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子书
最新上传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军事,尽在久久电子书,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军好凶猛_分节阅读_第543节
小说作者:更俗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4 MB   上传时间:2025-03-06 19:28:19
  这时候江河漫涨,道路、村寨或淹或毁,这时候不要说组织大规模的战事,双方谨守营寨都要担心会不会被肆意横流的洪水所波及。
  这时候除了宁慈、张辛二人代表大越多次前往李陵山虏营,就其撤军之事进行磋谈,新的靖胜军及荆州水师整编之事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起初双方都是漫天要价,几次相互遣使交涉,进入同样是不适宜作战的炎炎七月,最终就赤扈人从淮南撤军达成一致意见:
  赤扈人全部兵马都将保持克制,不会主动对龙舒水等地发起进攻,不会再对寿春等城发起进攻,九月底之前从淮河南岸全部撤出,交还所有淮河南岸所有占领的州县,交还此次南侵所俘虏的上千名地方官吏,不从所占据的地区强掳民众北上。
  大越在赤扈人九月底撤出之前,申州之兵马不得越过谷水(竹竿河),庐州之兵马不得越过龙舒水与李陵山的中线,滁州之兵马不得越过浮槎山、张八岭及练子山的分水岭,寿春等守军不得有出城之意图,同时将归德军队率及都将以上的武吏家属,送往赤扈人设于霍邱的大营。
  双方互无赔偿,此次撤军也不涉及两国以后的和战,更不涉及河淮、河洛、山东、陕西及河东、河北等广大地区的归属问题。
  不考虑背后潜邸系与赤扈人暗中媾和所藏的龌龊心思,单就这份和议本身而言,绝对叫人挑不出毛病来。
  接下来就进入执行阶段,双方互相派遣监察官员,还在约定的地方设立烽火台及观察哨营;赤扈人还特地允许荆南军在清流县组织一支五百人规模的骡马队,在其监视之下提前往寿春城运送粮秣等必备物资。
  大越这边不仅着手讨论起后续的江淮防御安排来,还拟定在罗望所部荆南军的基础之上,重新组建宿卫禁军。
  到八月下旬,江淮等地的雨水就开始减少,天气也凉爽起来,赤扈兵马这时候开始从李陵山、南淝河一线往北收缩;九月中旬,第一批降附汉军通过寿春以西的浮桥撤往亳州;合肥、六安、肥西等城的虏兵也都陆续减少千人以下。
  距离虏兵最后撤出期限的前几天,宁慈、张辛二人再次出使虏营,看到虏兵主力确实已经正通过浮桥往北撤走;除了少量监视人马外,寿春城也不再有大规模的虏兵相围。
  宁慈、张辛也是心满意足的回到舒城大营,准备在舒城等上两天,等到虏兵撤退的最后时刻,就正式代表朝廷去接管淮西重镇合肥城。
  宁慈、张辛赶到舒城的这一天,魏楚钧以及诸路勤王兵很多高级将吏都在舒城,徐怀也是难得设宴款待他们。
  酒宴从宁张二人抵达的日昳(未时)时分开始,持续到晡时,也就当世正常用晚餐的时分,一直未见踪影的张雄山走进宴厅,将一封信报递给徐怀,又耳语了几句。
  徐怀面带笑容的与一旁陪宴的刘师望、徐武江低声耳语几句,刘师望神情肃穆的说道:“使君下决断吧!”
  张辛笑着问:“什么事情这么严肃?”
  “没什么,目前确认虏兵主力已经撤出淮南了,此时南岸还剩下三五万断后兵马,虽然说都是精锐,戒心也应该不小,但吃掉他们应该不成什么问题,”徐怀笑着说道,“我准备下令将断后虏兵吃掉,诸位觉得如何啊?”
  “……”
  宁慈、张辛、魏楚钧以及代表诸路勤王的兵马都部署、副都部署等等,这一刻就像被雷霆劈中一般怔立当场。
  魏楚钧急忙结结巴巴说道:
  “和……和议,乃,乃陛下手诏裁定,郡公即便执意要擅权独为,但从龙舒水出兵到淮河南岸超过两百里,除了授人口实,怎么可能真有机会歼灭断后虏兵?你如此妄为,纯粹是想陷陛下于不义!请郡公三思,莫要铸下无可挽回的大错!”
