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分节阅读_第379节
小说作者:干卿底事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46
  【永初将军檀道济】:我支持陈伯宗。如果文帝陛下的命运没有改变,最后还是英年早逝的话,那他的太子能够成长起来,至少可以让陈朝不会再在动乱中灭国。
  【东山幼儿园优秀毕业生谢玄】:扶苏在历史上的传闻还蛮多的,有点好奇他真人是什么样子,投扶苏。
  【临国公李来亨】:谢玄,你是什么样的人才,居然把幼儿园毕业的事加在自己的名字上?
  【东山幼儿园优秀毕业生谢玄】:小老虎,这你就不懂了吧,东山幼儿园是我叔父谢安隐居在东山开设的家族课堂,我们陈郡谢氏的每一个人都要过来念书。
  【临国公李来亨】:我确实不懂(捏爪子. jpg)
  ……
  等所有人都点完了投票,刘裕一清点,发现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扶苏13票,李秀宁11票,刘令娴6票。
  他当即给这些人,以及相关位面之主发送了入群邀请。
  大秦位面。
  嬴政望着面前忽然浮现在空中的一方光屏,抬眸一扫,随手点了个同意。
  他正坐在殿上批阅公文,玄色的衮冕袍袖如沉沉黑云般坠落。一线晨昏之间的清光透过窗棂洒入,将咸阳城中的众多玉楼金阙,紫陌红尘,都铺陈在了面前的竹简上,又交辉映在他的眼瞳。
  于是在这一瞬,他的眸中看起来便有了万千山河。
  扶苏出神地看了一会,很快就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说:“父皇,我入选了,而且还是得票最多的一个。”
  超得意的. jpg
  嬴政翻了翻之前刘裕上传的群文件,李清照等人都已经被送回了本位面筹备学院之事,很快搞出了一个课程章程。
  每一名导师都会开设一门必修课程,比如岳飞的实战课,李靖的兵法课,李白和杜甫合开的诗歌课,李定国的火器战争课,陆羽的茶道课,马钧的机械课,顾恺之的绘画课,卫夫人的书法课,李时珍的医学课,王贞仪的天文课,孔子的思想文化课,黄宗羲的海外风土人情课、外语课……
  这些课程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追求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一到两名自己最喜欢的导师,跟随他/她进一步深造。
  刘裕考虑到就读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各位面的太子和未来继承人,为此特意增设了一个环节。
  那就是皇帝们的客座讲座,每两个月一节,简单谈谈自己当皇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第一个演讲者当然是他自己,而后,他本来想去找郑成功和刘彻,但因为大汉、大明很快就要联军进攻印度的缘故,二人都没有档期,只得后延。
  刘裕于是给嬴政发来了盛情邀请。
  并且表示,小传送门每次只能一个人使用,等始皇帝你要来的时候,把扶苏的传送门拿来就可以了。扶苏平日听了你那么多教导,想必也不缺这一场演讲吧。
  扶苏:可是,他真的好想听啊QAQ
  嬴政见约定的日期并无其他要事,便答应下来,将自己的帝号签在了群文件上。
  再往后一看,后面已经列了好几个皇帝的讲座安排,什么【洪武大帝朱元璋】、【梁武帝萧衍】、【景泰皇帝朱祁钰】、【秦王苻坚】、【魏文帝曹丕】,等等。
  他问扶苏:“你想好了选哪位导师?”
  “孔圣吧”,扶苏沉思道,“还有梨洲先生黄宗羲。”
  黄宗羲的课绝对是学院中最热门的,因为他非但精通十国外语,又博闻强记,通读欧陆各国史籍,可以迅速为学生们扩充知识,多多了解海外情形,睁眼看世界。
  而且学外语这种东西,技多不压身,没准以后开疆拓土就能用上呢。
  嬴政点点头,认可了他的抉择。
  扶苏目光凝在光屏上,看似不经意地问:“万朝这么多帝王,父皇最希望我像哪一位?”
  嬴政淡淡道:“朕从不指望你像谁,走你自己的路,不必去学旁人。”
  观天幕这么久,后世确实有不少杰出帝王,甚至千古一帝,但他们的路除了他们自己,谁都走不通。
  学之者死,似之者亦死。
  扶苏小声说:“我以为父皇会让我学秦王苻坚,他也是儒家皇帝,也是秦,而且……”
  而且他父皇很久之前还在天幕评论区夸过苻坚,似乎很赞赏的样子。
  扶苏有点落寞,蔫蔫地不说话了。
  嬴政:“……”
  不是,你学苻坚什么,学他总在不必要的时候心慈手软,最后被背刺身死吗?
  苻坚作为千古一帝中下场最惨的一个,惨死于新平佛寺,遭到麾下数名降将同时背叛作乱。
  他的昔日下属们,姚苌后来建立了后秦,慕容垂建立后燕,吕光建立后凉,乞伏乾归建立西秦,杨定建立后仇池国。
  前秦帝国倒下之后,居然分裂成了数个小国,有数人登基自立为帝,不知道的还以为苻坚搁这儿开皇帝培训班来了。
  对于他这种极端理想主义者的行为,试图推行王道,乱世止杀,应天而治,爱民如子。
  但苻坚对于降将毫无戒备,甚至视如亲俦,妄图真心换真心,这就未免太过于天真,甚至有些愚蠢了,根本不像是一个霸主皇帝应该做的事。
  “你千万不能跟苻坚学”,嬴政特别告诫扶苏,“他这种圣父是你要极力避免的反面典型,日后苻坚不管说什么,你都不能被他忽悠过去,知道了么?”
  扶苏认真地点了点头:“好。”
  ……
  开唐位面。
  李渊见到消息,当场表演了一个垂死病中惊坐起,兴冲冲从榻上爬起来,去找李秀宁和李世民姐弟:“快看,秀宁进了,你们可以做同学了!”
