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03
  司马光不答此话,又将一份状纸递上,“陛下请看,这是前几日右厢公收到的一份状纸。”
  赵顼又接过来,看了一会儿,“是关于晏家的。”又看了一会儿,“此案与之前苏轼状告集聚贤的官司如出一辙啊!”
  司马光点点头道:“正是如此,陛下以为该怎么判?”
  赵顼想了一下,道:“这两件官司如出一辙,自然判罚也应该一致。”
  两个官司是一点点区别都没有。
  判决自然不能有任何出入。
  司马光道:“但是造袄书袄言的罪名最轻都是杖刑六十,而吕知府的判决,只是罚以赔偿,罚不合律。”
  “倒也是的。”赵顼点了点头,想了想,也不知道该如何批示,目光一扫,问道:“诸位以为该如何判?”
  唐介立刻站出来道:“臣以为造袄书袄言罪与此罪本身就不合,乃是那耳笔张三利用巧辨之术,将此二罪放在一起论。”
  王安石笑道:“当时我也在场,依我之见,张三之所以这么做,乃是因为我朝未有律法规定不能盗印他人诗词。”
  唐介道:“盗印确有不对之处,但若没有那些书商,世人可能就无书可看。”
  王安石立刻道:“计相此言差矣,盗印之书,亦非是免费供世人阅览,世人还需要花钱购买。但诗词集所得之利,皆归书商所有,诗词作者毫利未得,这对于作者而言,是极为不公。”
  不少大臣稍稍点头。
  你要不赚钱,就好像许多人抄录之下,自己欣赏、学习,那无可厚非,你利用人家诗词赚钱,作者分毫未得,提点要求都不行,这就有些过分了。
  唐介道:“话虽如此,但总不能让天下文人自己印刷自己的诗词集去贩卖吧。”
  王安石道:“那倒不必,但是朝廷可以规定,但凡要印他人诗词,必须得到作者的同意,双方必须签订契约,如此一来,作者便可根据自己的意愿,索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司马光略显诧异地瞧了眼王安石。
  唐介哼道:“读书人作诗作词,乃为自我修养,又岂可言利。王学士好意思拿自己的文章去卖钱么。”
  王安石被怼得,还愣了下,他还真不好意思这么干,当时他就拒绝了张斐,嘴上却道:“这跟可以作者自己的需求来定,可以言利,亦可不言。”
  唐介不依不饶道:“但这会促使读书人争名夺利。”
  王安石道:“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凭本事争名利,又何错之有?天下读书人都想考取进士,入朝为官,这难道不是争名夺利吗?若依计相所言,何不将科考也取消了。”
  唐介激动道:“你这是曲解老夫之意。”
  王安石道:“是你曲解我的意思了。这与争名夺利毫无关系,我只是希望读书人对自己的着作有着决定权,难道这也有错吗?”
  话说至此,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议。
  赵顼赶忙出来打个圆场,“这只是言语误会,二位莫要伤了和气。”
  唐介悻悻退去。
  这其实也不是误会,而是恩怨。
  唐介也赞成张斐所论,他只是针对这个罪名,有些意见,但他就是不爽王安石动不动就谈利,简单来说,就是看王安石不爽。
  赵顼也不敢再问他们了,向司马光问道:“依卿之见,该如何处理?”
  司马光道:“回禀陛下,我朝律法多半都是沿袭唐律疏议,为何唐律中,未有防止盗印之法,也没有如苏轼这样的告状者。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唐朝印刷术不如我朝,书坊数量更是远不及我朝,名家的诗词文章,多半也都是抄录,故不存有盗印之罪。
  又如那临街店铺,唐朝是里坊制度,而我朝虽也有此法,但已无人遵守,至于究竟该如何规范,又无明文,那宵禁制亦是如此。”
  在坐之人,纷纷点头。
  里坊制,至今还未给出个具体答案。
  朝廷是有明文不允许侵街开店的,但百姓不答应,要不临街开铺,怎么赚钱啊!
  现在已经回不去了。
  司马光又继续言道:“依臣愚见,唯有引例破律才能够解决这些难题。”
  文彦博立刻站出来道:“不可,引例破律后患无穷啊。”
  不少人也是诧异地看向司马光。
  司马光耐心地解释道:“虽说引例破律是有隐患,但是这些隐患是可以规避的。朝廷可将例文作为律法的补充,律所不及之处,则用例。”
  文彦博道:“可我朝一般惯用赦令来弥补律文的不足。”
  司马光道:“如这种小官司,也得一一交给陛下过目批示,陛下根本处理不过来。而且,为规避引例破律的隐患,朝廷还可以制定严密的修例制度,每三年修一次,经大理寺、刑部、审刑院汇总修正之后,大则由陛下批示,小则由中书颁布。”
  引例破律?他能破法,那我也能破啊。王安石心念一动,立刻站出来道:“我觉得司马学士言之有理啊!”
