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现在不仅是她的上司,还是她的好朋友和搞事伙伴。
倘若换一个时空,她或许也会得到重用,但绝不会得到如此毫无保留的信任,所到之处,如朕亲临。
王莽子一听,顿时骄傲地挺直了腰板,发出了盒盒盒的笑声。
没错,朕就是这么一个慧眼识珠的大天才!
……
所有奖项都发布完毕,诗会至此圆满结束。
在宾客离席之前,李清照衣冠琅然,羽佩铿鸣,信步走上来宣布说:“散会后,请九州书院的师生们即刻前往刘宋帝国,参加书院开学典礼。”
众人欢然称是。
萧纲、刘令娴等许多学生都下意识长舒了一口气。
总算是开学了,黄宗羲的作业已经提前布置了一大堆,数量之多,真如山海倾塌一般。
甚至连其他老师都有紧随着一起卷的趋势!
即便是韩信的军事课这种本该以实践为主的课程,都提前让大家看了许多兵法阅读资料,听他在群里说,等小朋友们开学学习拉丁语后,就连《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高卢战记》这种书都要加入课程材料清单,这搁谁身上遭得住啊。
“提问”,张煌言积极举手,“我等并非书院之人,能否前往观看开学典礼?”
李清照一怔,深思道:“去倒是可以去,只要跟我们一起穿过光门就可以了,但就怕你回不来。”
毕竟微缩传送门的总数量是有限的,到时候来客该怎么离开刘宋帝国,还真是一个问题。
张煌言也想明白这个逻辑,叹了口气:“唉,好吧。”
于谦见他神情沮丧,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苍水,你可以和我共用一个传送门。”
张煌言眼睛一亮,却听他又带着一丝迟疑地徐徐说:“理论上来说,微型传送门只能一人使用,不过多带一个人应该也问题不大。”
张煌言满脸黑线:“那还是算了,我担心我下来之后就缺胳膊少腿了……不是,你这是什么眼神,你为何对此感到遗憾?!”
“我没有”,于谦肃容道,“定是你眼花了。”
“我堂堂百步穿杨、帝国上将岂会看错”,张煌言一怒,直接扯住他衣袖,“你明明就有!哼,亏我还把你当成我最好的朋友……”
于谦想起张煌言的前几个好朋友都是什么下场,为自己捏了把汗,由衷地说:“要不我们商量一下,这「最好的朋友」一职还可以再斟酌斟酌。”
张煌言更是大怒,甚至觉得有点受伤了:“焉有是理,你竟如此嫌弃我……”
二人正在这边掰扯不休,王贞仪路过见到如斯混乱的一幕,不禁摇了摇头:“你二人说来说去,症结都是在这传送门上,不妨先领了副本奖励,看有没有什么能用上的。”
张煌言恍然大悟:“是哦。”
第166章
兰亭诗会结束之后, 参会者们都多待了一段时间才离去。
或是四处周游,吟赏山河风光,或是与当世名士交往, 领略神姿高彻的魏晋风骨。
又过了三个月,副本世界中只剩下了决定继续征战的那些人。
戚继光,于谦, 张煌言, 杜牧,杜预, 王贞仪, 柳如是,还有刘宋帝国的诸位, 梁朝的诸位,都留在了东晋。
诗会虽然开完了,但还有一统天下的任务等待完成呢!
