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干卿底事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59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46
  主要是想见一眼文天祥。
  在历史上,他用尽了一切手段营救文天祥,追随北上大都。
  后来屡次营救失败,就在监狱旁边租了房子,竭力照顾狱中的文天祥。在其就义后,又帮忙收敛遗骨,背负千里,归葬故乡庐陵。
  张千载为了进门,采用了强大的金元攻势。
  每个驻守的元军都被他塞了一些金钞,众人虽然因为顾忌文天祥是重犯,不敢松口,态度却也大为和善。
  这日,守卫满面笑容地走向张千载:“你可以进来了,我们少将军要见你。”
  厢房内,邓剡正在教导张珪今天的功课。
  张珪一边悬着手腕写字,一边眸光凉凉地往边上瞟,想看清楚于谦坐在窗前做什么。
  “要专心”,邓剡不轻不重地抬手,敲了一下他额头。
  张珪索性直接问了出来:“老师,他在做什么?”
  邓剡:“廷益在进行崖山手卷的写作。”
  那日,陆秀夫投海前,将众多文献托付给了邓剡,其中最珍贵的,是他亲手记录的崖山海上行朝始末。
  他对邓剡说,倘若你侥幸不死,定要将这些内容传承下去,好教后人知道我大宋自有风骨未绝。
  后来,邓剡果然在此基础上,为包括文天祥、陆秀夫在内的众多宋末英杰,著书立传,流传千古。
  《宋史》草草修成,略去了事迹无数,都在他的书中被保留了下来。
  于谦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
  那些逝去的丹心与傲骨,不该就此磨灭,随崖海的细沙与浪涛一沉俱沉。
  正如,先生的事迹曾激励了他很多年,斩锋沐雪,一往无前。
  其他的宋末英杰们,也不该被遗忘。
  他们的故事将如青灯般照彻永夜,让每一个抚卷长吟的后人,都深受鼓舞,心向往之。
  恰逢邓剡生病,于谦就暂时接替了对方的工作。
  今日先写《张世杰传》。
  张珪一听,顿时坐不住了,劈手把于谦的书本抢过来:“不许写,张世杰一介叛逆之徒,也能算英杰?”
  张世杰是出生在金国的汉人,曾是汝南王张柔,也就是张珪他爷爷麾下的军户。
  后来逃亡投宋,一生为宋征战,殉死崖山。
  于谦淡淡地望了他一眼:“你觉得张世杰做错了?”
  张珪恼火道:“他一个叛贼,怎么会没错!”
  于谦不免摇了摇头:“人的出生虽无法选择,却可以选择要以何种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张珪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但这么一想,更咽不下这口气了:“生在我们家麾下,就应该自始至终都是我们家的人,叛逃就是不忠不义!”
  于谦:“那你的父亲作为汉人,出生在金国,如今为何是元朝的镇国大将军?”
  张珪立刻转了话锋:“自然是为了天下苍生!”
  于谦:“……”
  他还从未见过有人可以将“入侵他国,屈身事仇”,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张珪昂首说:“我的家乡河朔地区,从来都是最先被放弃的那一个。百年前归辽,转而归宋,自靖康之后,又割让给金。”
  “宋廷从未有一日想过要迎接北方子民归国,就连名义上的文章都没做过一星半点,金人也只是将河朔一带,当作和蒙古战争缓冲的炮灰。”
  “若不是我爷爷从前带着当地汉人,拉起一支自卫军,四处征战,保卫家乡,河朔早就千里人烟断绝。”
  “这金、宋皆如此腐朽,它难道不该亡吗?我父既然已经灭了宋,扫平天下,百姓自然可以很快安定下来,不用再过从前那种苦日子。”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跟着老师学文的原因,天下已定,合用文治,我要为世间汉人请命。”
  于谦陷入了沉思。
  能看出来,张珪确实是一个极端的理想主义者。
  他是真的怀着一腔赤诚希望与年少热血,认为元朝一统天下后,汉人都会迎来更好的生活,并且愿意燃烧自己,去达成这个目标。
  张珪后来,也确实按照这条路走完了一生。
  于谦:“……”
  说到底,还是因为之前的宋廷,军事上确实太拉垮了。
  如果北伐能成功,在一百年前就打回江北,收复河朔失地,哪有后来这么多事。
  指不定大元名相张珪,就变成了大宋社稷臣呢。
  他不再理会张珪,拿回本子,继续给张世杰写传。
  张珪一眼望见,他赫然写了这么一行字:“先太傅越国公世杰,年少英毅勇决,于沧海横流间,明悟人生之临歧转折,弃暗投明,千里渡江,不失故地燕赵慷慨之风。”
  张珪:“……”
  弃暗投明?
