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北宋大法官_分节阅读_第131节
小说作者:南希北庆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1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32:03
  抬起头来,张斐发现许多官员都不可思议地看着他,于是解释道:“还请诸位主审官见谅,此事事关祖宗之法,我不得不小心一点,以免说错话。”
  确实也是如此,这事他也不敢信口胡说,必须得全部写下来。
  司马光点点头道:“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多谢司马大学士谅解。”
  张斐拱手一礼,又道:“小民以为我大宋祖宗之法,就只有这一句话,也就是太宗颁布的一道诏令,‘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尊承,不敢逾越’。”
  坐在角落里面的富弼稍稍点了下头,这句话绝对是最适合对大宋祖宗之法的阐述。
  整个大宋的建设,就是遵循“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指导方针。
  “胆大妄为!”
  齐恢当即拍案而起,指着张斐道:“你一个小小耳笔,也敢论定我朝祖宗之法,你这实属大不恭之罪。”
  司马光、王安石不约而同地看向齐恢,皆是暗叹一声,之前就跟你们打了招呼,别乱吆喝,这才开始,你们就忍不住了。
  可除齐恢之外,如刘述等陪审官也纷纷对张斐口诛笔伐。
  甚至还包括三五个观审的官员,也忍不住跟着念道了几句。
  什么是祖宗之法,我们都不敢定,你一个屁民凭什么定?
  还说得那么理所当然。
  你若定了,那……那以后我们还说啥?
  面对他们的训斥,张斐低声向许芷倩道:“跟这么一群不专业的官员打官司,可真是感到煎熬。”
  许芷倩道:“那现在怎么办?”
  “凉拌呗。还能怎么办。”
  说着,张斐就下意识去捞茶杯,却是捞得一空,滴咕道:“岂有此理!茶也不准备,就知道玩这些场外手段。”
  等到他们训斥完之后,张斐才道:“诸位审官,言之凿凿,不知以诸位审官之高见,这祖宗之法是什么?”
  齐恢道:“我们可没有你这般大胆,不敢定此法,以免对先祖不恭。”
  张斐微微笑道:“根据诸位的说法,这‘祖宗之法’应属‘不定之法’,而‘不定之法’我倒是听说过的,什么是‘不定之法’,那就是谁的拳头大,谁就说了算。”
  门外赵顼默默为张斐叫得一声绝。
  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
  “混账!”
  刘述怒喝一声:“你……你简直就是无法无天,罪无可赦。”
  张斐笑道:“不定之法,才是无法无天,才会养出乱臣贼子,若有定法,世人尊法而行,天下则太平,诸位想想,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祖宗之法,光明正大,为得是江山社稷之稳固,若是不能论,又岂是尊重,分明就是亵渎啊。我看有些人,是想效彷那曹贼,妄图携祖宗之法,谋国之利,其心可诛也。”
  说到后面,他双目一瞪,两道精光射出,气势大振。
  “你……”
  刘述还真被吓到了。
  刘肇却是偷偷看向神宗,见其激动的脸都红了,不免会心一笑,这小子口才了得啊!
  “够了!”
  王安石突然出声道:“此问乃司马学士所提,不能怪张三。若不问明此法,这官司也就无从谈起。”
  司马光瞧了眼王安石,你这老小子可真是会捅刀子啊。
  鉴于之前诸位陪审官的训斥,这一句话就将责任全部推给他了。
  刘述怒哼一声,坐了下去。
  齐恢等官员则是鄙夷了王安石一眼。
  你这是祸水东引,想拉司马光下水,让我们自相残杀,我们绝不会让你得逞的。
  王安石暗自一笑,又向张斐问道:“你方才‘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谨当尊承,不敢逾越。’此句便是祖宗之法?”
  张斐道:“且是唯一的。”
  王安石道:“你有何论据?”
  瞧!这才叫专业。张斐瞧了瞧文案,才语速缓慢地回答道:“既然是祖宗之法,而不是祖宗之论,祖宗之行,祖宗之为,那么就必须具有法律条例特点,那么首先一点,就必须要有成文的句式,如果没有成文的句式,那就不能算是法。
  只能作为经验去参考,而不能具备律法效力。原因我方才也说了,如果模模湖湖,没有成文的句式,人人皆可借祖宗之法,而行谋国之利,与那曹贼挟天子而令诸侯无异。
  这才是真正的大不恭之罪。”
  司马光道:“但是祖宗诏令并不只有这一道,你又凭什么断定,此诏令为唯一的祖宗之法?”
