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军好凶猛_分节阅读_第560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8:19
  说起来他们之前所犯最大错误,就是将宿卫禁军的兵权拱手相让,以致建邺城外的沿江防务落入京襄之手,诸多事情才不得不受京襄钳制……
  ……
  ……
  也许普通民众没有什么感觉,但建邺城里的王公贵卿都明显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迫气氛。
  缨云强按住内心的焦虑,坐在齐王府后园花厅里,看着月色迷朦的园子,树影绰绰,稍有风吹草动,就担心暗影里蹦出什么人来。
  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过来,缨云走到花厅门口,看见乔继恩与钱择瑞从侧面的游廊走过来,迎上去敛身行礼道:“陛下突然传旨要召寅儿入宫,说是病中突然想念,缨云惶然无计,只能请钱相公过来商议……”
  先帝旧臣一系,钱尚端、张辛从建继帝还是景王时期就追随左右,又都在当年的景王府任事,原本可以说是先帝最为信任的人物,但奈何先后都投向潜邸系。
  却是钱择瑞早年与许蔚、文横岳苦守太原,吃了那么多的苦都宁死不降;钱择瑞南归后身居高位,也是清廉公正,为人品性高洁,目前乃是先帝旧臣一系在京中最为重要的人物;在汪伯潜之后,钱择瑞暂以佥书院事执掌枢密院。
  外面山雨欲来风满楼,宫里突然传旨要将齐王寅接进宫,缨云只能着乔继恩找钱择瑞来齐王府商议对策。
  钱择瑞还礼道:“齐王殿下年幼,此时当早早睡下,公王殿下不叫齐王殿下进宫是对的……”
  虽说京襄并没有公开说要怎么着,但钱择瑞身为枢密院佥书院事,不可能对城中的紧张氛围一无所知,甚至比一般人感受更为深刻。
  除了建邺府衙连日来重新执行年前就暂停的宵禁,加强对进出城商贾民众的盘查、管控外,原本三班进宫轮戍的三千禁卫三天前也都奉诏进宫值守,吃住都在宫中了。
  南阳士绅担心会被兵变殃及池鱼,连日来携家小迁出建邺,前往附近的当涂、溧水等城暂居,也是他们最早传出京襄将清君侧的消息,晋庄成、汪伯潜等人都在必清的奸佞之列。
  钱择瑞曾亲自到王番府上登门质询其事,王番当然是矢口否认,但周鹤、顾藩、王番等人这几天都不约而同的告病不朝,各家府邸里都是守卫森严,令钱择瑞感觉到事态的严重。
  然而除了枢密院二三百院兵,钱择瑞却没有人手可以进一步打探消息,也只能束手坐看形势越发诡异。
  现在这个情况,听闻宫里突然传旨要召齐王进宫,钱择瑞第一反应当然也是要找借口推搪,绝不能让齐王轻易进宫。
  “倘若明日宫里再传诏,如何应之?”缨云问道
  “明日宫里再传诏,就说齐王殿下偶感风寒,依旧不便进宫!”钱择瑞在这个节骨眼上,哪里敢让齐王进宫,眼神坚定的看向缨云公主、乔继恩,又问道,“府里侍卫还是陈泛、耿靖彪他们两个负责?”
  乔继恩点点头。
  “还要将陈泛、耿靖彪以及几名都将喊过来,要叫他们心里有所预防,不要到时候被搞得措手不及。”钱择瑞说道。
  陈泛、耿靖彪等人原本就是建继帝身边的带械御前侍卫,建继帝驾崩之后就一直负责侍卫缨云公主及齐王的安全,他们对齐王及缨云公主的忠心勿需怀疑,但不是谁都有抗旨的勇气。
  特别是在猝不及防时,绝大部分将卒都有可能会被圣旨震慑住而不敢轻举妄动。
  钱择瑞想着他们倘若打定主意在这个节骨眼上抗旨不从,就得让齐王府的侍卫武官提前做好武装对抗的心理准备,而不是等到明天早上新的使者带着禁卫武卒登门,再想办法应对。
  “……”乔继恩有些犹豫,担心整个事态先从齐王府先闹大,可能会对齐王、缨云公主更不利。
  缨云吩咐贴身宫女:“你去将陈将军、耿将军他们找过来。”
  乔继恩最终没有劝阻,却也忍不住低声嘀咕:“京襄到底要干什么,宫里这又是唱哪出戏?怎么突然就风声鹤唳起来,何时才有稍停啊?”
