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般纠合成了一支水师大军,磨砺数月,蓄势待发,已显现出纵横天下的无敌之姿。
吕布心中得意极了,美中不足的就是陈宫没有看到这一幕,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听到对方的夸奖了!
不过吕布也有应对之策,那就是将一切都原原本本地都记录下来,还抓了一名赵宋宗室、画师赵孟頫,一路记录下他的飒爽英姿,绘成了厚厚一大本画册。
等回去的时候,把这个拿给公台看,就完事了!
吕布大军在荆襄之地横冲直撞,连连大捷,吕文德和一众吕家高官为了处理太子立储之事,眼下都停留在临安,后方那些群龙无首的守军根本不是吕布的一合之敌。
再加上他有意约束蒙军几率,所过之处,禁止劫掠,尽量安定百姓,不取于民,更没有什么屠城、滥杀无辜之劣迹。
百姓们一看,嗯?传说中的蒙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嘛!
宋廷连年动兵,军费全都变成税收摊到了百姓头上,搞得众人苦不堪言,几至家破人亡、活不下去。许多地方甚至有百姓里应外合,主动开城迎接吕布大军,高呼“你们来得太晚了”。
吕布攻下襄阳、樊城花费接近一年半,这次的襄阳守将依然还是吕文焕,但比起历史上的宋廷凝聚一起有生力量倾力来援,如今的宋廷已经分身乏术,所以陷落的时间也远远短于历史。
到顺江而下的江陵府、郢州等地,一举荡平,加起来也只用了小半年。
吕文德的势力一下子大大缩水,仓促返回治地却已经来不及。贾似道抓住这个机会对他大肆抨击,直欲置他于死地,吕文德一怒之下,干脆撂挑子不干,直接反了。
他比其他人做得都要绝,直接在大本营岳阳称王,大肆分封吕家弟子,而后虎视眈眈向四面扩张。
吕布他打不过,文天祥也难搞,返回去打一个宋廷还不是手到擒来?
如今的局势,就是北有胡虏出没,西有汉军割据,南有文天祥在江西起兵,江淮地区还有武锐军驱策驰骋。
除了名义上还有个江南共主的宋廷之外,已经跟五代藩镇割据的乱世没什么区别了。
后世人读史读到这一段,称之为“大宋辛苦三百年,一朝回到建国前。”
只能说,这个「荧惑出东井」确实是有点东西的,每条恶兆几乎都应验了。
……
太子赵禥继位后的第三年正月,吕布军队绕过重兵把守的江淮各战地,直扑临安。
贾似道见吕布来势汹汹,兵临城下,震恐不已,准备连夜迁都跑路。
不料这时,一条消息忽而传来,打乱了吕布的进攻步伐。
大汗蒙哥病危,召他速速回归受命。
蒙哥这些年一直扎根在西南方向深耕,打四川,打滇桂,灭大理,又去吐蕃、缅甸等地扫荡了一圈,将几个蛮夷之地变成了“自古以来的自有领土”。
也不知道是不是应了那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老皇帝这回受伤,正是在灭吐蕃的时候中了一道飞矢,就仿佛钓鱼城下那支利箭迟到多年,终于姗姗来迟,为他的人生划上了句点。
吕布闻言,简直是晴天霹雳,只想把老皇帝提溜起来,对着他耳朵高呼两声,义父,你别死,千万别死,就算是死也不能现在死!
他才来了这边三年多,宋还没灭,忽必烈还没解决,更别说北方的阿里不哥、西方的旭烈兀等人了。
蒙哥若是现在死了,一切局势将变得异常复杂棘手。
能不能有个办法给蒙哥续命一波,至少等到他一统天下,拥有彻底掌控整个蒙古政权的实力再死啊!
如果能定格时间就好了——
吕布忽然灵机一动,看向天幕:“@于谦,你的时空兽獾獾还在吗?”
【大明景泰位面. 太子少傅于谦】:???
【大明景泰位面. 太子少傅于谦】:在的,你想要如何。
吕布正想说,不然他借来帮蒙哥先续上一波,留足发育的时间。
但他转瞬意识到,这么大的事必须得先和陈宫商议一下。
他开启了视频,那头却始终没有人接听,这个视频并非是连接向陈宫一人的,吕布阵营中的其他人获得许可,也可以加入。
吕布大声呼喊了好几遍“有没有人在啊?”却始终没听到任何动静。
吕布本来没多想,毕竟在他心中,陈公台无所不能,应该就是有别的什么事在忙了。
但他一转头,看向空空荡荡、漆黑一片的天幕,笑容忽然消失。
因为他想起了这种情况好像在什么时候出现过。
那就是郑成功副本参赛的时候,李定国、李来亨、张煌言等人被清军围剿失联,彼时,他们面对郑成功的问话,就始终保持了沉默。
暗如浓墨的永夜中,天幕中忽然浮现出了一行凄艳带血的题字,矫若游龙,在苍穹上延伸开。
【三国混战位面. 陈宫】:明公,别矣……今日有死而已。
吕布怔在当场。
他一时间头脑完全空白,不知该做何反应,只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场极深的梦魇,忽而抬手使劲在脸上一拍:“不行,我要赶紧醒过来。”
然而,他再次睁眼的时候,还是见到了那行沥血的字挂在天幕上。
【景泰皇帝朱祁钰】:温侯,朕和廷益可以将獾獾借给你,但必须提醒你,獾獾一次只能对一个位面起效。
吕布要么定格宋末的时间线,给蒙哥续命,这样可以高分过关,成就不世之伟业。
要么,就给三国混战位面的时间定格,救下陈宫等人的性命。
观众们:“……”
啊这,真的是一个很两难的选择!
