滚滚的女人,从自己眼前滚过,就对崔氏道:“两年前我就说过,只要她们找到了意中人,就可以离开家生活,为什么,两年来没有一个离开的?
  两年了,她们应该积攒了不少钱才对吧?”
  崔氏捏捏自己的双下巴道:“傻子才出去呢。”
  说着话还给云初抛了一个老媚眼道:“那里的郎君都没有咱家的郎君可靠,干嘛要出去呢?”
  云初打了一个哆嗦道:“你现在也变得不正经了,想祸害人找别人去,别来恶心我。”
  崔氏笑眯眯地道:“这三年来,妾身才觉得自己是真的活着,就连以前受得那些罪,现在都觉得是该的,不受那些罪,哪里轮得到我过上现在自由自在的好日子。”
  云初哀叹一声,就让肥九牵来枣红马,准备去光福坊用铜饼子换两个肉夹馍吃,今天被娜哈跟虞修容,以及崔氏气得不轻。
  肥九原本看起来有一些线条的麻子脸,现在变成了一张摊开的撒满了芝麻的大饼。
  “你就没打算成个亲啥的?”
  肥九坚决地摇摇头道:“不想!”
  “你就不打算生个一儿半女的,传宗接代吗?”
  肥九继续坚决地摇头道:“我以前有过儿女,对得起祖宗,现在就不生了。
  再说了,咱家满院子的肥婆娘,您觉得哪一个是能生出儿子的人?”
  “我看她们现在比外边那些三十岁的女人年轻多了,生娃不成问题吧?”
  “那是咱们家好吃好喝的,硬养出来的,要是不在家里,天知道她们已经老成什么样子了,一个个都是当祖母的年纪了,郎君就不要祸害我了,要是真想女人,小的休沐的时候去趟平康坊什么难处都解决了,人家不但年轻好看,还不嫌弃我这一脸的大麻子。”
  云初叹息一声道:“这都是我的罪过,给你们发的钱实在是太多了。”
  “就算您不发,时不时地从娜哈小娘子那里得到一点赏赐,什么钱都有了。”
  云初被气笑了,不过,这样的交往方式也不错,至少可以减少了他当大地主,大恶霸压榨人民的时候产生的愧疚感。


第十二章 赚钱赚成了万家生佛
  只要出了晋昌坊,就好像穿越了时空一样,那个陌生的长安城再一次出现在云初的面前。
  头发油了吧唧的男人,衣裙上沾满尘土的女人,身上的衣衫红色不是红色,蓝色不是蓝色,就算是绿色,也显得土苍苍的。
  更多的人穿的是土黄色的衣衫,再加上被烈日灼烤的苍老的面容,看不到多少活力。
  在大街上很容易将晋昌坊的人,从人群中认出来,主要是他们穿的衣衫上总是印着字。
  “大德粮栈,私斗无欺!”这个人应该是大食堂里工作的人,身上穿的湛蓝色衣衫,应该是大德粮栈提供的,颜色很纯,很亮,很显眼。
  “彭氏兽头,大匠造!”这个人应该是水环境包工队的人,衣衫是耀眼的绿色,一看就知道布料很结实,很适合工匠干活的时候穿。
  “惯卖雪花盐,陈氏商行。”这个人应该是晋昌坊,负责采买的人手,也只有他们才会穿着盐商送的一身雪白的绸衫,满世界地乱窜地做生意。
  在大街上看到这些衣衫都不算什么,在晋昌坊,人们甚至能看到那些孩子们,穿着胸前印着白色张氏石炭字样的袄子,转过身,又能在孩童的屁股上,看到硕大的两百字样的裤子,只要有人问起这个两百是什么意思,孩童就必须告诉人家,在张氏买石炭,两百斤算一担。
  晋昌坊里的人,现在基本上都穿的是,这种印满字的衣衫。珍贵一些的衣衫是绣出来的,像夏日里随便穿的单衣,基本就是用漆写上去的。
  像以前全坊民都穿“德胜隆”字样衣衫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听说是晋昌坊坊正刘义,现在的胃口大得惊人。
  光福坊的变化也很大,主要是去年冬日里坊市遭了祝融,半条街被烧成了断壁残垣。
  幸好那对小夫妻的胡饼店没有被波及,只是背后就是着火现场,据说晚上有鬼夜哭,导致生意差了不少。
  他老婆自从两年间生了两个孩子之后,也变成了一个胖子。小伙子嘴唇上也多了一撮小胡子,可能是嘴唇上的毛发,生长得不怎么旺盛,只在中间有一坨浓密的小胡须。加上雨后黑水流淌的满街都是,只能穿木屐,这就让他看起来很像是后来的倭国人。
  “王桑,胡饼给我拿三个。”
  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小伙子,明显变得成熟了很多,再加上他老婆变丑了,也不担心云初会弄走当丫鬟。不明白云初为何会怪腔怪调地说话,笑嘻嘻地迎上来道:“还是不要羊眼睛是吧,今天腮帮子上的肉多,都给郎君备着呢。”
  云初指指依旧是断壁残垣的坊市道:“怎么还破破烂烂地堆在这里?”