  “天宣帝与数千宗室子弟被拘漠北,过个猪狗不如的生活;数以千计的大越妃嫔、公主贵女,在浣衣院里任由虏人蹂躏践踏,生不如死;河东、河北、河淮、河洛、陕西、山东沦陷,数百万大越黎民惨死,两千万大越黎民苦受奴役——现在尔等跟我说一说,该怎么做才叫义,什么又叫作不义?”徐怀按刀站起来,虎目盯着帐中饮宴众人,厉色问道。
  这时候两队甲卒从两侧打开的门户鱼贯而入。
  徐怀淡然说道:“为防止消息走漏,请诸位留在这里继续饮宴以待捷报传来……”


第一百六十七章 软禁
  徐怀与刘师望、徐武江、张雄山等一干京襄将吏离席而去,魏楚钧、宁慈、张辛等人在宴厅里面面相觑良久,都没能将心里的惊天波澜抚平。
  过了许久,听院子外再无动静,不甘困守于此的魏楚钧豁然而起,无视站在宴厅两侧监视他们的甲卒,就要往宴厅外走去。
  “使君有令,有请魏公安心饮宴。”留在宴厅里监视众人的都将走过来,伸手挡住魏楚钧的去路。
  “怎么,你们还真敢拿刀架到本官脖子上不成?”
  魏楚钧怒目盯着阻拦他的都将,近乎咆哮的喝斥道,
  “我魏楚钧一心效忠朝廷、效忠大越,乃大越尚书右丞、参知政事,册封晋安侯;张督乃御营副使,大越禁军之副帅,受先帝册封远威侯;宁相公乃大越户部侍郎,而堂下诸公,无一不是诸路领兵大臣,你们难不成要拔出腰间的铁刀,将我们的头颅砍下来,去炫耀你们的赫赫暴名不成?”
  “魏相,何至于此,何至于此!使君出城时,勒令我等要对魏相以礼相待,怎么可能会冲犯魏相?”
  午后一直都没有露面的韩圭,这时候在两名武将的陪同下走进宴厅,朝怒气冲冲的魏楚钧以及诸多受魏楚钧鼓动,就要一起闹事的诸多勤王兵统领将吏拱手说道,
  “为使诸公能安心在此饮宴,使君已下令全城禁行,此院之内更是要叫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以免打扰诸公的雅兴。魏相执意要走,下面的将卒肯定不敢拿魏相怎么样的,但是韩圭迫不得已请魏相到单独的精舍委屈一两日,还请魏相不要记恨韩圭才好。”
  除了少量警戒人马留在城中外,新编靖胜军基本上都要在徐怀的亲自率领下连夜开拔。
  倘若魏楚钧、宁慈、张辛等人趁舒城守卫空虚,鼓动诸路勤王兵统领将吏,如诸路兵马都部署、副都部署以及都虞候、都指挥使等等,去夺回此时依旧驻守于舒城及龙舒水沿岸、总计高达八万余众的诸路勤王兵的统制权,舒城必然将会陷入一团混乱之中。
  而此时寿春之围已解,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是叫魏楚钧连夜赶去寿春,与韩时良、葛钰会合,更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变数。
  因此最为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在大局未定之前,将魏楚钧、宁慈、张辛以及名义上掌握诸路勤王兵统制权的兵马都部署、副都部署、都指挥使、都虞候等等人都暂时软禁于舒城之中。
  此时徐武江要主持舒城、庐江两地的全局,谨防生变。
  韩圭不需要跟随徐怀奔赴战场,他一直都留在隔壁的衙堂里署理公务,他不离左右,就是防备魏楚钧、宁慈、张辛等人不甘被软禁会闹出事情来——这会儿听到动静,也是及时赶过来阻止魏楚钧等人闹事。
  韩圭嘴里说着客气,眼睛却阴沉着盯住魏楚钧,也不忘朝宁慈、张辛等人脸上扫两眼,这是要叫他们知道,虽然没有徐怀的授令,他轻易不会拿众人怎么样,但是下令将他们一个个都捆绑起来,还是不用太讲礼数的。
  “……”
  魏楚钧知道此番北上突袭,徐怀等人必然会亲自挂帅。
  因为除了赤扈人仍然留在南岸的殿后兵马皆为精锐、也必然警惕无比外,更为重要的是赤扈人撤军的渡河点(浮桥架设点),是相距韩时良、葛钰率部所守的寿春不足四十里的淠河口。
  徐怀绝对不敢赌寿春兵马对他们的奔袭毫无反应。
  魏楚钧原本以为徐怀亲自前往龙舒河畔的大营统兵北上之际,留在舒城坐镇之人也很难兼顾太多,想着鼓动大家一起强闯,有可能将监视他们的几名京襄军将震慑住。
  魏楚钧这么想也没有错,毕竟宴厅之中有当朝两名宰执级人物,宁慈也是当朝三品户部侍郎。
  除他们之外,五名诸路兵马都部署都是四五品的高级士臣或像高峻堂级数的宿将,在诸路监司乃是仅次于经略使、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及提点常平仓事的巨头级人物,论职衔品级都非徐武江、刘师望等人能比。
  而二十一名都虞侯、都指挥使都可以说是诸路监司最高级别的地方统兵将领了(诸路兵马都部署司之下不设统制将官),今日赴宴也是皆兵甲在身。
  倘若真的只是安排一名指挥使、几名都将率领甲卒软禁这么多高级将臣,还真有可能被他们震慑住。
  很可惜,京襄前后密谋这么久的用兵计划,怎么可能在这个环节出漏洞?
