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707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03
  正当这时,门外突然响起敲门声,大家立刻禁声。
  韦应方问道:“谁?”
  “韦通判,是我。”
  “进来。”
  吱呀一声,门打开来,但见一个胥吏快步入得屋内,他径自来到韦应方身边,低声在其耳边嘀咕了一番。
  “这么快?”
  韦应方微微一惊。
  曹奕问道:“什么事?”
  韦应方先挥挥手,等到那胥吏出门之后,他才向几人言道:“朝廷的诏令来了。”
  “说什么?”
  几人立刻紧张地看着韦应方。
  “官家亲自下令,擢升陆诜为判大理寺事,同时还升种谔为知绥州。”
  他话说完,在坐的人,面色变得相当凝重。
  虽然里面没有提到半句皇庭,但他们都知道,朝廷是非常肯定皇庭的判决,关键还来得如此之快,这不禁令他们亚历山大啊!
  韦应方瞧了几人一眼,叹道:“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这皇庭啊!”
  何春林道:“不如就借此案,再搏一搏,反正闹到最后,这难受的是朝廷,到时看朝廷还如何支持这公检法。”
  韦应方还是犹豫不决。
  曹奕突然道:“何不这样,且先看检察院会不会出手,他若不出手,那咱们等些时日,以此制造舆论,去抨击公检法。若是检察院出手,那就是他们成心不让咱们好过,那咱们就在火上浇油,如此一来,蔡知府他们也不好说些什么。”
  韦应方稍稍点头,“如此倒是可行。”
  赵顼是年轻气盛,既然这个判决,如此符合他的心意,他自也不会顾忌太多,是快马加急,将两道诏令传到河中府。
  而如今不少文官武将可都还留在河中府的,看检察院会否提前诉讼,得知此事,不免也是大吃一惊。
  这是我大宋的效率吗?
  要知道这么多官员上奏弹劾,结果诏令下达的比他预计中要早两三个月,因为这并非是紧急情况,且有得一辩。
  哪里知道,这不到一月,诏令就来了。
  这令不少人对皇庭是刮目相看。
  种谔他们是非常庆幸当时选择了相信皇庭。
  而郑獬等文士,则是目瞪口呆。
  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到底陆诜还是因此得到升迁,直接进入中央。
  但这是谁带来的?
  皇庭。
  这要换个官员,给出同样的判决,即便朝廷接受,也很难说,这么快就会得到升迁,除非是如范仲淹、韩琦这样的大宰相,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判决。
  这皇庭的权威,直接又上得一个台阶。
  但这也在河中府的官场中,造成极大的恐慌。
  如果是韩琦、富弼来此,整顿吏治,即便更狠,他们也不会感到这么恐慌的,因为这也是比较常见的,到底是关上门,大家商量着办。
  但是皇庭是另一类官署,就不是一家人,这才是大家感到不安的原因。
  而不是说皇庭要清查腐败。
  这恐慌就进一步令他们需求抱团取暖,而在他们眼里,公检法又是一体的,原本慢慢沉寂的陈光一案,又是被人重视起来。
  皇庭这么大的权威,要真调查起来,是真会出事的。
  但目前为止,皇庭似乎与此案还没有任何联系,陈光一家人,至今都还待在检察院。
  检察院直接就处在风口浪尖上。
  这令陈琪、王申他们都深感不满。
  风头全然皇庭抢走,烂事尽归自己所有。
  不公平啊!
  “苏检察长,你一直都说咱们检察院与皇庭互不统属,那又何须等皇庭的答复,以目前的证据来看,咱们要起诉也行,不起诉也说得过去,这样耗着,对咱们检察院可真是太不利了。”
  陈琪抱怨道。
  王申也道:“检察长,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此案愈演愈烈,如果我们再不做决断,到时可能会进退维谷,告也不是,不告也不是。”
  面对他们的抱怨,苏辙却面如止水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更加慎重对待,仓促行事,只会授人把柄,得不偿失。”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虽然我们检察院与皇庭互不统属,但这到底涉及到军国大事,不可轻举妄动。这并非是我们受制于皇庭,而是我们必须对国家和君主负责。
  我相信皇庭那边也在认真权衡此事,也有哪条法令,规定我们此时必须做出决断,你们也莫要受人影响。”
  他倒是理解张斐迟迟不给回应,他的计划不是小事,这必须要深思熟虑,包括他自己,他一点不在乎再等些时日。
  殊不知,张斐也在等,而且在等待的过程,他也有让蔡京等人先认真研究此案。
  “你们在吵什么?”
