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干卿底事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46
  谢翱见他一路坐小渔船里过来,衣鬓凌乱,眉头先自皱紧了。
  他大约是觉得刚见面就动手不太好,但忍了又忍,最后还是没忍住,抬手给于谦捋平了衣襟,正了正领口,又拔下他束发的玉簪。
  于谦:“……哎,这个我自己来就行。”
  谢翱眉峰紧锁地看着他,眸中带着强烈的质疑之色。
  于谦:“……我真的可以!”
  他乌发散落,在夜幕间浸着横波飞练般的流光,飞速将之用玉簪挽起。
  然后,就被谢翱坚决地拽了回去。
  “你这个”,谢翱语气低沉,万分忍耐地说,“不对称。”
  于谦面无表情,只能看着他把自己的发簪拔下来,重又操作了一通。
  天幕上,众人毫无良心地哈哈大笑:
  【宋孝宗赵瑗】:别说,谢翱这手艺还挺行,不输宫廷发师。
  【汉光武帝刘秀】:于谦的发质朕狠狠慕了,好想拥有。
  【楚宣武帝桓温】:可以可以。
  【梁元帝萧绎】:于谦现在的颜值,是可以入画的水准。
  【陈文帝陈蒨】:于谦什么时候都可以入画好吧。不过,谢翱确实有两把刷子,适合请进宫布置花园。
  【陈文帝陈蒨】:谢翱如此强迫症,布置花园应该很得心应手。
  于谦:?
  这都是什么人啊!
  他在小渔村待了小半个月,等待着文天祥和他约定的进攻日期。
  介时,舟山岛上的义军将会派一支小队进行佯攻,吸引沿海一带的元军主力,暗中层层设伏,将其一网打尽。
  而他们将从后方包抄,占领浙东这几个城镇。
  期间,于谦免不了要和谢翱打交道,商讨战略。
  然而每一次,谢翱都能找出他身上某处不甚妥帖的细节,什么头发丝,衣领口的,给他休整改造一番。
  次数一多,于谦终于忍不住怒问他:“你为什么单单针对我?那个张千载成天披头散发,怎不见你去管他?”
  谢翱坦然相告:“因为他不配。”
  他的目光十分清亮:“唯有明珠,方可因细小瑕疵而蒙尘。至于歪瓜裂枣们,若有些许缺陷,只能叫雪上加霜,惨绝人寰。”
  于谦:“……”
  他忽然警觉:“你不会也对先生这样吧?”
  谢翱摇头:“那倒不会。我对丞相万分敬仰,他在我心中如同一面不朽的旌旗,绝非尘世中人。你就不一样了,你我之间显然更加亲近。”
  于谦:?
  你不要过来啊!
  月余后,双方如期合兵,平虏军大旗迎风招展,迅速占据了沿海的几个城镇。
  能取胜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占了时机之利。
  浙东沿海一带的元兵,多是张弘范旧部。
  张弘范一死,张珪又忙着在庐陵给邓剡修墓,无以为继,这群人现在整一个就是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
  加之浙地流民众多,尽是其他地区的百姓,因为不堪元朝繁重傜役赋税,而流亡至此,一见文天祥打出“平虏”旗号,顿时蜂拥蚁聚而至。
  反正南人在元朝是第四等人,反正也活不下去了,干脆就此反了吧!
  其声势浩大,犹胜过两年前文天祥奉召起兵勤王。
  毕竟起兵勤王,只是为了保护宋朝国祚,而平虏起义,却是百姓们选择为自己谋一条生路。
  哪个更有号召力,简直一目了然。
  起义的星火瞬间燃遍浙江各地,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其他地方蔓延。
  整个江南地区的文人士绅,多有响应接洽者,往来信笺如云。
  于谦每日花很大的功夫,帮先生处理这些传讯,根据来自史书的记忆,判断他们每个人到底可不可信。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被他干脆利落地剔除。
  而一些乍看起来比较边缘的小人物,也被他捞了回来,予以重用。
  天幕前的观众们:“……”
  尼玛,于谦这是直接开了历史挂,要一飞冲天啊!