  钱择瑞苦笑着摇摇头,他知道的消息不见得比齐王府更多,又哪里能知道京襄或绍隆帝的全盘计划?
  “之前宫使没有坚持召齐王殿下进宫就回去了,今晚可能不会有什么事情,”钱择瑞说道,“但预防万一,择瑞只能无礼请求在王府偏院留宿一晚;等到明日不管怎么说,我都要再去见一见王番!”
  钱择瑞怕乔继恩意志不坚定,而缨云公主未必能震慑住场面,决意留在齐王府先看一看情况。
  乔继恩说道:“今夜这个情况,谁都难以安眠,钱相公不如在此与老朽对弈几局熬此苦夜。”
  在将陈泛、耿靖彪等将召来,表明天亮后再有圣旨传来,他们依旧会坚决拒绝齐王进宫面圣的态度之后,缨云又不放心转头跑去寝殿看弟弟睡得正熟。
  她终究无心歇息,又回到后园花厅看钱择瑞、乔继恩对弈,却是拂晓之时,突然有消息传来,说绍隆帝要摆驾出京,传诏百官随行……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动如山
  天际刚露出些鱼肚白,清濛濛的晨光将远处城墙以及更远处宝华山的山嵴轮廓勾勒出来。钱择瑞与乔继恩在棋桌旁枯坐了半夜,走到廊下待要活动一下筋骨,听侍卫跑进来传禀说绍隆帝要摆驾出京,传诏百官随行。
  他们如被雷霆劈中一般,愣愣站在廊下。
  面面相觑半晌,乔继恩跺脚叫道:“陛下糊涂啊!陛下糊涂啊!”
  乔继恩想到连日来所发生的种种事,却是信了绍隆帝出京之事是真,他不知道京襄有无防备,但知道绍隆帝只要走出建邺城,这天就要再次塌下来。
  然而他此刻除了跺脚叫苦,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做才好。
  钱择瑞磕磕巴巴的问那急冲冲跑进来传禀的侍卫:
  “可,可有传诏使者来王府?”
  钱择瑞这么问不是他想着遵诏行事,而是这个消息太惊人了,在看到诏书之前,他都不敢相信这事是真的。
  “王府还没有接到诏书,但一刻时前宫门大开,有上百宫侍提灯携诏出宫,奔赴诸部院司官员宅中而去——距离皇宫较近的几家府邸最早接到诏书,消息就是从这几家府宅传出来的!”侍卫喘着气说道。
  侍卫指挥使陈泛脸色沉毅的禀道:
  “卑职已着人出王府核查,倘若是真的,王府估计要不了多久也会有诏书过来!不过,这事倘若是真的,这趟赶来王府的传诏使者或许就不会那么容易打发了……”
  徐怀身上一堆职衔,其中有一项“带御器械”乃是荣衔,但陈泛、耿靖忠等人当年作为“带御器械”,却是入职皇城司的亲事官,是建继帝身边正儿八经的御前亲侍。
  他们此时的品轶也不是多高,但在建继帝身边这么多年,见识却非普通武将能及。他们当然能想到绍隆帝此时摆驾出京意味着什么,也知道缨云公主与齐王殿下的价值要远在其他百官之上,担心绍隆帝很可能会以更强硬的态度,着传诏使者率领禁卫武卒过来将齐王殿下带走。
  “我不管外面什么传言,我与寅儿是不会出京的。”缨云断然说道。
  “虏兵早被逐出淮南,而江淮靖平。圣驾出京兹事体大,焉有枢密院、政事堂都不得与闻的道理?再者此时天色昏昧未明,陛下突然传诏出京必有蹊跷,你们无需理会,一切都有我与公主殿下担着。”钱择瑞心里震惊之余,还是不忘再一次在陈泛等侍卫将领面前表明态度。
  钱择瑞差点就直接说倘若还有诏书传来也要视之为矫诏、伪诏。
  之前就有做过抗诏不从的铺垫,陈泛、耿靖彪与闻讯赶来后园的几名侍卫武官这时候看到缨云公主、钱择瑞再次表明立场,一起行礼道:“末将明白了!只要末将尚有一口气在,谁都不要想从大殿下与钱相公身边带着小殿下!”