  魏楚钧也知道韩圭身为记室参军,看似仅为六七品之职,但除了一干统兵将领外,韩圭在京襄实际仅次于史轸一人,地位甚至比苏老常、董成等人更为重要。
  看到韩圭出现,魏楚钧就放弃强闯出去的妄想,怒气冲冲坐回案后,厉声盯着他质问道:
  “就算赤扈人毫无觉察,一时间没有重新调动大军渡淮南下,也没有来得及将殿后兵马及时撤过河去,但其此时在南岸尚有八千精锐骑兵、三万精锐步甲殿后,你们凭什么以为能在短短一两天时间啃得下这块骨头?再说了,五万靖胜军疾走两百里,赶到淠河口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恐怕这五万人马赶到敌营之前,连阵列都无法摆布完整吧,你们就不怕新编五万靖胜军将卒被赤扈八千精锐铁骑杀个片甲不留?又或者你们以为战局陷入僵持后,北岸赤扈主力不会重新渡淮南下参与作战?”
  “郡公行事素来猛进,虽说屡获大捷,但只要一败,就是万劫不复啊!万万不该如此冒险的啊,”张辛坐在案后叹息道,“再一个,悍然撕毁和议,要致陛下于何地?”
  “能不能啃下这块硬骨头,两日之后便见分晓。也请张侯静心待到明晨,到时候韩圭再想留客,内外也会起疑心!”韩圭朝张辛拱拱手说道。
  张辛早年乃是景王府侍卫统领,之后执掌守陵军及左宣武军及由左宣武军转变而来的宿卫禁军,可以说是先帝旧臣一系绝对的代表人物。
  不过张辛才干庸常,远不及刘师望、余珙、凌坚、程缙等人干练,秉性也着实一般。
  在建继帝驾崩之后,他很满足于御营副使一职,甘愿事事受杨茂彦的摆布。
  建邺水师覆灭,他即便无需承担重大责任,但也没有发挥一点正面作用。
  建邺北城哗变之时,张辛作为宿卫禁军的旧帅,其时又是御营副使,竟然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北城之前;在葛伯奕提出“不战屈敌”之后,他也没有认识到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素,轻易就被鼓动出来与宁慈一同担任议和使臣——这也是京襄不得不表面赞同和议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当然了,与另一名先帝旧臣系的代表人物钱尚端相比,张辛值得夸赞的,大概就是在建继帝身前并没有与淮王府暗通款曲,对建继帝还算忠心耿耿。
  虽说韩圭心底并不怎么看得起张辛,但往后在朝堂之中还需要拉拢先帝旧臣去制衡潜邸系将臣,因此也不能对他太过傲慢。
  宁慈坐在案后,脸色有些苍白,心里不禁暗想周鹤这三四个月卧病不出,是不是早就意料到今天这一幕?
  没有魏楚钧的鼓噪,诸路勤王兵将臣心里再不满被软禁这一事实,但他们内心至少还是希望靖胜军奔袭殿后虏兵能斩获大捷。
  他们实在无法,或者不敢想象徐怀亲率靖胜军奔袭殿后虏兵失利,会是何等恐怖的情形。
  到时候二十万虏兵再度渡淮南下,他们要如何抵挡?