【作者有话说】
奉先:我看你是存心为难我小天才!
第78章
关于吕布究竟该如何选择, 万朝观众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天幕上。
【大秦天王苻坚】:朕觉得必须保蒙哥。吕温侯现在的实力不足以和忽必烈争雄,蒙哥一死,历史就会回到原本的发展轨道, 也就是忽必烈登基成为元世祖。
【大秦天王苻坚】:依照这位「二叔父」和吕温侯的恩怨,介时吕温侯势必要一人一军,抵挡一个大帝国, 情况相当凶险。
【周世宗柴荣】:敢问天王陛下, 等你参加副本的时候,若遇见王景略病重垂危, 你会怎么选呢?
【大秦天王苻坚】:?你问的什么傻话, 朕肯定选择救景略啊。
【大秦天王苻坚】:但凡出现第二个可能的选项,那都是对景略的不尊重。
【明摆宗朱翊钧】:笑死。
【宋孝宗赵瑗】:天幕今日看点, 魏晋南北朝驰名双标苻坚大帝现场。
【大秦天王苻坚】:???
【汉光武帝刘秀】:这等问题无需思索,一定优先本位面。
【唐宣宗李忱】:但是,不救蒙哥的话会很麻烦吧。
【汉光武帝刘秀】:吕布既然有帝王之志,就应当以帝王、甚至明君的标准来要求他。陈宫既然可以士为知己者死,吕布又岂能独自奔命, 弃心腹重臣于不顾!
诸天万朝中, 不少帝王看到这里,都深有感触地点点头。
他们的君王生涯中, 也都有这样一位生死与共、志同道合之人。
与其说是君臣, 更像是知己、战友,风雨中并肩闯过,绝巅上共看帝国,纵面对万人如海尚可以找到对方的眼眸相视一笑。
反正不管发生了什么, 对方一定是自己的第一选择, 绝无可能放弃。
南宋孝宗位面, 赵瑗露出了颇为认可的神色,转头看向身边:“幼安,朕觉得——”
我们也是这样至死不渝的交情吧!
他的笑容缓缓消失在脸上。
哦豁,眼前座位一片空荡荡,辛弃疾根本不在此处。
他之前因为人物召唤卡的缘故,去了宋祖刘裕的位面,停留的三月之期还没结束,到现在一直都没回来。
赵瑗拿出了一本画满涂鸦日历,开始慢吞吞地划掉今天的日期。
唉,幼安离开的第84天,想他想他想他。
赵瑗强行安慰自己,没关系,虽然幼安人不在,但我们心有灵犀,即便相隔千里万里,跨越不同的时空位面,也一定能够想到同一处……
一定能的吧。
而此时,宋武帝刘裕的位面。
幼安团子作为全家最受宠爱的崽,刘宋全员的心头好,自然也让少年版本的辛弃疾跟着沾了不少光。
檀道济和岳云等人对这个同龄人很感兴趣,没事就拉着他一起出去玩,游访古迹,或是到校场上露两手,追风驰电,拈弓搭箭,仰天射落星如雨。
刘裕和岳飞定期给他们上课,教导纵横转战、排兵布阵等军事武略,当然也有个人武艺的修炼升级。
这一日,刘裕要考教小朋友们近来的学习进度,少年辛弃疾也一起来了,雕鞍弦惊,衣袂飞扬,射中了一只苍然衔芦的高天鸿雁。
待取下后,发现居然是一箭双雕,后面还钉了一枝同款大雁。
众人欢天喜地,宛如自己中了头彩,接连涌过来,要请他去喝酒。
辛弃疾望向刘裕,宋祖陛下把准备好的奖品发给他,笑着拍拍他的肩:“幼安去跟阿和、阿云他们一起玩吧,玩得开心。”
辛弃疾眨了眨眼:“好,谢谢陛下。”
少年们鲜衣锦绣,神采飞扬,驰骋春风,笑声洒满路途,踏着一天的流彩霞光行远了。
走到一半的时候,恰好遇见从长亭折花归来的李清照,不免叫住他们,一人发了一颗醒酒糖:“莫喝过头了,明天还要上课。”
少年们嘻嘻一笑,冲她使劲挥手:“易安姐姐放心,不会的!”
李清照又道:“幼安这两日有空到我府上来一下,喝点新秋菊花酿、吃点新糕点什么的。你上次给我看的诗词手稿,我已经把批注全完成了。”
辛弃疾:“!好的好的,谢谢易安!”
刘裕看着这一幕,颇为感慨地说:“幼安看起来越来越像自家人了啊,若是能一直将他留下就好了。”
岳飞在一旁温声道:“陛下不必歆羡孝宗,本位面也有幼安,他成长于一个光辉灿烂的盛世,又得我们共同培养,定会成为古往今来最杰出的那一列人。”
刘裕一想确实是这个理,他们现在已经给一岁半的幼安团子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成长计划,看来,回去还需再升级一下。
过了好一会,他忍不住长叹一声:“可是,两个幼安朕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