  到这一年深秋,元廷眼看起义闹得越来越大,终于坐不住了,派来了浙东宣慰使、名将史弼征讨。
  史弼武艺强悍,膂力过人,最喜欢的是弓马开阖、直来直去的强攻模式,酣畅淋漓,一来就制定下了正面对抗的战术。
  平虏军秉承着“敌进我走,敌退我追”的策略,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走寻常路。
  每次史弼一来,就疯狂跑路,等史弼气势衰颓、沮丧退去的时候,又大军杀出来,直接给了他致命一击。
  如此三番五次,到了次年,史弼军队直接被玩没了,就连本人也在一次埋伏中,中箭而亡。
  此时,元廷的名将大多在西征线上,抽不开身,忽必烈遂下旨,命闭关读书了一年多的张珪挂帅,率其父旧部前往浙东,征战平乱。
  张珪的兵法,大半来自他父亲张弘范的言传身教,小半则来自邓剡。
  很不幸,这两位于谦都很熟悉。
  厮杀即将拉开序幕的前夜,于谦和先生坐在军帐中议事。
  “先生”,于谦身披满天柔和的星光,看向文天祥,“我以为,光荐和张弘范思路都颇为灵活,绝不拘泥,张珪也当是如此,敢于行冒险之事。”
  “何不故作疑阵,分兵三股,卖一个破绽给他,然后一举诱入彀中?”
  文天祥低眉沉思,眼睫上流转着一抹秋霜凛冽的光芒:“好。”
  于谦又与他议定了战事的诸多细节,传令下去,让各部严格按照计划行事。
  夜深人静,二人俱都沉默下来。
  此刻,夜风吹开帘帐,原野之上,星河之间,千帐灯火都已安歇坠落,唯有一片旌旗明明灭灭。
  这是狂风暴雨到来之前,最后一个静谧的良夜。
  于谦眺望一阵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日血流成河的厮杀,他出神了许久,目光又慢慢回落到先生身上。
  先生正坐在灯前,提笔写一首战地小诗。
  星辉在他如雪的指尖轻轻流转,又淌在纸笺上,蔓延成一片琉璃般的水河。
  他在写:“青山是我安魂处,清梦时时赋大刀。”
  于谦觉得这首诗调子太悲,总让人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但他又不好阻止先生写诗,只好趴在桌上,目光灼灼地盯着先生,一派望眼欲穿,希望先生快点关注到他。
  文天祥终于不得不搁下笔:“廷益为何这般看我?”
  “因为先生好看……”
  于谦顺口一说,立即纠正道,“不是,因为我想要这张纸。”
  先生有点无奈,只能将新成的诗作递给他:“廷益这么喜欢收集我的作品,莫非想以后为我编文集?”
  于谦眨了眨眼:“好呀。”
  可是他转瞬又想到,他会一直仗剑守在先生身边,一直保护对方的,所以,他多半会死在先生之前。
  于是他便改口道:“不不,先生定然长命百岁,还是由你自己晚年来编写文集吧。”
  次日,文天祥发表了一通战前动员讲话。
  于谦随即起身,振臂高呼:“诸位,我们的口号是——”
  陈英:“今日东风起,大吉又大利?”
  张千载:“平虏平虏,只赢不输?”
  谢翱:“我相信我们是无敌的!”
  于谦朗声说:“——是「有朋自北方来,虽远必诛」!”
  众人:“……”
  你别说,细品一下还真妙。
  元朝胡虏自认是北人,而他们是南人,被蔑称为第四等人,可不就是「有朋自北方来」?
  一时间,平虏军全员反响热烈,并决定将这句简单明了的话作为口号。
  于谦十分满意。
  然而,此刻的他并不知道,自己铿锵有力的话语回荡在另一个时空,刷新了一名少年的三观。
  ……
  大秦位面。
  公子扶苏正在听大儒淳于越畅谈《论语》,这时忽然看见天幕上于谦的话,顿时惊呆了!
  简直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论语》居然还能这么解读?
  扶苏带着一丝奇妙的感悟,回头又翻了翻书,立刻就品出了不一样的滋味。
  这个“朝闻道,夕死可矣”,难道不是在说,“早上知道了去往匈奴的道路,晚上就把匈奴都杀死了?”
  这个“君子不重则不威”,难道不是在说,“君子(我们老秦人)不下重手打死人,就无法在六国遗民之间树立威信?”
  《论语》果然精妙。
  看起来是仁义礼智信,其实字字都是在杀人诛心,保境安民啊!
  扶苏恍然大悟,当即把自己的思路分享给淳于越。
  淳于越:?
  他瞬间暴怒:“公子从何处听来的歪门斜说,一派胡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5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4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