  因此,他们也是强摁住内心的不满,却更希望韩圭多吐露些京襄的用兵计划。
  “给魏相他们多抱些枕席过来,酒水也要管够,不可怠慢了——牛羊肉吃多了,对肠胃不好,多送来瓜果来,但有大小解也请魏相在宴厅之中委屈一二。”
  韩圭见众人再无纷扰,吩咐宴厅之中看守的都将,说道,
  “使君都明确下令了,今夜这宴厅之中都是贵客,跨出宴厅者则是仇寇,你们行事也无需太过拘泥了……”
  韩圭吩咐了一声,就径直走出宴厅。
  魏楚钧很快就通过门窗看到除一批铁拒马拉入院中封挡进出通道外,还多了一批弓弩手在院子外团团围住,心知今夜他们是不可能脱身了。
  而拖到明天清晨,他们即便能脱身,也再无计可施了。
  因为赤扈人真要挫败靖胜军的这次奔袭,之后大军再度渡淮南下将有极大机会全歼大越在江淮之间的全部兵马,又怎么可能单独对他们手下留情?
  他唯一能期待的,就是靖胜军奔袭赤扈殿后兵马时两败俱伤,这也是最有利于绍隆帝、最有利于潜邸系的局面。
  他甚至更应该期待这一局面的发生……


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
  “汉名将陈汤上书武帝言: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话是说我们应该把砍下的蛮夷头颅悬挂在胡人居住的槀街之上,让他们知道,敢侵犯强大汉帝国的敌人,即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杀掉他们。现在不要说什么‘虽远必诛’这种狠话了,我问你们,胡虏南侵以来践踏我汉土数以千里,蹂躏、杀戮我汉民数以千万计。此血耻可有雪?”
  夕阳已斜,血染彤云肆意涂抹苍穹,徐怀将明光闪烁的兜鍪摘在手里,虎目灼灼的盯着校场之上第一批集结起来准备出兵的将卒,咆哮般发问。
  “未雪、未雪!血耻未雪”
  营寨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直破云霄。
  “此际虏兵未退,从淮河到燕山,日月所照,数千里汉土汉乡,皆成胡虏栖息肆虐之所,京东、京西、陕西、河东、河北之故民,尚在胡狗铁蹄下挣扎呻吟、苟息延喘,你们告诉我,战争已经了结吗,我们可以放下刀枪跟胡狗谈和议了吗?”
  “战争未了结、刀枪不可放!”
  “我们可以拿着一纸所谓的狗屁‘和议’,放践踏我汉土、杀戮我汉民的胡狗一马,安心归乡耕田锄禾、伺弄儿孙了吗?”
  “践踏我汉土胡狗未尽诛,杀戮我汉土胡狗未尽逐,刀枪不可放,刀枪不可放!”
  “好,”徐怀拔出腰间佩刀,挥指北方,吼道,“践我汉土赤扈胡狗未尽诛、戮我汉民赤扈胡狗未尽逐,诸儿郎听我号令:北进诛敌!”
  靖胜军第一镇正副统领范宗奇、傅梁与诸都指挥使、都虞侯、指挥使这一刻也都拔刀嘶吼相应:
  “践我汉土赤扈胡狗未尽诛、戮我汉民赤扈胡狗未尽逐,末将奉使君令:北进诛敌!”
  “践我汉土赤扈胡狗未尽诛、戮我汉民赤扈胡狗未尽逐,奉使君令:北进诛敌!”靖胜军第一镇将卒咆哮声震云霄,数声清越嘹亮的鹰啸,与之相和。
  范宗奇、傅梁率领靖胜侯第一镇将卒拔营北上之际,徐怀也没有时间在此耽搁,在张雄山、刘师望、陈松泽、王峻以及诸多侍卫的簇拥下,离开靖胜侯第一镇大营,马不停蹄往第二镇大营驰去。
  为麻痹潜邸系及赤扈人,过去三四个月徐怀令制司将吏高度配合;新编靖胜军这三四个月在抓紧时间整训之余,自然就很难禁止“不战屈敌”的思想传播。
  虽说靖胜侯新编之时,就第一时间以镇为单位,成立多座初级军事指挥学堂,将中下层军将武吏组织起来加强学习,但是将卒之间还是难免会出现了一些懈怠。
  因此不管战情多紧急,徐怀都要亲自参与大军开拔前的动员工作……
  ……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09页  当前第5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43/6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军好凶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联系j3172550188@163.com,谢谢!