  司马光瞧了眼王安石,岂不知他在盘算什么,心里默默鄙视,我不引例破律,你好像就不会破法似得。
  引例破律不是保守派的执政理念,但若不这么做,一来,这大环境也不允许。二来,他不这么做,王安石也要变法,制定法是有滞后性,赦令也慢得很,关键皇帝与王安石还是穿同一条裤子的,只能用例去对付新法。
  王安石敏锐地捕捉到司马光的目光,暗道,成天就知道讽刺我,你自己不也一个德行么。
  赵顼瞧了他们二人,暗自一笑,道:“此案朕特许开封府引例破律,但是否以为惯例,就劳烦卿制定一份更详细章程。”
  司马光道:“臣遵命。”
  赵顼目光一扫,道:“另外,朕也有一事要宣布,就是关于祖宗之法。”
  该来的还是来了。
  唐介、文彦博、司马光等人皆是暗自闭目一叹。
  赵顼目光一扫,知道他们都有心里准备了,于是开口道:“前些天那场有关祖宗之法的官司,诸位应该都没有忘记吧。”
  唐介赶忙道:“那只是一场官司,岂能……”
  不等他说完。赵顼便道:“朕也没有要谈及那场官司,朕今日要谈的是祖宗之法。祖宗之法乃立国之本,又岂能空有其名,而无其实。
  朕翻阅史录,还是太宗那道诏令,定为祖宗之法,最为合适。”
  唐介劝道:“陛下,光凭此句,过于笼统,恐被奸人利用。”
  说这话的意思,还瞟了瞟王安石。
  王安石是嘴上笑嘻嘻,心里妈卖批。
  赵顼问道:“依卿之见,该如何表达?”
  唐介忙道:“臣以为还应当将太祖太宗的一些核心政策列入其中。”
  他们当然不想定调, 但如今没有办法,皇帝是一定要定,如果还继续反对的话,那今后跟皇帝吵架的时候,皇帝也不会再听什么祖宗之法。
  赵顼岂不知他什么心思,“不如这样,所有一切皆参照太祖太宗时期,多少官员,多少兵马,多少官衙,多少俸禄。”
  文彦博立刻站出来:“陛下,这治国非儿戏,岂能意气用事。”
  王安石马上出来道:“但如果此乃我的建议?”
  司马光当即喝道:“王介甫,你想作甚?”
  王安石笑道:“我的意思是,如果我现在上奏陛下,建议将太祖太宗时期的俸禄、官职、军政等等政策,全部都例为祖宗之法,诸位能答应吗?”
  司马光不语。
  唐介还欲再说,文彦博悄悄拉了下他的袖子,示意他不要再争了。
  赵顼道:“此事就这么定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起风了
  “宽夫,你方才为何要拦着我?”
  出得垂拱殿,唐介便是激动地向文彦博道。
  文彦博叹了口气:“要是拦得住,我也就不会拦你了。陛下当时没有宣判张三赢得那场官司,就已经是很给我们脸面了。”
  唐介那张老脸满是懊恼和尴尬,“也怪我等没用,竟然争不过一个耳笔之人。”
  文彦博安慰道:“定了就定了,其实也无妨,我们还是可以凭借这道诏令,去规劝官家。”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说到底,还是个口袋法,就看你怎么会论证。
  唐介叹道:“那王安石肯定也会借此大做文章的。”
  祖宗之法本是扼制王安石变法的一大利器,如今反而可能会为王安石提供支持。
  这就是那场官司最伤的地方。
  口袋法大家都可以用。
  文彦博苦笑道:“那也没有办法。”
  那场官司打成那样,不可能不为此付出代价。
  对面站着的又不是善男信女啊!
  这其实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意外。
  虽然他们料定当时赵顼是不可能直接判张斐赢的,但是他们也知道,张斐对祖宗之法的论述,对皇帝是非常有利的。
  皇帝极有可能还是要定调祖宗之法。
  撇开皇帝个人利益而言,对于新法,之前的祖宗之法就是一块拦路石啊!
  故此开启变法之前,必须得将这块拦路石搬走。
  否则的话,新法里面每个字,都有可能违反祖宗之法。
  ……
  “输了就得认账,你都多大年纪了,还想着耍泼皮。”
  随后出来的王安石,冲着司马光就是一顿调侃。
  “今儿不想跟你吵。”
  司马光说着就加快了步子。
  王安石立刻追了过去,“等会,我还有事要跟你谈。”
  司马光哼道:“我与你无话可谈。”
  “有得!有得!”
  王安石直接拉着司马光的袖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