  张斐来到会议室,发现蔡卞等四人吵得是面红耳赤。
  上官均立刻道:“老师,你来的正好,你帮我们评评理,看看谁才是对的。”
  张斐一脸懵逼道:“什么事?”
  蔡京道:“是这样的,陈光一案不是涉及到高利贷么,我二弟和上官,就认为朝廷应该颁布法令,禁止高利贷。但是学生与敦礼则是认为,这是无法禁止的,自前朝起,就有严禁高利贷的法令,我朝也是继承前朝的律法,但这根本无法禁止。”
  蔡卞争执道:“那是以前,老师在课堂上说过这一点,之前之所以管不到,那是因为官有政法,民从私契,如这种事,百姓都不愿意闹到官府去。但如今有我们公检法,自然是可以禁止的。”
  叶祖恰笑道:“蔡二,你未免想得有些太简单了,百姓借钱的时候,就不知道这是高利贷么,又不是说那些大地主、大财富骗着他们来借,这不是没有办法么,难道就活活饿死不成,如果朝廷明文禁止,大家都不借钱,岂不是害了那些需要借钱活命的人。”
  蔡卞道:“借了高利贷,更是家破人亡,这早死与晚死,又有何区别。”
  上官均又向张斐问道:“老师,你怎么看?”
  张斐笑道:“我们觉得你们说得都有很有道理,禁,是肯定要禁的,但肯定也是禁不了的,这种事自古有之,皇帝都意识到这高利贷的危害性,要是能够解决,早就解决了。要想减少这种情况,就只能给百姓提供更多的生计,没有太多的办法。
  而我们要做的是,打击那些带有欺骗性质的,比如说,欺负百姓不识字,利用契约诈骗百姓。
  另外,方才蔡京说得也对,百姓要活命,再高的利息,他也得借,借钱这个问题上,我们其实很难有所作为。
  故此我们要在还钱这问题上下功夫,在合法的情况下,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我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强制他们还钱,但是我们又要确保不会导致借钱者家破人亡。”
  这一番话,真是如醍醐灌顶一般,令他们茅塞顿开。
  他们一直都在想着,如何在借钱方面禁止高利贷,因为高利贷是在借钱的时候发生的,还钱只是履行结果。
  如果不卡在第一道手续,等于是放任高利贷。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大多数去借钱,都是借活命之钱,纯粹是你情我愿,你是卡不住的。
  然而,他们痛恨高利贷的原因,是高利贷害得百姓家破人亡,而这个家破人亡,其实是发生在结果,如果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是可以在结果这个程序上,有所作为的。
  法律是无法禁止百姓去借高利贷的,但法律给予百姓最起码的生命保护。
  当然,保护的理由,必然也是你要将钱还了。
  “学生受教了!”
  四人同时拱手道。
  对于老师的话,他们总是心悦臣服。
  正当这时,李四突然走了进来,在张斐耳边小声道:“三哥,大狗那边来信了。”
  说着,他将一封密信递给张斐。
  张斐接过来,拆开一看,上面就写了四个字——放手去干。
  上官均好奇道:“老师,什么事?”
  张斐一怔,瞪他一眼:“少关闲事。”
  说着,他又向四人道:“就为师方才说得,你们四个好好再讨论讨论,我有点事要处理。”
  他急急出得门去,立刻向李四吩咐道:“请苏小先生过来一趟。”
  “是。”


第五百四十章 运筹帷幄
  其实对于赵顼这一道密令,张斐并不觉太意外。
  他在给赵顼的信中,并未有去过分去强调那精兵战略,因为就北宋的地理环境而言,确实需要更多的驻守军队,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张斐在信中是强调皇家警察。
  这套路依旧,与其去整顿军政,费劲心思,将这摊浑水去肃清,就还不如另起炉灶,这个炉灶就是警署。
  赵顼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之前做法,是警署从禁军招多少人,就转移多少财政过去。
  若是直接裁军,就可给予警署更多的财政。
  另外,张斐还将苏辙的建议,告知赵顼,而这也符合赵顼与张斐的计划,那真正税务司就是潜伏在暗中的。
  这个间谍计划,也是得到赵顼的极大认可。
  当然,苏辙对此是一无所知啊!
  而张斐也不打算告诉他。
  “不知张庭长考虑的怎么样?”苏辙来了之后,语气平淡地问道。
  张斐稍稍审视他一眼,“冒昧问一句,苏小先生似乎也不是很着急。”
  苏辙如实道:“说到底这也只是一个小案,将心比心,如果陈光是先到你们皇庭,张庭长来找我说,我也会慎重考虑的。”
  这就是他与苏轼最大的不同,他更懂得去妥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7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7/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