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33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03
  这话答得不好,可就非常危险。
  方才还开心的王安石,顿时又变得紧张起来。
  司马光低声道:“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王安石道:“记得上回张三曾讽刺你身为主审官极其不专业,我这就叫做专业。”
  “……”
  司马光也不与他置气。
  张斐也很谨慎地答道:“若有弊病,且危及到江山社稷,当然是可以更改的。”
  刘述面色一喜,问道:“那到底这些政策有没有弊病呢?”
  张斐道:“我所论证的是,这些政策不能作为疏议,因为根据祖宗之法,要防止弊政,也要及时修正之前政策存有的弊病。
  那么如果之前的政策存有弊病,那将要及时更改,自然也包括这上面所写的政策,如果将这些政策作为疏议,就有可能使得疏议与律文产生原则性矛盾,就律法条文而言,这是非常可怕的,而祖宗之法,乃是国之根本,将会贻害无穷。”
  “但我说这些都是不可以更改的,太祖太宗所制定的政策,也都是完美的,后世子孙只需效彷即可,事实上也是如此。”
  许芷倩小声滴咕道:“他这分明就是强词夺理。”
  “草!他们根本就不懂法好吧!一群傻逼。”张斐小声回得一句,又拿着自己制定目录看了看,然后向许芷倩道:“把五号文案拿来。”
  许芷倩翻了翻,找到五号文案,递给张斐。
  张斐看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基于祖宗之法而言,这上面的政策还真存有一些弊病。”
  这回你还不死?刘述喜出望外,问道:“不知哪一条?”
  张斐道:“冗官之祸。”


第一百一十三章 尔等皆是不法之徒
  什么?
  冗……冗官之祸?
  堂上是一片寂静。
  其实关于冗官之祸,自仁宗朝,就不断被提及,也没有人敢说,冗官非祸也。
  这是一个共识。
  人人都知其弊,但恰恰这弊端,却又是官员们的核心利益。
  而官员们又掌控着决策制定权,那么就人性而言,谁也不愿意拿到捅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三冗之祸,人人皆知,却始终无力解决。
  但是,从未有人敢将这冗官之祸,归咎于太祖太宗头上。
  这么说,真无异于自寻死路啊!
  此时此刻,就连连富弼、韩琦等人都不得不佩服这张斐的勇气。
  饶是喊出“祖宗不足法”的王安石,也是自愧不如。
  人都傻了。
  你这玩大了呀!
  刘述是真没有想到,张斐敢往这上面撞,愣得半响,他才反应过来,登时激动地不已地问道:“依你之言,冗官之祸,皆因太祖太宗之弊政也?”
  这回不用张斐看,许芷倩已经将文案放在张斐面前。
  张斐翻开看了起来。
  在坐的官员,如今一看张斐瞅文案,心里又莫名地慎得慌。
  他们原本以为自己准备充分,哪里知道,跟张斐一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完全没得比。
  他们随口一问,张斐都能从自己准备的文案中,寻找到答案。
  这准备的得多么充分。
  这甚至有作弊的嫌疑。
  张斐看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此弊政的源头是在于太祖太宗,但却不能归咎于太祖太宗,而是应该归咎于后世不肖子孙,违反祖宗之法……”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眼文案,才确定道:“所导致的。”
  刘述听得莫名其妙,哼道:“你这话显然是自我矛盾?”
  这等胡话都能说出口,显然是慌了。
  “一点也不矛盾。”
  张斐问道:“关于太祖太宗时期的官员人数和如今的官员人数,诸位可否清楚,若是不清楚的话,我这里有具体的数目。”
  刘述赶忙道:“你别再弄什么文案,这我们都清楚。”
  这个问题争论这么多次,每朝官吏的人数,他们都能够倒背如流。
  “那再好不过了。”
  张斐照着文案念道:“在太宗真宗朝,官员人数大概在八千左右,而我朝达到两万四,足足翻了三倍,中间相隔差不多也就是五十年,这是非常可怕的增长。”
  刘述打断他道:“你休在此东拉西扯,我现在是问你,冗官之祸是不是太祖太宗所致?”