  缨云公主还是放心不下,带着贴身宫女前往寝殿唤弟弟起床。
  陈泛、耿靖彪等将则忙着下令所有的侍卫武卒都全副武装起来,点燃起更多的灯笼,加强王府内外的守卫,要真正做好武力抗旨的准备。
  乔继恩有些发蒙的一屁股坐台阶上,哭丧着脸问钱择瑞:
  “这到底是要唱哪出戏啊,陛下是真认定平凉公要在渡淮前清君侧吗,这次是要前往扬州跟葛钰将军会合?大越真要再这么折腾下去,能不散架吗?”
  钱择瑞眼神沉毅的凝望昏晦的晨光,久久未语,看到缨云公主牵着睡眼惺松的齐王走过来,起身相迎。
  陈泛后脚紧跟着赶过来禀报道:“朱沆相公过来了,他要见钱相公,我们暂时拦他在前院。”
  “什么,朱沆他是过来传旨的?”钱择瑞惊问道。
  朱沆在京中的声望不在他钱择瑞之下,同时建邺府军又是朱沆与刘衍一手组建,钱择瑞此时就担心朱沆参与出京密谋,此时又携诏赶来要带走齐王,他怀疑自己就能阻止得了。
  不要说钱择瑞震惊了,缨云听说朱沆过来,小脸也是吓得苍白,就担心朱沆牵涉其中。
  “朱沆相公说他在府里接到诏书就去找钱相公,才知道钱相公人在这里未归,才赶过来相见——宫中传诏应与朱沆相公无关。”陈泛说道。
  见不是他猜测的最坏情形,钱择瑞暗自松了一口气,说道:
  “那请朱沆相公过来说话。”
  过了片刻,朱沆狼狈不堪的带着家将吕文虎走过来,看到钱择瑞与缨云公主、乔继恩在一起,上前就来拽住钱择瑞的衣袖往外拉,焦急说道:“你与我去劝陛下,此时断断不能出京;这一定是徐怀的引蛇出洞之计啊!现在陛下还没有起驾,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
  “朱公,你以为你我二人说什么,陛下会听得进去半句吗?”钱择瑞苦涩说道,“倘若你我二人说话有用,又何至于此?”
  虽说世人及潜邸系早就认定朱沆父子与京襄沆瀣一气,但钱择瑞与朱家相交多年,事后仔细琢磨,还是看出实是朱芝、朱桐兄弟二人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淠口大捷之后,政事堂、枢密院的权力重新进行分配,声望及资历都足够高的朱沆没能跻身宰执之列,却是钱择瑞以佥书院事暂领枢密院,则足以说明一切了。
  “这天要塌了啊,”朱沆见拽不动钱择瑞,跺脚叫道,“陛下也是糊涂,真要离京奔赴润扬,怎么能在徐怀率大军渡淮之前仓促行事呢?与葛钰所部会合,能抵什么用啊?糊涂啊,糊涂啊!汪伯潜那狗贼这次害死陛下了啊!”
  “不管这事是不是平凉公在暗中推波助澜,但陛下只要踏出建邺城半步,大错就难以挽回了,”钱择瑞长叹道,“朱沆相公倘若还念及先帝恩情,便应知道齐王此时绝不能牵涉其中。昨夜陛下就曾传诏要将齐王接进宫去,是公主殿下挡了回去,我担心另有变故,昨夜才留在这里与乔公对弈了一夜,没想熬到这时竟会听到这样的消息。”
  朱沆回头看到缨云公主与才知道势态严峻、小脸吓得煞白的齐王赵寅一眼,作揖行过礼,又一屁股沮丧的坐石阶上,说道:
  “京襄要表现得与此事无关,或许对齐王府这边没有什么部署。我府上还有百余家兵,我即刻调到堵住道路,应该能保殿下留在建邺!”