刘裕为了配合众人,特意调整了副本内外的时间流速比率,这样一来, 九州书院的师生们就能够赶上参加开学典礼。
是年春日, 燕国政权内部发生了一桩不大不小的人事变动。
燕国的实际执政者、太原王慕容恪极力提拔自己的弟弟慕容霸,将朝中大事尽皆相托, 随后亲自率军南下, 进犯晋国治下的重地洛阳城。
慕容霸这个名号听起来比较陌生,不过,他后来改的名字却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
那就是慕容垂, 鲜卑人的战神, 后燕开国之君。
原本因燕廷倾轧迫害, 亡命投奔前秦,苻坚不计前嫌地接纳了他,善待有加,他也投桃报李,兢兢业业地为苻坚打工。
淝水之战后,慕容垂光速反叛,迅速自立开国,成为了分裂前秦帝国的第一人,此等效率纵使是姚苌也得甘拜下风(苻坚:……呵,朕又当了一回大冤种是吧。)
总而言之,武庙慕容恪+战神慕容霸的阵容,不仅是燕国眼下能拿出来的最强攻守阵容,即便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也算得上第一流了。
对此,参赛者们也是高度重视。
晋国留在北方的大将谢尚正在布防边境处的金城,与凉国频频入侵的势力交兵,少年姚襄在潼关一带镇压秦国的反抗势力,同样抽不开身。
这就导致洛阳的守卫较为薄弱。
加之慕容恪用兵确实有一套,一面派小股疑兵在马尾上绑缚石块,马蹄滚滚踏过,尘土飞扬,伪装成大军欲渡河犯平阳之状。
为了演戏逼真,他甚至真的收购了大批木材,以示作战船舟渡之用,汾水一带的木材价格都因此而飞涨。
洛阳守将当真被蒙骗住了,殊不知,慕容恪大军的真正主力早已衔枚夜行,日夜兼程,一路望风扬旌、不加消歇,径趋往盟津。
三鼓轰烈响毕,慕容恪身骑白马,仗剑督军,亲冒矢石冲在第一线:“随本王杀,拿下洛阳定都!”
燕军因而士气大振,喊声直冲云霄:“随殿下杀!”
大军兵临洛阳城下,守将方得知消息,骇然之间,怎一个魂飞魄散了得。
压根不等迎战,燕军早已如蚁附进,乱箭齐飞纵横如雨,一个个飞也似的跃上城头,向人冲来。
晋军仓皇之下哪有抵抗之力,尽数被乱刀劈砍,横死当场,剩几个手长脚长的极力左冲右突,好容易趁乱逃蹿出来。
守将等到终于逃出生天后,一清点,身边随从早已溃散折损殆尽,无奈只得去长安投奔姚襄。
姚襄见洛阳守将单骑逃回,城池转瞬陷落,饶是他一贯英武不凡,也不免为之骇然。
自己还没出生的时候,慕容恪就已经名扬天下了,其用兵之道当真如此厉害?
姚襄毕竟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屈指可数的名将之一,在短暂的惊乱之后,很快镇定下来,心头反倒跃跃欲试着一股争雄之意。
一面飞羽传书告知谢尚,一面亲自点兵出潼关,渡落水,迎战慕容恪。
消息快马加鞭传到建康城,众人闻讯无不皱眉。
杜牧沉吟良久,微叹说:“小姚将军太冲动了,秦地新定,人心思变,他不应轻易动兵离开长安城。”
戚继光也道:“确然如此,那苻秦宗室名将辈出,什么苻黄眉、苻菁、苻柳之流岂是好相与的,只怕姚襄大军一动,秦人立时叛乱。”
“他今年才十七岁”,张煌言倒是觉得不能对姚襄苛求太过,“我十七岁的时候还在家乡一掷千金,逗猫遛狗。”
戚继光扶额:“十七岁不小了,我十七岁的时候已经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了。”
王贞仪微微含笑道:“我十七岁时在写作《勾股三角解》,给别人编教材。”
和两个挂逼+卷王没什么好说的,张煌言保持了战略性沉默,机智地转移话题道:“那咱们现在就援师长安?”