  小伙子学着云初的样子摊摊手道:“没钱,还能怎么着。就这么的了。”
  “万年县不管吗?”
  “他们倒是想管,不良人过来催促好几次了,希望里长能催着大家伙,尽快把房子建起来,大家倒是很想修建,可是,钱从何来?
  不要说以前的大房子,就算是建一座小房子也拿不出钱来。”
  云初咬一口胡饼,满意地哼了一声,还是熟悉的味道,还是干净的模样,就是他老婆变丑了,抱着一个小孩子在喂奶,衣襟都不拉起来。
  光福坊的位置非常好,紧挨着朱雀大街,边上是永乐坊,前边就是高级住宅区安仁坊,从长安地图上看,属于城市中心位置。
  如果,原来的居民愿意把地契让出来一半,自己就可以给他们把房子修建起来,不让他们损失住宅面积,了不起把他们的房子摞起来就成了。
  自从大雁塔修建完成之后,长安就有了一个新的皇家建筑高度标准,依次类推下来,黔首们也能修建六米高的房子了。
  不过不急,等这里的人再绝望一阵子,再让官府出面再威胁一阵子,就说再不修建房屋,就收走他们的地契一类的胡话,才是晋昌坊工程队进驻的好时机,才是晋昌坊赢得民心的大好时机。
  更是晋昌坊百姓将多出来的钱,变成半条街房产的好时候。
  云初已经决定了,在这里开一座巨大的客栈,应该很有搞头,顺便再把晋昌坊大食堂弄过来一个,应该能把这块地的地皮炒起来。
  至于砖头瓦块一类的东西不算什么事情。
  曲江里有一座光秃秃的,只长草不长树的黏土山,一下雨就流黄汤子,踩上去就摔跤,难为曲江里乡亲好多年了,自从晋昌坊掏钱在这里建起来了烧石炭的砖瓦窑,有望在几十年内把这座山铲成平地。
  “黄婆子全家想要离开长安,去眉县投奔亲戚,找人卖她家的地契呢,郎君想不想要?便宜。”
  “咦,既然便宜,你怎么不买,这两年你不是又积攒了五贯钱吗?应该够了吧。”
  小伙子摇摇头道:“都是乡里乡亲的,没道理占人家的这个便宜,心里不安,买下来的地契盖的房子也住不安稳,这种便宜不能占。”
  云初怒道:“你不能占的便宜,我就能心安理得的占便宜,我就不怕有报应?”
  小伙子陪着笑脸道:“你是当官的,占便宜早就占习惯了,不碍事。”
  “什么叫当官的占便宜占习惯了,连牛鬼蛇神都不怕?告诉你,当官的也要脸面。”
  小伙子惊诧地瞅着云初道:“真的吗?”
  云初怒道:“老子会骗你?告诉那个黄婆子,地契不急着出手,老子出钱把烧坏的房子重新建起来,一文钱都不收你们的,还是楼下作坊,楼上住人的那种小楼,唯一的要求就是地契上的地要分我一半。”
  小伙子吃惊地瞪大了眼睛,指着云初阿巴,阿巴了半天才道:“不能是泥巴摞起来的草房吧?”
  看到小伙子惊诧的样子,云初狠狠地咬了一口胡饼道:“砖瓦房!”
  小伙子听到这三个字,紧绷着的脸顿时松弛下来,笑嘻嘻地道:“你哄我哩。”
  云初把剩下的胡饼装起来,对小伙子道:“这几年下来,我欺负过你吗?骗过你的胡饼吃了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04页  当前第1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100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唐人的餐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