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宁无奈之下,只好起兵反抗,攻入京城,废杀李从厚,登基称帝。
面对如此情形,可想而知等下她穿越过去,将要面对一大堆史无前例的烂摊子。
北有耶律德光挥师南下,东有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磨刀霍霍,西有孟知祥跨地自立,南方的徐知诰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取代杨吴,四面八方,混乱不堪,可谓是全无一寸清净地。
李秀宁比起唐末帝李从珂,英气善战和战略兵法都颇有过之,已经具备了在乱世中扫平天下的武力值。
然而论起文纲晏治、政局大观,她不能说是在此方面稍有薄弱,只能说是一窍不通——毕竟之前也没什么训练的机会。
五代十国时期,帝王们人均名将,除非是奇行种如刘承祐,或是傀儡皇帝如杨隆演之流,否则要想找出一个不会打仗的,实属比较困难。
就连万朝的帝王地板砖、儿皇帝石敬瑭,青年时也有数骑冲阵,左冲右突,相救庄宗的战绩。
然而,这些人大多只凭一腔血勇,横冲直撞,如此没有束缚的武力,仿佛一群侯景在中原大地上撒欢乱跑,不仅是天下祸乱之源,更是生民之巨害。
因此,拥有除了武力以外的治世能力就显得分外重要了,李嗣源治国仅仅是安定一方,“粗为小康”,就能被称为五代第二明君(第一是周世宗),由此可见一斑。
王猛这些日子,就是加班加点地给李秀宁做相关培训,一应为帝为王的策略悉数铭记于心,确保可以丝滑衔接,无缝上岗。
此刻王镇恶到来,李秀宁不愿打扰他祖孙二人叙话,索性拿着镜头走出来,和辛弃疾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辛弃疾此前在开唐位面作客过一段时间,与她颇为熟稔,此刻听她说了故事的全发展,深感惊奇。
治世能力这种东西,真不是想学会就能学会的,都过了这么久,他不还是不擅长批改公文么?
辛弃疾试探着问:“你一抵达后唐就要当皇帝,到时候你的奏折——”
话音刚落,就看见李秀宁露出一种「你懂得」的神色,带着三分笃定、三分矜持、三分感激和一分理所当然地说:“这不是有我老师在,可以随时开视频指导。”
辛弃疾:“……”
你这个老师认的真不亏!
他屈指算了算,王猛现在要同时处理前秦的政务+九州书院的课务+后唐女帝的疑难解答,今天还要给他帮忙处理掉陈朝的两叠公文。
这是何等的卷王,万朝最卷之人实至名归。
并不存在的良心忽而微微颤抖. jpg
辛弃疾不禁摇了摇头:“再这般将任务推给他,总感觉我们会被秦王上天入地追杀。”
李秀宁想象一番那个场景,立即选择了和他不站在同一立场,义正言辞地指责道:“是啊,老师已经很辛苦了,你居然还带来了两个半时辰的工作量,太不应当了!虽说文宣王不在,这等事难道不能找苍水先生或于太傅来解决吗?”
辛弃疾微笑道:“那是因为我宁可被秦王追杀,也不想被明世祖追杀啊。”
李秀宁神色微妙,显然是觉得此话有理。
二人正交谈间,里面的谈话已然终结,王镇恶打开门,眸中微微带着些水光,似是刚哭过。
“多谢”,他拍了拍辛弃疾的肩膀,陡然想起什么,话锋一转,大声说,“幼安,你可悠着点啊,我祖父刚续完命!”
王猛一下被自家这憨孩子逗笑了,抬眸望向镜头那侧的辛弃疾,言简意赅道:“幼安,拿来吧,我两个时辰内批阅完给你。”
辛弃疾见他虽然答应得干脆利落,但案头也堆着许多未竞之事,对面亦已经夜色沉沉,灯火摇曳,顿时感觉到了自己深夜打扰十分不妥。
于是提议道:“不若景略先生批一部分,余下我再去找别人。”
王猛还未说什么,未料王镇恶关心情切,一心想着让其他人帮忙分担点,直接将镜头对准了窗口外:“往左边第二间府邸是于谦暂住,第三间张煌言暂住,两条街开外是魏太傅钟繇暂住,对了,谢晦也能批改一些吧,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大晚上忽然天降公文的于谦、张煌言、钟繇、谢晦:“……”
事情发生得就挺突然的,王镇恶这家伙有时根本不做人!