众人皆以为然,当下同桓温商议停当。
桓温谢过各人襄助的美意,马不停蹄作出战略部署:
“这苻黄眉等人不叛乱则已,一旦作乱定要他死无葬身之地,秦燕旧地交边之处战事纷繁,请于太傅领军往弘农坐镇。”
于谦拱手应下,神色平静:“合当铸城壕固守,务农桑,安百姓,置官吏,约束简要。”
桓温点点头,对此无比放心,又道:“请苍水将军南镇蠡台,断燕都邺城与外界音讯相通之喉舌,王贞仪国师率军南巡淮河,接应汝颍之地兵锋悉定。”
张煌言与王贞仪二人俱是答应下来。
王贞仪虽然自幼谙熟弓马,横跨如飞,射无不中,但平日在新朝作为国师,担任的都是文职,这还是她第一次作为主将上战场,也算是一种历练:“定不辱使命。”
桓温又安排杜预驻军潼关,戚继光驻扎邙山北,陈庆之阻遏燕国援兵可能的南下道路,最后三军会师,合攻洛阳。
“三个武庙级选手打慕容恪一个,他泉下有知,死也该瞑目了”,杜牧抚掌微笑道。
桓温对他笑了笑,又道:“请幼安统兵北上,一战攻克豫州。”
辛弃疾一身戎装坐在案坐,迎着飒沓秋风一拭长剑:“甚合我意。”
余者安排各自有差,如谢脁、沈约、萧纲、刘令娴、曹雪芹等人都随军远征,分散在各队中。
北方大量残民故土流落在胡人蛮夷手中经年,有大量的战后修复和文化重建工作等着他们去完成。
荀羡从徐州北上,夺取莒县战略要冲,进而深入青州。
柳如是留在了后方,负责一应粮草调配、军需供给之事。
郗超以灭秦之功,升为征南将军入朝参政。
他有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就是盯紧司马昱、殷浩等人,以免这些人在关键时刻搞内讧,从背后捅刀,致使北伐功败垂成。
最后是桓温自己所率的一支孤军,奇袭燕帝如今的驻跸之地中山,打的就是一个攻其不备,速速拿下的主意。
众人见他遣兵点将各安其职,颇有章法,已初现王者之风,当即微微颔首,各自领命而去。
一切都在按计划实施,进行得异常顺利。
战争辗转了许久,慕容恪终于在这一年深秋被俘,任他再如何骁勇善战,被三个武庙围攻也只有呜呼哀哉的份。
绝境之下,他本想仗着一腔血勇强行突围,收拢兵马改日重来。
不料陈庆之一贯谋而后动,早在外面布下了天罗地网,慕容恪一阵左冲右突,只是白白将人手折损殆尽。
血战日余之后,终于马头中建,力竭坠地,被戚继光宛如老鹰拖小鸡一般拽回了本方大营中。
因他素来人品甚佳,为政宽仁,甚至有“古之遗爱”之称,众人打算招降他为晋国所用。
慕容恪的神色有些茫然,似是未曾想过,为何他一生战无不胜,已经用尽了所有的手段,却还是折戟于此。
当他看见对面的戚继光等人时,就知道,这便是天命所终了。
慕容恪摇了摇头:“一士谔谔,慕容玄恭上愧高皇,不能救社稷,下惭百姓,不可护苍生,有何面目腆颜惜身,苟活于世!”
言罢,反手一剑割在颈中,登时血溅三尺,魂飞天外。
“不亦燕之国士乎”,戚继光叹息,负手走出军营,“将他厚殓入葬。”
慕容恪一死,燕军夺气,自最北方幽州以下无不震骇,中山的小皇帝慕容暐更是魂飞天外,当即就想收拾包袱逃窜回龙城去。
还是慕容霸强行将他按住喝令回宫,整饬军营,装甲齐备,准备迎战。
见到桓温远道而来,似神兵天降,慕容霸也丝毫没有慌乱,只是坚守不出。
他思虑着,彼远道而来,粮草难以为继,顿兵高城下本就是兵家大忌,我先避一阵锋芒,待其士气低落、人困马乏之时,再开城出战,自可一战定之。
这个战略确是妙计,无奈桓温根本不按照他的思路走。
他这支奇兵不过五千余人,却硬生生故作疑兵,布置出了数万人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