  钱择瑞拱拱手,感谢朱沆做此安排。
  世人与潜邸系早就认定朱沆父子与京襄沆瀣一气,恐怕就连朱府家兵都如此认为,朱沆安排朱府家兵封锁齐王府外侧的通道,说不定能直接将传诏使者吓走,避免传诏使者率领禁卫武卒闯入齐王府。
  “你我能做的,可能就这些了。”朱沆沮丧地要吕文虎即刻回府安排。
  朱沆府邸与齐王府相隔不远,但半炷香后没有等到吕文虎调家兵过来,也没有等到传诏使者率领武卒出动,却是此时应该不在建邺城里的朱桐跟着吕文虎走进王府后园。
  看到大半年来都在徐怀身边、在招讨使司任事、年节都没有返回建邺的次子朱桐这一刻出现在眼前,朱沆顿时就坐实他之前的猜测,又气又急,冷不防夺下一旁侍卫手里提着的腰刀,连刀带鞘朝朱桐脸面抽打过去,骂道:“你这逆子,这事是你能干的?”
  吕文虎等人慌忙将朱沆抱住,将腰刀从他手里夺了下来。
  朱桐朝钱择瑞、乔继恩、缨云公主拱手说道:
  “平凉公年前就得密报知悉魏楚钧、汪伯潜、罗望等人在秘密谋划挟持陛下出京之事,但提前公布他们的密谋却无实证,担心难以取信陛下,只能坐等他们自行将恶迹暴露世人面前再行处置……”
  既然下定决心先清君侧,自然要将一切罪名都推到汪伯潜、罗望这些人的头上,咬死绍隆帝只是受奸侫蒙蔽、挟持。
  朱沆却不跟次子玩这些文字游戏,怒斥道:
  “要不是你们使计惊吓,陛下怎么出京?”
  “父亲你就不要硬拗了,倘若魏楚钧、汪伯潜、罗望他们暗中没有部署,又岂是京襄能惊吓得了的?”朱桐有些无奈的说道。
  朱沆气得胸口痛,不想再理会这逆子。
  钱择瑞问道:“京襄打算怎么做?”
  “京襄没有打算做什么,也不会去做什么,”朱桐说道,“即便要做什么,也要等世人彻底看清楚魏楚钧、汪伯潜、罗望等人的真面目。所以我父亲要调家兵过来封道,我担心世人误会,就没有拦着没有让;也特地过来解释一声,以免钱相公、殿下误会。不过,钱相公与殿下也不用担心汪伯潜、罗望一定会将齐王强行带走,毕竟在他们看来,将陛下尽快挟持前往润州与罗楠光、葛钰会合才是第一要务!所以还请殿下、钱相公稍安勿躁……”
  “京襄真的现在什么都不做,就不怕汪伯潜、罗望他们与赤扈人勾结行事?”乔继恩疑惑的问道。
  “……”朱桐笑道,“平凉公大军未动,无惧赤扈人能杀过淮河来,汪伯潜、罗望他们与赤扈人勾结,除了铸下更不容赦的大错外,又能如何?”
  钱择瑞、朱沆却没有怀疑朱桐这话,他们的眼力还是有的,也能看清楚形势自然很简单,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徐怀有没有率大军渡淮上。
  徐怀现在还没有率大军渡淮,在淮河解冻之后,在铁甲战船的配合下,甚至仅有半数兵马就能守住原有的防线,不惧赤扈人在新败之后还能发动多大规模的攻势。
  这意味着徐怀能随时从寿春、潢川等地抽出数万精锐战兵,做他想做的一切。
  现在绍隆帝却在汪伯潜等人怂恿下仓促出京,即便能与葛钰所部成功在润州会合,又能如何?
  徐怀手里有数万富裕精锐可以从容调动,此时在寿春等地参与轮戍的诸路勤王兵马甚至会第一时间与徐怀保持一致,诸路监司吃错了药,才会承认绍隆帝狼狈出京是自愿的,而不是受汪伯潜、罗望等人的挟持?


第一百九十九章 空巢出京
  各路消息都表明京襄早已秘密调了两千甲卒暗藏京中,想到牛首山义军在王峻、徐忻等京襄嫡系将领的控制下,随时都有可能杀进城来,见再次传旨都没能将缨云公主及齐王赵寅召来,绍隆帝与汪伯潜、罗望等人又哪里还敢节外生枝,派出禁卫武卒强行去强请?
  他们就不怕建邺城里提前发生混乱,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办法出京?
  他们更等不及文武百官奉诏赶来汇合,好不容易熬到卯时刚过,见天色更亮堂些,汪伯潜、汪修涵、罗望、晋庄成等人簇拥绍隆帝及诸妃嫔的车驾,就在禁卫武卒的护卫下,迫不及待第一批先从东城新曹门鱼贯而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9页  当前第5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0/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军好凶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