  你搁这儿内涵谁呢?!
  更让他生气的是,邓剡看了于谦的写作之后,居然对其行文大加赞赏,并表示张珪可以多向他学习学习。
  张珪:哼。
  他闷闷不乐地应了,心中暗自磨刀。
  都怪这个于谦,他不再是老师最宠的崽了!
  此刻,门口恰好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张珪精神一振,想看看这个让老师牵怀挂念的张千载,究竟是什么人。
  一定是一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标准的江南文人雅士吧。
  于谦也设想了一下。
  按照张千载的事迹来看,此人背负先生的遗骨千里归乡,可谓义薄云天,一定是个潇洒如风,十步杀一人,慷慨不留行的英气豪侠吧。
  侍卫带着一人入内。
  于谦抬眸看去。
  张千载衣衫灿灿,十分富贵,身高八尺,面目黢黑,体型更是极端魁梧,仿佛随时能撸起袖子,对人施以正义的铁拳!
  侍卫将他带入门中后,张千载熟练地反身掏出几张银票,折叠好,塞入对方袖中,安放妥帖。
  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丝毫没有给人以抵抗的机会。
  侍卫喜提一笔意外之财:“!多谢!”
  张千载跨入门中,众人只觉得眼前忽而一亮,明光大作。
  他大包小包,少说也提了十余件名贵礼品,无不是珠玉琳琅、珍稀灵宝之物,粲粲的华光霎时间照亮了整个室内。
  “区区一点薄礼,不成敬意。”
  于谦:“……”
  邓剡:“……”
  张珪:“……”
  这人究竟怎么跟他老师交上朋友的,难道靠钞能力吗?
  【作者有话说】
  于谦:每日一个赞美先生小技巧,今天是“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我真的好喜欢这句诗!)
  还是于谦(对着张千载指指点点):逃亡计划的赞助商来了,大伙就等你掏钱了.jpg
  张千载(豪气一挥手):掏!


第25章
  张珪错愕地向自己的老师看去, 却见邓剡看起来比他还要惊讶。
  张珪:?
  “千载兄”,邓剡很快反应过来,无比自然地对张千载招手道, “一别多年,你怎么成了现在这般……壕无人性,快过来, 让我好好看看你。”
  张珪恍然大悟, 目露同情之色。
  懂了。
  岁月是把无情的刀,将张千载打磨成了陌生模样。
  他压低声音问于谦:“你们这个朋友, 到底什么来路?”
  于谦沉吟了一会:“他是一个……隐士。”
  张珪汗颜:“你们南人对于隐士的定义, 是真的很广泛。我还以为只有挖野菜的那种才叫隐士,比如我师祖。”
  于谦纳闷道:“你哪个师祖?”
  张珪:“郝经, 我父亲的老师。”
  他沉声道:“就是当年血书上谏陛下修德养兵,降低赋税,为了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孤身前往你们南方宋廷议和免战,最后却被奸臣贾似道一关就是十六年, 生不如死的那个。”
  于谦:“……那不能算隐士, 只能叫囚徒。”
  这世上隐居不仕者,往往分为两种。
  一种比如于谦他爹, 隐居西湖畔, 寄情山水,清操自守。
  另一种比如张千载,挥金如土,洒金如云。
  有这种好日子过, 搁谁身上也不愿出去苦哈哈地做官, 所以, 张千载考完举人便没有下文了,屡征不就。
  张珪把礼物们都拆开,摆在桌子上,挑挑拣拣,最终选了一个金玉小铃铛:“我就拿这个吧,其他都是老师的。”
  看见小铃铛的于谦:“……”
  怎么会有人一上来就给人送钟(送终)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75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4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副本从崖山海战开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