……
翌日,陈蒨看着自己面前的公文卷,反反复复翻阅了好几遍,不由陷入了沉思。
“幼安,朕能问问,为何刘穆之一个人能批改出五种不同的字迹吗?”
第183章
辛弃疾摆手道:“子华莫要在意这些不重要的细节。”
陈蒨徐徐翻阅, 忽而在一条题写着“孝悌力田加等”的纲目下,发现了五种不同的批注方案。
众人对于解决方案吵吵嚷嚷,莫衷一是, 各种不同的字迹横斜齐飞,纸面宛如战场,充满了剑拔弩张的气势。
光是看上一眼, 就仿佛见到一群大臣在上朝时各执一词, 激情辩论,声音仿佛能把房顶掀翻。
陈蒨含笑问:“幼安觉得这也是不重要的细节?”
辛弃疾心说, 这算什么, 不过就是多写了几个字,就为争论这一条, 昨天几人吵来吵去都快打起来了。
批改公文的团队里边,谁还没个亲身带兵征战的经历了。
就算是最斯文的钟繇,当年也是镇抚关中、大破匈奴的军事家,更别提王猛这种一言不合就灭一国的狠人。
众人聚在一起,当时的场面一度难以收拾。
九州书院无数吃瓜群众火速赶到第一线围观, 或曰「钟太傅老当益壮, 英姿不减当年」,或曰「张苍水专门逮着人下黑手, 不愧是明世祖位面出来的」, 或曰「谢宣明还记得自己是陈郡谢氏之人吗,这仪态是一点都不要了」。
反正就是混乱不堪。
本来两个时辰能够批改完的公文,硬是因此拖延了数倍的时间,甚至到最后仍有几条没诞生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怎么会如此呢”, 辛弃疾不由叹息道, “我去找了王景略, 谢宣明,钟元常,还有两个后世的名相……按理说不应该啊。”
陈蒨为这个过于豪华的阵容微讶了片刻,微微摇头:“这便是一个天才能成事,一群天才聚在一起反倒会坏事的道理了。”
他抬手将公文揽过,准备从头审阅一遍众人的批注。
辛弃疾见自己一通折腾,反而给他倒添了工作量,心中好生过意不去。
正思索着该如何弥补,忽而灵光一闪,王猛等人能力再强,毕竟不是陈朝人,对当世格局所知有限,所以才会出现分歧。
拉一个人进驻副本,长期留下帮忙,不就结了吗!
“你等着”,辛弃疾快速翻出光幕,语气迫切地说,“我这就借一个别人不需要的名臣过来帮你。”
陈蒨:???
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奇怪呢。
辛弃疾开始思考合理的帮忙人选,多亏兰亭副本发了不少道具奖品,这让他可以及时拉外援进来,倘若换作从前崖山时期还真没办法。
但是,到底让谁来呢……
能和陈蒨这般千古明君匹配的,自然也得是千古名相级别的。
这样的人物在各朝几乎都是帝王心腹,位高权重,社稷之臣,很难抽开身,如王猛这般抽出一个时辰帮忙批改公文,已经是极限了。
但也有几个例外的倒霉蛋,过得特别不好。
比如魏太武帝位面的宰相崔浩,一个天机窥尽、算无遗策的神人,死得老惨了。
因为才华过高,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嫉妒,不过是在史书中秉笔直言了几句,就被随便安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遭遇灭门之祸。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灭门,是牵连甚广的屠杀惨案,数千人因此被血洗。
情形之惨烈,崔浩本人之无辜遭劫,较之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萧道成屠杀刘宋宗室,徐知诰虐待杨吴宗室等一系列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人家好歹是改朝换代清理前朝,魏太武帝却是无故虐杀三朝元老、开国功臣,深深跌破了人类的底线。
历来行鸟尽弓藏之事的帝王不少,但毫无人性、令人发指到这份上的,却是闻所未闻。