  这般抱着小光屏一路飞奔,当地一声推开书房的门,才发现二人坐在室内,神色平静,一齐用一种如同看智障般的眼神看向他。
  李渊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大惑不解地问:“吾儿,闺女,你们为何如此淡定?”
  天呐,这么大的事都不高兴一下的吗?
  少年李世民红衣猎猎,摆弄着沙盘,信手将一面小旗帜插在长安城头:“阿姐入选,此是理所当然之事,有何可值得惊讶?不入选才是咄咄怪事。”
  李秀宁泛起了一丝微笑:“看来我未来的老师和同学们确实很有眼光。”
  李渊:“……哦。”
  兴头上被泼了盆冷水,心塞塞的,甚至还有点儿小委屈。
  不过呢,孩子们虽然不打算庆祝,他这个当爹的却不能不做表示。
  李渊为了加固自己的躺平大业,自崖山归来后,就将后世史书全部整理了一遍,对自己的认知定位也十分清晰。
  从表面上来看,他和两个孩子是亲子关系,实质上却是鱼和水,腿部挂件和大腿的关系。
  李渊离开他们二人,就如鱼离开了水,不能存活,但李秀宁和李世民没了他可能还会更清净。
  所以,李渊为了确保自己不失宠(?)以后能平平安安地混上唐高祖的位置,每天都跳出来刷下存在感。
  那什么政治军事之类的,都是孩子们的专业领域,他就不打算以自己本就十分有限的才华为他们添乱了,但生活上的事总可以插手吧。
  一日三餐不按时吃?那怎么行,你们可是要开创帝国盛世的人,营养餐赶紧安排起来!
  熬夜看书?不好不好,时间一到全都赶去睡觉。
  还有什么生辰庆祝啦、胜仗封赏啦、各种礼物啦……统统都不落下。
  李渊这些日子以来,宛如姐弟二人的生活管家,主打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
  此刻,他也是心生一念,向两个孩子提议道:“你们入读九州书院,即将和万朝英才共聚一堂,这是一件大喜事,为父准备给你们开一场盛宴庆祝一下,你们意下如何?”
  “新皇帝王莽上次分享了诸多食谱,什么炸鸡、啤酒、乳酪冰,这次都安排上。”
  “你们放心,都是亲近的人,不会那些令人厌恶的东西出现”,比如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被李渊扔到了家族旁支去抚养,直接从自己名下剔除,“如果都有空的话,那就定在三日后?”
  李秀宁对王莽的食谱还挺感兴趣,点点头:“好。”
  “要吃饭吗?”李世民继续研究沙盘,头也不抬,随意地挥了挥手,“我都可以。”
  李渊见两个孩子终于给了面子,十分高兴,自去吩咐人准备,还不忘贴心地给他们把门掩上:“谈兵一阵别忘了休息啊,劳逸结合,水果点心记得吃!”
  “知道了!”X2
  ……
  九州书院师生群中。
  消息提示:大秦祖龙、好好学习天天抡语、我这一剑下去你可能会死、太子和晋安王今天交稿了吗等加入群聊。
  太子萧统:“……”
  晋安王萧纲:“……”
  最后一个ID一定是刘令娴吧,倒也不必如此内涵他们。
  近来,三人小团队在暗戳戳地搞一件大事,那就是编书。
  梁朝文光璀璨,群英辈出,是整个中世纪文学冠冕上最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这是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空灵时代,也是最适合创作的时代。
  帝王自上而下,托起了整个帝国的迤逦风流,有和沈约的君臣相契,有萧氏兄弟的烟水文章,有何逊的春风词笔,庾信的江关清瑟。
  还有许多知名的才女,丽人,宫妃,一些其它年间没有创作自由的人,都在援翰墨以润清辉,驰玉笔以蕴秾华,都留下了很不错的作品。
  这个时期诞生了中古年间,堪称空前绝后的两部文学巨作,《昭明文选》、《玉台新咏》。
  前者是萧统和他的东宫文学沙龙成员主编,以文赋为主。
  后者是萧纲与一群人探讨共编,选的全部都是诗歌,幽艳高古,一开始的读者群体都是一些高门贵女,后来才扩充到所有文士。
  现在,两本书的编纂都提上了日程。
  本来吧,刘令娴在历史上只参与了《玉台新咏》的创作,《昭明文选》是由她兄长刘孝绰负责编纂的。
  结果萧统看了后世史书,发现刘孝绰人品着实不太行,品行卑劣,气量狭小,十分令人鄙夷,索性就将其开除出了东宫文学沙龙,转而将刘令娴拉了过来。
  刘令娴虽年少,但素有才名,时人认为「文彩质艳,甚于神人也」。
  和才华一样出名的是她的不羁作风,孝期公然入华堂谈笑,还有什么谢娘同心栀子约、光宅寺会见情僧、唐娘并蒂莲之约,一脉风流,幽情逸兴,名动天下。
  梁武帝都不得不给她修改敕令掩饰,将“携少妹于华省”,修改一字,变成了“少姝”,这才没惹出太大的乱子。
  刘令娴收到邀请,想着反正编一本是编,两本也是编,而且这还是团队项目,大家一起合作,来就来吧。
  结果万万没料到,工作量远超想象。
  三人小团体虽然性格身份迥异,但对待文学的态度却是一模一样的认真。
  往往会为了某个别字的勘误校正,翻山阅海,查找资料好半天。加上萧氏兄弟身为太子、晋安王,平素也有不少政务要忙。
  这就导致书籍进度十分缓慢,大半个月时间只编了十几篇文。
  刘令娴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索性给每个人都划分了每日任务,走上了不断催稿的道路,总算让情况稍有起色。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5页  当前第3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9/4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