  “还请刘郎中稍安勿躁,这我自会解释清楚的。”
  张斐说着,又向许芷倩道:“把节字号文案发给他们。”
  许芷倩一愣,“原来这号文案是用在这里的?”
  张斐点点头。
  还是要发?
  不少陪审管都抑郁了,这打得一点也畅快啊!
  门外的赵顼已经是大汗淋漓,他反倒是需要喘口气,对于他这个皇帝而言,这个官司也是越打越要命了。
  他尚且如此,更何况司马光和王安石。
  目前谁也不知道,这场官司的走向。
  因为这已经开始对太祖太宗发起论战。
  在封建时代,这其实是很致命的。
  拿到文案,他们立刻就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就迷湖了!
  “唐朝节度使?”
  赵顼一脸懵逼地看着刘肇。
  刘肇也是摇摇头。
  刘述也看懵逼了,直接问道:“你怎么又扯到唐朝节度使上面了?”
  他认为张斐是故意避开那致命的问题,但他显然不会让张斐得逞,那个问题,死也逃不掉。
  张斐解释道:“这份文案是关于唐朝节度使制度的起源和衰落,虽然我们人人都知节度使对国家的危害。但是各位切莫忘记,节度使制度在最初的阶段,曾一度帮助唐王朝开疆扩土,抵御外来强敌。
  正是因为这个制度所带来的好处,才导致唐王朝不断放权给节度使,以至于后来发生安史之乱。
  我们不能抛开药效,谈毒性,这会使得我无法认清事情本质。
  什么是本质,这古语有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可见任何事务一旦走向极端,必然会反噬自身。就好比米饭,米饭可以充饥,对人有诸多好处,但你一天吃一百碗,你也会死得,但这能说这米饭有毒吗?这才是弊政之本质所在,节度使制度本身并非是弊政。”
  赵顼听得是直点头:“原来如此啊!”
  富弼却满是赞赏地说道:“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你们不是喜欢玩典故吗?今儿我就陪你们玩到底。张斐又道:“太祖太宗分化事权,防止藩镇割据,这充分体现了何谓祖宗之法的核心思想,也就是防弊之政。而在当时,也并未形成冗官之祸,太祖太宗的安排,是非常恰当的。
  为什么会演变成如今的冗官之祸?其原因就正如方才吕中丞他们错误引述的祖宗之法所导致的。
  他们错误的认为祖宗之法事不具有唯一性。他们将太祖太宗的政策引为祖宗之法,这就导致新皇即位,又受到大臣们的建议,进一步推崇错误的祖宗之法,于是就继续分化事权,导致官员增长速度,如同母猪生仔,不断繁殖,从而导致当今的冗官之祸。”
  “妙哉!”
  赵顼激动地直呼出声,但又马上收声,心虚地往里面瞟了眼,见无人在意,这才稍稍松得一口气。
  这一下子又回到了问题本质,祖宗之法的唯一性。
  这个例子,是足以给祖宗之法定调的。
  王安石滴咕道:“他这是指马为猪啊!”
  司马光哼道:“他这分明就是点石成猪。”
  刘述则是面如死灰,哪里还有方才那般嚣张。
  张斐又继续道:“我们再回到真正的祖宗之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要制定周全、完善的制度,要预防可能出现的隐患。
  可见太祖太宗防的就不是节度使这个制度,而是防范节度使制度成为弊政原因。制定政策要周密,要曲折,要懂得适可而止。”
  说着,张斐突然举起一张图来,“各位请看,这便是我朝官员人数每年的变化图。”
  就是一条角度非常大的斜线。
  说着,他又拿起一张纸来,上面就写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诸位以为这幅图和这八个字匹配吗?”张斐看着一众官员问道。
  尴尬!
  这八个字配上这幅图,那真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啊!
  “一点也不曲折,一点也不周密,毫无制约,反正就是一个劲的往上冲。”
  说着,张斐将两张纸放下,又看了看文案,顿了顿,继续念道:“如果诸位认为,冗官之祸不是太祖太宗所定下的弊政,那么就必须要承认祖宗之法的唯一性。否则的话,冗官之祸就是因为太祖太宗的弊政。刘郎中,你以为呢?”
  “本官……”
  这一耙子反打过来,豆大的汗珠,从刘述鬓中流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3/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