崔浩是崔悦的曾孙,是卢谌的曾外孙,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这两家子人,至此被屠戮干净,尽夷其族。
这等灭门大灾发生在自己的后人身上,哪个能不气。
虽说眼下魏太武帝位面的时间线还没进行到这一步,然而血债唯有血偿,汉肃祖位面的卢谌、崔悦等人勃然大怒,大举兴兵,当即决定杀入该位面复仇,将这群拓跋鲜卑统统解决掉。
辛弃疾想了想,告诉陈蒨:“我去问问他们把北魏打下来了没有,能不能把崔浩捐来一用。”
其实肃祖麾下的张宾亦是符合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但身为帝国枢相,等闲无法轻动,自然不可能来帮忙了。
辛弃疾打开视频,这回值班之人是李清照,很快就带他找到了暂居九州书院上课的刘琨。
刘琨今日在教音乐课,每名学生都选了一样自己想要继续深造的乐器,等待接受他的指导。
随着刘宋帝国的高速扩张和海外发展,众人视野无限宽广,选择一些诸如里拉琴、阿夫洛斯管、乌德琴之类的异邦乐器纯属寻常事,也有人另辟蹊径,爱好二胡、唢呐等接地气之物,随便吹拉弹唱几下,就能当场把人送走。
最离谱的还数有人选了拨浪鼓,饶是刘琨一贯性情包容,见此也难免眉心一跳。
要命,区区拨浪鼓如何能表达音律啊?
“拨浪鼓可以,那么鱼线也可以”,谢玄眼见小伙伴们都拿出了乐器,自己也从袖中发出了心爱之物,一卷缠得很紧的钓鱼线。
他将鱼线在两个桌子之间绷直,宛如弹弦一样随手拨了拨,发出清脆的声响。
辛弃疾:“……”
李清照:“……”
这是什么,弹棉花吗?
要说刘琨不愧是蜜糖式夸夸教育的第一人,就算谢玄的行径如此离谱,他依旧没有做出任何泼冷水的行径,而是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在纸张上写下一首自己新诗:“虚满伊何,兰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有鸟翻飞,不遑休息。匪桐不栖,匪竹不食——”
一面示意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自由演奏这首诗词,而后逐个纠正其中的音律不谐之处。
顷刻间,只听锣鼓喧天,琴声动地,一声响亮的铜钹盖过了所有的乐音,然而他们的吵吵闹闹,比起檀道济用尽浑身力气吹响的唢呐声,却又仿佛不值得一提了。
一时间,唢呐从每个人的耳中直灌入天灵盖,将人的魂魄从身体中挤了出去,肆意揉扁搓圆。
令人惊奇的是,在如此灭绝人性的唢呐声中,诸葛亮居然还在一个音节不差地弹着他的古琴,众人不由感叹,这做大事的人就是不一样。
辛弃疾听了一会实在是忍无可忍,好在李清照也听不下去,直接离开了教学区域。
走出好远,终于将繁杂的乐声抛在后面,李清照长舒一口气:“你若是要问汉肃祖攻打北魏的战事,不必找他本人,我亦可以告诉你。”
辛弃疾欣然道:“愿闻其详。”
“祖逖将军和蒲洪将军已经带兵将北魏政权全部扫灭了”,李清照告知他,“至于崔浩,本来要在重建的王国中继续当宰相,但他不愿再入世,选择了归隐修道。”
辛弃疾微感惊愕,崔浩这么追求刺激的人居然也会做出激流勇退之事:“此话当真?甚是不可思议。”
“八九不离十”,李清照缓缓说,“前些日子我上心理辅导课的时候,崔悦这孩子忽然跑过来问我,他有一个朋友的后后后人遇见了重大打击,万念俱灰,决定从此不履尘世,问我该怎么办。”
辛弃疾:笑死。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我系列」,崔悦这个打码纯属白费力气。
李清照又道:“据说崔浩是和小寇天师一起归隐嵩山的,小寇天师多次苦劝他归隐林泉,就此放下,从仙人以做逍遥游,他总以为自己能成为救世者。这回倒是彻底死心,飘然归去,削迹山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