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52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03
  许芷倩道:“所以你就一点也不着急。”
  “没有什么可着急得。”
  张斐道:“现在还是处于种树阶段,我只要确保最后是我坐在下面乘凉就行了,走吧走吧!”
  许芷倩还能说什么,只能起身随他一同向外面走去。
  “三郎,你要去哪?”
  来到门口,就遇见那范理。
  张斐一本正经道:“大案子。”
  “大案子?”
  范理惊喜道:“可是与那苏先生有关。”
  “保密!”
  张斐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又低声道:“只要打赢这场官司,那就够咱们吃三年。”
  吃三年?哎哟喂。范理欣喜地直点头,“省得!省得!我绝不会多说的。”
  张斐又道:“这里就交给你了,我先回去研究案情了。”
  “哎!”
  范理点点头,突然道:“等会,三郎,这一个官司就够咱们吃三年,那咱们还是打官司呗,这计税就别做了,反正也做不起来。”
  张斐道:“目光放长远,长远懂么,反正开着,咱又不损失什么。”
  范理讪讪道:“但很没面子啊!”
  “这面子能当饭吃么?”
  “那倒是不能。”
  “那就行了啊!我先回去了。”
  说着,张斐便与许芷倩一同出得书铺,然后乘坐马车离开了录事巷。
  而在斜对面的二楼上,两个文人打扮的中年男子一直注视着他们的离开。
  此二人正是度支判官沉怀孝和户部副使唐积。
  “你看,那小子任地快就走了。”
  唐积得意地笑道。
  沉怀孝道:“过两日,你安排商税院的人去一趟他们铺子,就说商税院也想安排人到他们书铺计税。”
  唐积道:“这是为何?咱们现在可以轻易的整死他。”
  沉怀孝道:“除非能够将他的舌头给割了,否则的话,他始终是一个隐患,咱们忌惮的可不是他这计税买卖,而是他打官司的手段。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将他拉拢过来,成为自己人,如此才能够一劳永逸啊!”


第一百二十九章 文字狱之源
  虽然今日汴京律师事务所重新开张,但其冷清程度,足以打破任何一家店的开张记录。
  就只有司马光一个宾客,关键这老头还是看笑话的。
  然而。
  今日话题榜排名第一的却还是“汴京律师事务所”。
  就是因为这反差太大了。
  之前张斐为史家讨回公道后,当时得范家书铺一度爆满。
  大家都很期待范家的计税业务。
  因为这商税里面确实存在着太多猫腻,许多官衙都是变着法多收税。
  尤其是对那些小商人而言,太缺乏安全感,一趟货物下去,若是运气不好,就可能血本无归。
  至于樊颙、陈懋迁他们这些大富商,就是另外一套玩法,他们所考虑的不是公道,而是利益。
  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这一开门,当场去世。
  身为大宋第一权衙的三司,有着太多手段,哪怕是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都能让你这生意做不下去。
  因为朝廷就是最大的商人,所有大宗上商品的源头都被朝廷控制着。
  谁敢不从。
  无解!
  不过这也不是意味着这店就开不下去,若是有冤屈,第一选择肯定还是张斐。
  这个地位是无人能够取代的。
  但是对于张斐而言,纯打官司,没有其它的律法服务支持,也是很难做大做强的。
  任何买卖都要具有广泛性,才能够赚大钱。
  当然,官司还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都无法伸张正义,自然也不会有人来找你需求法律服务。
  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苏轼的官司,绝对是香饽饽。
  如今苏轼在汴京很有名气,他的官司一定会吸引到很多人的目光。
  必须慎重对待。
  为什么张斐、许芷倩要回家去研究案情,不是因为家里有床,而是因为律师事务所的档案部还未建成,大量的资料都还是在许家。
  二人回到家里,就立刻研究起来。
  有了上回的经验,这回许芷倩更是驾轻就熟。
  知道该怎么去研究。
  但是,目前大宋对于版权的规范,等同于没有,所有案例都是属于管制案例,且都还是关系户,可以说是特殊案例。
  一般都是官员或者颇有名望的士大夫,对于一些盗版感到不爽,就去跟官府抱怨。
  毕竟他们的地位在这,官府一般会派衙差去看看。
  客气一点就劝劝,别印了,别印了,印了也别灌水,少整一点错别字。
  不客气的就直接把印版给砸了。
  当然,更多是趁机要点钱。
  走了以后,人家照印,那些文官士大夫也不可能天天去计较这事。
  苏轼还算是比较小心眼的,只要看到,必定抱怨。
  但这连治安管制都谈不上,纯属给个面子。
  二人研究了一整日,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要达到上堂争讼的级别,就还是盗窃法最为合适。
  但这不是张斐想要的,也不是苏轼的诉求。
  若只是摁死这个集聚贤书店,这当然是可以的,但张斐和苏轼要的都是版权法。
  这盗窃法与版权法,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二者是不能完全归于一类,那样做的话,将会引发出很多法律问题的。
  关键这盗窃法的定义过于狭隘,很难往里面去填充内容,孕育出一条新法来。
  二人商讨一日后,也没有什么结果。
  第二日上午,许芷倩又来到张家,刚好放假在家的许遵老头又默默地跟了过来。
  身为文人,对于这个官司也是很感兴趣的。
  “昨晚我想到一人,他倒是给了我不少启发。”
  见到他们父女二人,张斐便是激动地说道。
  许芷倩忙问道:“谁人?”
  “宋江。”张斐激动道。
  “宋江?”
  父女两相觑一眼,眼中尽是茫然。
  对哦!宋江可能都还没有出生,天呐,我又太激动了。
  张斐忙道:“先不管这宋江是谁,主要是我想到一个案例,是说这个宋江作了一首诗,这首诗引用了一些古代造反的人物,故朝廷判他违法。”
  许芷倩道:“那应该是属于谋逆之罪。”
  张斐道:“但他只是念诵了一首诗,本身并没有谋反的动机,这也能够判谋逆之罪吗?”
  许遵沉吟道:“若无动机和行动,那倒是不能判谋逆之罪,而是应该判‘造袄书袄言’罪。”
  (注:袄同妖,亦作,造妖书妖言)
  张斐一怔,急急问道:“恩公,此罪属什么罪?”
  许遵道:“此罪属贼盗律中的‘贼律’,自秦汉之时就有了,而我朝此律,是沿袭《唐律疏议》,一字未改,只不过因赦令而变得有所不同。”
  赦令与疏议像似,但多半都是指皇帝释法,一般都是皇帝针对某条律文,以圣旨的形式,给出解释,这也是算是法令。
  由此可见,从立法层面上来看,皇帝也是要高于律法的。
  当然,就宋朝制度而言,赦令是要与大臣们讨论的,有着很严格的程序,可不是说皇帝想怎样就能怎样。
  之前审阿云一案时,在神宗的圣裁中,就包括对自首减刑的赦令,因为当时争得就是阿云是否适用于自首减刑条例,皇帝的赦令就表达一个意思,适合。
  不过后来被大臣们一股脑都给驳了回去。
  适合个屁!
  你赵顼懂法吗?
  不懂就别逼逼赖赖。
  但通常皇帝的赦令,都是针对刑罚的加减,比如说,杖一百,还是杖五十。对律文的补充和解释非常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2/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