  他们不反对这句话是祖宗之法,但是不是唯一的?
  他们显然不认同。
  张斐又翻了翻文案,看了一会儿,直接对着读:“方才我们已经论述这祖宗之法,既然是法,就必须具有法律条例的特点,也就是要有成文的句式。
  但是祖宗之法,并没有归于《宋刑统》中,可见祖宗之法是属于单独一类法,且具有唯一性、约束性和广泛性。
  先看唯一性,顾名思义,就是唯一一条,不可再生。祖宗之法,应该就只属于开国之君,为这个国家所奠定的基础,这是不可再生的。”
  再来一个开国之君,问题就大了。
  王安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想,还能这么解释啊!
  祖宗这二字其实很有争议的。
  只要时间够长,祖宗就是无限多。
  目前的主流,也是指太祖太宗,祖为太祖,宗为太宗,但之后就变成列祖列宗。
  唯一性,就定下开国之君。
  列祖列宗就别谈了。
  刘述他们心里其实是不认同的,凭什么你来定调,这事就不能定调,但这事他真不敢多半句嘴,他也只能赞同。
  开国皇帝,大于一切啊!
  张斐翻了一页,继续对着念,“我朝开国之君,当属太祖太宗。”
  他不敢只说太祖,因为目前皇帝全都是太宗一脉的,故此必须加上赵老二。
  又听他念道:“诸位请听此诏令的前半句,‘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此为太宗诏令,但说得是太祖的治国之策,而这一点相信诸位非常清楚。”
  他脸往许芷倩那边一偏,许芷倩马上一份文案地上,并且都是翻开的,张斐接过来就念道:“而在太祖的即位诏书中,有两句是这么说的,‘革故鼎新。皇祚初膺于景命。变家为国。鸿恩宜被于寰区。’
  而其中‘革故鼎新’和‘变家为国’与‘事为之防’、‘曲为之制’是一脉相承,亦可印证,太宗此道诏令,的的确确是对太祖治国之策的总结。”
  说完之后,他抬头看向司马光等人。
  无人开口。
  但是充满着鄙视的眼神,太祖即位诏书,你特么还得照着念,你脑子是不记事么。
  得亏张斐不是官员,不然的话,非得被赶了出去。
  在坐的每个官员,都能够倒背如流。
  可话说回来,这个论证,确实比较完美。
  等了一会儿,张斐见无人反对,这才继续说道:“可见太宗是深明大义,且清楚的知道祖宗之法的唯一性。”
  韩琦捋了捋胡须,低声道:“此子之辩术,不在你我之下啊!”
  富弼笑道:“韩相公切勿妄自菲薄,许多话,他能说,韩相公不能说。”
  韩琦谦虚一笑,又道:“也是啊!他能坐在这里,其实就已经赢了一半啊!”
  确实也是,张斐的劣势,其实也是他的优势,他没有那么多顾忌,反正都已经这样了。
  不少官员神色一变。
  这真的是要定调啊!
  方才唯一性是张斐说得,谁承认呢?
  你张斐算老几?
  但这么一解释的话,可就不好说了。这太宗都认了,他都没说自己的治国之道,他是说太祖的治国之道。他本也属于开国之君,但他仍遵从太祖之策,试问谁又敢不认?
  哪怕是从法制角度来看,这个逻辑也是可以具有法律效力的。
  嗯……怎么有点热。
  这才刚刚开始,不少官员就已经非常后悔,跟张斐打这场官司。
  他们宁可认错,赔钱,免罪。
  祖宗之法,竟然被一个耳笔之人给定调,这真是太离谱了。
  也是他们所不能允许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疏议论
  让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娃,给他们讲述他们所提倡的祖宗之法。
  本就是很丢人的一件事,若还让他给弄成了,那真是不如自杀算了。
  但是这小子用太宗之诏令,去论述太祖之策,从而定义这祖宗之法。
  这一招真是非常妙啊!
  是一环扣一环。
  “嗯……你说得确实有理啊!”
  御史中丞吕诲抚须笑了笑,又道:“此条诏令确实是祖宗之法,但是你身为耳笔之人,应该知晓,律文之下,还有疏议。又作何解啊?”
  这疏议首创于唐朝,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法制建设上,是有着极大的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对律文的补充和解释。
  谁也不能否认,太宗的这条诏令是对祖宗之法的最好诠释,不过张斐是从法制的角度去阐述,法制必须条例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24页  当前第1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1/10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北宋大法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